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哲学方面的论文【通用三篇】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以下是百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哲学面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哲学方面的论文

哲学方面的论文篇2

探析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从古希腊发源开始,始终没有哪位哲学家能对哲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其实反映出了哲学的一个特征,即,哲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而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哲学家,即使他们是思想能影响整整几个时代,但他们也只能是自己那个时代伟大的哲学家。科学也一样,没有哪位科学家得出了可以令整个科学界都信服的结论。现在对哲学和科学关系的研究却又很多,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如:“改造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应该归功与科学方法的使用,因此,只有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造传统的哲学,使其如同科学一样具有“实证性”,哲学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并行论”,这种观点认为:哲学与科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有各自独特的问题领域,二者并不相悖。哲学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科学研究对象世界的内部关系;以及“对话论”,这种观点主张“哲学既不是凌驾于全部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也不是作为全部知识基础的第一原因,而只是与科学、宗教、艺术等各种文化形式平起平坐的一种文化形式。”我个人认为在不明了哲学和科学是什么的情况下,似乎更应该从他们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关系进行梳理。

一、科学源于哲学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相信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早起的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对于世界本质的哲学追问总是与其关于“终极实在”的科学假设交织在一起,由此,自然哲学成为了哲学与科学的共同载体。柏拉图也曾经说过,“在古希腊人看来,哲学科学一而二,二而一,初无区别。”

反思自然哲学的同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寻求哲学概念的确定性。“在苏格拉底以后的文献中,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中,哲学一词得到了明确的意义,而这个哲学指的恰恰就是德语中Wissenschafe(即科学,多指自然科学)一词。”在当时的知识体系中,作为狭义哲学中重要的形而上学的知识是至高的知识。数学、逻辑学等知识都是对形而上学知识的获得起辅助作用的知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哲学王的培养方法是就清晰地表达了这一思想:柏拉图认为在哲学王真正通过哲学思辨获得关于实在的认识之前,需要首先学习算术。“要他们学习算术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用于战争以及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然后是几何学,他认为,几何学是认识永恒事物的。“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接下来是天文学,柏拉图认为“我们考察的这些科学技术的全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能够引导灵魂的最善部分上升到看见实在的最善部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像自然哲学家那样将哲学与科学简单等同,他们将“第一哲学”视为最具普遍意义的科学,最高的科学,而将“个别哲学”看做是“特殊科学”。“meta-physics”一词的使用就内含着亚里士多德学派对于“第一哲学”与“特殊哲学”(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最初思考。可见,古希腊罗马的科学知识只是达到哲学规定的终极问题的辅助知识,当时尚未分化独立的科学知识属于哲学的范畴。但是从中世纪开始哲学和科学之间发生了裂痕,在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哲学的地位大大减低,神学成为了一切思想的核心。因而适应神学的学科得到了发挥,就如同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的研究一样,数学并未受到多大影响。这就为哲学和科学的分离甚至对立买下了伏笔。

二、科学与哲学的分裂

时至近代,自然科学各学科在摆脱了历史的“羁绊”之后迅速兴起。科学与哲学在形态上彻底分化,这标志着科学和哲学开始真正走向成熟。在概念上,哲学不再具有“总括性”特征,而是作为一个与科学相并列的范畴存在;在内容上,哲学不再无所不包,科学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领地。“康德在观念层面上对哲学与科学的明确区分,是哲学与科学关系问题化的逻辑前提。”康德是近代以来将“哲学与科学之关系”视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问题提出的第一人。

之后,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把哲学与科学区别开来。《逻辑哲学论》的中心思想就是为思想的表达划定界定。他认为,哲学是不可说,只有自然科学的命题才是可说的,并且,他在前期哲学中,主要告诉人们的是一种方法,即“哲学中正确的方法是:除了可说的东西,即自然科学的命题,也就是与哲学无关的某种东西之外,就不再说什么,而且一旦有人想说某种形而上学的东西时,立刻就向他指明,他没有给他的命题中的某些记号以指谓。”维特根斯坦把哲学与科学完全区分开,通过可说的与不可说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传统哲学家正是因为没有把哲学与科学很好的区别开,才提出了一些无意义的命题,因此陷入了混乱之中。维特根斯坦对哲学与科学的划分,一直延续到他的后期哲学。他不再像前期哲学那样坚持可说的与不可说的界限,但他仍然强调

三、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随着“科学之上”成为科学界乃至全社会普遍的价值理念。哲学的价值性受到严重质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回应科学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也为了找回哲学失落已久的价值,现代西方哲学开始重新审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不能脱离和凌驾于科学之上,它必须以科学为基础。科学对于哲学的这种基础性决定了科学可以自下而上地对哲学施加影响。当科学本身改变和发展了之后,以科学为基础的哲学也必然或早或迟的实现相应的改变和发展。一切有生命力的,能够体现它那个时代的精神和哲学,都是以它那个时代的最新科学的发展为其基础的。哲学发展对科学发展的这种依赖性说明了科学是改造哲学的最强大、最基本的原动力。

哲学与科学都曾经一度傲视群雄,自以为君临于其它学科之上。的确,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着不可忽视的引导力量,哲学作为一种思考、追问的学问是构建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力量。这一点从苏格拉底对后世西方社会的影响中就可以推断出来。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使得当时有教养阶层的求知欲泛滥。从他开始,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程序就被尊崇为在其他一切能力之上的最高级的活动和最值得赞叹的天赋。即使是在像中世纪信仰主宰一切的时代,最高的知识也莫过于被描述成“上帝的理性”。而人的知识是从上帝理性中流溢出来的。到了近代,对科学的崇拜表明唯理智主义达到了顶峰。由此看来,一种社会的形成,必然可以追溯出其思想根源。

哲学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科学,作为推进人类现代化文明的手段,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条件,改进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在科学为其提供的条件下越来越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这一程度上意味着人类按自己的意愿塑造生活方式的能力的增强。但是,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最终,它们都感到了自身无法解决的局限。哲学善于思考它所提供的更多的是指导性的知识,其产生实际效果的周期往往很长,缺乏具有冲击力的瞬间效应。哲学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却也经常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科学善于改造,但却也时常遇到其抽象规律无法把握的东西。科学忙于行动,却常常使人类得不偿失。正如尼采所说:“科学受它强烈妄想的鼓舞,毫不停留地奔赴它的界限,它的隐藏在逻辑本质中的乐观主义在这界限上触礁崩溃了。”这里的界限指的就是永恒生成的生命本身。科学的极限体现了人的极限。由此看来,人类社会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追问、解释和反思,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面对哲学与科学自身的局限,人类需要做的就是把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统一于自身展开存在的过程中。用哲学去思考,用科学去改造,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与自身的存在本性和谐的人类社会。哲学和科学就如黑格尔的辩证法所述的一样,在经历正反之后必定走向融合。

看了“哲学方面的论文”的人还看了:

哲学方面的论文篇3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它把人的发展看作发展的本质与最终目的,把经济增长看作是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不是目的和全部,体现了思维的辩证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哲学内涵 辩证思维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深远思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中国发展现实做出的理性诠释,为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解读我国发展现状、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读浸润其间的哲学意蕴,研究理论系统整体的哲学品质,学习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辩证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党一以贯之的深切人文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高扬和提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深切人文关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民群众通过其伟大创造活动推动的。依据这一基本原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正是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的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的“以神为本”、“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局限性,把发展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把人的发展看作发展的本质、最终目的和最强动力。把经济增长看作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不是目的和全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者的人文关怀,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尊重人、关怀人、依靠人、为了人的真谛,既具有现实针对性,又具有理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价值追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与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目标,要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尊重人的劳动、智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既要满足人们生存、健康、安全的基本需要,又满足人们民主政治、正义公正、价值实现和精神文化的高层次追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切实体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和利益主体地位,努力追求“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成为其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崇高境界。

辩证思维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质

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全新的水平。过去,人们更多注意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较少关注社会整体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已清醒地认识到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互为前提的全面发展过程,其中任何一方的片面发展都会损害发展本身。我们党从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适合我国发展的特色道路,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过程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的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辩证矛盾的观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发展首先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解决其他矛盾,求得社会稳定,并在稳定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正视和逐步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又未雨绸缪,见微知著,及时化解各种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力求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协调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于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度”是维系事物自身平衡和事物之间关系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的量的限度。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时期,矛盾普遍存在于各行业各领域。要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大、经济整体竞争力有待加强等问题,都存在一个把握“度”的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握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之间的关系,防止种种片面性,让社会发展既快一些、又稳一些、更好一些。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而不只是眼前的发展,这要求我们用永恒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实施前瞻性战略,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既考虑眼前,又着眼于长远,既考虑发展的基础,又考虑发展的后劲,既要为当代谋福利,又要为后代开拓发展空间。

科学发展观富于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的理论特征,自觉做到知与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以及发展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科学发展观要求搞好“五个统筹”,就是用普遍联系观点而不是孤立观点看问题的典范。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把全国发展看作一个系统工程,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又把全国各地方、各部门的发展看作子系统具体对待。

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还体现在,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和实质,这就为整个理论体系奠定了价值坐标。第一要义是发展,因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发展。一句话,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以发展为基础的和谐才可能是真正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求真务实谋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确保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社会各方面的良性互动。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