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哲学概念论文【推荐3篇】

治国哲学较之一般哲学理论具体而集中地着力解决治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下是百文网小编整理分享的哲学概念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哲学概念论文篇1

试论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等,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都充满着苦难,整个现实世界是苦难的集合体。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在客观环境,也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去进行宗教训练,彻底改变世界观,才可以超出生死轮回报应,得到彻底解脱。这种最后的精神解脱境界就叫做“涅槃”。这些道理内含在“五蕴”、“四谛”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中国的佛教,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佛教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初始期是外在的,其后则逐渐转变为内在的了。也就是说,佛教也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哲学的主体部分。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一、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容,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两汉以前,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古代的传统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在魏晋以后,中国哲学在儒、释、道的冲突与交融中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哲学系统。佛教哲学自两晋的格义化、玄学化,逐渐影响中国哲学,到隋唐佛教哲学高度发达,在中国哲学史上大放异彩。

二、有利于真正打破儒术的“独尊”

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中,儒术被独尊。尽管中国的历史上有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以及后来如唐朝也出现过极其短暂的儒、道、释三者鼎立的时期,但是自汉代以来基本上奉行的是“独尊儒术”。其实,宗教是人类思想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有人曾把人的思想意识分为三个版块,即科学、哲学、宗教。通常的知识就交给科学,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暂且交给哲学,哲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暂且交给宗教。三者成鼎足之势,各司其职。所以我认为,从思想意识的完整性的角度出发,也应该把宗教放在适当的位置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宗教在中国的思想领域里尽管从未成“正统”,不过它在中国确实存在。既然中国有宗教存在,我们就有必要对它进行认真的思考与研究。这种思考和研究有利于展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全貌,有利于我们真正打破儒术的“独尊”,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 鸣”与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取得思想与哲学的突破和发展

(一)宇宙论的扩展

中国古代多以“天”来表述宇宙的观念。而老子是中国宇宙论的创始者,他打破了以天为最高主宰的观念,形成以“道”阐述自然的宇宙哲学。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先天地而生,在上帝之先。“上”、“天”、“帝”只是与地相对待,是相对概念。因而取消了天主宰一切的观念。佛教的宇宙哲学非常丰富,对宇宙的形成、宇宙的运行规律等都有创造性的说明。佛教的“须弥世界”说、“三千大千”说和“劫波”说揭示了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元性,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二)本体论的深化

本体论是辨析宇宙中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的理论。中国传统哲学称之为“本根”。佛教哲学重视对宇宙万物本原、本体的探究和论述,形成了丰富的本体论学说。佛教本体论传入中国的如“二谛圆融”和“事理相摄”的理论,即分析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相互辩证关系,使中国的本体论思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宋明理学中的“理一分殊”的本体论以及明心见性的修行方式等方面,都明显吸收了佛教的思想成果。

(三)心性论的开拓

隋唐以前,中国哲学侧重于天人关系的阐释,没有系统的心性之学。中国传统天人关系论大多倡“天人合一”论,即人是宇宙的一份子,天人相通、天人相类。中国佛教哲学著作中阐发最多、最集中的课题就是心性论。因为佛教追求人生的解脱,最终归结为心的转化和超越。隋唐以后,儒家哲学也将其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心性之学上来,强调本心的清彻明觉和返本复性,形成一套系统的性理之学这便是接受佛教心性论薰陶的结果。

(四)人生论的提升

中国传统哲学的人生论较为发达,中国思想家多关注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生问题研究的比较深入。佛教以“涅槃论”来阐述人生的最高准则。佛教对人生问题的研究非常多,如以悲苦人生论为基础的“四谛”说和济世的“六度”思想。佛教的这些人生论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生智慧,使人从现实中得到超脱、不为凡情所动的保持自我的能力。对中国的人生哲学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五)认识论的推进

中国传统哲学讲认识论,多以儒学的诚心、正意与格物致知为中心,并融致知论与道德修养为一体。佛教传入中国后,较少运用否定性的思维和语言,主张直接感悟,使认识和思维更向直观性方面发展。以求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境界。从而弥补了中国哲学缺乏独立的认识论之不足。

(六)辩证法的丰富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对立统一关系的探讨中,古代哲学家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万物依存关系进行了细密的辨析。佛教辩证法内容非常丰富,对宇宙人生进行了系统地的分析。佛教虽然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但它在论证其宗教唯心主义观点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佛教辩证法打破一切人为的界限,将差别、矛盾、对立统一地沟通起来,恢复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的规律,对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有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中国化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解释和发挥。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法,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在论证、解释过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点。中国佛教哲学的发展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化,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

四、结语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两千多年中,不仅自身得到了极大地、有益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财富,特别是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增加了浓重的一笔。总而言之,中国哲学的发展与佛教哲学思想是不可分割的。佛教不会因为封建社会的过去和科技文明的发展而消逝,正相反,不论是研究古代的中国哲学还是近现代的中国哲学,都必须要深刻了解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历史渊源及内在的思想联系。

看了“哲学概念论文”的人还看了: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哲学概念论文

哲学概念论文篇3

从治国哲学到哲学治国

摘 要:治国哲学较之一般哲学理论具体而集中地着力解决治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治国哲学的基础上直接形成治国纲领和指导性原则,通过制度设计,保证政策、策略的实施和落实。《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蕴涵了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原理构建的治国哲学,展现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的治国理念,也寄托和承载着他治好国、理好政的信念和愿望,但是在实践中却滑向了哲学治国,造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连串政策策略的失误。

关键词:毛泽东;治国哲学;理论;实践

哲学是实践的最高概括和总结,为具体领域提供理论指导。治国离不开治国哲学的指导以及对国情世情的准确判断和把握。治国哲学具体而集中地解决治国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其基础上形成治国纲领和指导性原则。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蕴涵了依据唯物辩证原理构建的治国哲学。

一、毛泽东基于矛盾理论构筑了治国哲学,其社会主义治国理念也由此展开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和易发期,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问题异常突出,能否驾驭它是对政党执政能力的考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一套新的制度,并期望动员社会力量将其转化成现实秩序。然而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内容和特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成纵横交错的矛盾网络。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实践中妥善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复杂矛盾,尤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不仅成为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成为治国的主题,更是治国哲学的新命题。

毛泽东始终坚持认为:“革命如不提高理论,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1](p.133)“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2](p.109)

1957年2月,毛泽东在认真分析中国具体情况,尤其是在1956年后探索和试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提出新问题、新经验,撰写并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创造性地提出并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每个原理、概念的阐发都颇有针对性,展现了特有的实践理性风格。文章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在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3](p.767)。《正处》勾勒出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治理理论,丰富了他的治国哲学。

第一,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高度强调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同时,传递出“人治”的理念。1957年1月,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委书记会议,毛泽东就提出,“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4](p.348)。毛泽东在探讨社会活动中人的行为问题时常使用两个词,即“解决”和“处理”。使用“解决”时常含被动语态;使用“处理”时更多强调主动因素。由此可见,《正处》的主题是引导人民群众、国家工作人员学会在实践中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矛盾的本领,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其出发点是积极的,但忽略了制度设计的刚性保障,用当下的“法治”理念解读,较多显露出“人治”的色彩。

第二,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出“向自然界开战”[3](p.770),把人与人关系的规律套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度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处》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从国情出发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们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也将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3](p.797)。通过向自然界开战的形式,“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3](p.770)。殊不知,与天斗与地斗属于自然斗争,与人斗属于社会斗争。忽视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矛盾之间的差异,以至于多了几分敢想敢干,少了几分对客观规律或者说对自然必要的正确认识与敬畏。《正处》希望通过增产节约来精简机关和下放干部,同步实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双重重大意义,从而一揽子解决经济、政治问题,在改变穷国落后面貌的同时克服主要存在于干部中的铺张浪费、脱离群众、喜欢计较个人名利等危险倾向。模糊了社会斗争和生产斗争在形式、手段上的区别。

第三,在处理国与国或党际关系上,倡导尊重差异,却无意间弱化了开放意识。从实际出发造就了毛泽东的自主性思维,这表现在他的治国哲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主线。尽管《正处》未出现“独立自主”几个字,但通篇洋溢着独立自主精神。从哲学意义上说,独立自主就是肯定事物运动的源泉在自身,发展的动力在于自身的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必须依靠和发挥内力作用,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独创精神。在独立自主与依靠外援这两个矛盾方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主体、主流和本质。不仅在中国的建设实践中笃信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还推己及人,指出,“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并不认为他们必须或者应当采取中国的做法”[3](p.789)。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遗憾的是,“独立自主”仿佛影响了毛泽东的“开放”视域及其现实选择,在提到“向一切国家好的经验学习”时,强调突出“主要的还是要学苏联”[3](p.798)。忽视“开放”的自主选择性致使在实践中向外国学习的思想难以贯彻,尤其是当苏联经验暴露出问题时,只能必然地关闭“开放”之门。

二、毛泽东治国哲学中的个性思维特征 哲学系理性思维成果,但并非纯理性的结果,因为一切哲学思想都无法撇清哲学家的个人因素,哲学家的个人经历、性格、气质、品质都会影响他对哲学的理解。在当时的领导体制下,毛泽东的价值取向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权威价值,哲学观点也超越了个人学术思维范畴,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乃至左右党的集体思维方式。

第一,毛泽东的治国哲学蕴含了强烈的斗争思维。毛泽东经常使用“矛盾”这个词,在他的辩证法中,斗争性是永久的。他坚持认为自然和政治现象,都要服从斗争或矛盾引起事物变化这一共同的发展规律。他指出,过分强调对立面的统一,而不强调潜在的矛盾,会导致人们只满足于现状。正确的做法是要不断强调一分为二,突出斗争的持续性,统一与平衡的暂时性。他的早期哲学著作尤为强调斗争的绝对性。并主张用一种思想方式来反映世界上斗争的存在。因此,辩证法裹挟其思维方式渗透在他涉足研究的每一个问题之中,矛盾、斗争、辩证法构成了他的中心理论。我们知道一种思维常常是与一种体制相适应的,执政时期与革命时期,因为角色变了,制度也不同了,思维也应当由革命时期“斗”“破”思维转向“立”“和”思维,斗争哲学转向和谐哲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基本理念。由于忽视斗争性的时代前提,为此后处置矛盾失当埋下了伏笔。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