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有关西方哲学的毕业论文(热门三篇)

西方哲学把生活世界作为其探寻的起点和基础,认为教育要植根于生活世界,它符合当代教育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以下是百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西方哲学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西方哲学的毕业论文篇1

当代西方哲学的入门津梁

当代西方哲学著作卷帙浩繁、学派林立。当代西方哲学家比其先辈更喜欢标新立异,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创的一套概念体系,晦涩费解,以致有人说,每个西方哲学家都应编一部自己的术语辞典。若想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之,谈何容易。夏基松同志的《当代西方哲学》一书,不惮烦难,跻身学海,通过认真地研究、比较,缜密地分析、综合,撷取第二次大战以来七十年代末最能代表当代西方主要哲学思潮的十五个流派加以述评,其中包括在五六十年代被称为“现代西方四大哲学流派”的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我国哲学界研究较少、介绍不多的操作主义、普通语义学派、日常语言学派、逻辑实用主义、现象学、人格主义;以及近十多年流行的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科学哲学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学派。该书不仅从“宏观”上对整个当代西方哲学的介绍比较全面,而且在“微观”上对每个流派的论述也较完整,使人读毕之后,有一叶在掌,叶脉分明之感。

达·芬奇说过:“能够到源头去取泉水喝的人,决不取壶中水喝。”同理,介绍外国思想也应做到尽量汲取第一手的原作,而少用或不用第二手的资料、第三手

的转述代庖。只有从原著入手,吃透著者的精神,才可能准确地传达当代西方哲学的信息。该书作者为了做到这一点尽了最大可能。仅从引文出处看,该书引用了四十多位哲学家的八十多本著作或论文,除少数外,大部分系原版原著,除英文外还有德文、法文原著,其中对奥裔英国哲学家波普的某些著作如:《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采用了英文和德文两种版本,相互参照。这就保证了该书叙述部分的“逼真度”(且借用书中波普的一个概念),提高了该书对于研究当代西方哲学的参考价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很有特色的绪论“当代西方哲学概况”。它从三条线索追踪了当代西方哲学的一般发展。一是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演变,二是社会哲学——从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到反人本主义哲学流派的流行,三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形成到新右派哲学的出现。这些线索揭示了各流派之间的内在联系,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让我们来看看绪论对科学哲学发展线索的刻划:作者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非欧几何、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出现,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否定绝对知识的呼声愈来愈高,致使长达几世纪的演绎主义、唯理主义与归纳主义、经验主义的争论见了分晓,后者应运获胜。因而重归纳重经验的实证主义哲学红极一时。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数理逻辑的发展和应用,实证主义立刻数理逻辑化而形成逻辑实证主义。它开始重视科学命题系统的分析、研究,但仅限于静态的逻辑分析,而且死抱着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不放。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猛烈冲击着西方思想界,科学理论的迅速更新递嬗使动态地研究科学发展模式成为大势所趋。批判理性主义一马当先,反归纳主义、批证实原则。但它只是从纯逻辑、纯理性的角度探讨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而且走上另一极端,提出“不断革命论”的“证伪原则”。六十、七十年代以后自然科学出现大分化、大综合的趋势,产生一系列横断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也日益明显,于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后继者们自发地从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中揭示科学的发展,并试图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中,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中寻找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形成了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这样一条线索,提纲挚领地描述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使人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夏基松同志素以文字简洁、行文流畅见长,该书依然发挥了这一长处,不故作高深,避免了一般哲学专著那种语言艰涩、文句冗长的通病。洋洋二十四万言,能使人一气读完,毫不乏味。

看了“有关西方哲学的毕业论文”的人还看了:

有关西方哲学的毕业论文篇2

西方哲学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理念分析

西方哲学把生活世界作为其探寻的起点和基础,认为教育要植根于生活世界,它符合当代教育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将西方哲学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理念精炼地归纳为回归生活世界,提升主体意识。但是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西方哲学提出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中,“回归”的本质是关注人的生成,关注体育教学的过程价值。“体育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要求体育运动技能与知识的教学与生活整合,同时时刻指向学生作为现实主体的发展。“回归”不意味着抛弃、背离“科学世界”和科学知识的教学而仅仅去教“经验”和教“生活事件”,西方哲学不是对科学知识、科学世界的反动。回归生活世界所反对的是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容器以及“去过程”、“去情景”等种种局限,关注知识的教学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与统整。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哲学视域下的体育教学强调教学的过程价值,注重过程兼顾结果,注重生成创造而反对总是执行和平庸,注重学生主体性,注重个性和差异性,反对刻板的统一和中心论。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四个层

面来剖析西方哲学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理念。

一、哲学视域下体育课程设置模式分析

1.教学内容的超越:超越知识束缚,关注生活世界

教学回归生活使教学内容具有了生命的意义。生活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意义重大,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条件、源泉。教学内容面向生活有利于人的本体意识和生命意识的确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体育教学回归生活带给教学内容的是对学生生活世界、科学生活世界和人性生活世界的整合,是教学内容观念的变革、资源的重组和权利的重新分配。为了使体育教学切实回归生活,体育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必须确立从理想世界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体育新课程理念;选择与设置既体现从单质、必然、共性、简化世界走向多质、偶然、个性、复杂世界,又注重学生和教师两方面主体意识的提升,还要充分把握人在时空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兼顾人类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与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以及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整合。

2.教学过程的提升:弘扬人文精神,强化生命意识

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造成了人们生活在冰冷的科学世界中,从而忘却了人的真正生命之根——生活世界。在这种大背景下,以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为己任的教育也未能坚守住自己的城门,沦为科学世界的殖民地,忘却了人的生命及其价值,致使教育迷失了自我,遮蔽了灵魂,失去了真谛。“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

教育面对的本应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一个个有着生命理想、生命追求和生命憧憬的人,而现实中太多冠以教育名义的教育形式占据了学生个体生命的空间。青少年时期本是人的一生中最活跃、最多彩多姿、最复杂多变的时期;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过多地强调了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培养,忽视了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和丰富内涵、多样兴趣爱好与追求的现实生活的主体。因此体育教学要回归自我,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从过去异化的公共世界中走出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把培养能够维持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能够提升生命的健全人格作为其基本追求。的确,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把生活还给学生,重建学生的课堂生活。

要真正达成这些根本的目标,体育教学必须由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转向;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转向;由机械的决定性教学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学转变。哲学视域下的体育教学强调教学的过程价值,注重过程兼顾结果,注重生成和创造而反对忠实执行和平庸,注重学生个体性,尊重个性和差异性。

3.师生关系的转变:由知识授受转向平等交往

哲学认为受过教育的人首先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人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源于他是谁。这样的人知道一个真实的人不只是一个个体,他或她的独立存在,而是一个与其他人在一起的关系存在,他因而在本质上是一个伦理存在。”存在主义哲学家马克西妮•格林从生活世界的意义角度分析指出,教育不仅要尊重个体本身的

生命价值,而且要关注个人与他者的关系,即个体与他者所构成的生活世界的存在状态。哲学的教育不仅要提出如存在主义的“我是谁”的问题,而且还要问“我如何构造他者”的问题。“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接触”,“假如这种关系被扭曲了,其他任何改善都是无意义的”。

哲学视域下的体育教学需要把握师生关系的内在结构,通过完满的师生关系的展开,体现体育教学活动的生活意义。胡塞尔认为,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他把这种交往称之为“交互主体性”。这种交往是主体间的交往,它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与独立,强调在交往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独立的,同时主体间又是互相作用和影响的关系。体育教学回归生活切实实现了师生间的对话、交流、互动,必须弱化教材权威性、弱化教师中心言说者地位,追求一种主体间平等交换的对话语境,使师生真正达到“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在处理与学生个体的伦理关系上,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悟,“真心真意把学生当主体”。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学的生活意义。

二、西方哲学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体育课程应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

在传统的课程哲学那里,课程是服务于未来生活的,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膜,也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相去甚远。要纠正传统课程哲学的痼疾,就应当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为知识、文化经验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像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哲学并非被我们所认同。体育课程不能把“生活”与“发展”完全对立起来,但也不能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它们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生活是基础,发展是目的;生活支持发展,发展引导生活。据此,体育课程应当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经验,在理想与现实、人文与科学之间寻找到一个制衡点,着重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知识的基本来源;尤其是强调让每一位学生感受生活,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生活、现实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

2.体育课程应以文化为价值取向,把知识作为达到文化目的的工具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之总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所有认识和实践成果之总和,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它是共享的,不是某个人所独有的;2.对个体来说,它是后天习得的,不是先验的。这表明,它一经生成就成为超个体的客观力量存在于社会及其历史活动之中,维系着社会和历史。人要成为社会化的个体存在和发展于社会之中,就必须要接受超乎于其个人经验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而知识固然也是人类对象化劳动的产物,但它并不等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的目的,知识则是为实现和达到这个目的所借助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文化更接近生活世界,知识则更趋向科学世界。基于这样的理解,学校体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继承和传播体育文化,乃至创造文化。在学习多种运动技术时,包含着接受、吸纳人类文化的深刻内容,并形成体育道德的规范文化,体育审美的情感文化,体育竞技的刚健文化,这些学校体育多种功能值得人们在教学中挖掘继承。此外,它还要求被编纂到体育课程中的知识经验要更加合理有序,能够包含更为丰富的文化要义和人在实践过程中所注入的思想感情、价值追求,能够使学生迅捷地吸取体育文化的精髓,获得体育文化力。

总之,哲学把生活世界作为其探寻的起点和基础,认为教育要植根于生活世界,发现生活世界中的问题,由此提出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它要求一种基于生活世界的对话形式的教育,旨在获取意义而不是知识的堆砌。它要创立一种有特色的学校教育,要求把教师和学生都看作为主体,在主体间进行对话,相互自我建构;学校不仅是知识传输的场所,更是知识生成的场所。它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创造能力和批判能力,认为这些能力不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它们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形式。它有实践目的,要求学生知道在长期范围内怎样做,并且带有伦理取向,注重道德价值规范和培养人的责任感。它致力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观照,要人们懂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引导人们更好地学会生存和生活。哲学的这种取向,不仅是对理性、人性的追寻,更是对教育和人的生活负起责任。这些观点对于传统教育意味着重要的变革,对于人的培养也富有更为积极和更为深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0.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5-446.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有关西方哲学的毕业论文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