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伊壁鸠鲁哲学论文(推荐3篇)

伊壁鸠鲁是原子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高度盛赞了伊壁鸠鲁在继承和发展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所作的贡献,并提炼出自我意识这一全新的哲学思想。以下是百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伊壁鸠鲁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伊壁鸠鲁哲学论文篇1

论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学者对于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从快乐哲学的基础、含义、实现途径等方面着手,探讨“伊壁鸠鲁式幸福模式”的构建价值。在当今社会,构建“伊壁鸠鲁式幸福模式”,对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创建人人幸福的理想境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伊壁鸠鲁 快乐哲学 幸福模式 构建价值

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何为幸福,如何实现幸福”却总在人们探讨的话域下。晚期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快乐主义的幸福模式,把幸福生活与知识相结合,在西方伦理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一、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研究综述

(一)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幸福感问题随之提出。国内众多学者就这一问题不断追根究底,探讨与它有关的哲学理论渊源,而地位出众的伊壁鸠鲁“快乐哲学”思想开始被广泛关注。

从目前研究成果看,学术界关于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快乐哲学中“快乐”的概念及内涵的研究,“快乐”与“享乐”是不同的。詹俐敏在研究中提出,现代人往往误解了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伊壁鸠鲁提倡的快乐是“平静”、“安宁”, 而不是过多奢侈的生活[1]。二是对伊壁鸠鲁哲学意义进行现代读解。学者包利民分析了近现代重要思想家对于伊壁鸠鲁的解读,看到了通向伊壁鸠鲁思想资源的各种富于启发的路径,他在研究中指出,美国当代著名希腊哲学家和公共思想家纽斯邦把伊壁鸠鲁哲学视为“治疗哲学”,伊壁鸠鲁的这一切“宗教性”、伊壁鸠鲁思想中的对于欲望和激情在人生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常人意想不到的潜意识中发挥重大作用[2]。

(二)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价值

从国内外学者对于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研究中看,快乐主义哲学思想的积极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研究,获得普遍认可。笔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通过构建伊壁鸠鲁式的幸福模式,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指数。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学习知识是伊壁鸠鲁式幸福模式构建的最根本途径,道德责任观念的强弱是影响幸福指数高低的最关键因素。

二、快乐哲学即伊壁鸠鲁的幸福模式

快乐是生活的原则和幸福的目标,这就是伊壁鸠鲁的幸福模式。

(一)幸福观的哲学基础

希腊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的幸福没有任何保障。于是,哲学家们开始思考如何幸福、如何安身立命等问题。以“幸福主义”为原则的伊壁鸠鲁学派在此时应运而生,他们努力寻求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渴求幸福安宁的生活,从而实现个体的自由。

从理论上说,伊壁鸠鲁把改造了的阿里斯底波的快乐主义学说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相结合,把“快乐即是目的”这一原则放在自然哲学的基础之上,从而建立了幸福主义伦理学。在伊壁鸠鲁看来,学习哲学和伦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幸福生活。

(二)快乐的含义

伊壁鸠鲁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

什么是快乐?伊壁鸠鲁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快乐:第一类是自然的和必需的,如食欲的满足;第二类是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需的,如性欲的满足;第三类是既不自然也不是必需的,如虚荣心、权力欲的满足[3]。也有学者认为伊壁鸠鲁的快乐分为两类,一类是肉体上的快乐;另一类是精神上的快乐,快乐就是远离身心痛苦。精神上的快乐胜于肉体上的快乐。因为精神上的快乐可以通过记忆和希望能与过去和将来相联,得到持久保存。

(三)幸福模式的实现途径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即伊壁鸠鲁的幸福模式,主张对快乐追求持理性的态度,以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把自我的幸福观建立在理性的快乐主义之上,指导人们如何寻求真正的幸福。构建伊壁鸠鲁式幸福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

伊壁鸠鲁的幸福模式=智慧文雅+理性道德+公正正义+友谊、愉快交往+身体健康、心灵平静+无饥无渴、无欲无求

首先坚持唯物主义,以理性态度在现实中把握幸福。理性的态度,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有了知识,可以正确认识自然,摆脱内心的恐惧;可以控制欲望,平静身心。其次要有道德责任意识。公正感和正义感是道德责任意识的重要方面。不公正心灵会受伤害,从而破坏心灵的宁静,就无法幸福。所以,人人和谐相处,坦诚相待,有道德,有责任,幸福才有保障。

三、“伊式幸福模式”的构建价值

伊壁鸠鲁对“何为幸福”的思考,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他的快乐哲学,对当下社会幸福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追求知识,崇尚真理

幸福是要在实践中追求的,而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探索求知,学习新知识。一个有智慧的人会运用理性的思维,透过复杂、歪曲甚至错误的表象和感性认识洞察事物的本质,获得对欲望的正确认识。对智慧的无限追求引导人们完善和丰富自身知识,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达致人生的快乐幸福。

(二)控制欲望,知足常乐

当某些快乐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时,就应当放弃。“知足是大善”,只要内心知足,就会使灵魂宁静,体会到独特的快乐。欲望作为一种客观条件和自身需求差距的反映,欲望实现,则幸福快乐;欲壑难填,则深陷痛苦。对欲望的态度,应是既满足又不满足。把握生活的辩证法,调整心态,学会知足常乐,收获幸福。

(三)活在当下,收获快乐

伊壁鸠鲁派哲学消除了人的灵魂中的两个最大的恐惧——对神和死亡的恐惧,被称为是治疗灵魂的药剂。它又认为最可靠的社会快乐就是友谊,所以珍爱生命,爱身边的亲人、朋友,活在当下,才能获得快乐。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以一切价值都要给人们带来快乐作为衡量尺度,这种幸福模式虽然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我们要以积极态度对待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反思当下,构建适合现代人的幸福模式。

参考文献:

[1]詹俐敏.伊壁鸠鲁快乐论浅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1):92-93.

[2]包利民.伊壁鸠鲁哲学意义的现代读解[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0-34.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看了“伊壁鸠鲁哲学论文”的人还看了: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伊壁鸠鲁哲学论文

伊壁鸠鲁哲学论文篇3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伊壁鸠鲁原子论

摘要:伊壁鸠鲁是原子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高度盛赞了伊壁鸠鲁在继承和发展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所作的贡献,并提炼出自我意识这一全新的哲学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分析,对伊壁鸠鲁原子论的主要观点,特别是对原子的偏斜运动、原子有重量的特性和原子的两种规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初步解读,以期能够对以后的学习有所裨益。

关键词:伊壁鸠鲁,原子论,偏斜运动,重量,天体

伊壁鸠鲁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在有关原子论的思想上,伊壁鸠鲁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学说,将原子论进一步向前推进。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是主要探讨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在自然哲学中的主要差别,特别是在原子论上的差别,并重点阐述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Demokrit,约公元前460-370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古希腊原子论的创始人之一。他是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家留基波最著名的学生,他的原子学说主要就是从留基波那儿继承并发展起来的,他们两人一起发展了阿那克萨克拉的“种子”思想,创立了原子论。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万物各有自己的本原,这无限多的本原就是各种事物的最小微粒――“种子”,每一种“种子”的形式、颜色和气味各有不同。在此基础上,留基波首先提出了万物是由物质构成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别的说法都只是意见。世界有无数个,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从无中来的,也没有一样东西在毁灭之后归于无。原子在大小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它们在宇宙中处于涡旋运动之中,因此形成各种复合物:火、水、气、土。这些东西其实是某些原子集合而成的;原子由于坚固,是既不能毁坏也不能改变的。太阳和月亮同样是由光滑的圆形原子构成的,灵魂也由这种原子构成;灵魂就是心。我们能够看见东西,是由于影像投进了眼睛的缘故。”[1]简单地说,就是他认为,宇宙是由原子和虚空共同组成的。原子有两种特质――大小和形状,它的数量、大小和形状都是无限的。运动是原子的固有属性,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伊壁鸠鲁(Epikur,公元前341-270年),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主要继承者和发展者。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在形式上的多样性是有限的。原子除了有形状、次序、位置等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重量上的差别。原子不论是最轻的还是最重的,在虚空中都以同一的速度降落。原子既然有重量,那它在虚空中就必然进行直线下降运动。原子在直线下降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脱离原来的轨迹,发生偶然的偏离,因而与其他原子相互碰撞组合成万物,形成无限的宇宙。神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一切天象都是自然现象,与神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原子的聚散离合而已。

虽说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两个人的观点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伊壁鸠鲁修正和完善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自然哲学向前跨了一大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是主要说明了两者原子论的主要区别,重点讲述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并进行了细致分析。

原子有重量的特性与德谟克利特不同,伊壁鸠鲁认为,原子除了有体积大小和形状上的差别之外,还有重量上的区别。原子的特质就是大小、形状和重量。他指出,除去形状、重量和大小及与形状必然有关的一切属性之外,我们应当注意到原子不再呈现任何现象的特性。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指出,“原子有体积。另一方面,体积也被否定了。也就是说,原子并不具有任何体积,而原子之间只有一些体积上的改变。可以说,只需要否定原子的大,而承认它小,但并不是小到最小限度。因为最小限度是一个纯粹的空间规定,而表现矛盾的无限小。”[2]这表明,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尽管有体积,但它在运动中由于原子之间体积上的些许改变,而使原本的体积被否定了,这样原子就不具有任何体积了。这实际上包含着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矛盾。原子有体积,但不能无限的大,也不能无限的小。如果原子体积无限的大,那这个虚空就不能够装下它;相反地,如果原子的体积无限的小,那么原子就成为虚空中一个纯粹的点了,也就不是原子了。

考虑到原子的形状,原子形状的对立面就是没有形状。因此原子形状的差别是无法确定的,但它们也不是绝对无限的,原子的形状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原子的体积既不能无限的大,也不能无限的小,如果原子有无限多的形状,那么就会有无限大的原子,这样就与原子体积的规定相反了。这与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可以大如天体的观点是不同的,伊壁鸠鲁认为微小原子的数量和大小是无限多的,但其形状却是有限的。

“伊壁鸠鲁提出重量作为第三种质,因为在重心里物质具有构成原子主要规定之一的观念上的个别性。所以如果原子一旦被转移到表象的领域内,那么它们必定也具有重量。”[3]这就是说,重量体现了作为居于物质自身之外的观念上的点的物质个别性,在经验性的表象的世界中,原子一定具有重量。重量只相对于中心而存在,但原子本身就是实体性的重心,以自身为重心,所以世界上没有一切事物共同趋向的中心。

通过对原子的特性的考察,伊壁鸠鲁重新诠释了原子的特性,将重量作为原子的主要特性,修正了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只有体积和形状的观点。

原子的偏斜运动

关于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到底有几种方式,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看法是不同的,伊壁鸠鲁认为有三种运动方式,而德谟克利特则认为只有两种。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指出:“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一种运动是直线式的下落;另一种运动起因于原子偏离直线;第三种运动是由于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而引起的。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共同的;可是在承认原子偏离直线这一点上,伊壁鸠鲁就和德谟克利特不同了。”[4] 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是原子的必然运动,而原子的偏斜运动则是直线下落运动过程中偶然的、非因果性的偏离。他把与必然性的偶然偏离,看作是非因果性,并且把因果性与必然性等同起来。伊壁鸠鲁的这种认为原子具有必然的直线下落运动和偶然的偏斜运动的观点,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起来。这能从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话语中体现出来,“原子偏离直线并不是特殊的、偶然出现在伊壁鸠鲁物理学中的规定。相反,偏斜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于整个伊壁鸠鲁哲学,因此,不言而喻,这一规律出现时的规定性,取决于它被应用的范围。”[5]马克思认为原子偏斜运动证明了偶然性的存在,而直线下落运动则证明了必然性的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都是客观存在的,偶然性没有原因。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和偏斜运动这两个环节相互矛盾,但都包含在原子的概念之中,这说明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之中包含了偏斜运动,这也就是说必然性之中包含了偶然性。

关于第三种运动――由于许多原子的相互排斥而引起的运动,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是从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和偏斜运动中综合地结合出了原子的排斥运动的。如果原子只是直线下落的运动,没有偏斜运动的话,原子之间就永远不可能相互碰撞、相互排斥。因此,只有在不同原子直线下落运动的过程中,原子脱离直线发生偏离,原子之间才会相互碰撞、相互排斥,进行排斥运动。不同的原子之间的偏斜运动,是原子在相互碰撞、相互排斥中实现的。正是在这种相互碰撞、相互排斥的运动中,原子才能通过其它原子意识到它自身。所以,原子它们只能自己与自己发生关系,只能自己和自己相撞。推之,即排斥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通过排斥,自己才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这样写道:“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因此,它是同那种自认为是直接存在着的、抽象单一的自我意识相适应的。”[6]依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之所以必要,不仅是为了说明原子在它们运动过程中结合的可能性,更是为了说明人类个体所固有的相对的意志自由,这种自由是由脱离必然性的偏斜表现出本质的。

相对于伊壁鸠鲁,德谟克利特并没有认识到原子偏斜运动的意义。他只考虑到了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和排斥运动,把这两种运动看成一种必然性的行为,并没有意识到如果原子只有这两种运动的话,那么有了直线下落运动,怎么才能推导出排斥运动呢?德谟克利特把两钟运动单独地看待,只认识到排斥的片面的物质存在的表面现象,没有将直线下落运动和排斥运动的内在本质联系起来。因此,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就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因为在偏斜中形式的规定显现出来了,而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矛盾也实现了。”[7]

原子的两种规定性

伊壁鸠鲁区分了原子的两重含义,认为原子一层含义可理解为本原,另一层则为元素。马克思根据自己的证明认为,“捏造‘不可分的元素’也没有得到什么结果。要从‘不可分的本原’过渡到‘不可分的元素’,就跟想直接赋予它们以特性一样是困难的。但我并不绝对否认这种区别。我只是否认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不变的原子罢了。不如说,它们是同一种原子的不同规定。”[8]这就是说,关于伊壁鸠鲁将原子分为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即作为始基的原子和作为元素的原子,马克思认为这应该理解为同一种原子的两种不同规定。对于作为本原的原子,我们感觉不到存在,而作为元素的原子则是感性地存在着。伊壁鸠鲁认识到原子具有的两重含义,所以他的原子论并不局限于物理学,而且能用应用于自然哲学和伦理学。

同时,马克思指出原子的概念本身包含着存在与本质、物质与形式,“给原子赋于‘始基的’和‘元素的’这两种规定性,把存在于虚空中的原子认作‘始基的原子’,把作为客观现象基础的构成物体的、具有质的原子认为‘元素的原子’,就表明他已把握住了原子内部的矛盾,并将这种矛盾客观化了。这就是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的两种规定性的意义。”[9]

但是,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喜欢把一个概念的不同的规定看作不同的独立存在,习惯将一种对存在的规定性当作存在本身。马克思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在伊壁鸠鲁那里,“无限的东西”是原子和虚空共同具有的一种质,其中的“无限”不仅用来表现原子的无限多,还被独立化为一种特殊的存在、一种原子。

神是由原子构成的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从自然和事物的内部寻求一切宇宙现象的原因,从这种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他并不是一位无神论者,他认为神是存在的,神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它们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过着自己的生活,不问世事。因此人不应该对神有丝毫的恐惧和盲目的崇拜。对于人而言,神不过就是具有人自身所希望获得的美德而已。马克思对此十分肯定,对伊壁鸠鲁在原子偏斜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个体自由和无神论思想十分推崇。

伊壁鸠鲁不认为原子的运动受到各种自然法则的支配,因此,他否定神是最高的法则制定者。一切天体现象都是自然现象,与神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原子的偶然复合。在伊壁鸠鲁看来,传统观点中人对神的崇拜,认为神支配着世上一切,反而会破坏人心灵的宁静,甚至产生恐惧。于是,伊壁鸠鲁在遵循自己绝对的准则――“一切破坏心灵的宁静、一切引起危险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不可毁灭的和永恒的自然”[10]的情况下,提出了天体不是永恒的这一观点。

但是,伊壁鸠鲁又认为原子是具有独立性、个体性这种形式的物质,天体是成为现实的原子,在天体中促成原子发展的是物质与形式之间、存在与概念之间的矛盾,而物质与形式、存在与概念这两者之间彼此相互矛盾。这好像又是由于天体是永恒的。伊壁鸠鲁因此而感觉到他之前的理论的方法变得不同了,最终他感觉到了就是在这个矛盾中,自我意识才得以形成。而在天体中这个矛盾消除了。天体破坏自我意识的宁静,扰乱它与自身的统一,因此天体不是永恒的。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在继承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一种理论假设不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从大量的经验事实出发,说明原子的存在,根据原子的三种运动需要来论证虚空的存在的。并且,伊壁鸠鲁将原子原有的两种特性增加为三种,着重指明了重量是原子的固有特性。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更具有辩证法的性质,这与德谟克利特机械的唯物的原子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说,伊壁鸠鲁修正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使原子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原子论。因此,马克思才在博士论文的最后指明,“在伊壁鸠鲁那里,原子论及其所有矛盾,作为自我意识的自然科学业已实现和完成。”[11](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IX,7,第44-45页

[2][3][4][5][6][7][8][10][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09页、第222页、第209页、第214页、第216页、第217页、第226页、第238页、第242页

[9]周义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