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与哲学有关的毕业论文汇总三篇

作为现代设计和后现代设计的分水岭波普设计的发生意义存在于这一转型的逻辑中。以下是百文网小编整理分享的与哲学有关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与哲学有关的毕业论文篇1

幸福的哲学意蕴

【摘 要】幸福是人的存在目标与朝向,代表着一种生存的完满状态,真正的幸福应当超越个体短暂的快乐而具永恒的意义,而其实现路径亦非个体所能完全左右,而是需要必要的社会条件。

【关键词】幸福;意义;个体;永恒

通常情况下,幸福是指人生中重要的快乐和满足,本质上讲,幸福代表着一种存在目标和朝向,其中包含着对人的生命意义及存在价值的深刻理解,是一种完满的生存状态。

约翰?格雷认为幸福作为需要拥有两种维度,即作为有生命的生物所固有的需要及作为有理智的生物所特有的需要。所以,人对幸福的追求既体现了人的生物性,也体现了人之不同与其他动物的精神性。威廉?施密德(Wilhelm Schmid)分析了幸福的多重含义,比如好运、快乐、充实,但他将寻找幸福最后归结为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将幸福与好运气联系起来非常特别,人的幸福总关联着个性的社会体验,人们一般不愿意强调生命价值可能在偶然性中实现,但这种偶然性的存在,也恰恰体现了人在有限生命中追求幸福的真实情境,在成功中欢喜、在失望中彷徨,幸福的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气质也是人生的珍贵性所在。不过,真正的幸福应该不依赖于运气,而且也必脱离单纯的快乐而走向充实,只有立足于感受真实的人生,所获得的幸福感才能深刻而持久。日本哲学家池田大作将人生的幸福分为“相对幸福”和“绝对幸福”,“即由于欲望得到满足而感到的幸福,和由于生命本身的跃动、充实而感到的幸福。”池田提倡绝对幸福,强调人在本质上的独立性,故应该不受外物影响,坚持自我锻造,努力探求生命意义。

中国先秦哲学家杨朱持有“且趣当生,奚逞死后”(《列子?杨朱篇》)的享乐主义幸福观,而以伊壁鸠鲁学派为代表的西方享乐主义幸福观也主张“快乐即幸福”,但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也包括精神的层面,比如将友谊置于重要的地位,将道德看作可以延伸幸福的手段等。现实中幸福也经常被等同于快乐,幸福中的确包含着快乐的因素,但快乐一般不具有幸福那样的持久性,幸福中蕴含着的生存感悟更是快乐无法相比的。如果个体的人生缺乏与永恒的意义相关联,那么从哲学上讲这种幸福是没有依据的,这在本质上区分了短暂的快乐与恒久幸福之间的差异。正如赵汀阳先生所言,“快乐是消费性的,每次快乐都一次性消费掉,它留不下什么决定人生意义的东西。”

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则主张追求道德完善和精神上的幸福。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在知识、道德、幸福三者之间建立关联,通过学习知识培养理性的行为能力,从而树立合乎伦理规范的行为方式,并在这种行为方式指引下追求并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幸福是合乎道德的现实活动,但他否定了道德上的善可以超越于现实生活而独立存在。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亚里士多德,坚持理性的伦理精神都是其幸福观的核心。以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____的幸福观认为,幸福存在于人们对信仰的不断追求和在永恒向往之中,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则把全人类幸福的实现当成幸福的最终目标,并坚持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认为社会生活是实现人类幸福的必要基础。

综上可见,无论是哪种幸福观都不否认道德之于幸福的重要作用,道德是超越于人的生物性的精神追求,而追求精神性上的满足则是人类幸福最核心的指标,所以,脱离了道德的指引,所谓的幸福是狭隘的,不具有普遍意义。我们探索幸福的哲学意义就是要超越个体的幸福观,上升到人类的幸福观。从哲学上讲,人最重要的是对意义的追问,因为没有意义的人生将走向虚无,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幸福当成追寻的目标,无论是“世界大同”还是“诗意栖居”,这些生存理想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物质上富足、精神上满足的巨大渴望,而这些生存渴望源自于人们对“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的深刻思考,所以,与其说人们在试图寻找幸福,不如说人们在追问意义。将幸福与道德问题相联系,让人对幸福的理解超越单纯的自我体验,就意味着追求一种善的目标,而这种善应该契合与人类的生存,幸福与意义的关联本身就意味着超越具体的人的存在,正如罗素所说的那样,“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这种幸福也必将是对人类命运设身处地的关心。

人虽对幸福生活具有强烈的渴望,但人深处社会之中未必一定是幸福的,而且可以说,不幸是无处不在的。人虽然可以自由地向往幸福,但对幸福的追寻过程往往是不自由的,常受到来自个体心理及社会环境的制约。也就是说,人的幸福、不幸与人的有限性相关联,人的生命有限,人在自然与社会之中的活动也是受限的。刘小枫博士曾借苏菲的选择批评萨特的自由选择学说在生存论上的不真实,在他看来“当存在的结构因某些人的作恶而在本体论上带有罪恶性时,自由的抉择是不存在的。”不过维克多?弗兰克似乎有不同意见,在他看来,人的内在思想朝向是可以把握的,“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但是,自由思想和自由选择是两回事,在奥斯维辛事件中,当个体无法掌握自己的身体和命运时,所谓的自由选择是不切实际的,在特定的社会状态下,个体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控改变对幸福的感受度,但这种幸福是极其有限度的,不具有决定意义。人类社会的复杂功能中包含着对人的制约和解放,从本质上这种制约应该符合人类的伦理,而这种解放也应该朝向更有利于人类幸福的方面,正如罗素所言“我想从那些积极的情感中产生的道德似乎更有可能比从那些消极的情感中产生的道德要好一些;施于自由之上的种种限制应源于对他人的慈爱和友善,而不是源于纯属于压抑性情感的嫉妒。如果运用了这条原则,它必将更好地促进人们性格的发展,并有助于塑造身心更健康的人,一个从人类传统道德的残忍本性的限制中解脱出来的人。”

看了“与哲学有关的毕业论文”的人还看了:

与哲学有关的毕业论文篇2

摘要:作为现代设计和后现代设计的分水岭波普设计的发生意义存在于这一转型的逻辑中。本文意在用哲学视角去探讨这一转型逻辑,通过引入“真实性”的概念对波普设计进行深入式批评,以阐释波普设计生发的意义及其它在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转型间的重要性。

关键词:波普设计 真实性 哲学批评 转型意义

首先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入话题,“在当下社会,当你面临一件波普式的服装和一件以理性思维设计的服装时,你的第一反应会选择哪件?”这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它从本质上反映出设计的存在和支持条件是什么的问题。

为回答这个问题,笔者不再从社会学和风格学出发,而转换角度,用哲学视角去触及设计自身的发展逻辑以解决它所面对的问题。笔者从作为现代设计和后现代设计分水岭的波普设计入手寻找这种转型上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当下设计的特点和追求目标。为便于寻求论点的建立,笔者从“真实性”入手试论。

一 “真实性”概念的引入

“真实”启自20世纪美国哲学家阿瑟?C?丹托在1964年撰写的《艺术世界》中对艺术品内涵的“真实”概念,笔者引用该概念只为寻求某种论证逻辑的建立,而不是指丹托意义上的真实。本文的“真实”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种相对的“存在”。按照海德格尔探讨艺术品时认定的存在,笔者谈到的相对的“存在”一是言明它的发生是建立在一种关系上,即关系的主客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发生。罗素在他的摹状词理论中指出“其实其本质就是因为事物的缺乏性而导致的事物的相互依存的现象――没有他物,何来此物?”说明关系的发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是言明因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存在,所以这个“存在”不是纯然的靠近真理。比如对主体而言,“存在”在关系中表现的即是主体“意向性”的生发,意向性的性质就决定存在主体身上的纯然真理不能全然展示出来,而只是无限的靠近这种真理,达到一种类似真理的真实。

真实的发生依据“真实性”而有意义,于是就引入了“真实性”这一概念。马克思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他通过讲实践的意义来阐述一个主体与客体的认知过程,“真实性”就如同此,是一种主体对客观对象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动态关系,它既将关系网中的各种元素互动起来,同时又不断地整合这些元素,这是合目的性的过程。因此用主客体发生过程的不断整合来解释真实性会更恰当,而这里的整合因是合目的性的活动,所以它不同于“自然过程的生发”,也不是主客二元呈现“正负相关”的关系存在,而是强调主客二元双向交互作用的关系。这个交互过程是以“构建(结构)-解构”的方式进行,这就是一种发展逻辑的演变。

二 波普设计带来的转型思考

“波普”一词来源于英语的“popular”,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它,有三个明显现象:一是极大程度地赢得了设计市场;二是短时间内又迅速消失;三是对后设计产生巨大影响。这三个连环式的问题的解决正如同开始提到的问题一样都需要从设计的本质和当下设计的终极目标上谈起。

波普设计的成功就在于它对当下“真实性”的真实把握,其本质不再是某种结构下的深度,而是主体间沟通下的“深度”。对于这个“真实”和“深度”的认识可从以下几点谈起。

1、波普设计追求的“真实性”的限度――对“设计融入生活”重新诠释

普遍认为波普设计满足了人们在物质世界中消费的心理诉求,因为人们把消费符号作为身份的象征,其实这内在的原因是人们希望能实现自己存在的现实性。在原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提到被压迫阶级劳动的过程其实是自身异化的过程。由此可见,作为普通大众,在长期的身份或者存在异化的过程中,从心理上就有一种本能的愿望――肯定自己存在的“真实性”。在长期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随着现在物质的膨胀,这种愿望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经过长期的进化,人在身体内部物理性的结构上完成了最高度的进化。无论男女老少共同分享着相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有着同步的进化,这就决定人内在的心理诉求是相同的。这种共同性就表现在对自身存在的现实的把握。自身存在的现实,一是人本身内在的原始的共同的意识,即人的真实性,是人作为人的本身存在;二是肯定在生活的世界中自己的存在、生活的现实。于此就与生活建立起联系,而波普设计与生活联系的真实性表现之一是将物质世界存在的物质纳入设计形式作为物质消费与人们的生活建立起联系(例如波普设计中的直接拼贴和模仿设计、对幻想性的设计,将生活中存在的物质直接与人联系起来,为人所用,或者使人在现实上直接与物发生对话,这就实现了这种真实性的存在)。

波普设计正好完成了对此种“真实性”的把握,它通过将设计作为一种实现“真实性”的手段,将设计产品作为实现“真实性”的载体,使得产品直接以现实本身来说话,即现实具有表现的直接性,这是它先前的设计不曾达到的高度。

其实把这个“真实性”本质化就是“设计融入了生活”。何谓生活,生活的完成需要人和物质通过某种关系建立起一种联系。在这个联系中,人与物质其实就存在一个二元对立的状态。仔细分析波普设计之前的设计,没有一种设计真正消除了人与物质的二元对立,因为它没有实现人与物质主动性的交融和统一。那么在这点上怎能说“设计融入了生活呢”?所以笔者认为以前在理论界所谓的“设计融入生活”(与生活方式结合,产品设计还是以理性为主)其实是一种谬论,是没有真正把握住设计存在的本质。而波谱设计通过“真实性”来消除人与物质的二元对立,解构了长期结构起来的人与物质存在的对立。这一解构使得波普设计完成了以下转型。

2、视觉上的转型――以视觉的真实解构视觉思维的真实性

波普设计对真实性的把握首先在视觉上完成了转型,它解构了以前设计以求视觉思维的真实性(现代设计除外),反过来强调视觉上的真实。人的真实性既要表达身份又要最大程度的与生活现实接近。按照英国心理学家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的逻辑方式思考,主体在对“客体”本质(现实)把握或认知时,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如下图)。布洛指出的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其实是指一个向前发展流变的过程,是“真实”从最大的距离发展到最小的距离,无限地接近真理本质,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型。 在追求视觉上的真实,波普设计的改变主要是在于强调大众的视觉经验机制,对于消费者而言,他的真实性主要是指实现视觉体验的现实和参与的真实。

消费者视觉上对真实的获取上主要是抓住“即时感觉”,使自己的心境和眼光始终处在一种“当下状态”,主要是以纯朴的感性风貌构成“心中的真实”,因此“心中的真实”就保持了“新鲜性”。而波普设计随意的材料、形式和新鲜的视觉刺激和样式的多变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当下性的真实。

消费者参与的真实主要体现为它材料的具象性,直接以生活中的物品为题材,消除人与物品的对立。不仅如此,关键还在于产品的消费特点,实现了人在创造财富的时候也在消耗才富,将以前人异化的本质解构掉,真正地融入到生活中去,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真实性。

3、时间与空间上完成的设计转型

波普设计在时间上有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当下性”,意义在于突出真实本身而消解现代性主体的绝对地位。它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由之前“设计者――设计产品”实现的真实转化为“设计者――设计产品――消费者”的真实,这是对设计者中心地位的解构。例如,设计师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直观经验通过产品设计传达一种真实性的存在,而这个存在由消费者来感受,然后希望共同生成结果的意愿表达。在这个传达与接收的过程中设计才真正完成,这种过程就打开了“真实性”的存在,使得真实性不再尘封在单一主体与认知对象封闭的系统中,这其实就完成了设计在时间上的转化。而它的时间性的深度就在于这个结果传达和被定义的过程中,但设计者不知道真实的发展方向与结果,而这却是由消费者来决定。

空间上,波普设计在缩小主体与对象相互作用的真实,强调一种近距离性,主要表现为对真实自身的还原:一方面使当下性的真实自身呈现;另一方面是对真实自身结构的解构。这两方面在设计师、设计产品和消费者的共同作用中实现:设计师意向性的抒发更接近真实,而不是扭曲真实的接近,这是说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没有预设结构,使产品的真实自身呈现,设计师与产品共享着幻觉。在这样的真实中消费者是在实践着这种真实性,在这样一个由“物”所控制的世界,产品抽象的形式任务就是表现社会关系的真实。如波普设计将人与现实生活直接对话(人与物二元对立的消除),在设计中将人与生活的世界联系起来,因此在它的设计产品中会呈现出一种活泼荒诞的风格。

其次,波普设计的全然空间化。因人都有共同的心理诉求,在现代文化多元的影响下,人们会在心理上本能性的靠近自身的真实。所以在消费上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选择这种更接近现实(真实)的设计,这就是人们一种最根本的消费心理文化。在这个环境下,设计者的思维空间化了,这种空间化是指排出了深层观念的文字纯表面的之间的捉摸不定的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的那种关系。

4、设计“人性化”的重新诠释

由上述论述可知波普设计恢复了真实自身的纯然性,是一种没有任何结构性束缚的纯然发生的状态。由于对这种真实性的实现,波普设计在外观表现上看起来体现的是一种“浅薄、缺乏深度”的设计,但是这只看到了表面部分现象,是一种非本质不完整的认识。如果把消费者的维度纳入进去,可知这种“浅薄、缺乏深度”的设计正是在实现消费者、设计者和设计产品共同作用的真实性上达到了最高度,是必然走向,这属于一种人性化的设计。这种人性化也不是理论界所认为的“人在生理和心理(关注人的情感)上的共同诉求”。

三 波普设计的局限性

波普设计的真实性有它的局限性,它在面临着“产品该如何表现真实性”,那种“浅薄、缺乏深度”的设计应该如何把握等难题。如果产品只关乎自己的形象,用形象去表达它的真实性,那么设计就会变成形象设计;假如形象是短暂的,局限于现在,是单纯的“商品造型”,那么设计就成了抽象的,被困在时尚中,成为“生产商品”。这都是设计师应该避免的设计出的产品的脆弱和浅薄,这就是设计偏离了真实性的表现。

波普设计在开始的发展上是抓住了“真实性”,但发展中导致发展为由无意识的暗示到有意识的策略,例如设计师在面对上述的困惑时通过为产品添加“符号”来表达所谓的真实(如后波普设计或者材料浪费使用就是为了添加一种现实性符号),最后达到的机制就是偏离了现实的表现与呈现,以至导致强烈的商业化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波普设计走向灭亡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四 波普设计与现代设计的比较

波普设计在转型上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性可从它与现代设计的比较中得到具体认知。

首先,现代设计也是将视觉转化成一种文化,强调“视觉上的真实”,但是设计师在设计时符合一种主体切身感受真实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具有某种深度,一种追求物质最小元素的共同真实性的深度,是一种被预先设定的深度,因此在它的设计中感受到的是强调理性和功能性。如此,现代设计其实没有做到与真实直接对话。同时它自身发展中主体极与客体极的相对强度依次经过“弱――平衡――强”这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又造成它单一化的设计形式,使其设计呈现一种“移动式的变化”。

其次,波普设计还原人的本性,解构以前对人的预先设定的结构,解放了人们内心保留的陈规。为了达到这个高度,设计师重视产品在感官方面的印象,忽视深层次的逻辑思维,不再通过逻辑、历史的论证来探究真实性的存在,而是在人自身存在意义的追求中,不断敞开存在。所以波普设计不带有任何思辨性的东西,是对现代设计师逻辑思维的解构。

可见,波普设计比现代设计更融入生活,它的实用性不是原来强调的功能上的使用,更多的是融入生活现实中的实用,实现设计人性化和设计融入生活的转变,从这点上说波普设计在转型上是成功的。

五 总结

由上分析,不能说波普设计对于健康的消费者和大众文化来说是一种病态的魅力,反之它完成了设计在现代和后现代上一种转型,割断了现代设计与当下生活的脱离,引导后现代设计向“真实性”靠近(后现代设计的共同特征),这是进步的。虽然波普设计由于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匆匆消逝,但是根据它的本质和现代社会的需要,笔者相信,波普设计的形式并不是过时的,它只是短暂的消失,它还会出现,同样它也不会长期存在,因为它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在现代社会制度的体系下不可消解。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与哲学有关的毕业论文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