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关于哲学硕士论文(汇编3篇)

国内哲学界在“论坛哲学”的个性化过程中,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对其追问的过程中,“论坛哲学”自身仍旧存在着合法性问题。以下是百文网小编整理分享的哲学硕士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哲学硕士论文篇1

摘要:哲学是人性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相互联系的逻辑性理论。这“四论”是哲学的内涵,这“四论”相互联系是哲学的特征。哲学性质是逻辑性理论。

关键词:哲学概念 哲学内涵 哲学性质 哲学特征

什么是哲学?即哲学概念是什么?怎样定义哲学概念,古今中外哲学人有数十种不同的表述。笔者认为,哲学概念应概括显现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内涵、性质和特征,因此,哲学是人性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相互联系的逻辑性理论。

现在,笔者根据这一哲学概念对哲学的内涵、性质、特征做出简要的阐述。

一、哲学的内涵

哲学工作专家们在各自编制的哲学教科书中,对于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及结构上大体是一致的。魏志明等人主编《哲学引论》是“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台湾邬昆如主编《哲学概论》是“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价值哲学。” 俞吾金教授说:“哲学是认识论、形而上学和方法论”。笔者将“形而上学”列为哲学方法论,将“价值哲学”,“伦理学”等列为“人性论”,将“美学”列为实证学科。所以认为:人性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是哲学内涵所包括的范围,其理由如下:

(一)人性论的内容:

人性论或人生论是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人性论由伦理学或道德论、价值论和神学共同构成。

在哲学史上,对于人性是什么?有形而上的种种不同观点:有的人认为人性善,有的人认为人性是恶,有的人认为人性是知性,有的人认为人性是利己性,有的人认为人性是劳作或劳动等等,不一而足。拙作《人性多元要素同构》认为,作为最后的形而上的人性概念:人性是人的能力属性。人的能力属性由人的本能、智能和意能三个层次构成,少数高等动物具有一定的智能属性,但动物界完全没有意能属性,如道德、政治、善、宗教等。其论证表明,人性由多元要素构成:人性是本能(生物性)与意能(精神性)的对立统一,是需要与创造的对立统一,是利己性与利他性的对立统一,是善与恶的对立统一,是爱与恨的对立统一,是报恩与复仇的对立统一,是私有与公有的对立统一,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是自由与服从的对立统一,是竞争与合作的对立统一,是喜、乐与悲、怒的对立统一,等等。由此,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及其发展规律,就是人性活动的发展规律。所以,伦理学、价值论和神学等都是人性论的内涵,它们都是人性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首先,伦理学是人性论重要内容。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伦理”与“道德”这两个词可以互相置换,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道德现象。在目前,伦理学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伦理学正在朝着像经济学或法学等实证学科发展。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传统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功利论、道义论和美德论。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包括人道主义原则、社会公正原则、诚信原则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它表现在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方面。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它表现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等。近些年来,西方伦理学家在广泛地讨论和研究与社会政治、外交、战争、经济、计算机、生态有关的道德问题,讨论平等、正义、个人道德责任以及医学、生命现象中的克隆、安乐死等应用伦理学方面的问题,如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网络伦理学等具体学科的建立,正是应用伦理学发展的体现。毫无疑问,伦理学属于人性论的范畴。

卢梭《社会契约论》和罗尔斯《正义论》等伦理学的思想理论著作,都属于人性论范畴。

其次,价值论是人性论的重要内容。因为一切价值都离不开人的生理和心理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等;离开了人对物的需要,任何物体即无价值可言;离开了人的精神享有和人生目的的向度,艺术、思想、信仰就无价值可言。人性是人的能力属性,价值认识、价值生成、价值评判、价值选择、价值取向、价值创造等,无一不是以人的能力属性即人性为依据和归宿的。比如价值创造包括物质价值创造、精神价值创造、制度价值创造和人的价值创造,都体现了人的本能、智能和意能属性。精神价值创造表现为精神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精神生产的主要成果是创造出大量的精神产品,如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道德、宗教等。精神产品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粮食,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精神产品如文字作品和艺术品作为社会的精神财富,构成精神价值的载体。由于人与人的关系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们可将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价值划分为物理价值、哲学的价值、知识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品性价值、经济价值、制度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等等,它们都是具有满足人性生物性(本能)和精神性(意能)需求的功用属性。

美是一种精神价值,任何美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由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知觉信息引起心灵愉悦的享受。自然的美物数量有限,创造的美物成为美物的主流,任何创造的美物都将付出智能与物质的代价才能获得。各种艺术创作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产业,比如建筑、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文学、动画、电影、戏剧、服饰、烹饪等等,都是创造美、审美和享受美的活动。因此,美学是实证学科。

人生价值观是人性论的主要方面,中国儒学是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的主流哲学。

最后,神学是人性论的重要方面。宗教学奠基人缪勒认为,宗教根源于存在于人类自身之内的“领悟无限者”的一种能力,宗教是人对无限存在物的信仰。当宗教信仰以礼仪形式世俗化时,它就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神性是人性构成要素之一,因此宗教及神学属于人性论范畴。在西方,产生了对于“无限者”即“上帝”和“真主”观念、崇拜和信仰。在中国,对于“无限者”引申出自然哲学“道”和自然神的“天命”观念,即人对“天命”的敬畏,形成了将皇帝视为“天子”之“命”,大臣庶民须绝对服从;形成了社会个人对“己命”认同的宿命观念。灵魂不死是所有宗教共识的信仰,是个体与“无限者”的联系,表现为人生有前世、今世和来世的“三世”说教义。

小结:不难看出,人性论是哲学进入社会生活的切面、桥梁。哲学与社会科学联系主要是人性论内涵的延伸和发展,比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美学以及民主、人权、正义、自由、平等的观念,等等。人性论也是哲学通往科学的桥头堡,即人的目的性和价值取向是科学的动力和方向。

(二)认识论的内容:

在人类认识史上,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始,第一次形成了真正的认识论研究。认识论即知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发生与发展问题的理论,它是探讨人类认识的起源、本质、历程、界限、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关系和知识真理性等方面的理论或学说。

在中国认识论向来不发达,但并非没有过认识论。《大学》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应是中国认识论的萌芽、滥觞。虽然,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有较详细的认识论思想观点,但均未形成体系性认识理论或学说。现代认识论的代表著作是金岳霖《知识论》。

在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主要是形而上的本体论哲学。认识论的代表作是亚里士多德《工具论》的五本小书:《范畴》、《分析前论》、《分析后论》、《论诠释》和《论题》。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论。近代西方认识论,主要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与争论。经验论认为,一切认识(知识)都是思维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其代表哲学家有洛克和休谟等人。唯理论以其对感觉的拒斥并强调理性和普遍概念在认识论中的核心作用而自成体系。其代表人物笛卡尔(唯理论创始人)、斯宾诺莎(实体论)、莱布尼兹(大陆唯理论的系统化者)、康德、黑格尔等。但康德、黑格尔已经出现经验论与唯理论融合的意向:康德实际上采取了左批判经验论,右批判唯理论,创立了“先验论”。黑格尔更是努力消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和隔膜,创造出世界“绝对精神”的理念。

现代认识论进一步分化的原因,是经验论与唯理论走向融合的趋势。1、实在论:所谓实在论,就是关于实在的一般理论,实在是指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性,实在是独立于主体或主体知觉、观念而存在的东西。有唯理论实在论和经验论实在论。2、语言哲学:语言哲学也称分析哲学,认为语言是哲学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研究对象,全部有意义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哲学的基本方法就是语言分析,而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语言分析弄清楚包括日常语言、哲学语言等在内的各种语言的意义。主要代表哲学家有弗雷格、维特根斯坦等。3、实用主义哲学:在20世纪初叶,实用主义是美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实用主义是一种进行哲学论证的方法而不是一种理论或者思潮,它与实在论、语言哲学等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它倡导的工具主义观点,特别是对认识与价值关系的普遍讨论,为它赢得了重要的理论声誉。代表哲学家有皮尔士、詹姆斯、杜威和刘易斯等。

(三)本体论的内容:

本体论源于古代宇宙论。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古希腊的宇宙论,都包括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分。在西方,沿着哲学的方向发展,它们就成了后来的本体论和自然哲学;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它们就成了近现代的自然科学以及现代宇宙论。换句话说,宇宙论已经被哲学扬弃,它仅仅为哲学史的内容。

古希腊的本体论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米利都学派首先提出世界的本原问题,开创了本体论研究。亚里士多德把实体即本体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认为实体论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的学问,是高于其它一切科学的第一哲学(中译为“形而上学”)。从此,本体论研究就转入讨论存在的有限与无限、本质和现象、共相与殊相、单一和多的问题。

中国哲学史上没有本体论概念,但有本体论哲学。比如,(《周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是世界的本体。《道德经》中的“道”概念,就是一种本体论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始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四十二章)同时,万物归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的抽象性质的学说。本体论一词来自拉丁文Ontos,意即存在物或存在者,所以Ontologie又被译为存在论。最早使用Ontologie一词的是德国学者郭克兰纽(1547~1628年),本体论即存在论研究,其内容是讨论存在之所以存在的原因、特性及其属性,也要讨论最高的终极形式。作为万物存在根据的第一原理,就其“量”来说,是一元的,多元的,还是不可化约的对立二元?历史上,依据哲学家不同的立场,便出现了不同的本体论哲学观点,即“一元论”,“多元论”,“二元论”等。就其“质”来说,宇宙万物的存在根据是精神的原理,还是物质的原理?由于回答的方向不同,所形成的立场就不同,依此便形成了两种基本不同的哲学模式:“唯心论”和“唯物论”。就宇宙万物变化自身来看,这种种变化似乎内存于一种生之“潜能”向“现实”的发展历程,由此:产生了人类社会普遍发生和存在着的神学本体论学说。如____“上帝”和伊斯兰教“真主”的观念和信仰,在中国产生了自然哲学的“道”和自然神本体论的“天命”观念。

本体论的实质,是要求哲学为人类揭示出宇宙的绝对之真、至上之善和最高之美。关于什么是本体即存在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这就是从“是”、“在”、“无”三种不同的视角来界定存在而导致的结果。一、由于本体论有“是”、“在”、“等于”以及表达真理等多种意思,其中“是”是其原始含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本体论也可以叫做“是论”。二、“在”与“在者”,什么是“实在”?什么是“在”?“是”与“在”的关系是什么?这是从“在论”的角度来理解本体论的意义。三、“有”与“无”,《道德经》中“道”是“有”与“无”即物质和规律的统一体,西方本体论中有“存在”与“非存在”概念。

本体论在西方哲学历史上出现过四次翻转。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第一次将本体论翻转为“主体本体论”。康德论证了“先验感性”、“先验逻辑”和“先验方法论”等,认为“物自体”不可知;这是第二次本体论翻转。叔本华提出“生命意志论”和尼采提出“权力意志论”,他们认为人的“意志”是第一性的;第三次将本体论翻转。海德格尔提出“存在”是“存在者”,是“此在”,是“在场”,实质是一种“形而下”;第四次将本体论翻转。

本体论在哲学领域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认识论,还是人性论的价值论、伦理学以及其他哲学门类的理论学说,都须有某种形而上的抽象“本体”或“本质”作为理论的基础,它影响着每一种哲学理论发展的方向,并规范着其研究的内容。

中国道学和理学,都是本体论哲学。

(四)方法论的内容:

哲学方法论,是关于如何研究哲学问题及如何运用哲学的普遍性原理,来认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系统。哲学方法与哲学原理是互为前提的,一定的哲学原理决定着一定的哲学方法;反之,一定的哲学方法又对一定的哲学原理起着某种决定作用。正由于此,《哲学概论》类著作几乎不设置哲学方法论的内容,而且人们很少区分哲学方法论著作,因为哲学方法直接决定了某种门类的哲学理论或学说的性质。比如,以现代逻辑学符号分析和语义分析的方法决定形成的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就产生了不同的人性论、认识论、本体论,并形成了不同派别的哲学;哲学家甚至直接将一种哲学方法看成是一种哲学学说的本身。事实上,一种哲学方法就是一种哲学学说,一种哲学理论,如实用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结构主义哲学、分析哲学等。

__才先生主编《哲学逻辑学方法论》中列举了哲学方法论有9种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实用主义方法论、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分析哲学方法论、科学哲学方法论(含有6种方法论即实证主义、经验批判、逻辑实证、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实在论和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论)、现象学方法论、存在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解释学方法论等。该书哲学方法论的介绍和阐述,具有开创性。

本文简要讨论如下3种哲学方法:

1、逻辑学方法。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逻辑规律的科学。将逻辑学称之为“科学”是从本体论意义上讲的。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是人类所特有的,也是人类所必需的,因为不仅仅是思维具有逻辑性,而且事物运动发展的本身具有逻辑性。所以只要进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运用这种逻辑模式,遵循这种逻辑规律。

对于哲学来说,逻辑学是哲学方法论之一。人们探究人生价值,探讨人类认识的起源、本质、历程、发展、界限、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关系和知识真理性等方面,都离不开逻辑学方法。比如,普通逻辑形式的概念、判断、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论证、反驳等方法;普通逻辑规律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哲学最显著的属性,离开了逻辑思维就没有哲学。

逻辑学还是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方法。逻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原因在于逻辑学不仅仅是人们获得认识世界事物及其规律知识的方法论系统,也是科学创造发明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它除了普通逻辑之外,还有数理逻辑、非标准逻辑、归纳逻辑、概率逻辑、辩证逻辑体系和形象逻辑,以及应用逻辑学等分支学科。因此,逻辑学只是哲学方法论之一,虽然在西方哲学史上,逻辑学是哲学的组成部分。

2、形而上学方法。形而上的方法即抽象思维的方法。西方哲学家将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始于黑格尔,黑格尔将形而上学与辩证法视作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方法。恩格斯则对形而上学采取了完全否定的立场,认为形而上学是一种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看问题的方法论。恩格斯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势力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事实上,抽象思维是哲学思辨的主要方法。

在上文提及的《哲学概论》中,将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学说与认识论并列的哲学内涵,是一种误解、误用,这与严复先生的翻译有关。严复先生将亚里士多德《后物理学》Metaphysics的“实体论”即“本体论”学说译为“形而上学”,是根据《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意旨即意译。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学说与“形而上者谓之道”中的“道”具有相同的意义。然而,黑格尔将“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是根据“形而上者谓之道”中的“形而上”的方法论。换言之,“形而上者谓之道”中有两层的含义,即方法论和本体论,这在《道德经》中表现很明显,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含义既包括了形而上的方法论,也含有“形而上”所抽象得出的世界“本体”即“道”。这说明老子是将“形而上”看成是一种思维方法第一人,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形而下”的方法。据此,中国哲学界仍然以“形而上学”翻译西方本体论著作的书名,是不确切的。__才主编《哲学逻辑学方法论》采用“存在主义方法论”而未使用“形而上学”是不正确的。李德顺主编《哲学概论》采用“存在论”而不采用“形而上学”则是正确的。形而上学是一种方法论,实证主义从外部与存在主义从内部分别在两个方面消解了形而上学就是证明。

由此可见,我们沿用黑格尔将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两种哲学思辨方式的主张是可行的,即形而上的方法是以世界本体为对象的、超越经验之上去追究世界的存在和本质的一种思维的方法。要超越经验认识世界本体即存在和本质,就须采取形而上的思维方法,而不可能是辩证的思维方法。然而,将“形而上”看成是“片面”、“静止”和“孤立”的方法,予以否定或排斥则是错误的观点。不论是宇宙世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有某种本体的存在。比如,人类的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但个体人的生命时空有限性并不排斥、否定抽象的“人概念”即“本体”或“实体”的存在。超越人类个体的“人概念”的存在,就是形而上方法所揭示的“静止”的本体论对象。如果人类社会生活没有对宇宙的绝对之真、至上之善和最高之美的追求,人生与科学就失去依据、动力、方向。

3、辩证方法。 辩证法是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但是,哲学家在研究辩证法的过程中,已经将辩证法看成是“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而不是“方法” 。这说明辩证法不仅仅是哲学方法,而且是世界事物的属性。由于辩证法是世界事物的属性,所以辩证法也是指导人们从事实际活动的方法。在辩证法理论中,当我们使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命题时,就是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属性;当我们去掉“规律”概念时,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就是辩证的方法论。这就是辩证方法论与事物辩证属性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辩证法的六个基本范畴,既是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属性,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辩证方法即:现象和本质、结果和原因、偶然性和必然性、部分和整体、形式和内容、可能性和现实性。因此,辩证法既有方法论性质,也有本体论属性,但不具有认识论的性质。

然而,有的学者认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同一原则”,这是值得商榷的。这三者是相互独立的。对于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关系来说,辩证法是认识论的方法论,正如认识论中有本体论因素;即便是探究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理论著作,它也不是认识论的一部分,而是在讨论作为辩证方法论的实在性即事物具有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的统一的辩证属性,比如史昭乐先生《辩证法体系新述》就不是认识论著作,而是哲学方法论的本体论著作。因此,辩证法与认识论,两者没有“同一”性。对于辩证法与逻辑学的关系来讲,辩证法中含有逻辑因素,不是两者的“同一”性。认识论理论使用逻辑学方法,而具有逻辑性,这是两者的联系,而不是“同一”性问题。黑格尔《逻辑学》实际上是理性主义认识论的著作,也被称为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理论。它与现代逻辑学含义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小结:哲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方法的发展不仅包括原有方法自身的发展,更主要是不断地有新的方法产生出来。

二、哲学的性质

在“哲学是人性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相互联系的逻辑性理论”的定义中,哲学是“逻辑性理论”所指的就是哲学的性质。这就是说,哲学不是实验科学理论,所谓实验科学即自然科学,它们是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的,是能够重复得到验证的理论。哲学也不是实证科学理论,所谓实证科学即社会科学,它们是人与人关系和人与物关系的科学理论,是可以被人的社会活动所证明的,但具有感情色彩和变易的不统一的受时空限制的特性。自18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用实证主义向形而上的哲学提出挑战以后,社会科学已经与自然科学相对并存于科学领域。但哲学不是经济学、法学等实证学科。这里所说哲学是“逻辑性理论”指哲学具有逻辑思辨的属性,而不是说哲学就是逻辑学理论,这就避免了混淆哲学与逻辑学差异的可能性。

哲学是逻辑思辨性质的理论有四个理由:

首先,哲学是对人生价值以及认知世界存在及其关系等进行思辨的、反思的思想理论,比如,人性论的“善”和“恶”,认识论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本体论的“一元论”、“二元论”,“唯心论”、“唯物论”等,都是逻辑思维演绎和推论的思想理论,而不是实证的和实验的理论。哲学理论真理性是作者和读者的心灵体验和逻辑判断。

第二,哲学表达形式是语言。哲学完全不能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表述,就没有哲学。哲学理论的合理性、真理性,除了运用语言文字工具进行符合逻辑演绎推论的心灵体验之外,几乎不能用肢体行为表达或物化成产品。除了宗教神话故事外,哲学理论著作几乎不可能像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产品。人们无法将《道德经》、《纯粹理性批判》改编成影视作品,这是有的语言哲学家认为“几乎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归结于语言问题”的缘故。

第三,哲学社会功能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哲学研究涉及的对象包罗万象,但哲学却不能改变这些对象中除了人的思维方式之外的任何一种事物,哲学理论目的只能是解决人的思维方式的问题,哲学改变人的思维方式,通过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人的情感及其行为方式,通过这种改变了的行为方式去改变、改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去改变人与物的关系,去改变物理世界的存在形式和改善人类的精神生活质量等等。哲学只解决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逻辑方式问题,而不解决任何事物的物理学或生物学的运动发展方式和存在形式。因此,哲学只是揭示事物存在与发展的逻辑性特征。

第四,哲学方法就是思维的逻辑模式,所有哲学方法都是思维的逻辑方法,这是哲学区别于科学实证(如社会调查、数据证明、操作模式等)方法或实验方法的本质特征。

__才主编《哲学逻辑学方法论》列举了8种逻辑学方法论,并且每一种逻辑方法论中都有数种子方法。逻辑学从哲学分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主要原因是逻辑学不仅仅是思维逻辑,还包括物理世界逻辑,比如数理逻辑等。对于哲学而言,逻辑学是方法论,思维对事物进行思辨和反思的逻辑力量,赋予哲学以逻辑属性。这种逻辑形式及其规律,也就是思维在反映事物时所必须运用的模式和程序,而这种模式和程序,是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由于逻辑学的性质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方法论,因此哲学与逻辑学有密切联系。比如普通逻辑、符号逻辑和辩证逻辑三大基础逻辑学科中,除了符号逻辑外,都是哲学不能缺少的方法论;现代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兴起,符号逻辑也进入了哲学方法论的范畴。哲学与逻辑学密切联系,足够使哲学成为是逻辑性质的理论。任何哲学理论学说如果没有逻辑思维力量,它们就不可能让人信服。每一种哲学学说,都是具有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体系。每一篇哲学论文都是具备严密的思维逻辑性的说明书。

三、哲学的特征

哲学人性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相互联系,是哲学学科整体性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哲学方法论与人性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联系。

形而上的方法是哲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它贯穿哲学人性论、认识论和本体论,这是所谓“没有形而上学就没有哲学”说法的原因所在,即在人性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哲学学说中,都含有形而上的方法论的因素。比如,在认识论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实际上就是认识论形而上的“本体”之争。在人性论中,善与恶之争,是人性论形而上的“本体”之争。然而,本体论就是形而上方法的结论。

哲学方法论的作用,体现了人性论、认识论和本体论内在的逻辑联系。根据哲学“四论”相互联系的特征看,未来哲学的发展,新哲学的诞生,都将与哲学方法论密切相关,即新的哲学方法将决定产生新的哲学学说。

其次,认识论与人性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联系。认识论不是孤立的,它渗透到人性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之中。

认识论与人性论的联系。休谟《人性论》是研究人的知性能力的认识论代表作,然而,人的知性是由人的(本能)感知觉能力和(智能)理智(性)思维逻辑能力属性所构成。

休谟认为知识、道德、善、恶、正义、权利、情感都由人的知性所生产。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是对人性的一种“先验”认识能力的阐述。然而,知性和“先验”认识能力都是人性构成要素之一。又如,实用主义哲学倡导的工具主义观点,就是将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生价值观念联系起来,认为“有用就是真理”。

认识论与本体论的联系。我们从“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学说流变中,清楚地看出,所有的“认识”问题,到后来都归结到“本体”问题上;原来,“认识”最主要的是“主体”,但“客体”亦甚重要;“知道什么”总也是“认识论”问题的核心之一。比如,休谟《人性论》是经验主义,又是“怀疑论”的代表作。休谟认为在“认知”过程中,不但“客体”不存在,就是“主体”亦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印象”(Impressions),而且,这“印象”是游离的,无所依赖,所谓的“实体”根本不存在。

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联系。认识论与方法论有密切联系,哲学家采取的方法论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论学说。比如,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是一种认识论,它们采取现代逻辑分析方法论(符号学与语义学)追求知识真理性的来源和检验方法。还有,结构主义和实用主义也是认识论范畴,它们是不同方法的认识论。

第三,人性论与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联系。

人性论与认识论的联系。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即人性论哲学。《大学》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它的前半部分是认识论,后半部分是人生论,它充分体现了认识论与人性论的联系。休谟更是直接将认识论用人性论称谓。

人性论与本体论的联系,表现在一种哲学人性论学说,都要以一种本体论概念为核心而展开对其学说的理论阐述。比如,休谟《人性论》的本体概念是人的知性,王海明《人性论》的本体概念是人的利己性。儒家人生哲学的本体概念是“仁”。各大宗教的学说都要以一种“神”为本体而建立起来,如____的本体概念是“上帝”即神,伊斯兰教的本体概念是“真主”即神,佛教的本体概念是“佛”即觉,道教的本体概念是“道”即自然。

人性论与方法论的联系,表现在哲学家人性论学说都要采取形而上的方法,抽象一种人的根本性质,如人性知性说和人性利己性说等。还表现在宗教将人生价值用“三世说”进行诠释和理解善恶因果报应的辩证方法。

最后,本体论与认识论、人性论和方法论的联系。

本体论在哲学领域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认识论、以及人性论的伦理学、价值论和神学等,都有某种抽象“本体”或本质作为学说的基础,抽象的“本体”影响着理论发展的方向,并规范着其研究的内容。因为任何一门哲学学问,都是在追寻它的对象作为一种存在者的某种根本原因、本质是什么?

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联系,表现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它确立了主体性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是西方近代认识论的开端。

本体论与人性论的联系,表现在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与传统本体论的区别。存在主义哲学断然拒绝确定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反对把“存在”一词用于一切外在的、具体现实的东西,而把“存在”只限于表示“人的存在”。只有人才有存在,其任务就是要揭示和阐释存在的意义和本体论结构,从纯粹主观性中找到人的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和人的真正的基础和原则。对于“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存在主义一反传统的含义,不再表示人的理智或理性,而是个人的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非理性的东西。因而它对人的存在状态,即对人的主观感受和个人处世态度所作的描绘,呈现出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提出“烦”、“畏”和“死亡”的观念,认为它们是人生永远不可摆脱的阴影。因此,存在主义哲学是对人性的一种本体论的阐释。

本体论与方法论的联系,上面提及本体论(形而上学)四次翻转,都是哲学家采取不同的方法论的结果。

小结:由于哲学“四论”相互普遍性联系,使我们很难确定某位哲学家的著作,是本体论、还是人性论、或是认识论、或是方法论,比如《道德经》、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如此。换句话说,这就是哲学。

四、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在西方哲学史学上,一些著名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等人,都试图把自己创建的哲学体系打造成科学,或是要建构成为科学的基础。不过,需要指明这里“科学”概念是指什么?是指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如果是前者,那么,哲学家不是搞错了方向,就是一种狂想。哲学家们没有忘记亚里士多德就做了划分。

哲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就如同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地位。社会科学是实证的科学,自然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教育学、美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哲学不是社会科学,因为哲学既不具有实证的性质,也不具有实验的性质。哲学是关于人性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相互联系的逻辑性理论。哲学人性论与社会科学密切联系。哲学人性论与自然科学目的性相联系。哲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有一定的联系,哲学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非工具性思维方式,由此推动科学的发展,或者说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或者说某些科学方法具有哲学思辩的性质,或者说哲学思辩方法往往是某一科学创造、发明的方法的背景。当然,科学有各学科的方法论。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部,也是未来科学的高峰领域,即由智能机器人向意能机器人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哲学概论》 邬昆如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__才主编《方法论全书》(Ⅰ)哲学逻辑学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魏志明、胡敏、韦克难主编:《哲学引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古籍:《道德经》;《大学》;《周易》。

5、史昭乐:《辩证法体系新述》,红旗出版社,2004年。

6、李德顺主编《哲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7、王海明:《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8、(英)休谟:1739年,《人性论》,关文远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年。

9、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车铭洲编:《西方现代语言哲学》李连江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11、阮青:《价值哲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陈才天:《人性多元要素同构》,新华网?论坛(文化栏目),2012年11月。

13、俞吾金:《形而上学的结构和历史》,超星学术讲座,复旦大学,2012年。

14、张志伟:《德国哲学选读》,超星学术讲座,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

15、夏莹、阎孟伟:《哲学概论》,超星学术讲座,南开大学,2012年。

16、周晓亮:《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超星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

17、江怡:《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超星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

18、[英] 罗 素:《西方哲学史》 上、下册 ,商务印书馆, 1963年。

19、(德)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

20、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路标》,孙周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

22、周中之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王旭晓:《美学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段德智:《宗教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

看了“哲学硕士论文”的人还看了: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哲学硕士论文

哲学硕士论文篇3

摘要:国内哲学界在“论坛哲学”的个性化过程中,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对其追问的过程中,“论坛哲学”自身仍旧存在着合法性问题。以“论坛哲学”的个性化直接转接到“讲坛哲学”中使其个性化,越来越成为国内高校“哲学导论”课程设置的特点,但由于作为根基的“论坛哲学”合法性存在问题,必然导致“讲坛哲学”个性化遮蔽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问题。重新思考“论坛哲学”与“讲坛哲学”的辩证关系,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内促进“讲坛哲学”个性化。

关键词:“论坛哲学”;“讲坛哲学”;“哲学导论”

对于国内哲学状况曾有学者作过“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的划分,其在一定意义上推进了“论坛哲学”的繁荣,从而在此基础上追求“讲坛哲学”的个性化,这一点从国内的诸多哲学导论课程如孙正聿先生的《哲学通论》、张世英的《新哲学讲演录》、王德峰的《哲学导论》中尤显突出。开展论坛哲学的讨论,汲取其中能够真正切近马克思主义本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融进课堂,传播马克思主义,这是理论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显然如果正视当前高校的“讲坛哲学”的状况,不尽人意,这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时代大学生中存在边缘化的趋势,也有我们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陈旧等自身的内在缘由。一本好的哲学导论的书籍、一堂优秀的哲学通论课程,无疑会让学生在哲学的爱智慧道路上流连忘返。这些都使得“讲坛哲学”必须个性化,但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论坛哲学”的个性化毫无批判地充实到“讲坛哲学”使其个性化,这样一来,“讲坛哲学”中的马克思与西方哲学放置到历史的同一横坐标上,在强调马克思哲学的同时,分离了恩格斯及其马克思主义,在“讲坛哲学”中,作为课程主要目的之一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功能显然将面临被消融的危险,“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两者个性化关系,哲学界必须对这一绕不过的问题作正面的讨论。

一、“论坛哲学”个性化的追问

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反思与创新的三十年,其研究队伍、研究对象、研究范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研究队伍上讲,可能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与中国的哲学界人数相比,除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公共课程是每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必修课意外,我们还有专业性地从本科哲学专业到博士的学历培养,队伍甚是庞大。在研究对象方面,随着大量西方著作译介传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原来的宏观叙事走向了微观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叙事,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一些后现代语境下解读马克思的观点频频出场,现在我们只要当前的“论坛哲学”现状,我们会毫不夸张地说真是“千面马克思”的时代了。这一切都在迫使整个哲学界的研究范式发生着深刻转型。从改革开放初期人道主义的大讨论到主体性哲学,从实践唯物主义到现在的生存轮为主轴的历史哲学范式、生活哲学范式、文化哲学范式、实践哲学范式①等都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究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对于研究范式的个性化,我们从国内的哲学研究的不同学科队伍、团体的自身对于理论的完善,并以此去解读马克思而“产出”的著作中不断涌现。本身对于“论坛哲学”来讲,无可厚非,也只有通过“百花争鸣”的理论方式去解决理论问题才能在“商榷”、“质疑”中,不断地巩固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讲,道说出自己富有个性的哲学言说,写出自己个性的哲学著作毋庸置疑是其一生的追求。每一个人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思想前见,面对“同一”的马克思,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悟,以自己的感悟个性化地描绘出马克思的逻辑画面,从诠释学上讲,在相对主义的诠释学理论根基上这种现象获得了合法性,但相对主义诠释学有一个缺点就是否定了有一个客观意义上的解读对象的存在,运用到马克思主义解读中,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当然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说,在“论坛哲学”中存在着将马克思放置在西方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场域中恣意诠释可以在“学术化”的旗帜下进行的话,即在“论坛哲学”中过于重视研究技巧而遗忘马克思主义也从原来的“后台 ”转到了“前台”。这样一种个性化的“论坛哲学”是否可以合理地转嫁到“讲坛哲学”中去呢?能否将“讲坛哲学”的个性化建立在“论坛哲学”个性化上呢?“论坛哲学”能否悬置马克思主义?

回答上述问题,必须考量“论坛哲学”的个性化中一些与马克思主义质点完全不同的理论观点。现在让我们就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现状进行分析,国内哲学界通常将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基于现代西方哲学基础上,因为,现代西方哲学,首先,继承了康德等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进一步否定了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以及把哲学当作科学的科学的企图,是对作为体系哲学的近代形而上学的超越。其次,现代西方哲学家大都企图排除作为近代认识论基础的二元分立倾向,这是对二元分立哲学模式的超越。再次,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对人的非理性的精神活动进行了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揭示和研究,试图揭示与人的精神活动直接相关的研究(社会历史和心理等学科)和自然研究之间的区别,这是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最后,近代哲学是以倡导人文精神开始的,然而其思辨形而上学和二元论思维方式必然把人对象化,使人失去其本真的个性(异化)。哲学重建的根本途径说到底是向人的回归,这是对近代哲学关于人的学说和人道主义的超越。②这就是说,在这样一种现代西方哲学语境中解读马克思通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质疑:以往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解中充满了二元论、以“物”观世界,但是真正的哲学是人类的自我意识,哲学通过外务目的在于更清楚地理解人、在历史规律上,共产主义莫非是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宏大叙事的乌托邦,现在是关系思维,传统理解是实体性思维等等。面对这样的质疑,学术界产生了一种解释学的困境,那就是既然必须将马克思带到现代来,对当代发生意义。但为什么偏偏我们理解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却存在上面的所谓二元论的质疑、历史观的质疑、本体论的质疑呢?有一个手段似乎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一个矛盾,那就是将具有“现代性”的西学与马克思并置,并赋予马克思道路开辟者的身份。可是那些在现代西方哲学看来不具有“现代性”的质疑统统划到了以恩格斯为始作俑者的马克思主义帐上,并试图以此将恩格斯与旧哲学一同抛弃,在理论界,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著名学者这样指认“这一点,恩格斯是不能理解的”,当然对恩格斯之后的列宁态度可想而知了,“列宁对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误解,实际上就是用一种用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③那么,由于问题太多,我们仅仅来看他们批判的“二元论”问题。

在认识论上,如有学者理解的,我国古代王阳明曾说过:“天下无心外之物”,海德格尔在同一意义上解释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如人未看深山中的花树时,花虽存在,但它与人“同归于寂”,“寂”就遮蔽而无意义,谈不上什么颜色美丽。只是在人来看花时,此花才被人揭示而使得“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如果套用海德格尔的术话来说,叫作“去蔽说””④ “事物在没有被人陈述或判断时,出于遮蔽状态,也就是说没有意义。而当一个陈述或判断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时,事物就达到了去蔽的状态而为人所见,这个陈述或判断便是真的。”“陈述或判断之所以为真,那是来源于人(“此在”)的揭示、展示。”还有学者认为:“从人的现实的认识过程来说,心物、思有作为主客分立 (对立) 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客体当然谈不到只有与客体相对应才能存在的主体,没有主体同样谈不到只有与主体相对应才具有现实意义的客体。物质、事物本身作为自在的存在当然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有其本身存在的方式和发展的规律性,这些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客观自在地存在着,但在它们还没有与主体相对应、呈现于主体之前,就还未成其为客体(对象)。只有它们被对象化(客体化),即成为作为主体的人的对象时,才成为与主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的客体。从这种意义上说,客体也可以说是以主体的存在为转移的,是主体的产物,只是这种产物并非主体从虚无中创造,而是由主体揭示客体的某种自在存在的属性。”⑤这些论断显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实在我看来,现代西方主流哲学家包括中国哲学家不断指责西方哲学的主客体二分,仿佛这种观点不具有当代性,一旦我们强行把主体与客体分执为“二”,也就使得人的主体对待自然界形成了任意的肆虐,从而自然界的生态恶化的罪魁祸首也归罪于此种思维方式。但这种说法合理吗?我认为是对本体论中的主客合“一”与认识论主客分“二”进行了概念偷换所造成的。试想一下,如果世界没有主客二分,那么,还有可能有所谓认识和实践?当我们说正确反映对象和改造对象又从何谈起?实践与认识不可能不区分出主体与客体来。在认识论上否认主客二分鼓吹主客不分或二者合一的观点,只能是实践自我和认识自我,黑格尔意义上的实践不正是如此吗,它只能导向一种唯心主义,因为它自己就是自己的对象,封闭的道路只能是空洞的“词句革命”。死抓住现代西方哲学这种以认识论与本体论混同的逻辑来责疑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硬核”,诸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质的“唯物主义”批判,倡导摒弃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走向“超越哲学基本问题”的生存论哲学范式,其前提是经不起推敲的。这一点上还是尼采说了一句比较客观的话:“我们无法像事物所是那样认识事物,因为我们根本就不能思想它们”。⑥马克思还在一段批评施蒂纳不承认客体只承认主体时也指出:“哲学和对现实世界的研究这两者的关系就像手淫和性爱的关系一样。圣桑乔尽管他有那种我们耐心地证实的,而他是热情奋发地证实的无思想,却总还是停留在纯粹思想感情的世界的范围内。”⑦没有主客二分,没有对象,从自我中是什么也生不出来的。主客二分与主客“绝分”是不同的。主客二分是人类产生以后人从世界中的分化,而主客绝对对立是一种错误的哲学观点。人类产生以后人从世界中的分化,自在自然与人的世界构成了整体的世界。一旦人类试图去认识人之外的外部世界,主客体二分必然产生。没有主客体二分,没有外部对象,在人的主体之中能创造出什么“现实”的东西呢,当然不能。可对于上述将主客体绝对地置于对立面所造成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指责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把外部世界看作是人的对象世界的时候,也要关照人与外部世界在质性上均可归结为本体意义上的“一”,即“物质”。按照此本体论上的合一思维,将可避免那种以主体抹杀客体的现象。这是典型的主客不分的唯心主义。

当然,“论坛哲学”的个性化过程中更为严重地是出现了以假借旧哲学的范式批判恩格斯的问题,有的学者看来,哲学基本问题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是近代哲学思维方式,他们不可能理解真正的唯物主义含义,唯物主义只不过是一种区分与理论哲学的实践哲学而已,唯物主义的错误理解造成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长期遮蔽,我们应该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理解哲学史的方式最切近哲学的本质,那么,以此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无疑也是最恰当的,所以,诸多对于唯物主义的误解的原因应该是近代形而上学的理论框架,也就是心物的二元对立或者说是人物的对立。③对于他们所指责的心物二元论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段中加以分析,自待理论界进一步讨论,但是,目前这样一种话语成为了一种主流,几乎声音一致,这是完全不正常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为恩格斯辩护,为传统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申辩的文章已经很难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发表,这实在是一种理论的“成熟”啊。恩格斯与马克思强行分离了,在本体论的看法上,马克思从人的生活世界出发,恩格斯从自在之物的世界出发;在认识论上,马克思从关系思维的出发,恩格斯从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出发,在历史观上,马克思在后现代的意义上对共产主义作流动的理解,恩格斯对历史作机械的决定论理解,这样一来,我们看到自然辩证法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问题、社会存在本体论问题、人类学笔记问题、等等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

二、“讲坛哲学”个性化遮蔽了什么

通过上述“论坛哲学”的追问,我们还要进行追问的是,“论坛哲学”中的成果能否进入“讲坛哲学”。从目前我们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教学用书来看,这三十年来,我们的成果能够进课堂的微乎其微,

不同的只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上添加了时代的印记罢了!那么我们研究的生存轮、生活哲学、实践观点思维方式、人道主义的马克思、文化哲学等怎么没有被作为一种理论的解释原则进入我们的高校课堂呢?有人说,我们不是在进行改革,探索哲学通论课程吗?高校是要作为公共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的教学还是按照哲学通论的教学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呢?可能一般人会这样回答,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已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部分缩减到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一门课程中,作为一个部分而存在了,就是说,教育主管部门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程已经开始注意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作为爱智慧的通识教育行列,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哲学导论课程。

客观地讲,这些年来哲学导论课程确实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校获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哲学导论课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传授不同,它主要围绕哲学的内涵,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章节来讲授,意图在于让哲学课堂真正回到“纯粹”的爱智慧的“哲学课堂”,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些学者并不是客观公正地编写这样的教材与讲授哲学导论课程,往往将自己的理解的西方哲学尽情讲授给学生,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在比较中突出马克思哲学的意义,反而是在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上博取学生的“爱听”。这样一来,与经济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作为批判的讲授方式而直接传授自有主义的经济学一样,⑧大学生的哲学课堂,到处充斥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不同的东西。比如,在《新哲学讲演录》中,作者明确地指出,二元论是一种旧的哲学方式,认可海德格尔的认识论思想。“如人未看深山中的花树时,花虽存在,但它与人“同归于寂”,“寂”就遮蔽而无意义,谈不上什么颜色美丽。只是在人来看花时,此花才被人揭示而使得“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如果套用海德格尔的术话来说,叫作“去蔽说””④ “事物在没有被人陈述或判断时,出于遮蔽状态,也就是说没有意义。而当一个陈述或判断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时,事物就达到了去蔽的状态而为人所见,这个陈述或判断便是真的。”“陈述或判断之所以为真,那是来源于人(“此在”)的揭示、展示。而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家黄楠森教授曾经对辩证唯物主义作过这样一种“标准说”:“(1) 马克思是否同意物质本体论或自然本体论,亦即马克思讲的“唯物主义”中的“物”是否只是人类社会或实践,而不是自然物质?(2)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否只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只是头脑里的而不是外部世界的,只是方法论而不是世界观?(3) 认识、思想是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⑨这就是说,海德格尔的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显然是完全不同的,首先是外部世界的独立性问题,海德格尔显然否定了这一点,国内一些学者也在这意义上认可海德格尔,用所谓的生存轮加以读解,但是否定了外部世界的独立性,那当然也就有了否定论者对反映论质疑。而如《新哲学讲演录》这样的哲学导论以海德格尔为蓝本传授给刚刚进入大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太多辨识历的学生们,将是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侵蚀。而且,海德格尔的生存轮哲学本身不过是追问人生意义遮蔽人生行动的“纯粹哲学”。海氏将人放到世界之中,但是这个世界并未因此就成了人生活 (实践) 于其中的现实的世界,而人本身也并不就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现实的人。在他那里,人和世界 (他人) 都同时被情绪化了,世界对于人、人对于世界,都被想像成为一种情绪化了的关系,人在世界之中,其实就是在苦、烦、畏等等情绪的笼罩之中。“现代西方哲学的大多数流派集中探讨的仍然是康德以来的伦理学课题 ,说它们实现了从单纯认识论向存在论 (生存论) 的转变 ,是完全不确切的”。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绝不是单纯的认知主体,而是实践主体;人对世界的关系首先也不是认识而是实践 ,这种实践不是康德式伦理实践 ,而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通过生产实践建立了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社会之间的受动、能动关系,海德格尔在在“去蔽说”理解真理,又在诗境中阐释人生,其实在一定意义上是西方这批哲者在面对社会现实时,用自己的哲学掩盖物化的肮脏世界而已,同时也这批精英学者自身无赖的真实写照。

还有在《新哲学讲演录》的讲授中,容易让导致学生产生怀疑主义、不可知论。我们从海德格尔“去蔽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海氏看来,一个欲被认识的物体在没有被认识之前,显然对人没有“意义”而将以悬置。事物的意义就在于我观之,物开显之。这种说法直接针对了列宁“反映论”中的第一个结论。当他拒绝在认识论问题中谈论真理,而欲将真理置于本体论来探讨的时候,这里的“本体”如果从严格探究哲学基本问题的视角来讲的话,他确实是回答了最高问题,但只是肯定了物对“观念”(思)的依赖作用。在一切真的标准以“玄妙的物的对于思的显现”的时候,实质上是忘却了列宁所指认的“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异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这样一来,海氏难免进入了对“自在之物”的怀疑,从而进一步走进了不可知论。

其次,对于传统教科书的批判,在课堂讲授中,还容易产生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怎么解释过去革命成功是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既然是被批判的旧哲学怎么会引导革命成功了呢?为什么在建设时期,我们取得的成果同样是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指导下(官方的主流思想仍然没有汲取“论坛哲学”的成果)取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既然我们一再宣称“论坛哲学”的个性化的繁荣,为什么我们的国家的指导思想没有对此汲取呢?这些都是“论坛哲学”所不能回答的,将导致教师在“讲坛哲学”面对这些问题同样无言以对 。还有“讲坛哲学”中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要不要讲,如果讲,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论又能不能讲,在“论坛哲学”中,我们看到太多的理论工作者敢于站出来批判“第二小提琴手”,仿佛自己是“高于”“第二小提琴手”的,甚或自己俨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创始人一样,对恩格斯指手划脚,幸好,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上看过太多的闹剧,所以很难“笑出声来”。

上述对于“讲坛哲学”的个性化的问题大致地略写几点,可能会有学者认为这是彻底否定“讲坛哲学”的个性化。这是一种误解。我觉得个性化的“讲坛哲学”不是对“论坛哲学”毫无保留的全盘引进,而是一种具有原则性高度的批判性汲取,这就是说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质性。现在的“讲坛哲学”,在我看来,问题最大的是防止遮蔽掉马克思主义。这一切又必须基于两者关系得重新梳理。

三、“论坛哲学”与“讲坛哲学”关系辩证

一谈到辩证关系,大部分认为莫非是一种纯粹学理的公式“抽象”,其实,对于“论坛哲学”与“讲坛哲学”这样一种特殊的考察对象来讲,任何抽象的辩证都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如果说“论坛哲学”可以在理论的框架内任意让思想驰骋而毫无边界的话,那么,作为高校思想课程之一的“讲坛哲学”有着实践的意义,它既是哲学智慧的广场,也是指导学生有着人类解放情愫而且富有原则性高度地审视世界的能力获取阵地。它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任务,我们不否认,原来的教科书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全盘否定传统教科书的作用,是一种非历史主义的态度,我们坚决反对。既然“讲坛哲学”赋予了这样一种使命,那么,它就只能让各种思想碰撞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进行必要的批判性阐释。

首先,“论坛哲学”中的“千面马克思”的现象应该重新加以思考。国内现在哲学界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确是马克思身后的人们不断追求的。但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之类的现象在繁花似锦般的各种对马克思进行解读的中,人们又不能不感慨“千面马克思”中,马克思主义到哪里去了?如果我们真诚地拷问这一问题,它将钩连出以往中国马克思哲学界的“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这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解释学取向,但目的只有一个,解读出一个“合法”的马克思,开辟出一个“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理论趋向现实,现实当然也要趋向思想。马克思主义提升为一级学科建制,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了哲学的二级之中,它直接带来的问题是,为“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注意早已不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人们这一点应该非常清楚,这早已是“马克思哲学”研究者明确划出的界限。通常表现在,马克思哲学属于现代哲学范式,他的哲学革命的意义只有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深刻体悟中才能获致,马克思切近了纯粹哲学的思,虽然在历史的本质一度中不同。而马克思主义即恩格斯肇始的由列宁以及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被认为是一种近代哲学范式下对马克思的理解,这样一来,我们看到国内的主流哲学工作者的文章中充斥着这样的话语:“恩格斯误解了马克思”、“列宁在这一点上不可能明白”、“恩格斯根本不了解唯物主义的真正内涵”、“马克思的理解与恩格斯的理解差异是显著的”。包括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恣意解读,其实归结一点,那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缺乏敬畏之心。

其次,“讲坛哲学”个性化,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内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就是将人民情怀、人民立场、人民的处境置于“讲坛哲学”的课堂中,运用各种哲学思潮分析社会现状,最终在人民的原则下,比较与凸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世界”的功能,在各种思潮的智慧中,凸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大智慧”,在“敬畏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下,共同体悟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敬畏马克思,它是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必须具有的,否则,你不可能学好,同样,一个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工作者也必须敬畏马克思,否则你的理论尽管做得非常学术化,但那也只是马克思批判过的“词句革命”罢了!对于敬畏之理由,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已经告诉我们,对于敬畏之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研究的现状也正在发出这样的要求。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敬畏马克思主义,当然内涵敬畏恩格斯,那么我们在面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论断时,我们就会对一个在马克思身边与马克思“共思”与“共著”的同志,一个“伟大的战友”,有着更加可观的评价了。在现代西方哲学下颁布了“恩格斯误解了马克思”这样一种裁定时,一个隐喻莫过于这一点“作者”比恩格斯更加理解马克思,如果把这样一个隐喻从后台拉到前台的时候,这又会令“作者”出现多么滑稽的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西方哲学中读到的太多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训斥,最后都要加上一定的肯定的缘故,因为滑稽的现象是一个“矮化马克思”“矮化恩格斯”者羞于所见的。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是让我们在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中,圈定人为的学术领地(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对立论,实质也就是人为开发,在卢卡奇那里与国内对于这样一种问题的态度出发点是有所不同的。)不是在现代哲学要求下,而更多地是清晰地理解哲学现代性基础上才能作到的,这些年来哲学界的主客体二分知识论的批判、对宏大叙述的消解、历史的消解、相对主义泛滥、表面哲学对本质的拒斥,都是在现代哲学的标准“剃刀”下进行的,但是能否说这样的哲学就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哲学或哲学现代性,显然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现在的哲学界已经将现代哲学认定为具有现代性的哲学,如何对待现代西方哲学其实是一个真问题,我们却掠过了对这一问题的追问。“讲坛哲学”的个性化同时不能忘记“敬畏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① 关于生存为主轴的各种哲学范式转型问题,参见拙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合法性研究》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7辑,武汉大学哲学所主编。

② 刘放桐:《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论纲)》[ J ].《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还刊载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6-8页

③ 王南湜著,《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④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24页。

⑤ 刘放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

⑥ 尼采:《哲学与真理》:《尼采1872-1876年笔记选》[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262页。

③ 王南湜著,《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56页。

⑧ 刘国光:《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J ].高校理论战线05.9.

④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24页。

⑨ 黄楠森: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只会被发展而不会被消解,北京大学学报[J].2001.2

⑩ 孙伯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与党性原则[ J ].学术月刊02.6.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