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有关教育哲学论文(热门3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数学教育进行理论、价值及实践层面的剖析与思辨。以下是百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教育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教育哲学论文篇1

哲学教学中的生存教育

【摘 要】生存是人进行一切创造活动的前提,生存教育无论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民族的教育前途,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本目的的哲学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生存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 哲学 教学 生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102-03

生存是人进行一切创造活动的前提,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生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强化生存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实践能力、竞争及合作的能力,从而充分地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一 生存及生存教育

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生存教育”的提出大约在1970年。当时,法国作教育报告时就提出了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人们加倍重视,人们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生存,以便达到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为此,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在21世纪,“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的教育,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汉语词典》里“生存”的定义是:(人或生物)保存生命(与“死亡”相对)。人的一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不同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不得不继续学习,去寻找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由此不难看出:“生存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的各种潜能,增强人的生存能力,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及变化,这里所说的各种潜能,包括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心理承受力、独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类历史是一部生存史,是人类不断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而不断发展的历史。维系生命的延续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是一种自然生;提高生命的质量是人类在自然生存的基础上更高层面的生存,即社会生存。自然生存更多的是由人类的本能所决定的。社会生存则与后天培养教育密切相关。生存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让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更优质的生命延续状态、更好地自我发展。

二 哲学教学中应强化生存教育

哲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哲学教学应在生存教育中大有作为,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教育;促进学生安全意识、竞争和合作意识的形成。

1.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尤其是在日趋浮躁、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微妙的今天,一个好的思维能力、一种好的为人处世态度将对一个人的成功甚至是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养成,除了靠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可以取得,更重要的是靠外部潜移默化的影响,哲学课在此中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思辨方法,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是对智慧的追求,哲学里面所用到的思辨方法主要是一分为二的方法,不管是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八对范畴,还是在论述历史唯物论的群众观、实践观、认识观;也不管是看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无不是如此。

一分为二指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相互统一的。不管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还是对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简言之,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生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时,他们所散发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在这巨大的力量里面所隐藏的并不都是正面的力量,也有负面的力量,因此,辩证思维方式的培养无疑成为哲学课教学中生存教育的首要任务。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有探究式培养、渗透式培养、合作式培养等。这些培养方式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让哲学走进学生的心灵。唯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学哲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存的重要前提之一,但现在许多学生的心理呈现不健康的发展趋势,常见的不良心理有:自大心理、浮躁心理、从众心理、自卑心理、偏执心理、攀比心理、厌学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冷漠心理、孤独心理等。这些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都可从哲学上找到其根源:自大心理不懂得事物发展的无限性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浮躁心理只懂得现象而看不到本质;从众心理不懂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自卑心理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不懂得矛盾的观点;偏执心理不了解矛盾的不平衡性;攀比心理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厌学心理的人不懂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或看不到科技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因此,哲学课在对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行引导和矫正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对攀比心理的矫正可先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从自己的情况出发,不能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 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创新是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指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和主动精神,在复杂、迷茫、艰苦的情形下有所发明、有所突破。目前,中国青少年创造力低于英美国家,一项抽取2000余名中学生样本的研究表明,在衡量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7个项目上,中国学生只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即通常所说的解题方面)强于英国青少年,而创造性特体应用、创造性问题的提出能力、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想象力、实验活动设计能力、创造性技术产品设计能力6项,都明显弱于英国青少年。据另一项有关中美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国青少年创造力较弱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即人格因素和环境因素。专家认为,中国青少年智商高,而创造力弱,原因是社会文化大环境影响的结果。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学校要开展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其次是将创造力培养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

哲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之一。虽然哲学课的教学不可能像自然科学教学那样能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创造出某种物品,但哲学课有自己的优势,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根据哲学课的性质可采取的途径有:精心设计创新环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迸发;进行跨学科联系,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感悟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探索新信息,提出并验证新假设等。

2.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生存教育,首先是生存能力即实践能力的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学生不做家务、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哲学课的教学也概莫能外。

第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实践的意义。实践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不管是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还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管是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还是谈及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说它是哲学教学的归宿,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目的就是要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马克思才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和“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的论述。恩格斯也有“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述。经过上述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才是人生价值、生活幸福永不枯竭的源泉。

第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明确实践的意义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对学生实践教育的成败最终落脚到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可结合有关内容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懂得了要生存必须要通过自食其力的劳动,生存离不开劳动、幸福离不开劳动的道理,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如讲质量互变规律时,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烧开水时,气泡是从边缘向中间扩散还是从中间向边缘扩散?”当出现答案不一时,教师先不要下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后再来回答。这样处理可以让学生通过动脑得到结论,既培养了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也提升了学生探究新知的能力。

3.渗透安全教育,培养竞争合作的能力

安全是生存的重要保障,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将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与竞争、协作精神培养相结合。现代社会竞争是普遍的现象,可是有些学生养尊处优,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缺乏安全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家庭中和长辈生活在一起,养成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缺乏团队精神。这些因素在一起会影响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正如柳斌同志欣然为《学会生存在中国》提词中所说的:“有生命的存在而后有教育,学会生存实在是教育的第一要义。”为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生存教育的题中之意,求生本领是安全意识的外在体现,也是哲学课教学中重要素材的来源和必须教会学生掌握的知识之一。大多数人都认为,掌握一些生活常识是完全必要的,可是学生在面临车祸、水灾、空难、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大多表现束手无策、无序慌乱,很难冷静有效地去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面临紧急状况时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求生本领就成为教育的题中之义,哲学课的教学也概莫能外。如在讲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正在举办元旦晚会,突然发生火灾,你会怎样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的说是赶快逃跑,有的说赶快去救火等。在这时笔者推荐学生阅读《生存教育在中国》一书,让学生阅读完后谈体会。这样,不仅让学生将所学的哲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看了“有关教育哲学论文”的人还看了: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有关教育哲学论文

有关教育哲学论文篇3

数学教育的哲学思考

摘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对数学教育进行理论、价值及实践层面的剖析与思辨。提出数学教学应以”生命、生活的教育哲学观”为指导,实现数学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意在时代背景下指明数学教育的方向,并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关键词: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思考;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155-02

一、数学哲学观下的数学教育

对数学本质的现代认识,给数学教学以新的启示,即应以一种生命、生活的教育哲学观为指导,使数学教育向生活回归。那么,什么是生命、生活教育哲学观,数学教育向生活回归又有其怎样深刻的内涵呢?

1 生命、生活教育哲学观的内在意蕴。我们不能对课堂上的收获做狭隘的理解,收获不仅仅包括的是知识本身,即概念、命题、公式、原理等以及方法,思想的提升,还包括个体认知结构的改变与重组。更包含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兴趣的提高,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与提升,所面对挫折的勇气、抗压能力以及更多挑战和内心的触动、精神的陶冶等。一言以蔽之,完美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释放禁锢的情愫。生命、生活教学关注人的生命、生活世界。它不仅把认识看作人的生活,而且使认识指向生活,即以更幸福的生活、以人的发展、完善或生成为目标;教学应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应以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生活为教学目标;超越科学世界束缚,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突出交互主体性,实现对话、交流和互动。

2 数学教育向生活回归的深刻内涵。“生活世界”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哲学学说思考人类的生活实践、人的生存方式的核心范畴。尽管在不同的哲学框架中,在哲学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对“生活世界”的具体描述也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人的生活实践和存在方式。“生活世界”是内容丰富的,并以人的生成为逻辑构成的完整结构,包括文化、人格和社会等三种结构。“回归”的本质是关注事物的生成,强调学习活动的过程生成价值。“回归”并不意味着抛弃、弱化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而仅仅去教一些所谓的经验的东西;相反,教学应在生活世界和教学领域之间穿梭。“回归生活世界”不是一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而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思维方式。这种理念的实施策略则是多元的,如在方法论上强调教学联系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在具体方法上强调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理解、感悟、体验、实践和交往等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上强调“情境”的作用,注重过程的价值。回归生活世界即回归“活动”。

二、数学教育的价值——数学教什么

爱因斯坦曾援引过劳厄的一段名言:“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他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忘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数学教育亦如此,我们不愿意遗忘所学的知识,但是我们逃脱不了遗忘的命运。如果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忘掉,那剩下的就是数学教育所真正给予我们的。剩下的是什么?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甚至经历的挫折,更多的是学习者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的体验、领悟、反思基础上的升华。是基于经验的素养,从事数学活动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能力与观念,包括猜想、假设、直觉、合情推理及元认知等多因素以及健全的人格和理性的思维运作体系。这就是数学教育所荽教会我们的。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数学教育即是让学生智慧生成的思维之旅。

三、怎样进行数学教育

1 面向学习者的经验聚焦。刚才我们提到学生已有经验包括日常数学和已经习得的数学知识及与数学有关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对于前者,在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建构数学关系,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应看到日常数学对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习惯成的认识未必正确,有时甚至会影响对正确科学知识的判断与掌握,从而建构的数学关系也会发生错误和偏差。例如,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将“等腰三角形”理解为底在下这样的生活模型,而数学中的等腰三角形则可能是任意摆放的,由此就不利于学生“等腰三角形”概念的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设计时,应对日常数学所影响的程度进行层级式初步估计。即日常数学内在的数学成分与本节概念是否相通,学生是否具有使用日常生活之中数学的倾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已经用到过这个概念等。在对日常数学对本节内容有影响的估计前提下,根据日常数学局限性(情境依赖、情境固化和情境单一)做进一步深入地考察和分析,制定“指向学生情境多样性设计”策略,意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日常数学观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发明的想法,帮助他们发展有效的解题策略。对于后者,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可忽视的是,这其中往往包含正确的理解和诸多错误的认识与片面认识。从教师角度来说,更要关注学生在经验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对概念理解上的最本真的状态。这恰恰是教师做进一步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具体而言,无论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还是错误认识,都源于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的表征方式。那么,“指向学生经验的表征多样化设计”则不失为聚焦学生经验的较好设计策略。它能在知识多样化表征过程中有效地降低错误理解的几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例如,数学中的函数内容贯穿于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学生在拥有着关于函数概念的诸多经验性认知的同时,亦在这种认知中包含着诸多错误理解。事实上,函数概念的本质在于“映射”,而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的形式。通过设计图表、数字等多样化表征的设计凸显函数概念的“映射”本质,并同时促进概念理解的情境迁移。此外,基于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化智力形式的特点,有的习惯表格表征,有的习惯图形表征,有的习惯形式表征,有的习惯数字表征,教师就应该深入甄别并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

2 实现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再到真正数学的提升。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经验获得抽象和提升,使之连续地向数学的形式与结构层面发展过渡。这其中就体现着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日趋深化、丰富化以及情境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解决问题,实现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提升则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对于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张扬个性,发展创新意识和交流合作的良好情感体验等,有其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明确生活中的问题并不一定都适合作为数学建模的素材来选用,因此,教师应精心筛选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其问题最好有较为宽泛的数学背景,有不同的层次,并注意问题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教师应将教学目标立足于“做”而不是“讲”,立足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而不仅仅以有正确的解答为满足。其次,教师要对数学建模的具体思路和策略予以详细讲解,分层次、分阶段地加以引导和提升,将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提升做到实处。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学又不能忽视数学自身的逻辑体系、演绎结构以及知识整体性的建构。事实上,在数学中研究的不仅仅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量和空间形式,还包括那些数学内部已经形成或待研究发展的概念、定义等关系和形式。后者则有很多在生活中找不到现实原型,比如,爱因斯坦发现的“四维空间”。如果用一个比喻来描述三维和四维空间,不妨将三维和四维空间比作一个鸡蛋的蛋壳,在三维空间中,不敲破蛋壳不能取出蛋黄,而在四维空间中则可以办到。所以,正是对现实的超越,数学才获得了无限的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过分强调现实生活就有很大局限性,从日常数学到学校数学乃至到真正数学的提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借鉴新数运动的积极成果而不是完全摈弃。提取其有效成分,丰富数学的内涵,使日常数学、学校数学、真正数学形成一个有机循环体系。

3 数学的应用及迁移。数学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的过程则是将数学形式化结构特征的知识予以应用并进行有效的迁移。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将学校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得数学成为生活中具体的、直观的东西,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将已学的数学知识作为进一步学习新知的基础,通过同化和顺应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对于前者,现今研究表明,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多是以引入实际的生活问题来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原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此来体现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但是,脱离了学校的情境,学生依然会不自觉地运用日常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如何在学校情境下培养学生运用学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呢?这一方面离不开上述提到的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提升的关键步骤;另一方面,则是要求教师开发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数学问题具体化”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即从形式上是“数学建模的逆运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通常是以生活中的实例来加以引入,这体现了生活世界数学化的特征。但是,当学完这一问题时,教师往往就进入了下一个内容的学习,其实,这恰恰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大好机会。教师可单独拿出这一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从数学思维向日常思维转化。在数学情境下,学生可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思维倾向以及不同的表征习惯寻找到不同的生活原型,即“造出”自己的生活模型。对于后者,即有关促进迁移的策略已经很多,在此,笔者就不一一列举。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