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论文【三篇】

东西方两个文化世界的根本差别源于两种哲学传统:一是古希腊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一是 中国 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以下是百文网小编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论文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论文篇2

[摘 要]东西方两个 文化世界的根本差别源于两种 哲学 传统:一是古希腊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一是 中国 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前者以个人为核心,强调理性与斗争;后者以 社会 、家庭为中心,强调整体与和谐。当今世界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在加速,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一个地球两个世界,这在 科学 道德、 文学 艺术 、中医西医、 政治 经济 等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中国的 现代 化,应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将其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文化差异;哲学传统;生态文艺学

一个地球两个世界,这是学术界对当今世界的描述。其意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有两个世界&mdash;&mdash;发达国家和 发展 中国家,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全球化,以及 问题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正在走向“一个世界”。我们真的是在走向“一个世界”吗?文艺评论家鲁枢元先生认为:“可能存在两种&lsquo;一体化&rsquo;:一是由某一个超级大国凭借实力和霸权垄断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一是靠民族宽容、文化沟通促成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和谐。”[1](P266)我们认为,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发展,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一个地球两个世界&mdash;&mdash;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哲学、文化和价值观(传统和现实)不同,虽然不一定会如亨廷顿所预言的那样爆发“文明的冲突”,但激烈的竞争将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

一、文化的两个世界

文化的多样性或多元性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许这是地理 环境、经济发展、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这种多样性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成为冲突或对抗因素,其本质是互补的。相反,正是这种多样性的相互作用才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人类文化的差异,其中最高的层次,在当代人的文化认识中,“中国与欧洲,实际上便成了地球人类文化视野中东方与西方对立的两极。在过去的许多世纪中,中国人看西方,几乎类似于看妖孽、看怪物。最近100多年来,随着现代 科技 的发展,随着国际交往的激增,东方与西方的相互体认日益广泛深入,地球上这两块截然不同的文化疆域在相互映照下,反而更加绚丽地呈现出各自的神采与风姿”[1](P263)。文化的两个世界主要是,以美欧日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或者加上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世界。鲁枢元在《一位东方学者看欧洲》一文中评介李黙先生新著《欧洲文化行》时说:“在法国凡尔赛宫,那空阔的绿地、分布匀称的路径、修剪得体的苗木、激情奔放的喷泉,在李黙看来是&lsquo;聪慧&rsquo;,&lsquo;充满逻辑&rsquo;的,与中国苏州的拙政园、沧浪亭完全不同,也与东方人的感觉、思维方式迥然相异。由此我想,西方园林中的这种理性精神,完全是可以追溯到笛卡儿、亚里士多德乃至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的。”[1](P265)的确如此,文化有其哲学基础,例如西文文化注重形式性、实用性和纯粹理性及“意欲向前”的进攻性;东方文化注重意象性、情境和经验性及“意欲中道”的和谐性。这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及思维方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打造了东西方两个不同的世界。

根植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和____文化,形成于笛卡儿&mdash;培根的现代西方哲学,强调人与 自然 的主客二分及事物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认为世界是天演竞争,适者生存,强调 分析 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实验 方法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高扬人的优越性,大举向自然进攻,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人统治自然的工具,建设人统治自然的文化,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和冲突。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它高扬少数精英(统治者)的优越性,实行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迫、剥削和统治,不断加剧人们之间的分离、对立和冲突。在它指导下建设的现代化世界是一个分离、对立和冲突纷争的世界。

根源于《易经》的中国哲学,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以后的新儒家、新道家,“天人合一”是其主干,“和而不同”是其精髓,整体性思维是其主要思维方式。与西方“斗争哲学”不同,中国哲学主张“和为贵”,诚如张载所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冯友兰先生说,如果按照“斗争”哲学,“仇必仇到底”。这样,两个对立面只好同归而尽,导致统一体被破坏。宇宙的正常状态是“和”,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和”,人类目标和行为的正常状态也是“和”。“和”是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P251&mdash;253)就人性而言,“性善论”是中国人性论的主流。《诗经&middot;大雅》:“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秉彝是一种祭器,表示常规;懿是美好。意思是说,人民具有恒常之性,喜好有美德的人。孟子亦引此作为人之性善论的论据。这与西方____“原罪论”认为人之性“恶”是不同的。张岱年先生说:“西方的原罪说曾经起了鼓励教徒努力向善的作用;中国的秉彝说更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前进。”[3](P81)这种有关人性的“秉彝说”、 “人性与天道合一”,是“和为贵”、“和而不同”哲学的基础,也是中国文化之精髓。

“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 中国 哲学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观念,已经融入我们的 政治 、 经济 、 科学 、 文化和 文学 艺术 中,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方式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民族形式,成为中国 现代 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财富。“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的形式。”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是四项基本观念:(1)“天人合一”,人与 自然 统一的哲学思想;(2)“以人为本”,重民利民的政治思想;(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思想;(4)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思想。[3](P211&mdash;222)发扬这种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的振兴。需要警惕的是,在所谓“世界一体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的潮流中,我们在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抵制其过度生产及过度消费等不良文化的入侵,以继承、保护和 发展 中华文化的民族形式。

二、科学与道德关系的两个世界

关于科学与道德的关系,1975年10月,美国加斯塔瓦阿道弗斯学院诺贝尔大厅以“科学的未来”为题,就化学家格伦&middot;西博格的讲演进行讨论,有2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6位著名神学家参与讨论。多数人认为,科学价值是中立的,主张“为科学而科学”。但杨振宁博士 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指出,我们每一个人的活动,都听命于某一种心情,在较大的范围内,科学 工作的 社会 意义,作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是会对科学工作产生重要 影响 的。在科学发展中,基本的、最终的价值判断不会取决于为了科学的科学,而是取决于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益。科学家会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深深扎根于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之中。

中国有关于科学与道德同一的传统。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学问和道德,做学问和做人两者是统一的。这就是“尊德性而道问学”。在他们看来,自然 规律 (“天道”)与人类行为原则(“人道”)是统一的。也就是说,科学与道德是统一的。《易经&middot;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自然规律是符合道德的,天道以“仁爱”的性质恩泽天下万物;同时天道也存在于人性之中,天道就是“仁”;知识都是善的,“天理即人道”;“德”是合符“道”的行为,“德者,道之功也”。

西方则有关于科学与道德分离的传统。依据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事实与价值、真理与德行是分离的,科学与道德无关。英国思想家休谟把知识分为两种:“事实的知识”和“价值的知识”,前者是科学,后者是道德。他在《人性论》一书中说:“德和恶既不是关系,也不是事实,它们是感情的对象,不是理性的对象。”科学是事实的知识,是理性的,与感情无关;科学没有善恶之分,与道德无关。近代西方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依然是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现代科学哲学中的“科学价值中立” 理论 亦由此而来,它认为,科学涉及事实,道德涉及价值,二者无涉。这就是从“是”(科学真理)推不出“应当”(价值的善)的原则。这一原则从笛卡尔、休谟到康德,一直为科学界所遵从,并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论文篇3

摘要:

西方的宗教中的神,创造世界而又居于世界之上,远离人的日常生活,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对此作了必要的修正,把神秘主义从迷幻的天空引降到坚实的大地上,主张在现实的生活中成就理想人格。与这一终极目标的达成相一致,其形而上学的智慧,是即体即用,即刹那即永恒。既超越又内在的,并不是要人们去执著于人之外的永恒不变的独立实体或逻辑的上帝,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化神奇于平淡,寓平淡于神奇。

关键词:禅;形而上;形而下

康德曾经把人类的哲学探索划分为三大问题:(1)我可以认识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能够希望什么?[1]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属于科学的认识问题,第二个问题属于伦理的道德问题的话,那么第三个问题则属于作为人类的最高企盼的宗教信仰问题。西方哲学对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的追问从巴门尼德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里,无论表述方式是多么不同,他们都坚持终极世界与现实世界两界之殊异。从中世纪到近代,西方形而上学哲学家们把所谓的形而上学的“存在”,日益引向脱离现实事物,超越于人自身的存在。如果以西方那种以纯粹概念表达的超验性质的形而上学为标准,中国哲学并不存在那种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和形而下讲的都是人自己的活动。《周易&bull;系辞传》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导出的形上与形下、道与器(气)的争辩虽然在文字上是最接近西方哲学的形上本体,而且在后来的演变中,特别是宋明理学中,也确有了哲学意义上的形上、形下之义,但归其要,形上形下之辩和道器之辩的“形上”和“道”从来都不是纯粹和抽象的概念和超验的存在,不是在概念中被把握的东西,而是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的或说了悟到的。形上与形下合而为一,是一体之两面,道与器相互涵摄,道以器显,器得道而成。[2]

西方宗教中的神,创造世界而又居于世界之上,远离人的日常生活,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对此作了必要的修正,把神秘主义从迷幻的天空引降到坚实的大地上,主张在现实的生活中成就理想人格。与这一终极目标的达成相一致,其形而上学的智慧,是即体即用,即刹那即永恒,既超越又内在的,并不是要人们去执著于人之外的永恒不变的独立实体或逻辑的上帝,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化神奇于平淡,寓平淡于神奇。

西方的宗教作为一种外在超越型的宗教观,所强调和突出的是上帝之于人的超越性,神与人的相异。在这种宗教中上帝为一终极性的客观对象形式。这样就因强调了上帝的神圣性而忽视了人存在的主体性意义。而“禅宗”则与之相反,禅宗反对从身外求佛,强调“自性”、“本心”的重要,惠能曾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惠能还曾说过:“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可见禅宗是要开发生命中最根本最内在的本源性力量,确立生命的真正主体,高度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一、禅是一种态度

一般的,禅的真理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因此应当自求“心”的开悟,不要求助于他人、他物。这样主体的自修、自悟就很重要。好比爬珠穆朗玛峰,队员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但是爬到顶峰靠的还是自己的双脚,从某种意义上说,山是你自己在爬。在这里可以说参禅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超越自身的态度。参禅的过程犹如登珠峰,这个过程是充满艰辛的,甚至是痛苦的。参禅是处在一种“反思”与“前反思”的过程中,这其中伴随着很多的困惑,甚至是怀疑。古人说:“信有十分,则疑有十分,疑有十分,则悟有十分。”惠能曾说:“烦恼即菩提。”禅悟的过程就是“自胜者强”的过程,是获得“平常心”的过程。当年赵州问南泉:“什么是道?”南泉答道:“平常心是道。”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得有一次看电视节目,正赶上采访万科总裁王石,王石说到他登珠峰的过程当中曾经想过放弃,队员当中只要有一个人下山,他立刻会跟着下山,所幸的是没人这么做,而且后来看到峰顶觉得近在咫尺,以为很快就到了,可是这时他却发现时间好像停滞了,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短短的距离竟然用了几个小时,当终于到了山顶,心中却出奇的平静,甚至没有喜悦,此刻他突然明白了“平常心”的感觉。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要达到平常心的境界,必须以大毅力勇猛精进,自强不息,才能期望一朝顿悟生命的真相。

二、禅是需要“个体”的体验

参禅与禅悟是个体的体验,不同主体对禅的体验与感悟都是不同的,对禅的领悟方式、方法也表现出主体的差异性与独创性。甚至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禅的感悟也是不同的,因为一切境界的体验都难以言表,所以他人难以重复,一切境界的体验都是瞬间的永恒,所以,自己也不能重复。也就是说,没有真实的体验而盲目模仿那不是禅。比如说“品茶”,对于一个从未喝过茶的人,关于茶的味道,你即使用千言万语,有再具体的说明,他的体验还是抽象的,他还是不知道茶的味道。许多人喝过茶,但每个人对茶的体会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觉花茶有种淡淡的幽香,有的人会说茶有种苦味。同样的茶,南方人喝什么味道?北方人喝什么味道?老人喝有什么味道?小孩喝什么味道?当人心情好的时候喝茶是什么味?忧郁的时候喝又是什么味?休闲时喝什么味?可见,关于“茶味”的回答会有成千上万种,而茶到底有什么味道,只能由喝茶的人自己体会。那么,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对“禅”,对“形而上”的把握,从“当下”,从“个体”角度来把握的时候才是真实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真实”的形而上,“形而上”的东西是可以感觉得到却不能言说的,因为我们在说“什么”的时候往往把“什么”自觉或不自觉地看做一个“外在的东西”而加以对象化地说明,而这时就已经远离了“形而上”本身,“形而上”的东西绝不只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它在我们的内心之中,是一种感受,正所谓“如人饮水而冷暖自知”,别人不能从外在的角度去评价一个人是否幸福,只有这个人自己可以感受得到他自己是否幸福。

三、禅需要个体在“悟”中创新

问你禅的体验如何,同样是言语难传的。所以,要“以心传心”,要靠个体去“悟”。禅作为一种境界是无法复制的。禅需要个体的“悟”与“创造”,在悟的过程中更新自我的生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没有自我的创造力而只是一味地模仿、拘泥于经典,那始终不能把握禅的真髓。《坛经》云:“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可见,学禅切不可落入文字相、语言相,一旦执著于此,就成了法轮转汝,甚至会闹出笑话。有这么一则笑话:有位道学先生教人家,只要深切体会到一两句孔子的话,便终生受用不尽。有位少年一听,就向前对这位先生作礼说道:“我对孔子的两句话有会于心,念念于怀,觉得非常贴切,而大有心广体胖之效。”先生问:“是哪两句?”答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3]对于学禅者来说,能够创造性地领悟禅的道理,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是很重要的。而能否如此,就要看个人的悟性了。因为禅的一切都是随机的,如果非要说禅有什么戒律的话,那也都是从人们各自的内心中产生出来的,禅的表达方式、方法也是独创的、别具一格的。比如打坐一直是佛门的日常功课之一,禅宗也打坐,但反对机械打坐的修持方法,而要用“心”来领悟,不要拘泥于打坐的形式,拘泥于出家还是在家。惠能曾说:“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涌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唯记吾言,亦无有益。”可见学禅并不在于出家还是在家,而在于“心”的修持,在于自修、自悟、自证,放下一切执著。

四、禅是一种优雅的、从容的境界

禅宗讲开悟,并不想让人当一块石头,万物当中石头是最无心的。不吃不喝,成千上万年在那里。人不需要修炼成石头,作为一个人我们也无法使自己变成一块石头。禅宗所讲开悟,是生活中的洒脱态、自然态、轻松态,这是一种境界,正如“云在青天,水在瓶”那样优雅而又自自然然。记得有一次我给鱼儿换水,发现鱼儿无论是在空鱼缸中还是在有障碍物的鱼缸中都游得那么快活、自由。突然间我觉得这就是禅的境界吧。禅追求的是“心”的自由,禅宗讲要放下一切执著,包括对“空”也不要执著。《心经》说得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空中,就像鱼儿在充满障碍的鱼缸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生活得优雅、从容。

说了这么多,“禅”究竟是什么呢?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禅”超越时空的限制,更讲究“自性”的发掘,强调个人的主体性意义。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思想,一种属于人性的思想,它是在真实中寻求开悟,在自然中得到解脱,使人性升华,达到一种高尚、优雅的境界。一种生活的智慧结晶,禅也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的是完整的个性化的人格。

近代以后禅宗传到了西方各国,尤其是在欧美等地产生了影响。禅宗在西方被人们接受,现代人的最大的烦恼不是来自贫乏,而是来自追求得太多而造成的痛苦,要想“求其放心”,学一点“禅”的境界,体验一下与自然融合的情趣不是很好吗?《菜根谭》中说:“一生清福,尽在碗盏茗烟。”一杯香茗在手,静观叶底浮沉,掸去俗世的轻尘,寻求一方心灵的净土,在喧嚣的尘世不失为一种快乐。“寒夜客来茶当酒”,三五知己围炉,淡看云卷云舒,卸下往日的面具,感受真诚的沟通,在竞争的时代不失为一种?幸福。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雅.逻辑论证与主体体验:中西哲学“形上本体”之比较[J].哲学动态,2007,(8).

[3]南怀瑾.禅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看了“中西方文化与哲学论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