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经典马克思哲学论文精选三篇

马克思的哲学是伴随着现代人文科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批判理论,该理论对我们今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仍具有重大意义。以下是百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马克思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经典马克思哲学论文

经典马克思哲学论文篇2

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性质和存在方式的准确把握和合理定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前提,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不断创新的理论起点,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沿着正确方向和路径发展的前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从对苏联教科书哲学的反思,到开展“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争论,再到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实践诠释学”、“生存实践论”等理论命题的提出或理论体系的建构,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存在方式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争论。但时至今日,讨论很难进一步深入,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尽管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但因其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很难被解构,而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构想,尽管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实践的地位,但却在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方面存在不足。上述困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范式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事实上,如果不转换理论研究范式,哲学理论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

一、马克思哲学变革与哲学理解范式转换

马克思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了哲学变革,用一种“时代精神的精华”——新哲学代替了“解释世界的万能公式”——旧哲学。但是,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涵和关节点的理解和认识却不尽相同。例如,关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存在很多种解读:唯物辩证法对唯心辩证法的革命,实践的唯物主义对机械的唯物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的超越,“改变世界”的哲学对“解释世界”的哲学的超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对神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的超越,实践本体论对物质本体论的替代,重建本体论或本体论的转向,等等。为什么不同的结论差异很大,似乎又都能够得到马克思文本的支撑?其中的问题出在何处?在我们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还没能跳出传统的哲学研究范式的窠臼。从根本上看,原有对马克思哲学的性质和存在方式的理解是建立在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理解范式上的,而这种哲学理解范式正是马克思所批判和超越的旧哲学,相对而言,现代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基础的文化哲学理解范式更有利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存在方式,有助于发掘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内涵和革命变革的真正价值。

一般而论,“哲学范式就是指哲学理性分析、反思和批判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路数”??[1]?。哲学范式转换是一种总体性和根本性的转换,至少在“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这两个基本方面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尽管目前学者们对文化哲学的理解还有分歧,但对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认识却基本一致,例如,“文化哲学是一种与理性主义哲学相对的思维方式,是对文化的形上意义及思维方式进行专门的研究”??[2](P18-19)?;文化哲学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其他哲学学科或分支领域的特殊的哲学研究领域,而是贯穿于或渗透于所有哲学领域之中的哲学视野或哲学境界"??[3](P12)?;文化哲学就是“自觉地以整体文化为对象的哲学”??[4](序言,P2)?。另外,人们对文化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文化的理解也基本一致,例如认为:“文化就是‘人的现实的生命存在’及其‘世界’、及其‘优化过程’。人的现实的生命存在是文化的本体,因而也是哲学的‘本体’”??[4](序言,P1)?;“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的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3](P10)?。在处理文化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上是基本坚持,“哲学生长于文化的土壤之上,哲学按其本质精神来说是‘文化的’”??[4](P10)?,认为“哲学是人类文化精神或文化模式的自觉外显”??[3](P12)?。

应该说,西方哲学有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两种基本的哲学理解范式。理论哲学理解范式以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以逻辑范畴为理论工具,以构筑完美的、普遍适用地解释世界的哲学体系为使命,其中,意识哲学、思辨哲学、本质主义哲学等形态都属于这种哲学范式。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则以人的生活世界——文化世界为关注对象,以语言符号为媒介,以人的现实创造活动为根基,通过对人的对象化活动成果——文化的观察、对比、解剖、反思、批判达到对人自身的把握。探究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合理性,人的形象的自我完善、给人以生存智慧是文化哲学研究的目的,其中,社会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等都属于这种实践哲学研究范式传统。但是,在西方哲学史上这两种哲学传统发展和影响并不平衡。伴随自然科学在近代的革命性进步,理性哲学和意识哲学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运用的哲学理解范式。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时期正是黑格尔意识哲学的鼎盛时期,马克思要变革的正是黑格尔的意识哲学、思辨哲学、体系化哲学。从根本上看,马克思的哲学基本立场属于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立场,我们不应把马克思哲学变革简单地理解为黑格尔哲学加费尔巴哈哲学的平均数,而应理解为哲学范式的一次深刻的转换。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文化哲学字眼,但是,从他的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来看,他的哲学立场已经超越了意识哲学和思辨哲学范式,开始转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的理解范式。马克思对纯粹的形式化的、思辨的、体系化的,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独立的哲学”持明确的否定态度。他坚信,“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5](P73-74)?。马克思进而指出德国哲学的特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5](P219)?。马克思认为,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对现实给予具有针对性和切中时弊的批判,而不是体系的完美。尽管“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终的表述”??[5](P8)?,但黑格尔的哲学并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种体系化的思辨哲学充其量只能对“彼岸的事物”给予解答。可见,马克思要超越的是哲学家们构造出来的体系化的哲学、学院式书斋哲学,把哲学变成变革现实的文化批判精神。

从对哲学功能和使命的理解上,马克思哲学已经开始转向文化哲学理解范式。在马克思看来,“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5](P2)?。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德国当时的哲学水平,满足于以“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为代表的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认同和接受。相反,他认为自己所创立的哲学不同于保守的“意识形态”,是真正的哲学——为历史和现实服务的,对尘世这种“原本”批判的“实践哲学”、“历史哲学”。马克思认为自己的哲学任务是以一个特殊的哲学领域里的战斗来参加在社会一切领域里进行反对整个现存秩序的革命斗争。哲学批判的目的在于消灭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现实,其中,哲学这个作为现实的观念上的构成部分也最终被一并消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5](P76)?。但是,消灭哲学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哲学,而是要超越旧的哲学,其中包括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哲学。在此,马克思强调了自己的哲学与旧哲学在哲学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P57)?。马克思指出了旧哲学的局限性在于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这一目的,在他看来“改变世界”才是哲学的最终使命。

马克思哲学强调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现实性,说明其哲学已经开始转向文化哲学理解范式。马克思明确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的特定体系,而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5](P220)?。在他看来,只有立根于时代的现实,真正在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反映现实、批判现实、推动社会变化和进步的哲学才是有益的。所以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5](P220)?事实上,马克思一生的哲学发展轨迹也印证了他对哲学的追求和承诺。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以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人的现实生存作为关注对象并对其进行批判的哲学。

二、

的确,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里并没有明确地谈及“文化哲学”范式,但是,其哲学对象、哲学主题以及哲学运思理路本身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哲学意蕴。这也充分说明,马克思哲学变革不仅仅体现在对哲学的外在形式和哲学功能的理解上,更主要地体现在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主题的定位上。

首先,马克思对哲学对象的选定具有文化哲学意蕴。以人为哲学研究对象,对人的本性进行探究是西方哲学的基本主题之一。马克思哲学的独特价值在于超越传统神学和理性哲学、意识哲学关于人的理解。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性在于人的自我创造性、历史生成性和总体性。马克思主张用实践的观点理解人的本质,认为人是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在文化创造中形成的,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进化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6](P326)?。马克思充分强调了人的形成既不是纯粹的外在力量——上帝的“造化”,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进化”,而是“文化创造”过程。马克思认为“正像一切自然存在物必须形成一样,人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但历史对人来说是被认识到的历史,因而它作为形成过程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6](P326)?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无疑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人的存在特征在于其以自主性、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为内涵的“自为性”、“自由性”,人的形成是生命本能冲动和文化符号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符号形式不是给定的,而是人的后天创造的结果,人的生存活动无不在一定的文化符号形式中完成,文化符号形式不断积淀、丰富成为人的形象模板和内涵尺度。马克思指出,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5](P46)?。第二,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另一个区别在于人具有自己的历史,而这种历史正是人的文化发展史。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6](P310)?。人的形成是一种文化创造过程,人的纯粹自然本性不断受到否定、改造、教化,人的生成是一种不断“扬弃自身”的过程。第三,人的文化本性或实践本性决定了人的总体性或整体性特征,人的文化本性消解了关于人的理想与现实、理性与非理性、物性和神性、自在与自为、主动与受动等二元对立的困惑,揭示了人在现实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的总体性特征。

马克思以人为轴心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提出“人化自然"的思想,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创造性的文化关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机械论观点。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合地存在着”??[6](P326)?。这说明自然界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打上了人的文化烙印的“人化自然”,那种“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6](P335)?。马克思并没有否认自然界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人的优先性,但认为不能因此而把人“镶嵌”到自然世界的庞大体制之中。在他看来,作为人生活的对象的这个自然界恰恰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界了,而是一种被符号化、被赋予文化内涵的自然界——人化自然界——文化世界,而人面对的、与人有直接关系、有价值的正是这部分自然界。所以,他认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P55)?在马克思看来,并不存在一个纯粹的、给定的环境,也不存在人被动地受制于环境的状况,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恰恰是人的文化创造的结果。环境因人的创造活动而改变,环境的形成和人的生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环境的改变和改善取决于人的文化创造。

其次,马克思在对人的自由本性这一哲学主题的揭示和探索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哲学意蕴。马克思一生始终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理论主题,但是,他对这一哲学主题的揭示和探索并没有停留于纯粹的思维意识活动中,而是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文化世界,立足于人的现实历史创造活动之中展开的。马克思揭示了人自身的生存及其本质规定,认为自由和创造是人的最基本的特征。马克思所设定的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就是最终消除异化现象,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建立,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原则得到彻底贯彻的理想状态。

马克思对传统自我意识概念进行批判,赋予人的自由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他批判了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发掘了伊壁鸠鲁哲学中关于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自己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感性的生活世界”,而不是“本体的必然的自然世界”。他揭示了“必然世界”与“偶然世界”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与必然世界和偶然世界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强调了人类精神的绝对自主性,把人从一切超验对象的迷信中解放出来。马克思无法认同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仅仅归结为一种精神的自由的观点,认为,精神的自由只有变成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因为,精神的自由要变成实践的力量必须经过双重的否定:一是对世俗现实的否定,一是对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的否定,即“个别的自我意识始终具有一个双刃的要求:其中一面针对着世界,另一面针对着哲学本身”??[5](P76)?。他认为,哲学必须“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5](P75)?。事实上,马克思已经把哲学家们头脑中的“自我意识”降到了现实世界之中,并深刻地揭示出:人是创造性地存在,是自我否定性的存在,世俗世界和自然世界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否定活动的结果和形式。人的自由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活动,是人与自身自然分离的过程,是一种个体性的存在。

对人的本质做文化哲学层面把握,对不人道的异化现象进行文化批判,体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深刻的文化批判意识。马克思强调,“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6](P273)?,自由的有意识活动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6](P273)?;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6](P273)?。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有意识的感性活动的基本结构和特征:首先,人的感性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不仅自然成为其改造的对象,人自身同样可以成为其对象和客体,这是人的活动的独特之处。其次,实践的对象化活动的后果是创造出人的文化世界,即活动本身以文化符号的形式被凝固和积淀。因为对象化的活动是一种感性的、现实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不仅“生产人本身”,而且还会生产出一个感性的、现实的、物性的“文化世界”。这个文化世界并非始终体现人的自由意志,而是还有可能以违背人的自由意志的状态——异化形式存在,而且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马克思对异化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作为对象化活动的后果,异化的产生和消除都必须通过现实的活动来实现,具体而言就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转型、文化批判、文化反思等活动使人的生存不断“优化”。

从总体上看,马克思坚持历史进步史观。与神学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的是,马克思努力把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各民族历史发展规律相结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民族学笔记》等著作中探讨了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民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比研究了俄国、印度、中国等文化落后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提出了著名的落后国家超越历史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马克思对历史的观察更加侧重民族文化特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选择性在历史演变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强调历史受“铁律”支配,充分注意到历史演进的一般趋势和特殊道路的关系。这些理论探讨使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不局限于经济和政治基础,而是体现了一种文化进步主义的历史观,也使得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范式具有鲜明的现实感。

看了“经典马克思哲学论文”的人还看了:

经典马克思哲学论文篇3

马克思的哲学是伴随着现代人文科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批判理论,该理论对我们今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仍具有重大意义。因为马克思的哲学超越了传统经院哲学的局限,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系,构成了19世纪60年代以来十分重要的政治与历史力量。即使在“后1989年代”的今天马克思依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伟大的综合性哲学以及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视角。

一、马克思哲学的诞生:一个革命的黑格尔派的生活和时代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虽然他的父亲皈依了基督教,但马克思的祖先却是犹太人。而威斯特法伦则给马克思引介了法国革命的激进思想家和乌托邦思想家。直到1836年进入柏林大学,马克思才系统地研究黑格尔,并在青年黑格尔运动的热烈气氛中被卷入当代哲学的辩论。从黑格尔那里,马克思收获了一种由启蒙理性改造而来的批判和反思方法,并借此抨击已经过时的思维与社会模式,同时建立自己的思维及批判方法。在早期的文章中,马克思呼吁“实现理性”、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1]。黑格尔认为理性在普鲁士已经实现,但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却声称,德国的现状极其落后、低劣、过时和非理性;对于黑格尔来说,君主和官僚代表普遍利益,而对于马克思来说,这些是虚假的普遍性。因为只有无产阶级代表着解放者的普遍利益,其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

对青年黑格尔派来说,个人和社会解放的关键是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因此,马克思和他同时代的进步青年把现代思潮和现代社会看做典型的非宗教。他们深受施特劳斯(1835)圣经批判和费尔巴哈宗教人类学批判的影响。因为施特劳斯对福音书的神性提出了质疑;马克思的好友布鲁诺·鲍威尔则对圣经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声称圣经故事是纯粹的神话;费尔巴哈则以其著名的投射说揭示了宗教的人类学起源。早期的马克思追随青年黑格尔派,提出了宗教批判和国家学说。美国和法国革命促使新激进民主理论产生,这启发了马克思和他的同伴去批判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仍占主导地位的旧专制秩序,并因此呼吁关注历史中产生的“压迫形式”,如农奴—地主、资本—劳动的隶属关系等。为此,1843—1844年在巴黎时,马克思开始认真研究经济学,随后遇到了恩格斯。巴黎时期的马克思深信资本主义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和历史的关键,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概述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在这部文献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及其扬弃,从而为分析现代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哲学视角[2]266-280。整个《巴黎手稿》显示,此时的马克思已经集中研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德国哲学,它们是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综合体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代表的马克思的早期理论,把现代社会视为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并从启蒙运动和德国哲学观的角度批判了异化、压迫和剥削,呼吁革命。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把被迫出售自己劳动力的工人转化为商品。因此,工人的劳动力属于资本家,他的生产活动也是被迫的、强制的和不自由的。由于劳动的产品属于资本家,工人无法得到满足本身生产活动所需的产品,从而与其产品、劳动活动、其他工人以及他自身的需求和潜能相异化了。可见,马克思是立足于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来理解人的异化问题的。首先,工人被劳动对象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工人来说,对象和劳动系统是作为独立于工人的“异化”力量出现的,就像早期工业生产体系的出现一样。其次,劳动的异化包括以“工资奴隶”的形式对劳动过程失去控制。其中,在“工资奴隶”形式中,工人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束缚”之中。对马克思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被外在的、非本质的、被迫的和不自由的“生产活动”异化了。因此,劳动是不愉快的,从而构成了个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定义为自由的生产活动。由于异化劳动没有产生自我实现或满足,从而构成了个人与类存在、与他人、与类本质相异化。

然而,此时的马克思与黑格尔及费尔巴哈一样,将类生活设想为普遍的、自由的创造性活动——且正是后者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因为此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假定了类本质概念和非异化的劳动的存在,其中,劳动被理解为必要的生活活动,人通过它满足独特的人类需求。马克思还把非异化劳动定义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认为它发展着人的潜能,从而使个体实现他们的“类本质”或人性。由此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人的异化产生的基础,是人类非人化的导因,所以需要对之发动革命。马克思于是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真正的人的和社会的所有制”,从而使他们能够从事自由的创造性生产活动。

马克思哲学的成就在于,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关于异化概念的设想具体化了,赋予一个哲学概念以社会属性,并将其重新置于特定的历史之中。对马克思来说,异化不是主观和本体论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所关涉的是需要被克服的悲惨事实。因此,马克思认为,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一个涉及超越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和革命的工程。

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人类是交换动物,其中利己主义是首要的人类特性,但马克思认为,人主要是社会的、合作的和有能力推动历史发展与创新的。斯密把劳动描述为“耶和华的诅咒”和本体论的负担,而马克思则把生产活动和劳动看做独特的人类特质。在斯密看来,分工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但对马克思来说,却是工人阶级的灾难。马克思认为,人类是多方面的存在,需要丰富的活动和自由自觉的自我决定,以实现基本的人的能力。而且,对他来说,既然个体是社会的和合作的,那么资本主义就与人的本质发生了矛盾,需要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来解放人类,并创造一个名副其实的、属于人的人类社会。斯密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为人的存在提供了合适的框架,资本主义是符合人的本质的,而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矛盾的,需要一个新的人类社会体系。但马克思并没有本质主义地坚持一个固定不变的人的本质论,而是采纳了历史性的态度,认为人类的历史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因此,马克思摒弃了困扰以前哲学的本质主义—历史主义二元论,提出需要结合人类学、历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理论来正确地阐释人类的异化、压迫以及潜在的解放。本文认为,人的本质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及其扬弃是马克思整个工作的基础,但马克思却从未充分发展他的哲学观点,而主要将政治经济学作为其研究重点。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能够潜在地控制和享受客体的主体。然而,在新兴的工业体系中,客体控制了主体,从而个体被劳动的对象所控制。即使资产阶级也未能控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陷入了周期性衰退和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失去了控制,马克思和恩格斯于是设想了一种个体控制系统和劳动对象、而不是被它们所控制的情况。因此,他们的社会主义观预先假定了一个相关个体会控制他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的现代主权概念。

二、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文化与意识形态分析

马克思的新设想把哲学、历史和我们现在所称的社会科学结合了起来。也许在布鲁塞尔所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他的这一独特哲学观提供了最简洁的概括。其中,著名的第11条就阐明了马克思哲学观最激进的要旨[3]57。第一条提纲则表明马克思不仅肯定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身体和感觉的强调,也肯定了黑格尔对思想的现实性和主体的强调。马克思对启蒙运动的发展就在于他把黑格尔强调的批判与否定激进化了,并把变革活动概念化为“革命的实践”[3]55。马克思借用黑格尔的否定概念,断言否定性的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是“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2]320。在启蒙批判和黑格尔辩证法之后,马克思系统地否定片面或压迫的既存现实,试图在更高的综合上克服所有矛盾和冲突。他也跟随黑格尔看到了以意外性和新颖性为特征的中断和断裂来解决矛盾的现代观察方式。黑格尔式的马克思辩证法拒绝连续的历史理论,强调非连续性。因此,马克思把“批判”界定为需要被否定和克服的片面的、矛盾的和压迫的思想及社会条件。马克思赋予了“批判”以特权,使其成为他的理论的核心,并用“批判”作为其几本主要著作的副标题。马克思摆脱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及其对现存社会的非批判的保守性,把辩证法发展成唯物主义探究和社会批判与改造。对马克思来说,辩证法是链接性的,它揭示的是通常被视为孤立的不同社会层面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他的辩证法也是否定性和革命性的,除了辩证法的维度,同时,他的哲学还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

正是基于上述哲学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他们的意识形态概念,它包括“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一切“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还包括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3]72-73。不过,一个特定时期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98。在他们看来,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观念,通过提供使阶级统治合法化的意识形态,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意识形态”是个关键术语,它描述的是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如何维护该阶级的利益和帮助该阶级掩盖社会压迫和不公正事实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封建时期,虔诚、荣誉、英勇和骑士精神是占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的统治思想。在资本主义时代,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利润、竞争和市场成为主导观念,阐明了正在巩固其阶级力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由于意识形态看起来是自然的和合乎常识的,所以它们常常被忽视,从而未遭到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批判试图表明,统治观念如何重塑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利益和关系,并使现存社会及其体制和价值观念自然化、理想化和合法化。在竞争激烈和个人主义泛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坚信人的本性是自私而相互竞争的,就如同坚信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本质上是相互合作的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实上,人类和社会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意识形态抹平了矛盾、冲突和负面特性,把人类或社会的一些特性如个体性和竞争性理想化,并将其提升为统治观念和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只要我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控制经济基础的阶级就控制着人们的思想。由于意识形态的神秘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其设想为生产一种虚假意识或一组错误意识,以巩固和确保统治阶级的统治及其权力和威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而言,意识形态几乎都是与否定的或贬义的内涵相关联,并被认为是强加给工人阶级的统治形式,防止工人自觉地认识到他们的客观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客观利益相对应。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渗透到资产阶级文化领域,因此在马克思的观念中,文化充当了意识形态工具。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在研究中提及文化现象,但极少谈到细节问题。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文化是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受制于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又帮助重塑社会经济基础。在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中,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或根据,而文化、法律、政治和其他生活形式被认为是“上层建筑”,这些上层建筑产生于经济基础,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再生产。因此,从这种观点来看,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为确保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群体的统治而建构起来的。

一般来说,就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而言,文化形式总是诞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为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服务,并提供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最重要的是,马克思反对意识形态进入科学和批判理论中。马克思的哲学观超越了黑格尔,转向实证科学,将其作为适当的调查方法和知识的来源。可以肯定的是,马克思所讲的“科学”一直是“Wissenschaft”,这个德语词,指的是一个由严谨的实证研究——即经历观念在实践中的检验,概念和假设在调查基础上的修正以及不断细化、发展和系统化的研究成果等过程的历史的、规范的和广泛综合的理论模式。因此,继他的早期哲学工作之后,马克思倡导科学超过了哲学,要求考察“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个人[3]73。进一步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3]73因此哲学失去其自给自足的存在媒介,被吸收到真实的历史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消失了,从而产生了哲学的扬弃或消灭,成为科学。这提供了一个在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中考察经济、国家、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互联关系的跨学科的空间和方法模型,

批判了现代社会体制。后者是从一种可供选择的社会组织形式下的更美好的社会理念和更具人性的生活理念的规范性视角进行的。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开始重建哲学和科学,并且发展了一个融合新的认识论(即彻底的历史主义和实践)、广阔的历史视角和详细的实证研究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果断地打破斯密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了早期的社会科学概念,开辟了一种新的社会批判科学,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拒绝一切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被实验验证的观念。

三、马克思哲学在当代:葛兰西与阿尔都塞

马克思无疑是第一个提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人,该理论阐述了冲突、不平等、矛盾和危机趋势,从而不仅提供了对宗教、唯心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以及意识形态的强有力批判,还提供了一种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改变世界并解释世界的革命性哲学。马克思批判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旨在克服异化,这些论题皆是当今时代热议的主题。

虽然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理论,对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但后来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却认为,马克思低估了文化在塑造意识和行为方面的作用,尤其是低估了文化在把工人阶级收编到资产阶级社会内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对工人阶级投入了太多的信心,没有预见到其在资本主义系统中的分裂和整合,以及在后期资本主义发展中越来越明显的无助和保守倾向。之所以会得出以上结论,是因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曾一度被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理解为:一个同质的统治阶级也即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表达。因此在这种模式的理解中,意识形态主要指的是使资本家的阶级统治合法化的思想。因此,意识形态被视为促进和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观念体系。可是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人都对该意识形态观提出了质疑。质疑者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是一种还原论,因为它把意识形态仅仅等同于服务于阶级或经济利益的思想,这就忽略了性别和种族等易变的现象和因素的重要性。而且,把意识形态还原成阶级利益,似乎极易导致这样的错误观念,即认为社会中唯一重要的统治就只是阶级统治或经济统治,此外无他;阶级和经济统治似乎也是很纯粹的和抽象的,没有其他任何伴生或交织现象或问题发生。

21世纪,虽然在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的争论中,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并未受到质疑,但论者们对意识形态之功能的看法却已大相径庭了。实际上,20世纪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许多理论家都已对马克思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分析理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发展。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单个阶级的军事—经济统治不足以维持其在社会中的权力地位,但统治阶级必须要有合法的统治。为了领导人们,统治阶级不能简单地强加给他们一套扭曲的、压抑的、被意识形态化了的思想,而要大量获得他们对其思想的赞成,从而建立统治阶级的思想霸权和阶级统治。因此,葛兰西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是斗争的领域,是争取霸权(或领导权)的空间,是各种社会矛盾和争议不断集结、博弈和协商的场所。因此,霸权不仅仅是统治阶级强加给群众以消灭工人阶级本身价值观的虚假意识,换句话说,霸权绝不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绝对统治。因此,对立的阶级利益需要通过政治霸权进程与霸权不断地尝试将附属群体合并进该联盟(或阵营)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和再阐释。这就是说,霸权包含着修辞性的劝说,以便争取最大多数人的同意。对于霸权的可持续运行来说,附属群体必须毫无异议地接受他们的低等地位,赞成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同意接受统治阶级的控制与领导。然而,由于霸权是一个持续对抗的领域,因此霸权的维护仅仅通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身份是不能保证的,而必须不断地进行成功的协商与博弈。在葛兰西看来,媒体文化和市民社会就是这样的霸权斗争具体发生的场所。在20世纪20年代的研究中,他把报纸作为构建“意识形态战场”和资产阶级霸权的最重要的武器。在他看来,市民社会中的教会、学校、社团和协会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场所,虽然在今天,我们会把广播媒体、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作为斗争和争论的重要场所。

因此,对葛兰西来说,传媒文化和市民社会机构是政治上被掌管的论争领域,而且,事实上,今天我们发现,文化和市民社会一直是对抗和争议集结的场所。由此,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分析将焦点对准经济生产关系的做法不同,葛兰西则聚焦于媒体文化与市民社会领域。于是,我们看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以及与种族主义霸权作斗争,而在世界各地也相继掀起了新左派的反战运动、女权运动以及其他许多新社会运动等纷纷与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霸权作斗争;同样在今天,全球反资本主义运动也在与当代资本主义霸权作斗争。因此,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相比,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霸权的社会地位不是绝对的,而是必须不断建构、维护和防卫的。占统治思想的主导思想绝不是只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经济生产系统中的地位所能担保的。其二,霸权并不纯粹是虚假意识,而是为了维护和支持统治阶级的议程,是在链接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中展开的协商与谈判。其三,政治和文化斗争是获得经济权力的必要组成部分,就此而言,市民社会机构和媒体文化分析对理解霸权斗争至关重要。

法国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则为推进马克思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另外一种富有影响力的尝试。第一,阿尔都塞使我们有机会从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还原论式解读中解脱出来,并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比喻或模式中所隐含的更为复杂的状况。因为他赋予上层建筑以更加明确的自主性,即认为上层建筑的各个要素在有区别的统一中彼此相关,其中所有斗争都是由一系列的对抗因素所“多元决定”的,虽然另一方面阿尔都塞也坚持认为生产方式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起决定作用。第二,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纯粹否定的阅读相比,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富有成效的,并且对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想象关系的建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意识形态可能是虚假的,但也暗指十分真实的物质条件,并且可以采取革命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式。第三,与马克思和葛兰西相反,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并内嵌在我们的物质实践之中。最后,通过仔细地阅读马克思,阿尔都塞提出一个新的批判性分析方法——“症候阅读”,该方法把哲学等同于临床精神分析,这两者都揭示了引起文本明显矛盾和不一致的潜在内容。这些创新,虽然有争议,但提供了重要的综合法,即把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两个文化批判路径——结构主义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结合起来。因此,与同时代的其他法国马克思主义者相比,阿尔都塞更多地探讨历史唯物主义、语言学和主体性理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一种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话语形式。

当然,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也为发展马克思文化和意识形态概念以及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性启示。特别是,这两种传统都深入地分析和批判了媒体和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及其对受众的影响——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往往假定受众是消极地被公司媒体操纵,而英国文化研究则往往强调受众的积极作用。反过来,法兰克福学派更强调主流公司的政治经济和官方媒体是为资本主义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而英国文化研究往往采取更民粹主义的方法来对待媒体。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理解和批判当今时代来说,仍具有重大意义。只要资本在今天仍是重要的组织和创造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形式的力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马克思的辩证思维模式也有助于我们避免落入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的窠臼。

事实上,马克思十分关注技术、社会形式和社会关系,这为我们在后工业社会中建立新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理论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但他的辩证法思想则阐明了经济和其他生活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思维方式仍适用于全球资本重组的时代。可以说,当前全球资本主义格局中不断加大的贫富分化,使马克思关于剥削、贫困和压迫的批判成为仍富有价值的思想遗产;而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和资本主义矛盾分析产生的新的文明形态是否会预测未来的发展,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马克思对民主的强调仍然是一笔重大的政治遗产,而且不应忘记,马克思本人从未假定一个对所有官僚形式不满并提倡激进的民主自治而非党派统治的先锋党,所以无法对“真实存在的共产主义”的“失败”负责。总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思想的伟大之处和政治成就就在于建立了集经济、政治、历史和人性论等知识为一体的宏大理论系统,而且这一理论系统本身因其全面的批判的方法而使其自身处于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之中。毫无疑问,马克思的著述,仍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和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成果之一,代表的是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主流思想。今天,只要人类社会依然主要生活在贫富分化和政治冲突不断增加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就依然能为我们的时代所用。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