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哲学与宗教结课论文【汇总三篇】

宗教看似脱离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则是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世界的联系,宗教的存在实际是个人与整体的维系,以下是百文网小编整理分享的哲学与宗教结课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哲学与宗教结课论文

哲学与宗教结课论文篇2

由佛教探讨宗教中个体与整体的意义

摘要:宗教看似脱离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则是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世界的联系,宗教的存在实际是个人与整体的维系,本文从佛教内涵探讨宗教中个体与整体的意义。

关键词:佛教 个体 整体 宗教的意义

一、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宗教的源泉

宗教的源泉是向往整全的渴望与厌恶个体的无力与卑微。由佛

教的世界观——“三科”“五位”“十法界”以及佛教的核心理论“缘起论”与“因果论”,我们可以发现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区别较大,佛教发展也趋向于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强调修持六波罗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菩萨十地的修正次第,以菩萨发菩提心救度终生之“利他行”,作为大成与小成的根本区分点。从佛教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由个人救赎转向整体救赎,个人救赎是对个体无力与卑微的厌恶,期待佛的救赎,并注重修持以成佛;整体救赎是向往整体的渴望,整体的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所以佛教的本意是倡导人人发大愿救赎众人,以获得整体的救赎,这是对个体的无力与卑微的抵抗。

二、取消主体的共同努力:大我,小我,无我

“小我”是指个体的人,凡是先想对自己是否有利;“大我”是指一个群体,与“大家”异曲同工;“无我”单从字面上看会理解为“没有我”,实际是“无限的我”。在大成佛教的“因果论”与“缘起论”中都强调“无我”的境界。遇到问题时,“小我”会权衡自己对对方的利益,从而与对方争论,把事情结果扭转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把责任推卸给对方;“大我”则会理性地分析问题,辩证对待,转换立场,不推卸责任;“无我”会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错”,把对方的责任也承担起来,发愿力考研与磨砺自己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意识到和认同个体彼此间的亲密联系:我们共同生活、悲伤、犯罪、奉献……

佛教中所谓的“涅槃重生”,指一切众生流转于生死之中,起惑造业,但并不觉得身处无限痛苦。佛为度化解脱众生,演说涅槃成佛之法,使众生脱离生死轮回,获得寂灭安静之永恒快乐。佛教倡导人们把个人的苦难看成众生的苦难,倡导把众生的解脱看成个人真正的解脱,仍旧有一个人未得到解脱,个人便无法真正的解脱,佛教术语中的“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便可很好地论证这一点:“自觉”是自我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即“自觉”,是阿罗汉境界;在自我觉悟的基础上又可以使他人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即“自觉”与“觉他”兼具,属于菩萨境界;在“自觉”“觉他”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这种觉悟的行为做到尽善尽美,断除自我及他人的一切困惑,即“觉行圆满”,属于佛的境界。从中可以得出,佛教引导人认为众生的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个人的苦难则为众生的苦难。

四、获取超越性的力量。

所有的宗教无不让人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当自我面对生命中的挫折无力应付,又没有亲近之人及时帮助,自我每每感受到那种无力、脆弱与卑微,宗教为人提供一种可以被神救赎的信念。佛教的“六道轮回”中的“饿鬼道”也可促使人们获取超越性的力量修行行善。人死后投入“饿鬼道”与“地狱道”均是生时作恶之人,依据作恶的程度死后受到不同的惩罚,这便促使每个人生时修缮,从而获得超越性的力量。

五、确定自我在宇宙中的位置。

佛教认为整个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是由无数的单位世界构

成的。无数“大千世界”构成一个“刹尘世界”,相积十二层,构成一个“世界种”,其中从第十二层过十二个刹尘世界到第十三层“婆娑世界”,也就是我们人类所在的位置,即自我在宇宙中的位置便如此。无数的“世界种”又构成了“世界海”,佛教中的宇宙无穷无尽,佛教中的自我则很渺小。

六、个体=整体,取消对象化。

佛教世界观引导人们从细微事物中看到巨大无穷的征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真正参透佛法的人该是能细腻具体察觉到点滴的人,通过认识自我从而推而广之认识集体,认识众生。这种把自我作为整体的影响,可以避免自我与他人的对立,从而避免考虑事情太过单一片面,只注重个人利益缺忽略他人的感受,可以避免对象化的现象出现。

通过对佛教内涵与世界观的探讨与解读,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佛教作为宗教之一在整体与个体方面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佛教作为宗教之一具有宗教的普遍作用,佛教在整体与个人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也论证了宗教的积极作用。

在当今社会中“个人”与“整体”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也有意义去推广宗教信仰,引导众生由“小我”走向“大我”,更积极合理地处理好“个人”与“整体”的关系。

参考文献:

[M],王孺童,《佛学纲目》,漓江出版社,2012年年7月第一版

哲学与宗教结课论文篇3

哲学与宗教的联系区别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作的讲演。听讲的对象是美国学生。要使不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外国学生理解中国哲学,当然首先要使他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有大致的了解。根据这样的想法,《中国哲学简史》的第一章题为“中国哲学的精神”。这一章的第一节是“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回答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的问题必然要涉及中国哲学的特点。在外国人的眼中,似乎中国人一向都不那么重视宗教,不以宗教为生活中最为迷人的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的国家或民族都以宗教为自己的终极关怀。于是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是个例外?冯友兰认为,“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的先天的欲望,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这就是说,如果其他文化的核心是宗教,那么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是哲学而不是宗教。这就是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在冯友兰看来都应该是哲学,而不是宗教,它们都有着提高人的境界的功用,都能满足人们追求超乎道德价值的价值的欲望或要求。冯友兰在此处所说的是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而不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所以把冯友兰所说的哲学仅仅局限于儒学是不符合他的原意的。正因为中国哲学中的儒释道都是哲学且都能满足中国人的人生境界,所以冯友兰才能说,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否则是得不出这样的结论的。 根据冯友兰的说法,我们可以看见,他的看法是中国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学的,中国人是“按照哲学去生活”,“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只有哲学才能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的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冯友兰指出,“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在他看来,宗教的核心的东西不应该是仪式、组织、迷信等东西,而是哲学。更具体说就是,在他看来,宗教中的哲学思想要高于仪式等外在的东西。他明确地这样说过:“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

冯友兰指出,“哲学的功用,尤其是形上学的功用,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境界。而宗教与哲学不一样,宗教虽然也有提高人的境界的功用,但是它也同时向人们提供积极的关于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维护传统宗教的人们为此事悲伤,为变得不信宗教的人们惋惜,认为他们已经堕落。如果除了宗教,别无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的确应当惋惜他们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的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冯友兰看来,由于宗教提供关于实际的信息,又由于宗教混杂着迷信和想象,所以宗教远不如哲学来得纯粹。

冯友兰认为宗教所提供的境界不如哲学的。我们都知道冯友兰有四境界说,他把人的境界分为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冯友兰指出,多数的宗教都认为有超人的力量或上帝为他们的崇拜对象。

冯友兰指出:“人由宗教所得底境界,只是近乎此所谓天地境界。严格地说,其境界还是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低于天地境界,所以宗教的境界也就相应地低于哲学所能达到的境界。

“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部分。“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艺

术、宗教和哲学。在他看来,这三者的内容是相同的,其对象都是“绝对精神”。但它们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艺术是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宗教是以表象的形式表现,哲学则是以概念的形式表现。他认为概念的表现形式要高于直观的和表象的,所以哲学业绩自然要高于艺术和宗教。虽然哲学要高于宗教,但黑格尔并不认为哲学必须要代替宗教。

正是基于上述的考虑,冯友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制度,宗教既有神圣性,也同时具有群众性。热爱哲学,继而学习、研究哲学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少数人的执著追求。暂且不论冯友兰对宗教的看法有无学理的基础,即便退一步说,他的看法是正确的,以哲学代宗教的说法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对于广大人民来说,哲学是不可能代替宗教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对于有很高学养的知识分子来说,哲学要高于宗教。即便如此,哲学也不可能会代替宗教。所以冯友兰的“以哲学代宗教”的看法不具有普遍的意义。还是罗素说的好,哲学和宗教应该各司其职。哲学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一种学问。

参考资料:中州学刊2003年第四期

一方面--从外部而言--人类的世界即宇宙存在着极限,确切地说是有限而无边界,这个极限便是光;另一方面--对于人类自身而言--生命存在着极限,这个极限就是死亡.或许人类的意识可以无限接近死亡,但无法到达死亡本身,更无法超越死亡.

构成人类世界或者生命的极限,便正是哲学和宗教的区别之所在:宗教所对应的范畴就是此极限及此极限的超越,或者说是虚无.而任何哲学都应该被限制在此极限以内.康德所言极是,他说:纯粹理性的批判,并不是对书本和体系的批判,而是对于一般的理性官能的批判,对于理性寻求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的那种批判.

但这绝非易事.在形而上学的开端,让我们追忆巴门尼德,女神为他指引了三条道路:存在之路;虚无之路和要醉生梦死者之路.存在要被思想和言说,它必须存在;虚无不存在,它既不可被思想也不可被言说;而那些醉生梦死者,没有作出任何决定,以致于存在和虚无都无所谓.

看了“哲学与宗教结课论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