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知识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食物中毒血检会怎样(推荐13篇)

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例如:有毒蘑菇感染了的食物。食物中毒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百文网小编整理关于食物中毒血检会怎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篇1:幼儿食物中毒急救措施

小儿由于不懂事,喜欢胡乱地把食物放进嘴中,一不小心便会引起中毒事件。万一宝宝真的不小心吃错了东西导致食物中毒了,妈妈该怎么办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食物中毒方面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宝宝食物中毒急救大全之中毒特征:

在了解宝宝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之前,爸爸妈妈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宝宝食物中毒的特征。首先,宝宝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比较短,发病急,这就要求爸爸妈妈们要在短时间之内发现,并且及早帮助宝宝进行急救。

其次,食物中毒的宝宝多会表现出一些临床特征,比如胃肠炎、胃肠疼痛等。

最后,食物中毒不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但是,宝宝吃的东西和大人吃的基本是同样的烹饪手法做出来的,甚至会是来源于同一样事物,所以,如果家中有家长一同中毒,则更容易对宝宝的食物中毒进行甄别并且治疗。

宝宝食物中毒急救大全之应对方法:

面对食物中毒的宝宝,爸爸妈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让宝宝脱离有毒的场所,爸爸妈妈们将宝宝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统统脱下清洗,换上干净的衣物,并且应该对宝宝先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

其次,在帮助宝宝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的过程之中,您还需要帮助宝宝减低毒性,防治毒物被二次吸收。您可以使用一些肥皂水或者是石灰水来中和这些毒物。当然,您还可以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 喂宝宝喝一些豆浆或者牛奶,这二者也有中和酸碱,帮助毒物进行沉淀,保护宝宝食道以及肠胃粘膜的作用。

看过“幼儿食物中毒急救措施”

宝宝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孩子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小孩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食物中毒的主要急救方法是:催吐、导泻、解毒。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会引起人体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者可致死亡。

食物中毒的急救机理是:迅速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减少毒物引起的危害及并发症。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该立即进行急救,其急救步骤如下:

一、停用可疑食物

立即停止进食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

二、家庭急救

保留剩下的食物或者汇总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同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如果估计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在2--4小时之内,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孩子的咽后壁以催吐,使胃内残留的食物尽快排出,防止毒素进一步的吸收;

2、如果进食时间在4小时以上,可给孩子吞饮大量的淡盐开水,以稀释进入血液的毒物,并配合指压的方法催吐;

3、对疑已变质或有毒的食品除立刻停止食用外,应妥善保存,供医生急救时分析处理,同时应通知卫生检疫部门协助鉴定;

4、因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错综复杂,临床中毒症状的轻重不一,故在简单的急救处理后,需送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三、送院治疗

经上述急救,中毒者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程度较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尽快将中毒者送到医院进行洗胃、灌肠、导泻等治疗。

篇2:防食物中毒知识资料

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感染了的食物。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防食物中毒知识资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 、食物中毒资料:毒蕈(有毒蘑菇)中毒

国有可食蕈300 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 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夏季阴雨季节多发。

一般在误食后0.5-6 小时出现症状。胃肠炎型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精经精神型中毒主要症状有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行动不稳等,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溶血型中毒发病3-4 天出现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死亡率提高。

预防措施:加强宣教,防止误食。

2、食物中毒资料:四季豆中毒

未熟四季豆含有皂贰和植物血凝素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时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可导致中毒。

一般在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后1-5 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 分钟以上再火炒。

3 、食物中毒资料:生豆浆中毒

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作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进食后0.5-1 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一般无须治疗,很快可以自愈。

预防措施: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汉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温火维持煮沸5 分种左右。

4 、食物中毒资料: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又叫 土豆 ” 山药蛋 ”洋山芋 ” 上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人们日常喜爱的食物之一。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叫 “ 龙蔡碱 ” 毒素,一般成熟马铃薯的龙蔡碱含量很少,不会引起中毒。当土豆发芽、皮肉变青绿时,龙蔡素含量就会急剧增多,并主要集中在土豆发芽和青绿的皮、肉部分,尤其在发芽的部份毒素含量最高,烹调时又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蔡碱,食后发生中毒,尤其是春末夏初季节多发。龙蔡素能溶解红血球并引起中毒症状反应,一般在进食后10 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剧烈呕吐、腹泻。此外,还可以出现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者可因心脏栋衰竭、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预防措施:

1 中毒后立即用浓茶或1 5000 高锰酸钾溶液催吐洗胃。

2 马铃薯中毒绝大部分均发生在春季及夏初季节,原因是春季潮湿温暖,对马铃薯保管不好,易引起发芽。因引,要加强对马铃薯的保管马铃薯应低温贮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发芽,防止发芽是预防中毒的根本保证。

3 若有发芽马铃薯,食用时应消掉发芽的部位,将消好的马铃薯放于冷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使残余毒素溶于水。对发芽过多或皮肉已青紫者,不能再食用。下锅炒马铃薯时放一点醋,可加速毒素的破坏,防止中毒的发生。

5、 食物中毒资料: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淹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

误食后10 分钟至3 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6 、食物中毒资料:蓖麻籽中毒

蓖麻籽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 种毒素,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1MG 蓖麻毒素或160MG 蓖麻碱可致成人死亡,儿童生食1-2 粒蓖麻籽可致死,成人生食3-12 粒可导致严重中毒素或死亡。

食用蓖麻籽的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抽风和黄疸,如救治不及时,2-3 天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

蓖麻籽无论生熟都不能食用。但由于蓖麻籽外观漂亮饱满,易被儿童误食。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看过“防食物中毒知识资料“

篇3: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

食品卫生管理薄弱环节较多,食品污染隐患严重,是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的高危场所,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预防食物中毒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2、 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 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 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 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 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 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 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10、 要注意食用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芸豆角、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11、 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特别是路边摆摊商家,街头街尾的“三无”产品。

12、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看过“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

常见的食物中毒

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分为3类:

①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中毒:包括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使沙门氏菌、嗜盐菌和葡萄球菌等病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如烧卤肉类、凉菜、剩饭菜等。

②化学性食物中毒:包括重金属、亚硝酸盐、农药中毒,如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等。

③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又如毒蘑菇等。

怎样预防夏季食物中毒呢?

保质期,辨仔细。要选购新鲜和安全食品,要煮透再食用。

剩饭菜,要冷藏。剩饭、剩菜常温下保存时间不超过2小时,盒饭放置时间不超过4小时;隔夜隔顿的食品应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食品再加热不宜超过一次;最好不要吃隔顿凉拌菜。

吃冷饮,莫贪多。切忌过度食用冷饮或者热食后立即冷食,容易发生腹泻。

生熟食品,分开放。切生、熟食品的刀、砧板要分开;制作冷拼菜要做到专人、专间、专用工具、专用消毒、专用冷藏;夏天吃虾蟹等海鲜时,应该煮熟、炒熟或炸透后再吃;冰箱内熟食加盖(膜)后放在上层,生食宜存放在下层;水果不要与生肉、鱼等接触。

杀菌蔬菜,防疾病。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多吃大蒜、洋葱、蒜苗等蔬菜富含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病原菌有一定的灭杀和抑制作用。

爱国卫生,好习惯。强化卫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倡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细菌传播媒介;严抓食品安全各环节,包括采购、加工、清洗、消毒、存放,注重食堂人员健康、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

篇4: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

夏季时因天气炎热,肉类及海产品等易发生腐败变质,故食物中毒现象经常发生,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物中毒方面的家庭急救,供大家参考。

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100多个血清型。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看过“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

夏秋季食物中毒急救注意事项

1.如果估计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在2--4小时之内,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孩子的咽后壁以催吐,使胃内残留的食物尽快排出,防止毒素进一步的吸收;

2.如果进食时间在4小时以上,可给孩子吞饮大量的淡盐开水,以稀释进入血液的毒物,并配合指压的方法催吐;

3.对疑已变质或有毒的食品除立刻停止食用外,应妥善保存,供医生急救时分析处理,同时应通知卫生检疫部门协助鉴定;

4.因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错综复杂,临床中毒症状的轻重不一,故在简单的急救处理后,需送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方法

(1)催吐

病人神志清楚且能合作时,催吐法简便易行。可让病人饮温开水300~500毫升,然后自己用手指或压舌板、筷子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胃内容物完全呕出为止。

(2)导泻

服用泻药可清除进入肠道内的有毒食物。一般取番泻叶15克,用开水冲服。若病人的年龄较大且体质较弱,则选用缓泻剂元明粉用开水冲服。

(3)利尿

服用利尿剂可促进已吸收的毒素从尿液中尽快排出。一般选双氢克尿塞25mg加安体舒通40mg用开水送服。

(4)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海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则可取食醋约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若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为了保护胃肠黏膜,可服用鲜牛奶或蛋清、米汤等。

(5)补液

催吐、导泻及利尿后,机体损失了较多的水分,应饮用0.9%的盐开水补充 (其配法为每100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食盐0.9克)。

如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时,应尽快送往附近医院或呼叫120急救中心。

篇5:食物中毒最先急救措施

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中毒症状,往往在送到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的发现和处理十分重要。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物中毒最先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常见的食物中毒及急救方法

元素砷不溶于水,无毒性。但其化合物一般都有毒,最常见的爲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亦称白砒。不纯的三氧化二砷含有少量硫化砷,俗称红砒。三氧化二砷和一些砷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杀虫。由于保管不当,农村曾发生误食拌过农药的种子而引起中毒。三氧化二砷是白色粉状物质,无臭无味,也曾因误食而发生砷中毒。

砒霜中毒的抢救方法如下:

(1)儘快予以洗胃,即使服毒已超过4小时,也应洗胃。对神志清醒者,可先予催吐。洗胃可用温开水、生理盐水、1 :2000~5000的高锰酸钾液或1%碳酸氢钠液,每次200~ 300毫升。催吐、洗胃应反覆多次进行。洗胃后可给予0.5%活性炭悬液200~300毫升(或用烧焦的馒头未溶液),以吸附去胃内残馀的砷化剂。

(2)催吐、洗胃后,应予导泻,可用蜂蜜水或硫酸镁20 ~30毫升等。

(3)民间解砒霜中毒方有:一经霜过的胡萝卜缨1000 克,煎汤饮。二绿豆150克捣碎,鸡蛋清5个,调后服下。③ 甘草、绿豆粉各50~100克,水煎,洗胃后饮服。四硫黄12 克、绿豆粉15克,共研爲细未,冷水调服,缓缓服之。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儘快送医院抢救。

看过“食物中毒最先急救措施”

食物中毒的最下急救措施

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中毒症状,往往在送到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的发现和处理十分重要。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中心120呼救。在急救车来到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当然,这种紧急处理只是为治疗急性食物中毒争取时间,在紧急处理后,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以便医生确定中毒物质。

篇6:预防食物中毒知识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那么你对预防食物中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1、避免熟食品受到污染 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加工、存放;员工要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应消毒手部,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及化脓性皮肤病者, 应即暂停其接触直接人口食品工作;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使用禽蛋前应先清洗、消毒外壳。

未经许可严禁餐饮单位及个人提供凉菜、烧卤食品、生食海鲜水产品、糕点、裱花等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2、控制温度 一定要烧熟煮透所有食品,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以及海产品,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外购熟食和隔餐冷藏食品食用前均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应高于70℃),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冷藏(冻)设施,生熟食品必须严格分类分柜存放,半成品、成品应用保鲜膜等密封措施分隔保存,并注明贮存日期和具体时间。

3、控制时间 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10℃以下),如在10℃-60℃的常温下保存,应于出品后2小时内食用。

4、清洗和消毒 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对其表皮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 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不得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规模的聚餐活动如年夜饭、大型宴会等。

(二)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

6、严防四季豆中毒!四季豆又称面豆、东北油豆、菜豆、架豆、芸豆、刀豆、扁豆等,如果加工方法不当(多数为炒煮不够熟透),本身含有毒素(皂甙和红血球凝集素等)没有被完全破坏,就容易导致中毒,是每年造成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发生于集体食堂,冬春季高发。

预防方法:就是要将四季豆煮熟焖透。注意不买、不吃老四季豆,把四季豆两头和豆荚摘掉,因为这些部位含毒素较多。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使四季豆外观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吃起来没有豆腥味。

集体食堂不提倡加工销售四季豆,防止因加工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

7、预防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结晶的化工产品,形状极似食盐,味略咸。人摄入纯亚硝酸盐后10-15分钟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等症状,严重者死亡。常为误作食盐使用或人为投毒引起中毒。

使用者务必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禁止用于腌菜、肉等制品。严格遵守餐饮业和个人禁止购买、使用亚硝酸盐的深圳市特别规定。

绿叶蔬菜中含有不同量的硝酸盐,经加热或存放的时间过长,硝酸盐被细菌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甜菜、莴苣、菠菜、芹菜及萝卜等硝酸盐含量较高。因此加工的蔬菜应新鲜并避免加温时间过长,宜当餐用完;避免提供腌制时间不足20天的腌菜。

8、预防豆浆中毒!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

9、预防农药中毒! 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浸三烫四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提倡所有集体食堂、大型及有条件的单位,尤其是A级单位均宜建立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制度。

10、预防瘦肉精中毒!消费者禁止采购、使用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及制品。

不要购买肉色较深、肉质鲜艳,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非常薄等有可能使用过“瘦肉精”的猪肉,少吃内脏。

(三)预防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11、禁止使用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及原料!

12、禁止食用河豚鱼!河豚鱼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物质的鱼类。每年2-5月份河豚鱼生殖产卵期含毒最多,因此春季是易发生中毒季节。其特点为发病迅速且症状剧烈,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病死率高达40%—60%。河豚中毒多为误食而引起,有的则因喜食河豚,但未将其毒素除净而引起中毒,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发病。先感觉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胃肠道症状,并有四肢无力、口唇、舌尖及肢端麻痹,进而四肢肌肉麻痹,甚至全身麻痹成瘫痪状。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死率超过20%。所含主要有毒成分为河豚毒素,理化性质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被破坏。

11、严防雪卡毒素中毒!全球变暖后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有逐渐蔓延趋势,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引起中毒。毒素主要隐藏在贝类、海螺类以及深海鱼的内脏中。带有雪卡毒素的热带珊瑚鱼,如海产品市场和餐桌上常见的老虎斑、东星斑、西星斑、杉斑、苏眉等石斑鱼和鲈鱼等。每年易发于赤潮期(一般5月至9月)。雪卡毒素对人体危害很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目前检测技术还不能辨别哪些鱼含雪卡毒素,雪卡毒素也无药可解,加热、冷藏及晒干等办法皆不能把毒素清除。海鱼越大其中所含的毒素可能越多,食用起来更危险!

为安全起见,应尽量不食或谨慎少食深海鱼类;选择小鱼,尽量避免进食1、5公斤以上的珊瑚鱼;一定不要吃鱼的内脏; 食用海鲜时不要喝酒、吃花生或豆类食物,以免加重中毒的程度;有雪卡毒素中毒历史的人,再次中毒的机会较大,症状会更严重,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深海鱼。

12、预防鲜木耳中毒! 鲜木耳与市场上销售的干木耳不同,含有叫做“卟啉”的光感物质,如果被人体吸收,经阳光照射,能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还能导致呼吸困难。

应对方法: 新鲜木耳应晒干后再食用。暴晒过程会分解大部分“卟啉”。市面上销售的干木耳,也需经水浸泡,使可能残余的毒素溶于水中。

13、预防鲜海蜇中毒! 新鲜海蜇皮体较厚,水分较多。研究发现,海蜇含有四氨络物、5-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有较强的组胺反应,引起“海蜇中毒”,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应对方法: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才能将毒素排尽,方可食用。“三矾”海蜇呈浅红或浅黄色,厚薄均匀且有韧性,用力挤也挤不出水。海蜇有时会附着一种叫“副溶血性弧菌”的细菌,对酸性环境比较敏感。因此凉拌海蜇时,应放在淡水里浸泡两天,食用前加工好,再用醋浸泡5分钟以上,就能消灭全部“弧菌”。

14、预防鲜黄花菜中毒! 含有毒成分“秋水仙碱”,如果未经水焯、浸泡,且急火快炒后食用,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至体温改变、四肢麻木。

应对方法:想尝尝新鲜黄花菜的滋味,应去其条柄,开水焯过,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溶于水中。建议将新鲜黄花菜蒸熟后晒干,若需要食用,取一部分加水泡开,再进一步烹调。如果出现中毒症状,不妨喝一些凉盐水、绿豆汤或葡萄糖溶液,以稀释毒素,加快排泄。症状较重者,立刻去医院救治。

15、预防青番茄中毒! 青番茄含有与发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质-龙葵碱。人体吸收后会造成头晕恶心、流涎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抽搐,对生命威胁很大。

应对方法:关键要选熟番茄。首先,外观要彻底红透,不带青斑。其次,熟番茄酸味正常,无涩味。第三,熟番茄蒂部自然脱落,外形平展。有时青番茄因存放时间久,外观虽然变红,但茄肉仍保持青色,此种番茄同样对人体有害,需仔细分辨。购买时,应看一看其根蒂,若采摘时为青番茄,蒂部常被强行拔下,皱缩不平。

(四)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寒冷季节为高发期,初发症状与相食物中毒。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见于学校等人群聚集点集体暴发。感染的病人主要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疑似为食物中毒症状。预防措施是要注意员工个人卫生,勤洗手,如有腹泻等异常症状应即调离岗位;不要生吃海产品;搞好饮食卫生,各种食品都要煮熟、煮透;注意不要喝生水。会引起胃肠炎等身体不适,严重者可致死。

看过“预防食物中毒知识“

2、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主要具有病人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无传染性等特点。常见以下几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

2、化学性食物中毒: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被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所致。

3、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常见有:河豚鱼、毒蘑菇、腐烂变质的青皮红肉的鱼类、腐烂蔬菜、发芽土豆、苦瓠子等。

篇7: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是

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中毒症状,往往在送到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的发现和处理十分重要。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物中毒方面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1.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100多个血清型。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看过“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是”

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中毒症状,往往在送到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的发现和处理十分重要。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中心120呼救。在急救车来到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当然,这种紧急处理只是为治疗急性食物中毒争取时间,在紧急处理后,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以便医生确定中毒物质。

篇8:幼儿防食物中毒的知识整理介绍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幼儿对食物中毒更是毫无抵抗力。以下是由小编整理的幼儿防食物中毒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食物中毒的症状

一般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现象,大多还伴有发热。

重症食物中毒,在短期内可出现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汗、抽痉、青紫等,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如果是带肉毒杆菌的食物,除胃肠症状外,孩子还可有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看不清东西或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重的不能说话,吞咽和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如不迅速治疗,常常引起死亡。

吃了没有腌透的蔬菜,除上述的一般中毒症状外,皮肤和粘膜还会出现青紫色。

发现小儿有食物中毒的现象时,如小儿未发生呕吐,可用手指或筷子、或牙刷柄等包上软布,压迫孩子的舌根,或轻搅他的咽喉部,促使发生呕吐,把毒物尽快吐出。也可给他喝些盐水,再用上法促进呕吐即送往医院急救。

幼儿防食物中毒小知识

1、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2、烹调食物要彻底加热,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储存熟食的温度要低于7℃,经储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彻底加热。

3、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4、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5、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6、到饭店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排档就餐。

7、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炝蚶等违禁生食水产品。

8、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9、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变质的食物往往含有多种病毒,最易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10、肉类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内生。

11、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12、按照低温冷藏的要求储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13、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食物中毒应从搞好个人卫生开始。

幼儿防食物中毒的常识

1、什么是食物中毒?

答: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

答: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

物中毒。常见的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瘦肉精”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桐油食物中毒等。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一些含有某种有毒成份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河豚鱼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3、食物中毒有什么特征?

答:一般发病突然,发病人数多且较集中,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病人在进食后经2-24小时内发病,通常化学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长。

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但根据进食有毒物质的多少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症状的轻重会有所不同。

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中毒患者有共同的就餐史,病人往往均进食了同一种有毒食品而发病,未进食者不发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性较明显,5—10月份气温较高,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大部分的化学性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季节性不明显。

4、食物中毒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答:(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3)潜伏期一般较短,病程依致病病原的种类和中毒个体差异而不同。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5)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能检出与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

(6)未获取足够的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

5、食物中毒如何分类?

答:按病原物质分为四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6、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是什么?

答: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1)分感染型、毒素型或同时存在。

(2)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多发生。

(3)中毒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

(4)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7、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

答: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篇9:预防食物中毒小知识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那么你对预防食物中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预防食物中毒小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食品专用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4、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使用。在腌制肉制品时,所使用的亚硝酸盐不得超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限量规定。

看过“预防食物中毒小知识“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篇10: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为常见的食物中毒,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对于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赶紧收藏吧。

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

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

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清洗和消毒。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篇11:食物中毒现场急救

食物中毒是包括细菌性的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等。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物中毒方面的现场急救,供大家参考。

蘑菇中毒

据统计,有毒蘑菇约有80多种,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各不相同,很难鉴别。毒蘑菇含有植物性生物碱,毒性强烈,可损害肝、肾、心及神经系统,即使是微量被吸收到体内也很危险。蘑菇中毒后应:

(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2)立即催吐、洗胃、导泻。中毒不久而没有明显呕吐的人,可以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然后用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浓茶水或活性炭混悬液等反复洗胃。

(3)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休克。

(4)对于已昏迷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细菌性食物中毒

(1)致病原因:一是由于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引起的急性感染,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韦氏杆菌;另一原因是细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释放出外毒素,毒素被肠道吸收后引起中毒,属于这类中毒的常见细菌有葡萄球菌、肉毒杆菌。

(2)现场自救:现场主要采取催吐、导泻方法救治,可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或微温清水洗胃。呕吐时中毒者头部应偏向一侧,以免吸入气道。注意补液,避免脱水,可以口服米汤加盐或糖盐水。严重者到医院急救。

发生食物中毒后,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封存。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呼救。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疗比较困难。

豆角中毒

豆角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蔬菜,常因烹调不当食用后中毒。

(1)中毒成分和机理:一般认为与豆角中毒有关的有毒成分是豆角所含的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

(2)中毒原因及预防:主要是因为烹调时未熟透,食后引起中毒。豆角宜炖食,炒食不要过于贪图脆嫩,应充分加热,使之彻底熟透。

(3)中毒症状:潜伏期半小时至3小时,长者可达15小时。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少数人有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体温一般正常。

(4)自救互救措施:通常无需治疗,吐泻之后迅速自愈。吐泻严重者可对症治疗,中毒较轻的人经过休息可自行恢复,用甘草、红豆适量煎汤当茶饮,有一定的解毒作用。中毒重者应到医院抢救治疗。

避免食物中毒的“五要点”

一些厂家、公司或企业都是集体进餐,因此,预防食物中毒责任重大,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一是严把食品的采购关。不买腐烂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物品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二是注意食品的储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三是处理食品原料后要洗手。四是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生熟分开。五是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热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看过“食物中毒现场急救”

篇12: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事关党和政府形象。那么你对预防食物中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食物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止供应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

3、尽快将病人送附近医院救治。

4、马上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或防保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注意保护好中毒现场,就地收集和就地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其原料,禁止转移、销毁。

5、配合卫生部门调查,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

看过“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获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瘦肉精”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桐油食物中毒等。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一些含有某种有毒成份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河豚鱼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2、 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 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 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 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 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 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 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10、 要注意食用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芸豆角、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11、 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特别是路边摆摊商家,街头街尾的“三无”产品。

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篇13:预防食物中毒基本知识

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例如:有毒蘑菇)感染了的食物。食物中毒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预防食物中毒基本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有毒动植物中毒的预防

常见的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河豚鱼中毒

中毒原因:误食河豚鱼或河豚鱼加工处理不当。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数分钟至3小时内发病,症状为腹部不适、口唇指端麻木、四肢乏力继而麻痹甚至瘫痪、血压下降、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方法:不食用任何品种的河豚鱼(巴鱼)或河豚鱼干制品。国家禁止在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制作河豚鱼。

2、高组胺鱼类中毒

中毒原因:食用了不新鲜的高组胺鱼类(如鲐鱼、秋刀鱼、金枪鱼等青皮红肉鱼)。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症状为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疼、头晕、心跳呼吸加加快等,皮肤可出现斑疹或荨麻疹。

预防方法:采购新鲜的鱼,如发现鱼眼变红、色泽黯淡、鱼体无弹性时,不要购买;储存要保持低温冷藏;烹调时放醋,可以使鱼体内的组胺含量下降。

特别提示:注意青皮红肉鱼的冷藏保鲜,避免长时间室温下存放引起大量组胺产生。

3、豆荚类中毒

中毒原因:四季豆、扁豆、刀豆、豇豆等豆荚类食品未烧熟煮透,其中的皂素、红细胞凝集素等有毒物质未被彻底破坏。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1至5小时内发病,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出冷汗等。

预防方法:烹调时先将豆荚类食品放入开水中汤煮10分钟以上再炒熟。

4、豆浆中毒

中毒原因:豆浆未经彻底煮沸,其中的皂素、抗胰蛋白酶等有毒物质未彻底破坏。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1小时内,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等中毒症状。

预防方法: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沸腾5分钟左右。

特别提示:生豆浆煮到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这是“假沸”现象,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待沸腾后,再持续加热数分钟。

5、发芽马铃薯中毒

中毒原因: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称为“龙葵素”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但发芽马铃薯的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含量很高。人吃了大量的发芽马铃薯后,会出现龙葵素中毒症状。

主要症状: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

预防方法:如发芽不严重,可将芽眼彻底挖除干净,并削去发绿部分;然后放在冷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龙葵素便会溶解在水中。炒马铃薯时再加点醋,烧熟煮烂也可除去毒素。

6、毒蘑菇中毒

中毒原因:毒蘑菇在自然界到处都有,从外观上却很难与无毒蘑菇分别开来,毒蘑菇一旦被误食,就会引起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主要症状:由于毒蘑菇的种类很多,所含毒素的种类也不一样,因此中毒表现有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出四种类型:胃肠炎型大多在食用10多分钟至2小时左右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单纯由胃肠毒引起的中毒,通常病程短,预后较好,死亡率较低;神经精神型多出现精神兴备或错乱,或精神抑制及幻觉等表现,溶血型除了胃肠道症状外,在中毒一两天内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肝损害型由于毒蘑菇的毒性大,会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预防方法:切勿采摘、进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

看过“预防食物中毒基本知识“

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为常见的食物中毒,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对于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怎么会发生的?

(1)生熟交叉污染

生的肉、水产品或其他食品原料、半成品,往往带有各种各样致病菌,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如果生、熟食品混放,或者生、熟食品的工用具混用,就会使熟食受到致病菌的污染,而熟食在食用前一般不再经过加热,因此一旦受到致病菌污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2)患病操作人员带菌污染

一旦操作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化脓,或患有感冒、腹泻等疾病,会携带大量致病菌。如果患病的操作人员仍在继续接触食品,极易使食品受到致病菌污染,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3)食物未烧熟煮透

生的食物即使带有致病菌,通过彻底的加热烹调,也能杀灭绝大多数的细菌,确保食用安全。但如果烹调前未彻底解冻、一锅烧煮量太大或烧制时间不足等,使食品未烧熟煮透,就会导致致病菌未被杀灭,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4)食品贮存温度、时间控制不当

细菌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引起食物中毒,而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一般致病菌在25—35℃的温度条件下,每过15~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即细菌数量翻一番。如熟食上原有l00个致病菌,存放在室温条件下,经过4小时,就会超过100万个,足以引起食用者发生食物中毒。而细菌在低于5℃的温度下。基本停止了生长繁殖;在高于65℃的温度下,也基本无法存活。

(5)餐具清洗消毒不彻底

盛放熟食品的餐具或其他容器清洗消毒不彻底,或者消毒后的餐具受到二次污染,致病菌通过餐具污染到食品,也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2、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针对上述常见的发生原因,应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首先是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其次是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杀灭病原菌。具体的措施包括:

一是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

(1)保持清洁

保持与食品接触的砧板、刀具、操作台等表面清洁。

保持厨房地面、墙壁、天花板等食品加工环境的清洁。

保持手的清洁,不仅在操作前及受到污染后要洗手,在加工食物期间也要经常洗手。

避免老鼠、蟑螂等有害动物进入库房、厨房,并接近食物。

特别提示:熟食操作区域以及接触熟食品的所有工用具、容器、餐具等除应清洗外,还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

(2)生熟分开

处理凉菜要使用消毒后的刀和砧板

生熟食品的容器、工用具要严格分开摆放和使用。

从事粗加工或接触生食品后,应洗手消毒后才能从事凉菜切配。

特别提示:生熟食品工用具、容器分开十分重要,熟食品工用具、容器应经严格消毒,存放场所与生食品应分开。

(3)使用洁净的水和安全的食品原料

熟食品的加工处理要使用洁净的水。选择来源正规、优质新鲜的食品原料。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

特殊提示:操作过程复杂的改刀熟食、凉拌或生拌菜、预制色拉、生食海产品等都是高风险食品,要严格按食品安全要求加工操作,并尽量缩短加工后至食用前的存放时间。

二是控制细菌生长繁殖#p#副标题#e#

(4)控制温度

菜肴烹饪后至食用前的时间预计超过2小时的,应使其在5℃以下或60℃以上条件下存放。

鲜类、禽类、鱼类和乳品冷藏温度应低于5℃。

冷冻食品不宜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化冻,保证安全的做法是在5℃以下温度解冻,或在21 ℃以下的流动水中解冻。

特别提示:快速冷却能使食品尽快通过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的温度范围。冰箱内的环境温度至少应比食品要达到的中心温度低1℃。食品不应用冰箱进行冷却,有效的冷却方法是将食品分成小块并使用冰浴。

(5)控制时间

不要过早加工食品,食品制作完成到食用最好控制在2小时以内。

熟食不宜隔餐供应,改刀后的熟食应在4小时内食用。

生食海产品加工好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冰箱中的和平生鲜原料、半成品等,储存时间不要太长,使用时要注意先进先出。

特别提示:生鲜原料、半成品(如上浆的肉片)可以在容器上贴上时间标签以控制在一定时间内使用。

三是杀灭病原菌

(6)烧熟煮透

烹调食品时,必须使食品中心温度超过70℃。

在10-60℃条件下存放2小时的菜肴,食用前要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已变质的食品可能含有耐热(加热也不能破坏)的细菌毒素,不得再加热食用。

冷冻食品原料宜彻底解冻后加热,避免产生外熟内生的现象。

特别提示:肉的中心部位不再呈粉红色,或肉汤的汁水烧至变清是辨别肉类烧熟煮透的简易方法。

(7)严格清洗消毒

生鱼片、现榨果汁、水果拼盘等不经加热处理的直接入口食品,应在清洗的基础上,对食品外表面、工用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餐具、熟食品容器要彻底洗净消毒后使用。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盛器、双手要经常清洗消毒。

特别提示:餐具、容器、工用具最有效和经济的消毒方法是热力消毒,即通过煮沸或者蒸汽加热方法进行消毒。

(8)控制加工量

应根据自身的加工能力决定制作的食品数量,特别是不要过多地“翻台”。这是一项综合性的措施,如果超负荷进行加工,就会出现食品提前加工、设施设备、工具餐具不够用等现象,从而不能严格按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进行操作,上述各项关键控制措施就难以做到,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3、食物中毒基本概念

1、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瘦肉精”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桐油食物中毒等。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一些含有某种有毒成份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河豚鱼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3、食物中毒有什么特征?

一般发病突然,发病人数多且较集中,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

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病人在进食后经2-24小时内发病,通常化学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长。

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但根据进食有毒物质的多少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症状的轻重会有所不同。

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中毒患者有共同的就餐史,病人往往均进食了同一种有毒食品而发病,未进食者不发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性较明显,5~10月份气温较高,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大部分的化学性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季节性不明显。

4、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

1、“瘦肉精”中毒

中毒原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猪内脏等。

主要症状: 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2小时时内发病,症状为心跳加快、肌肉震颤、头晕、恶心、脸色潮红等。

预防方法: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如果发现猪肉肉色较深、肉质鲜艳,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非常薄,这种猪肉则可能含有瘦肉精。

特提示别:尽量选用带有肥膘的猪肉,猪肉内脏最好要选择有品牌的定型包装产品,不要采购市场外无证摊贩经营的产品。

2、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原因:食用了残留有机磷农药的蔬菜、水果等。

主要症状 :一般在食用后2小时内发病,症状为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流涎、多汗、视力模糊等,严重者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昏迷,直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方法: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蔬菜粗加工时用蔬果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3、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原因: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或味精加人食物中,或食用了刚腌制不久的腌制菜。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1至3小时内发病,主要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自觉症状有头晕、乏力、心律快、呼吸急促、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最严重的可因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预防方法:如自制肴肉、腌腊肉,严格按每公斤肉品0、1 5克亚硝酸盐的量使用,并应与肉品充分混匀,亚硝酸盐要明显标识,加锁存放;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盐”或“味精”尽量少使用暴腌菜。

特别提示:尽量不自制肴肉、腌腊肉等肉制品,避免误用和超剂量使用亚硝酸盐。

4、桐油中毒

中毒原因:误将桐油当作食用油使用。

主要症状:一般在食用后30分钟至4小时内发病,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精神倦怠、烦躁、头痛、头晕,严重者可意识模糊、呼吸困难或惊厥,进而引起昏迷和休克。

预防方法:桐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应在采购、使用前闻味辨别。

特别提示:不使用来历不明的食用油。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百科知识】热点

【百科知识】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