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社会哲学类的相关论文(推荐3篇)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虽然在理论上存在文化产品和文化商品属性,但在市场经济 的背景下必须着重深化对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的认识。以下是百文网小编整理的社会哲学类的相关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哲学类的相关论文篇1

摘要: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社会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群体和个人。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发现社会问题并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可以说社会学是一门非常具有使用价值的学科,可以对人们的行为提供科学的指导。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学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对于社会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学;实用价值;哲学反思

一、对社会学的认识

(一)社会学的起源、流派与方法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奥古斯特・孔德是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在其著作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起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从此,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出现在世人面前。社会学的发展开始于欧洲,欧洲的社会学家对社会学早起的研究做出来重要的贡献。随着经济重心由欧洲转向美国,社会学的中心也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社会学的流派由很多,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描述了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些流派主要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冲突主义、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行为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实证主义、反实证主义等一些流派。其中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冲突论和互动论是主要的传统理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的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分析资料的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二)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社会学起步较晚,社会学的发展比较缓慢。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趋频繁,我国社会学界也与世界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学过多的偏重于对西方社会学的照搬,并没有形成我国自己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的本土化仍旧缓慢。由于我国学术界对社会学不重视,社会学在学术界仍然是一门比较冷门的学科。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社会学教育才刚刚起步,甚至很多学校并没有社会学专业。在就业方面,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领域狭小,社会学的专业教育与社会职业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我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进程还需要些更好的条件与更多的努力。

二、对社会学的哲学思考

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的是根本性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社会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学会这样的发展,社会学以后要做什么,这就是笔者想要思考的问题。

(一)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的定义是: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1。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从概念上讲,社会学究竟是什么,仍旧不是非常的清楚。从本质上说,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把社会学当做是一种学科知识,这种知识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关,目的是了解社会的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福利。也就是说,社会学是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正常有序的运行,找出社会问题,并通过自身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福利的学科。

(二)社会学的发展状况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都是基于社会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模式都应该是实践――理论――实践。但是社会学的发展是这样的吗?社会学的学科背景是什么?社会学产生的19世纪30、40年代,是欧洲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18世纪前后,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大革命席卷欧美,使最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法、美、德等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矛盾、对立更加明显、尖锐;资本主义竞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敌对。面对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动,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有一种理论,帮助他们揭示社会奥秘,认识自己的命运,寻找摆脱枷锁的途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有一种理论,能够对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给予解释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当时的社会思想家们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要,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以不同的角度探寻社会的规律。社会学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2。这就是社会学产生的学科背景,是由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了社会学的理论。

但是,社会学真的能够了解和解决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吗?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都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社会学的发展现状是什么?社会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孔德创建社会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填补学科的空白。填补学科空白并不是孔德创建社会学的根本目的。适应当时社会需要,探寻认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才是其根本目的。当时,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一门科学解释并解决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阶段。

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各国的努力下,社会学的“本土化”工作发展迅速,社会学这一学科已在世界各国扎根、成长。社会学的发展是基于社会需要一门科学来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并能够最终解决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社会学建立的目的达到了吗?笔者认为社会学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社会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但是最终的目的却没有达到,就是如何来解决社会问题。当前社会已经比社会学建立之初达到了更高的文明程度,但是社会问题仍然有很多,社会学并没有能够把这些社会问题加以解决,而只是对这些社会问题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就和社会学的发展史一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解释,却不能对社会问题进行解决。

社会学从建立之初就开始偏重于理论建设,而对于实践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则有些忽视。在社会学建立的近200年中,社会学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甚至于试图建立社会学的“帝国主义”,各种各样的理论不断地被提出,功能主义、冲突主义、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理论的提出,都对社会现象进行着详尽的解释。到现在,社会学的理论思想已经非常的完善,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已经非常的深入和细致,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但是,仍然没有能够解决社会问题。

(三)社会学以后要做什么

笔者认为社会学在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理论建设逐渐地转移到社会实践中去,运用这些已经非常完善的理论思想来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但是,社会问题的解决不是社会学这一个科学理论能够解决的,社会学者应该更多的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话语权,能够影响到政策的制定者来促使他们做出一定决策,来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能够直接的解决社会问题,应该培养出更好的社会学者来进行社会学的实践,在实践中影响政策的制定者,通过政治权力来改变社会现状。

社会学自诞生之初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解释并解决社会问题。当今社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导致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社会越来越不满。如果这些社会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社会就会变得动荡不安,甚至出现社会变更。社会学者目前的状态就是在发现这些社会问题,但是当他们提出社会问题之后,却没有对社会问题进行解决,这不是社会学者自身的问题,而是社会学者没有能力来左右社会问题的发展态势。社会学者要担负去自己的责任,把这些社会问题呈献给权力机构,使权力层认识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进而解决社会问题。

看了“社会哲学类的相关论文”的人还看了:

社会哲学类的相关论文篇2

【 内容 提要】 哲学 社会 科学 类学术期刊虽然在 理论 上存在文化产品和文化商品属性,但在市场 经济 的背景下必须着重深化对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的认识。并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越要求有更高学术品位的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与之相适应,以进一步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促进市场经济的 发展 。知识和学术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不仅是社会分工使然,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摘 要 题】期刊工作

【关 键 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学术属性

【正 文】

伴随 中国 出版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期刊必然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抉择。在中国强大的期刊阵容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占有重要的份额。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否也应进入市场?是否也应绝对“断”掉“皇粮”,在商海里“自谋生路”?类似 问题 一直为学术界、期刊界专家、同人所关注。从宏观上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属于出版物范畴,属于文化产品之列。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出版物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仅具有产品属性、商品属性,而且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更为重要。两者相权,后者才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本原属性。确切地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特殊的产品、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远远高于其产品和商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定位应首先是学术和知识,其次才是产品和商品;学术和知识属性才最能代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质的规定性。

任何一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疑都是作者、编辑及其相关人员劳动的物化成果,是高层次劳动的结晶。从生产活动角度看,期刊一定是产品。但这种产品与一般社会生产的产品,以及普通文化产品又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简单地从产品的角度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至少是不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载知识——尤其是新知识;承载着学术思想——许多是超前的理性思维,以及新生的理性思维的文字表述。故此,追求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播和思想转达,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圭臬。即使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应无可争议地强调这两种属性均为知识、学术属性所决定,即,产品与商品属性是派生的,它离开知识与学术的价值属性便是“无”,离开了知识和学术属性,单纯的、纯粹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即使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只能以知识和学术为定语:知识—学术产品、知识—学术商品。或者说,在当下文化产业如火如荼的 时代 ,我们必须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化属性加以特别强调。

从一般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并不具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商品的某些属性,如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虽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检验标准也离不开“消费者”——广大专业人员构成的读者群体,但这个群体有别于大众化娱乐的消费群体,更体现一种“相对概念”[1](P213)。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占有率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像娱乐文化期刊那样,通过发行量体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某些时候甚至完全相反:真正学术质量上乘的学术期刊与订数、读者数量并不成正比。所以,从读者群体、市场占有率,或从纯商品、产品的角度认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问题难免以偏概全。这也是精 英文 化与大众文化消费的 规律 之区别的本质所在。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与展示平台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学术平台”提供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交流中的作用,实际上是在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众所周知,知识和学术的生命力在于交流,在于思想和观点的碰撞,“知识交流所带来的另外一大好处是知识创新的规模效应。……知识只有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中才能发展与壮大。……富有意义的知识交流会造成新的交流结构和交流网,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创新,使知识在交流中不断地发展壮大。”[1](P204) 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学术交流、知识交融中所获得的收益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至少可以再生出两种比较明显的社会成效:其一,增加了知识和学术含量;其二,传播和催生了新的知识、思想、理念。这些知识、思想、理念对于社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绝非可有可无,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促进作用毋庸赘言。

毫无疑问,过分强调出版物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必然会消解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思想和智慧的含量。和商业化、商品化的一些出版公司、出版社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从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产品,也是商品。但必须注意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突出的产品和商品;或者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非常强的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势必要消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自身的真实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仅仅从商品、产品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定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啻为南辕北辙。假如和对待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推向市场,以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对它进行检验,使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化,显然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否定。

我们还应看到,关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必须注意知识经济时代的宏观背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了知识的地位,昭示了知识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强化了知识的商品属性。应当说,从宏观意义上看,这一观点并无不妥,但真要拿这样一个“标尺”度量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则应另当别论。

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社会生产的直接作用,科学技术— 自然 科学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推动,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对于社会来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道理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在强调和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社会科学的地位也应随之提升,这才是科学繁荣的标志。无论市场经济多么发达,无论怎样强调期刊的产品、商品属性,均不应以抵消、销蚀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为代价。相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恰是强化其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市场经济越发达,越应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供更多的物质层面的支持,使其获得保障后的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得以尽情展示、绽放。尽管市场经济对于国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市场经济越发达,新的问题越多,越是需要学术理论 研究 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并使之直接、间接转化为决策依据、实践依据,越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突出知识和学术属性。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是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这里所说的知识属性,不同于一般性的知识传播与传授,而是凸显着原创和创新思想,彰显的是各阶层作者的理性思索。这样,强调对知识和学术属性的强化,终极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许多情况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章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不可能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追求理论上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对经济建设、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理论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先导作用,解释和阐释了理论不是“务虚”,而是从更深层次上对现实进行理性关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 历史 和社会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变革,每一次制度变迁,都是思想解放、学术理论推动的结果。最为生动的事例当属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关于理论研究的原创性、学术性、探索性和时代性作用,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相当多的时候是直接的、显性的,绝非间接的、隐性的。比如,早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学术期刊就陆续刊载各类文章,指出美国在冷战后推行霸权主义的战略重点之一,是 英语 文化的控制权——语境霸权。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不仅变成了现实问题,更引起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关注。类似事例屡见不鲜,可谓俯拾即是。这说明,理论研究的先导性、超前性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基本精神,而这种基本精神落到实处更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来传承,也是引领学术风范的具体表象所在。相反,如果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能够自觉追踪学术、理论热点,对社会和生活的贡献也无从谈起。如同各社会阶层的人群有不同的社会需求一样,文化精神产品也应关注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满足的是从事专门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需求,以及专业领域内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需求,属于高精尖性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故此,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使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依然须臾离不开自身的知识和学术属性。这两种属性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大潮中的非商品化属性。

市场经济的建构与繁荣的确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撑,也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把握。对科学精神的强调,亦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两大支柱。虽然我们没有充分理由来论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担着弘扬全部人文精神的使命,但它至少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使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许多问题的产生并不是自然科学精神不足,反到是我们对人文精神弘扬得不够所致。事实告诉人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使是在发达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不应人为压缩这一空间。

哲学 社会 科学 类学术期刊主要侧重的是基础 理论 研究 ,属于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知识 经济 时代 的确凸显了知识的商品属性,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尚不具备消费的功用。所以,有学者指出:“基础知识以及科学理论尚不能在生产生活中直接使用,也不能作为商品来买卖。”[1](P211) 无疑,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属于这类不能买卖的特殊商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非同一般 文化产品、商品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也是由社会需要和不可或缺的社会分工来完成的。 现代 社会无论怎样分工,都需要一部分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并把研究成果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公之于世,使之对社会生活、经济建设产生指导作用。

在我们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以及商品属性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 问题 ,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也具有“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2]。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属于一般文化产品, 也不能简单地从这三个“价值”层面解读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内在价值。除了这三项价值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至少还应突出文化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学术价值。当然,这三方面的价值绝大多数文化产品也具备,只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更为明显、更抢眼球。也就是说,当人们关注文化产品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文化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学术价值及其厚重的意义更加重要。文化、知识、思想只有传播才能更充分体现其价值所在。因此,后三项价值又与交换价值相辅相成。

产品、商品的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交换。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思想、文化、知识的载体,在交换层面与一般文化产品存在共性,但也有差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交换的目的是传达、转达思想、文化、知识,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扩充人类知识和学术文化容量;而直接目的和现实目的,则是承载、贮存人类通过思维、思想劳动而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为社会提供新的知识 内容 。强调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中主体作用时,也不要忘记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除了提升了知识的地位外,还使信息和知识成为了重要的资源。人们认识、获得这种资源,并使之发生转化,才能使知识、信息发挥作用。当然,在人们接触、获得知识、信息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传播知识、信息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并且总是以传播新的知识、思想观念等为主导,为先导。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刊载文章的内容绝大多数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但淡化、淡漠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是不能被接受的。

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法实现市场化,甚至很难接受市场的检验,固守学术田园,强化知识属性、学术属性也许不能说是唯一选择,但至少不具备市场商品的全部特征。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事例是,让每一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都自负盈亏,肯定是不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供的将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以其理论关怀,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层次的提升。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使命,也是它的职责。当社会需要各种层次的文化,以高雅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作用和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国家与社会繁荣与否的晴雨表并不仅仅表现在工农业生产和GDP的 发展 状况上,还相应地表现为文化与学术的繁荣程度上。经济强国往往也是文化大国的事实,毋庸进一步论证。文化繁荣与否不能仅仅依据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与某部“贺岁片”的票房效益,更不可能以某些迎合市场需求的娱乐活动的虚假繁荣来做出判断。因为这些只是文化的浅层表象,绝非深层次的精髓。社会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同样离不开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勤奋思索;离不开广大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不断推陈出新与增大“精髓”的含量。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来说,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提供一块创新和阐扬自己成果的园地,无疑是立身之本。因此社会经济越发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越需要强化知识和学术属性,越是要固守知识和学术田园。

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与社会、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探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社会批判功能和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以弘扬正确的思想观念、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但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旧的陈腐观念、思想认识误区的批判和澄清的基础之上。学术界有人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学术研究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其实,对这一问题应从不同的侧面进行阐释,加以理解。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知识属性,我们有理由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知识经济时代、 网络 时代更应强化批判意识和社会批判功能,并据此整合思想文化资源,批判、矫正思想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帮助人们澄清思想意识领域内的种种模糊认识,明确先进科学理念,为市场经济以及各项经济建设活动提供 方法 论层面的思想学术成果等等,这不仅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本真价值,而且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关怀。网络时代,各种名目的思想、思潮、观念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错误的、消极的、危害国家和文化的东西。如何增强人们理论上的鉴别力,作为“学术人”义不容辞。因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肩负的使命前所未有。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思想文化领域内高层次的、深刻的批判与“辨伪”是任何一种文化产品、商品所不能替代的,不可替代的。

我们在强调人的科学素质的同时,更要强调人的人文素质;在培养科学思维的同时,也应当培养人文思维。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但离开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的思维,我们的科学思维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越是呼唤广大理论工作者从深层次上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生活,越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和学术要求。因此,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选择。

我们没有理由绝对地拒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既然认同其产品、商品属性存在,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便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期刊的效益应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部分构成。相当数量的期刊实现了两个效益,故此,其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是比较明显的,所谓“双赢”的特点是鲜明的。但如果简单地以笼统的“效益”衡量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则需要另当别论。就经济效益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投入与产出难成比例,因为在流通领域——实现经济效益的唯一渠道——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可能有较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货币上的回报,价值 规律 的作用相对弱小,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消费者不可能存在更大群体,因此,追求社会效益必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选择。从前,涉及社会效益时,“虚论”较多,一旦具体 分析 这种效益的获得时,同样离不开消费者,或者说脱离了消费环节的任何效益都是虚无的。因为,不论强调产品、商品属性,还是强调知识和学术属性,假如期刊刊载内容——高层次脑力劳动的精神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特定文化水准群体的读者的精神文化、学术需求,不对社会文化事业有所贡献,那么同样不可能获得社会效益。这便是同属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为什么有些期刊受到欢迎,有些则遭遇冷落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我们淡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的同时,必须强化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以通过知识、学术属性获得人们认可的社会效益。

总之,如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能像““””那样绝对地“听命于 政治 ”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也无法绝对地受制于经济杠杆。这是 历史 的经验教训,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的深刻教训之一。无论市场经济怎样发展,无论价值规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层次理性思索总是“进行时”。我们认为,从本质属性上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非产品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弘扬知识和学术属性的基本前提。简单地以产品和商品属性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难免流于粗陋,势必 影响 到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进步。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社会哲学类的相关论文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