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知识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家猫的祖先是谁【5篇】

人类在这个地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其实人类最初的样子并不是这样,而是一步步进化来的,那么人类的第一个祖先是谁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篇1:蛇与蜥蜴有共同的祖先?

蜥蜴

蛇与蜥蜴虽然都是冷血爬行动物,但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外观,蜥蜴有着明显的四肢,而蛇是没有四肢的,说他们是属于共同的祖先你相信吗?近日来,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这一问题。

一、9500万年前海生蜥蜴化石被“发现”

一个距今9500万年的怪异海生蜥蜴化石,日前被科学家“发现”。这只怪异蜥蜴具有功能退化的、很小的前腿,为科学家解释现代爬行动物尤其是蛇类从海洋生物进化而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据专家分析,这块蜥蜴化石代表了向无肢方向进化的、人类所知的最早蜥蜴种群。这块化石上的蜥蜴,前腿功能明显已经退化,只是在身体前部稍显突出而已,整个身体显得很像蛇类动物。尽管其后腿看上去尺寸正常,但研究专家表示,这只蜥蜴可能是类似鳗鱼的海洋生物,只能在陆地上停留很短的时间。

据悉,这块蜥蜴化石,最初来自斯洛文尼亚的一家采石场。它早在19世纪时就被发现并一直放在意大利的一家博物馆,但被科学家忽视了100多年。前不久,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古生物学家迈克尔•考德维尔带领的研究小组,从博物馆中“发现”了这块宝贵的化石。考德维尔表示,这只蜥蜴属小肢胀蜥类,是一种与蛇类很相似的动物。

让科学家感兴趣的是,这块新“发现”的化石,与早期蛇类化石标本(同样还残留有后腿)所属年代相同。考德维尔称:“它看上去属于海生动物,很像在中东发现的残留有后腿的蛇类化石。”

专家们相信,蜥蜴与蛇类动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胀蜥与早期蛇类,都是通过“拉长”身体、“缩短”前腿方式进化而来。考德维尔说:“这种新化石表明,白垩纪时代的蜥蜴与蛇类,前肢首先退化,然后后肢慢慢退化。”

专家称,长期以来科学家对蛇类进化过程存在争议,这块化石的发现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此前,曾有化石证据显示,蛇类是从陆地生物进化而来。但包括这块蜥蜴化石在内的很多证据则表明,蛇类最初是从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的。

二、蛇与蜥蜴有什么区别

有人认为蜥蜴与蛇的区另在于蜥蜴有四只足,而蛇没有足。在一部分蟒科蛇类的泄殖肛孔两侧都可找到一对呈爪状的后肢;而蛇蜥,在外形上连足的痕迹都找不到,人们常常把它们误认为是蛇。

就外形上易于识别的特点,蜥蜴与蛇的区别是:

1.蜥蜴下颌骨的左右两半以骨缝结合,不能活动,口不能张大。蛇的下颌骨左右两半以韧带相连,彼此间可拉开,这是蛇的口可以张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2.蜥蜴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无存的种类,其体内必有前肢带(肩带)的残余。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后肢残余的种类,其体内也绝没有前肢带的残余。

3.蜥蜴多具有活动的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睛可以自由启闭。蛇的上下眼睑愈合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来,蛇眼永远是睁开的。

4.蜥蜴多数种类的舌头都较宽大肥厚。蛇的舌头都很细长,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于鞘内,常通过口前端的缺刻处时伸时缩,借以搜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气味”分子,送入锄鼻器产生嗅觉。

5.蜥蜴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没有,也可从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没有外耳也没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听觉器官的痕迹。

6.蜥蜴的尾巴都较长,一般约等于(或仅略短于)头体长,或为头体长的2~3倍。蛇的尾巴相对较短,为体长的1/2到1/4(即尾长占全长的1/3~1/5)。

如论如何,蛇与蜥蜴都是很美丽的存在,不是吗?

篇2:猫咪的祖先是谁

古猫兽化石

猫咪的祖先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恐龙灭绝的原因一样众说纷纭,在没有绝对的证据时,无法保证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现在大家都一致认为有一个说法很靠谱。

猫和其他驯养的家畜一样,是野生猫在人类的长期喂养驯化后演变而来的。令人惊奇的是野猫的祖先竟同狗的祖先一样,是一种已灭绝很久的动物——古猫兽。

古猫兽生活在4000万~5000万年以前,据考古发现和科学推测,这种身体和尾巴都很大,腿较短的动物很可能也是黄鼠狼狐狸和美洲小狼的共同祖先。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在1万年以前,从这种古猫兽中演变出与今天的猫更为类似的动物,人们称之为恐齿猫,这种动物无论在地上还是在树上,动作都相当机敏。这种恐齿猫可能就是野猫较进的祖先了。

作为家养动物,猫的出现要比狗晚一些。狗在2万~5万年以前就已进入人类的生活了,而猫则在5000年左右才姗姗进入人类的生活。那时侯古埃及,西亚古国等地就有了驯养的猫,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和底比斯城中寺庙遗址的壁画上及书稿中均可找到家猫的“行踪”。

篇3:化石研究猫狗系为同祖先

宠物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比利时科学家最近出土了一块古老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相关讯息,出土的该生物可能大约生活在5500万年前的潮湿森林。这块化石以脚踝骨为主,约略有十余块的碎片,此物种也被命名为「Dormaalocyon latouri」,而这正是出土化石的比利时村庄名称。科学家藉此化石的还原图显示,Dormaalocyon是体重约10公斤的树栖动物,主要以更小的哺乳动物和昆虫为食,看起来像小型的美洲豹和松鼠的合体。还原图显示,此物种长有尾巴和类似猫的口鼻。比利时的古生物学家弗洛雷亚尔索尔研究发现,许多种的哺乳动物,例如猫和狗,狮子和熊,都与一种起源不明的树栖哺乳动物有着相同的血系。通过对在此化石出土的地区泥土中,筛选出的近14000颗牙齿的分析,总共有近40个哺乳动物物种被发现,其中有280个新的牙齿样本来自同一个未知的新物种。从出土的牙齿中发现,其外观非常原始,因此很可能起源于非常早的时期,这些事实都暗示着此出土化石与食肉动物的起源非常近,并且这种起源很可能是发生在欧洲。从出土的脚踝骨化石中,揭示了Dormaalocyon是一种适合在潮湿森林中奔跑的动物,这也与当地历史上的自然环境吻合。索尔教授说「Dormaalocyon提供了最大的恐龙消失之後有关胎盘哺乳动物的进化的信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提出它们很可能在古新世晚期就已经变得多样化的假设」。对Dormaalocyon的研究和理解对於重建胎盘哺乳动物对肉食性饮食的适应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还有更多的化石有待发现,从而揭开这些最大宗家养宠物的起源问题。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比较

(1)类人猿也叫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网l一121)等,这些动物因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形态结构也与人类十分相似,所以统称类人猿。

(2)类人猿与人类最为相近的体质特征是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具有盲肠、蚓突以及扁平的胸骨。此外,类人猿在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以及怀孕时问和寿命长短等方面与人类也十分相近。但是,类人猿具有前肢长于后肢、半直立行走以及善于臂行等特点,这些则与人类具有有明显的区别。

(3)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以前,在热带雨林地区生长着古代灵长类动物——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人类最早的祖先;但并不是所有的森林古猿都是人类的祖先,有些是现代类人猿的祖先。

篇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日本人的祖先实为云南的少数民族

实际上,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先人来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史诗和纷纭的传说中早已不可追寻。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个时间,就开始了向日本的持续且不断增长的移民迁徙。移民大抵是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主要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及汉人和朝鲜人混合形成。他们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曙光总是第一抹生起却是火山密布的列岛。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最早发表新说---“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会人类文化研究的鸟越宪教授对外宣布:“对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了所有婴儿的臀部有胎斑”。鸟越宪教授就这一发现又强调:“日本人在体质上所具有的胎斑渊源是云南,这是一个旁证,证实这个地区是日本人的发源地。”

1988年9月,日本电视工作者同盟抵达云南,其任务就是拍摄《日本人的起源》。

此后,日本学者们的推论又由“倭人起源于云南”,进一步演绎为“倭人的祖先为云南的少数民族”,其范围与核心,基本圈定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种说法。

持“彝族说”的理由是,鸟越宪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专家到云南考察后发现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节”,类似日本的“孟兰盆节”,即在日本的纪伊半岛,同一天也举行“火把节”,而在日本南部纪伊半岛的神户、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说”的理由是,有日本人惊奇地发现,中国云南的哈尼族与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万物有灵”观念,特别是在诸神中,日本族最有权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烟”都为女性,亦同是太阳神;日本崇拜“谷神”并奉樱花为国花,哈尼族也崇拜“谷神”,并视樱桃树、樱桃花为神花……

“傣族说”的看法仍出于鸟越宪、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学者。对于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曾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在所有婴儿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时,也在西双版纳傣族中发现了胎斑。所谓“胎斑”,是指在婴儿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肤出现的青色斑纹。原因是在皮肤真皮上有黑色素细胞,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日本人恰有这一人种胎斑的类似性,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许多人的血型是A型,这一点也与云南和泰国内地相同……(《云南日报·大观周刊》2000年11月15日报道)

1996年开始,中国及日本的一些学者们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调查团”,对中国江苏省发掘出来的春秋至西汉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县绳纹至弥生时代的人骨,进行了三年的对比研究。经过DNA、检验分析,两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证明两者源自相同的祖先。这就是说,日本人的祖先更确定为远不止边陲南疆的中国人。

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日本《产经新闻》1999年3月19日报道)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曾派徐福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没有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干脆留下来,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这时的日本仍处在石器时代,大多数日本人蓄着长发,用绳结扎在头顶,并用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很喜欢在节日里将白布条系在额前。他们大多为黥面纹身的渔民,渔民们认为下海捕鱼时纹身是诱惑鱼的一种好办法。女人们穿的衣服不过是一块在颈部挖了个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风。人们性格平和,不会嫉妒。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个男人可娶四五个妻子。日本人喜欢喝酒,像马来人、印度人那样用手抓取食物。那时他们没有肉吃,通常吃鱼、蔬菜和大米。据说当时徐福便发现日本人长寿,可以活到80到90岁,有的甚至活到100岁。他还发现他们在种稻和捕鱼之外,还特别擅长巫术、预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百科知识】热点

【百科知识】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