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史学

古代文学史方向论文【推荐三篇】

面对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困境,结合理论与实践,文章提出对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几点思考。以下是百文网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古代文学史方向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古代文学史方向论文篇1

韩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产业化方向

一、导论

现如今韩国学术界一直在进行“脱近代”的谈论。此番谈论使得20世纪中期以后正式形成的近代化或产业化丧失了传统主义生活的根基,由此人性开始沦丧,以至于开始引出排斥人间等问题。作为近代学问的人文学或是社会科学将这一现实冷静地把控,并以此为立足点,与至今无法对未来发展提出有效解决的难题共成一脉相存。

“脱近代”谈论的提出导致了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具体化。 基于此立场,韩国庆北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进行了“岭南地域古文书存档的构建与阶层生活史研究”这一项目。这里蕴含的关键词便是:“日常”“文化”“微观”。这种方法论中排斥以制度史为中心的广范围谈论所具有的空虚性,而是多层次地捕捉鲜活生活的具体面貌,并深层次地探究其具有的整体意义。因此比起公共的层面更强调私人的层面,比起对事物的分析叙述而选择与事物相关联的记叙体的叙述。关于“脱近代”谈论,我们需要深虑以下几点转换方式。

第一,从机械的世界观向有机体的世界观转换。由于近代的危机,近代性不断地接受着挑战。因此再次认识立足于有机体世界观的前近代所具有的价值反而会获得启示未来发展的论断。最近,儒学界的一部分人认为:近代性向着强调部分的机械世界观为根据的人间主体性极大化的方向发展。对于近代的这一部分应以批判的角度去检讨,我们应当放眼整体的秩序,从其中阐释人间的有机体世界观中探寻克服的伦理。

第二,从直线的思维向曲线的思维转换。近代强调的是以速度为基础的直线思维,从直线思维向曲线思维转换之理由可作如此解释:即比起因科学·产业·文明等所引起的近代诸多思维弊病现象,更要从积极克服的侧面来提出这一必要性。由“直”向“曲”的方向转换可以理解为:比起速度与捷径,更应该重视充裕和回归。将传统所具有的优秀文化因子再现,并以此为基点摸索未来发展的意图中也派生了此般转换[1]。

第三,宏观史向微观史的转换。宏观史是以主流或中央为主轴叙述,相比具体的事件或人物更注重历史的构造或者历史过程。因此,这里所言

的可以是某位君王在集权之时而突出制度的侧面进行囊括的全面叙述。与此相比,微观史就是以非主流或者地方为主轴从而凸显生活史的侧面。1970年代中期以后的美国新文化史、法国心性史、德国日常生活史等也是在此种问题揭示下展开论议的。这种研究方法论赋予了一直被疏远的古文书与日记等崭新的意义。

第四,分科学问向融合学问的转换。近代的机械性世界观是立足于部分之间的先次性,与整体相比更强调部分。因此,分科学问在“专门性”这一命名下很明确地确定了自己的领域并孤立的发展至今。但是这便招来了分科学问之间疏导相通的负面问题,现如今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我们试图摸索各种可行的方法论。例如跨学科研究、融合学问、国际财团等。以文学领域来说,我们重视文学这一分科学问的同时,如其临近的哲学与历史等学问可以说是必须考虑的,再者也会与音乐以及绘画等一起考量研究。

第五,理论知识向文化享有的转换。理论的知识是以学问的体制为基础来记忆思索,并由此让下结论判断变得可能。但文化是以人为基础所取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合总体。所以文化特别强调行为,更是赋予这些行为所具有的整体意义更多的价值。这是站在对只是装载空虚观念的理论知识批判的立场上继而重新认识日常生活的普遍意义。因此文学在文化论上的探究使得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地在日常生活的空间中被享有。所以对于文学的实用主义路线就被很分明地确定了。

本文便是以“脱近代”谈论这一时代要求与韩国古代文学的文化论探究这一现实要求相衔接并作为基本论点的。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产业的时代,从文化产业这一并不难懂的词语上便可确认这一事实。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实现是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这一点就像从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中得到认知一样,这里高度浓缩了人类所向往的价值。笔者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故而在本文中分别探讨韩国语文学与文化论,,文化产业的实例。希望以此可以为这一领域做出一点贡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二、韩国语文学与文化产业

人文学的危机是与“脱形而上学”和“脱规范”这一变化的时代息息相连的。现如今原有的以形而上学为理念来理解世界的诸多努力已经丧失或者弱化,以此而引发的事态便是人文学危机。对于形而上学这一观念性的克服形成于1980年代以后的论争,所得到的解决方案便是“文化学”。文化学是基于文化的观点之上,研究与实践关于“人类——社会”“自然——社会”的理解。这是为了摸索人文学的新出路。 文化产业便是属于文化学的下位分支。韩国语文学的研究以纯粹的学问而进行至今已经累计了硕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如此之多的研究成果只是累积于空虚观念的仓库,至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上赋予创新的意义还是无能为力的。虽然最近也在活跃地进行诸如广播、电影、各种公演、博物馆、文学馆、地区文化活动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各种活动事业,可是既往累积的韩国语文学的研究成果却并没有切合地灵活应用[2]。

现在我们处于将韩国文化走向世界以及为了确保国内文化产业竞争力而迫切地开发文化产业资源的境遇中。为了达到这番目的,我们要构建一个全新的韩国语文学研究样式,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一种教育,即培养符合我们这个时代要求的文化产业领域人才。就是站在这个问题意识上,我们需在实用的观点上研究韩国语文学的资产,并将研究成果灵活运用到文化产业上去。为此,对于韩国语文学的文化产业研究,我们可以设定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韩国语 文学资产的实用化。至于韩国语文学的资产已有数千年的累积,对此的研究也有近100年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关于韩国语文学的一级资源( 语言与作品)和次级资源(研究成果)已有客观的规模,但是在实用的观点来看,将这些资源进行产业化最终实现 文化商品化的开发仍然是微不足道。更值得注意的是将这些资源转化为 教育产品并积极 应用的企划并不多见。我们可以就此提出站在实用的观点上再次审视韩国语文学的议题。为达成此目标,我们需要构建韩国语文学资产实用中心。具体可以划分为构建“故事银行(Story Bank)”“人物类型银行(Character Types Bank)”“口述语言资源银行(Dictation Language Resources Bank)”这三种类型,进而制定活用方案。

第二,韩国语文学资产的大众化。大众性是站在实用化的最前方,现在一直停留在学问范畴里进行的韩国语文学研究到了与大众一起共享的时刻。将学问的结晶与大众共享共乐已然成为这个领域 发展与续存的紧要之事,这也是各领域的研究人员应该担当的责任。从这个层面来看,韩国语文学资产的大众化既是人文学研究的施惠,同时也是受惠的过程。

第三,创造韩国语文学资产内含的附加值。韩国语文学资产中含有我们错失的多样价值,如果我们基于观点的不同,在韩国语文学中想必可以挖掘出更多崭新且可利用的素材。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将韩国语文学资产站在文化产业的观点上进行加工与再诠释从而创造出新的附加值。暂且不提及林权泽导演的“春香传”与李润泽演出的“乡村儒生——南冥曹植”等先例,此种观点也是带领人文学逃出危机的道路,进而成为打开人文学活路的途径。

三、古代文学领域的文化产业

现代文化显现出因为数码技术革命而转到向范世界 网络中吸取的特征,即便在高速变化的数码 环境中,固有的文化因子仍然十分重要。就是基于这种观点,在韩国语文学中的古代文学值得关注。因为韩国古代文学不仅是坚守我们固有文化遗传因子的最后堡垒,也是将我们的文化世界化的重要因素。再有,如果古代文学经过文化产业化这一过程,它将会在创造高附加值上起到很大作用。为此这里将分为研究领域和实用化领域来探讨。

1.研究领域

古代文学的研究是根据领域的细化来以文献为中心进行的,这样就容易依从保守性与闭锁性而导致形成了和现实性与大众性的遥远距离。这就是将古代文学研究形骸化,同时将古典文学禁锢在黑暗之中。过去与现在对话之时它的价值才会发光。古代文学研究的延伸扩大以及通过这样获得的现实性会将大众文化提向更高的水准。介于此,我们的尝试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这个观点出发,现将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分为两点来探讨[3]。

第一,开拓兼容现实性的新领域研究。古代文学资产的文化产业化即便不是古代文学获取现实性的唯一途径,也可以肯定的是:这会是重要途径之一。极为重要的是对散落在全国的古代文学原型的发掘与研究,即将不计其数的古代文学资产与文化产业对接,最大地发掘对现在的我们有意义的要素,并对其进行研究的扩展延伸。为了将古代文学向取得现实性的方向延伸,我们最先考虑的是 社会的关心度到达什么样的程度。在这里诸如保存会,纪念事业会以及祝节的形态值得关注。比如礼泉通明农谣保存会,旅轩先生纪念事业会,先儒祝节等多样的团体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里要说的是,具有人文学想象力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来诱导使之成为有品位的事业团体极为重要。另,重新发掘古代文学资产并使之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研究也很重要。从这个层面考量,以智异山和清凉山为中心创作的古代文学作家的游山录以及以洛东江和蟾津江等自然景观为背景的楼亭文学值得关注。这个领域的研究与现实紧密 联系的话,便可以成为当今我们最大的话题——与健康相关联的观光旅游的重要资源。

第二,古代文学研究中方法论的革新。将古代文学资产中文化产业的原型发掘后,研究的同时必然会面临研究方法论的问题。我们要从不排斥已有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中出发,因为长时间累积的研究成果依然是很重要的次级资源。但是由于不能一直停留于此,还需要开发包括作家研究、主题研究、受容研究、口碑资料研究这四个侧面的研究方法论。对于作家的研究,我们要考虑社会的关心度,更为注重一些有文学馆和纪念馆或者是构成纪念事业会的作家们。关于主题研究方面,地方重点大学要发挥其优势,例如庆北大学可以试图与“岭南圈”这一地域特征相结合进行研究。受容研究找寻的是古代文学中有可能产业化的人物和素材,并夯实文化产业化的基础。口碑研究是将全国或者某地域散落的口碑资料按照故事类型或者人物类型分类整理进而达到文化产业化的可能。这就意味着古代文学的研究要穿插于研究室与现场,研究方法论的革新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取得。基于此观点,笔者近期出版了《南冥学的生成空间》。此书具体探讨了朝鲜时代代表性的处士南冥曹植的文学在何种空间里形成,以及蕴含之意义又如何等问题。

2.实用方面

从古代文学领域来看,文化产业化的最终支点便是古代文学的资产对于现代人生活中能够诞生何种有意义的效果。我们在此直接面对的就是“实用”这一代码,古代文学通过这一代码可以获得现实性。人文学的出路不停留于抽象的观念里,而是通过具体的现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再现。

第一,需构建古代文学的实用中心。其实利用古代文学来进行文化产业化的历史并不短暂,比如“春香传”里关于春香的故事或者“洪吉童传”里吉童的故事已经制作成舞台剧、电影、歌剧、电视剧等并深受人们喜爱。对于这些虽然还需要以新视觉来持续地发展,但是在古代文学中诸如此类可以提供文化产业原型的却是不计其数[4]。我们认识这点的同时,综合并有体系性地构建实用中心也是需面对的问题。古代文学作为一种资产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构建实用中心可以从多角度来实现。这里且举古代文学中民谣的情况来说明,虽然已经有一部分得以构建,但是还可以将劳动谣、信仰谣、内房谣、爱情谣、挽歌、打令、说话谣等分类并重新构建“声音银行(Sound Bank)”。如此一来,构建的“声音银行”就可担当文化产业化的原型之役。不仅如此,口碑说话中种类繁多故事也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构建“故事银行(Story Bank)”,还可以将个性人物范畴化根据其特征的呈现构建“人物类型银行(Character Types Bank)”。第二,创造 文化产业市场的岗位。如今,文化产业的市场里需要兼具人 文学想象力的人才,也需要可以穿插古代与现代,往复于研究与现场的专业中坚力量。有如此的人才置于文化产业现场担任应当的职责时我们的文化产业才具有竞争力。经过有体系性与革新性的研究项目成为的专业人员才可以成为融合古典想象力与现代文明的中坚力量,或者作为文化财或文学馆等现场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活动。我们如今进行的人才项目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即与创造雇佣有着直接关系的层面来看是尤为重要的。如果说兼备技术力量、 艺术力量、研究力量、事业力量的人才是核心人才的话,那么他们便会被要求能够统筹企划、创作、开发、制作、流通、管理等文化产业全过程。关于这一点早在《2004 文化白皮书》中的《文化产品产业专需人才构成的展望》里有所提出。这个事实不仅可以直接在古代文学资产的文化产业中适用,在各细部阶段的人才需求中也可创造出雇佣价值。在实用面来看,古代文学的 教育与研究可持续性地实施,这一点俨然就是可实现的重要效果之一。

四、古代文学的文化产业化实例

古代文学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时,最为显著的摸索方式便是“讲述故事(Storytelling)”。现在说我们正在面临讲述故事时代也是毫不夸张的,即面临新口述或是表现(表达)的时代。讲述故事作为“story”和“telling”的合成语具有讲故事的意味。其实讲故事是自有人类以来经常在人与人之间生成并享有的,但是它在面对数码科学技术时代时,根据期望表达的大众而形成了新方式的故事。正因如此,讲述故事虽以故事的原型为主,但讲述者不断地创作出新的故事。这便是与立足于因果关系的以往叙事所不同之处。

在韩国,与地域相关联的故事比比皆是。1978年韩国精神文化院成立后并于1981年至1987年期间以全国为对象进行了口碑文学的调查发掘与收录 工作,其成果是编纂成了全85卷的庞大资料库。其中说话15 107篇,民谣6 187篇,巫歌376篇,其他21篇。现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将其音源通过 网络提供给大众,这对研究人员是莫大的帮助。与此同时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认识到增补的重要性,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对口碑文学资料进行新的调查。

韩国的口碑文学提供了表现语文学最原始的资料,讲述故事以此为基础得以活跃地实现。口碑文学被以话素讲故事、人物讲故事、体验讲故事等灵活运用,即存在提供包含神秘感的独特话题,记忆实存的人物与地域,在特定地域参与共乐的体验的诸多故事。将这些可以全部 应用到祝节上后,在市场里形成商品化进而促成产业化。

最近笔者有过以贯穿庆尚北道星州郡与庆尚南道陕川郡的伽倻山为中心开发讲故事项目的经历。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先儒们在行使路径上所创作的故事们。本项目是将先儒们途经的山水路分为两个路线并对其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揭示以故事资料为基础的产品开发的可能,通过这些可以对先儒们途经的山水路的文化产业价值进行再次思考。经过这些工作我们可以得到:伽倻山先儒山水路构成的方向设定,提升地域形象,旅游观光名胜地的灵活应用,以此导致的居民收入增加,创造以故事资料为基础的附加值,关于先儒山水路的历史文化资料的学术应运等多重良性效果。下面就本项目中分成的路线1和路线2进行简略地介绍。

路线1是从伽川三字路口出发经过星州城和秃用山城向着金凤里林下山的道路。经过仓泉里的乡村路并沿着溪流前行的话前往星州湖的路就会涌现,沿着那条路前行的话星州湖的伟岸就会映入眼帘。沿着星州湖畔走一段就会到达金水文化公园,秃用山城的山脚有通往秃用山顶的路,待到达山顶又可以一览怀抱着韩半岛的星州湖。沿着新兴后山的斜坡向下走经过金凤里林进入伽川面后,路线又与路线2相连接。

这条路线途经星州湖后至秃用山顶,可谓是切实体验山水的路线。路线中到处都散布着给予我们生活智慧的故事,亦可称它为历史文化的宝库。

在第1、2、3地点里我们可以和以爱与牺牲为基底的先儒精神相碰面,在第5、6、10地点里我们可以描绘被凤凰和老虎所守护的韩半岛之雄伟。在登顶秃用山城中的第7、8、9地点里可以直面民众们的朴素梦想和希望。在登山的过程中,途经第4地点即中山里时候可以滋润身体,下山的时候途经的第11地点可以品味健康的诗余谷山泉以及被誉为生命之水的桦树汁。换句话说,在路线1上我们可以环视美丽雄壮的秃用山城和静谧宏大的星州湖,也可以 体会先儒的爱民精神和百姓们朴素的梦想,还能体验我们民族伟大的气象。

路线1是眺望着明德室开始的。明德一词出自《大学》,有人自出生便接受的道德之意,简而言之就是善良的品性。先儒的首要任务就是自明其德并始终如一地维持,远望着明德室踏上第1路线——先儒山水路之时,便会再次感觉到游客们已经将明德载入自身。正如此,第1路线始经山水,又与其中的故事碰面,最后定要坚守品性的决心油然而生。正因如此,此第1路线名曰:“明德之路”。

第2路线是从伽川三字路口出发经玉溪的布川九曲,在晚归亭转弯经过马首瀑布并从这里进入伽倻山,再经过上善佛村·五印洞·晴晖堂·朝阳村,从栗岘山向白云洞延伸的路径。

在第2路线中途经了花竹·法林·曷谷·上善佛·五印洞·朝阳·白云里等众多村落。途经这些地方,可以直面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朴素梦想与单纯且健康的真理。在第1地点鱼龙国,第3地点三兄弟岩,第9地点龙沼,第13地点上善佛村,第19地点栗岘,第21地点鹤岩可以窥视民众们朴素的希望,对爱情无法实现的哀痛,以及关于失败的惋惜,即便那样也不放弃的耿直等我们生活的原貌渗透在各个角落里。

第2路线中也到处流露着先儒们的忠节孝友等 实践伦理,在第2地点的友莲庵,第12地点的不二门,第15地点的五印岩,第16地点的晴晖堂,第17地点的双忠斋里可以品味朋友间的友情,对君主的义理,兄弟间的友爱,以及为国而尽忠节等伦理价值。

就这样朴素的梦想和实践的伦理寄予绵延的村落被伽倻山雄伟的怀抱着,布川瀑布横向流淌,马首瀑布纵向直落。第2路线可谓是人文与纵横山水自然的调和之路。踏上有美丽山水和幽静村落的路,游客们将民众们朴素的梦想和先儒的伦理 实践相融合进而创造出全新的价值。在这之后他们会感到自身焕然一新。《大学》里揭示的先儒其次的任务就是“新民”。先儒们兼备自身的明德之后需要使人们也跟随实行而努力,这便是让百姓焕然一新的意思。先儒山水路第2路线是人文与自然的调和之路,也是由此创造出新价值的路,故曰:“新民之路”。

五、结论及提议

韩国古代 文学的研究是在传世的资料或正典为中心的基础之上以分析为主展开进行的,即便是发掘新资料或者是通过收录进行资料的收集也无法跨越分析与赋予意味的界限。再有便是与现实无密切关联的研究在很长时间里持续的进行着。如今不顾超高速 网络的普及和数码 工学技术的发达,古代文学研究依然没有达到和大众圆活地疏通。对于大众来说的人气畅销书和网络小说等被置于研究之外,大众性被当做与 艺术性相反的概念认识所支配。为了反省此种认识倾向,现提出以下几点提议。

第一,需要高扬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研究。与贯通世界的情报网的威力或者多媒体的感觉活力一起,韩国语文学在特定世界的时代里对于文学与 文化现象即时或同时发生着相互影响,所以它应该执行文化扩张的主要动力这一职责。对于此,学问的方法与领域或是其变化都在受着一定的要求。现在与现实无关的人文学知识或分析解释为主的文学研究也被主张为无效之役。

第二,需让创造附加价值的文化产业化变得可能。韩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产业化是可以多方面 应用并创造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化因距离这一概念的消失,即使在遥远的地域存在至今没有被重视的传统地域文化,我们依然可以很容易的加以灵活利用。至于之前因为高费用问题而无法利用的领域,如今可以用低费用广泛地利用。因此韩国古代文学的资产不仅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创造出附加价值,而且可以为韩国古代文学领域的扩张做出贡献。

第三,古代文学资产向文化产业化资产的转变需变得可能。文化产业化 计划中所需的资产发掘可以通过对韩国语文学的研究得到。例如,即便是广为人知的历史事实稍加虚构的要素便可以媒体影像的形式呈现,这就创造出了附加值。《春香传》《沈青传》《洪吉童传》等古典小说可以灵活拍成电影和动画,对于这些的研究定要先行才可。但是过于忠实于原文又无法引起大众的兴趣,但是最近根据薯童以及李舜臣等改编的电视剧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大众的认可。

第四,需进行与地域相关联的文化产业化。以岭南地域为例来说,此地域在亲族关系等 社会生活上儒教的思维与行动比起其他地域有更好的保存,可以代表岭南文学的退溪与南冥的作品中蕴含着儒教的理念,再加上岭南地域有众多书院和乡校,这对于儒教文化体验可谓得天独厚。自治的儒教文化看起来保守闭塞,但是在文化产业中可以赋予人道主义的要素让它在产品中发挥作用。如此一来,诸如具有岭南地域特性的语文学资产向文化产业 发展之中可能会受到世界的瞩目。

为了成功地促进文化产业,不但需要地域相关的研究机构间构建 联系网,还要与地域相关社会团体构建联系网。岭南地区有诸如大邱庆北研究院、韩国国学振兴院、庆北文化产业振兴院等多种机关。这些机关间联系网的构建主要策划地域的主要作家,岭南文化圈,祝节和文化资产等文化产业,通过这些还要一并实行地域文化资产的构建与活用研究。通过以上过程,大学里培养的人才能够到各机关担任专门业务的人际交流网络还应当得以构建。

古代文学史方向论文篇2

对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面对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困境,结合理论与实践,文章提出对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几点思考。主要包括强调原典精读、培养问题意识、合理使用课件、注重交流互动等几个方面。力图使学生不仅获得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艺术感悟力。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教学;原典精读;问题意识

文学史教材的写作,目的是将数千年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梳理清楚,总结出文学发展的规律。这样必然会重在“史”的叙述,同时罗列大量名家名篇以资证明。那么,文学史课程的讲授,是否也要遵循这一特点呢?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在每次文学史课程的开场语中,我最为强调的有两点:一是原典精读,二是问题意识。而在其后一学期的文学史课程当中,我的教学也大体围绕着这两点来展开。

一、以作品为主

所谓原典精读,也就是强调对作品的重视。有些老师认为既然有专门的作品选读课程,文学史的讲授还是应当注重史的梳理和规律的总结。我以为,这一看法流弊甚多,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作品选读或原著精读课最多为四学时左右,与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名著名篇极不相称,而学生在课外很少再去花时间读原典、读作品。史的梳理和文学规律的总结固然重要,但目前通行的几套文学史教材,对这个问题都已阐述得比较清楚,且大同小异,学生花些时间通读一遍就可获得对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印象,而要深入理解文学的发展流变,则必须通过精读作品。要想让学生重视原典精读,光靠口头强调或给他们布置作业,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在文学史的讲授过程中,首先就要以作品为核心要义。我的做法是,在进行每一个专题的讲授时,首先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地将相关内容的发展演变梳理清楚,然后重点以作品解析来证明这一发展演变的规律。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这种作品解析较为详尽而并不是像文学史教材那样只蜻蜒点水般地提到大量作品或名篇名句,另一方面,文学史的原典精读不同于作品选的原典精读,而要时时注意揭示所读作品的文学发展规律和线索。

例如在讲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时,如果是原著精读课,只需紧扣王孟山水田园诗的文本,着重揭示其艺术审美上的特性即可,而在文学史课上,则要关注盛唐山水田园诗是如何形成的,要对比王孟的创作与陶渊明、二谢有何异同。又如李白、杜甫的乐府创作,文学史课与原著精读课的最大不同,同样在于前者需以作品分析来论证文学的发展流变,而不仅仅关注这些诗歌具体的创作特色。因此,在讲授李白的乐府诗时,要注意分析他如何在以旧题写古意的基础上体现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观念,从而将古乐府的创作发展到艺术的极致。在讲授杜甫的乐府诗时,则要注意分析杜甫如何吸收汉魏乐府的神理、以新题写时事,从而开创了新题乐府。这些观点不是空洞的文学史结论,而要通过作品的纵横比较来获得。纵向上,通过比较唐人乐府与汉魏乐府,得到关于乐府流变的结论。横向上,通过比较李、杜的古乐府和新题乐府,了解他们在乐府这一体裁创作上的各自不同的艺术特性。这样,学生既读了作品,又获得了对文学史结论的深刻理解。

围绕原典精读的主线,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相应与文学史教材有所区别。文学史教材的常规套路多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分析作家作品,这种分析法的好处是条理清晰,易于学生把握,弊端则是将文本模式化地人为割裂成两个层面,陈陈相因,渐成俗套。其实完全可以按照具体对象的不同,多样化地安排讲授方式。例如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文学的重点,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体现出“集大成”的特色。这两章的内容不妨以各类体裁为纲、以经典文本为依托,详细解读李、杜在各体诗歌上的成就和他们“集大成”的异同。至于其思想特征、艺术风貌等,都可在文本的具体阐发中清晰地展示出来。又如苏轼是宋代文学的重点,其“集大成”的特色与李、杜又不一样,体现在各体文学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一般文学史教材都以诗词文的不同体裁来分节讲授,这是清晰而便利的分节法,完全可以借鉴。至于各节下的具体内容,则又由讲授者自行安排。在我看来,任何专题的具体讲授,原则之一是上文已探讨过的以作品为主,原则之二则是要有自己的学术见解,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历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总有一些考生初试分数颇高,面试则一塌糊涂、不知所云。这是因为他们往往“背”功了得,将文学史教材背得滚瓜烂熟,将文学史结论记得一清二楚,在考察文学史基本功的初试当中往往能得到不错的分数。但到了进一步考察读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面试当中,这类考生不读书、不会思考的缺陷就会显露无遗。造成这种情况,老师在文学史课当中引导不力可以说也要负相当的责任。

作为高校教师,与中学老师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同时也是推进学科和学术发展的研究者。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分段讲授和古代文学学科的分段研究是一致的。作为本专业的老师,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心得运尉在课程教学当中,既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试想,如果连老师自己都只是照本宣科,没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又怎能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学术素养呢?

文学史教材的特色在于,它所吸收的都是比较经典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偏于保守,不能体现学术的前沿性和最新成果。老师在课程教学中,不妨引入一些自己思考比较成熟的学术成果,或向学生介绍一些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判断。如新乐府运动,因为具有揭露时弊和社会矛盾等“现实性”特点,在一般的文学史教材里都评价甚高。但要客观评价白居易的创作思想,还须全面了解他的新乐府诗,其中并不仅仅只有我们所熟悉的揭露时弊的那几首,还有不少颂美之作。正如白居易自己在序中指出的,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其中“为君”是第一位的。这个目的从其早年的新乐府诗到晚年的闲适诗,其实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再加上艺术表现上的理念先行、形象苍白、语言繁杂、过于激切等弊病,这也就决定了新乐府远没有达到杜甫那种融汇着诗人悲天悯人情怀和醇熟的艺术表现的新题乐府的创作高度。又如李清照,作为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在文学史教材中,往往注重从她的性别入手,认为其创作成就的取得,在于以女性之笔写自身爱情,较之“以男子而作闺音”更为自然真切。但我常常会提醒学生注意《古今词统》对于易安词的一句评价:“亦是林下风,亦是闺中秀”,这也成为我解读其词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李清照生长在文人士夫之家,深受宋代士大夫文化的影响,与男性文人一样欣赏魏晋风度,与男性文人一样推崇陶渊明而非谢道韫,身为女性却颇有士大夫的清雅超逸之气。如此才能解释她的词中有超越其“别是一家”观念的《渔家傲》,有为数众多的饮酒、咏菊、咏梅之作。

与研究性质的专题课不同,作为专业基础课,文学史的讲授也不可过于讲求学术性和前沿性而偏于艰深。正如文学史教材的编撰者往往各有专长却需顾及全局,而不可一味多谈自己所擅长的研究对象。文学史课程的

讲授,同样须平衡学术性与基础性。现在很多研究者的学术领域越来越向纵深发展,研究的作家作品可能是文学史较少涉及的二三流作家,如果在文学史课程上花费太多时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则不利于学生把握文学发展的主线。以我自己为例,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在宋诗和宋代文化,曾经研究过的不少作家如司马光、朱长文、郭祥正等都是不入文学史主流的。如果大谈他们的诗歌,必将占用宝贵的文学史课程时间而影响学生对更重要的作家作品的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与科研只能分离,恰恰相反,教学其实对于科研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虽然我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宋代文学,但在讲授唐宋文学史的过程中,对于唐代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最终形成一篇探讨唐宋思想文化变迁的论文《论宋人对“九龄风度”的接受》(《文学遗产》2010年第5期)。

讲出与文学史教材不一样的新见解,对于老师来说是学术素养的体现,对于学生来说则正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如果只知记诵文学史结论而不善于怀疑、不善于提问,不知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狭义言之是文学研究的能力,广而言之则是进行一切工作的能力。大量事实证明,在文学史的考核和论文写作中善于选题和分析论证的学生,即使他将来并不从事中文方面的专门工作,在更广泛的职业领域也总是能做得得心应手,而这与他在大学专业教育中所获得的能力锻炼是密不可分的,其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便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我总是在学期之初的开篇语中便强调,文学史是“史”的一种,一切落实在文字上的历史都是由带有主观意图的史家所写,它不等同于客观史实本身,因此须时时抱有怀疑精神。在文学史教学过程中,我也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讲解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并不直接谈它有何艺术特色,而是提出一系列问题请学生思考、回答:首先请学生谈谈对中小学时老师的解析是否认同、现在又是否有新的理解;其次指出现在通行的版本并非李白原作,是经过了明清人的改造而有两处异文,请学生选择哪个版本更好并说明理由。又进一步请学生思考,我们接受明清人将第一、三句改成“明月”,或与李白诗中多次用到“明月”有关,请学生谈谈“明月”意象在李白诗中及其他名篇中的运用。最后指出李白的《静夜思》是对傅玄《古诗》的改造,请学生加以比较,以更深入地理解李白在乐府体绝句写作上的特点及这首诗所体现的高妙的艺术概括力。又如,在讲析柳宗元的《江雪》时,首先引用胡应麟的一段话:“千山鸟飞绝’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与辋川诸作,便觉太闹。”请学生思考如何理解柳诗之“骨力”与“闹”。并由此引出柳宗元贬谪诗的书写、冷峭格调的形成、其山水田园诗与王孟诸家相比有何异同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这些问题的设计和提出,目的是在纵向上考察学生对于“史”的线索的把握,在横向上以比较的眼光和方法,学会找到学术切入点,结合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艺术审美能力,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文学史教学的课内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可通过多种方式,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课外训练,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术潜能,并达到良性的教学相长。例如依托学校和文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我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提出“宋代士大夫文学研究”的课题设想。受到我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启悟发和吸引,有一二十个学生提交了希望参加本课题的申请。经过考察,我吸收五名学生参加这个为期两年的课题小组,定期举行小组讨论,指导他们读书、查阅文献、选定具体研究方向、准备论文的写作。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学术训练,这些学生的研究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既为古代文学研究培养了优质的后备力量,对于我自己的学术研究也有着良好的推动力。

三、合理使用课件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当中的日益普遍和广泛,如何合理运用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研究者撰文提出,应当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我认为这一观点很值得商榷。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不可滥用,而应根据学科特点,审慎地决定用哪些、如何用,否则将适得其反。在我看来,课件为文学史教学提供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将提纲、作品和相关资料展示给学生,而不必再费时费力地在黑板上抄写;同时也可以将一些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音乐资料播映出来,使学生有直观生动的感受。例如讲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以放一幅诗中所描写的西北特有的“白草”即芨芨草的图片,它是大不同于中原及南方常见的柔软低伏的小草的,学生才会明白为何草也能被吹折,而卷地的北风将性极坚硬的芨芨草都吹断,又可见这北风是如何地劲烈。又如讲到姜夔的十七首工尺谱是唯一留存的词乐资料时,可以放一首他的词乐或词调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下宋朝的“流行歌曲”(当然,也还要告诉学生,音乐资料的留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调高和调式难以确定,这是否是宋朝流行歌曲的真面目,其实还须存疑),以期对词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文学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

但是,课件的使用是有限度的,这与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有关。古代文学是探求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学科,不但创作者需要艺术的想象力,研究者同样需要以充沛的想象力去做“同情之理解”,有“声”有“色”的画面和形象越多,在某种意义上越会束缚这种想象力。例如在讲授唐诗时,以同样讲求意境的文人写意画来表现诗意,还差可相称(其实从艺术的层级上来讲,绘画还是比诗歌低了一级,在表现力上比诗歌所受限制更多),而以现代摄影技术拍摄出来的画面和镜头来表现,我以为还不如没有。有教师撰文大赞在课堂教学中大量运用视频、图像资料的好处,并举例说自己在讲解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时,播放了一段吴奇隆主演的《问君能有几多愁》中亡国后李煜与小周后被迫分离的电视情节,学生都沉浸其中“很受感动”。我以为,这是对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的盲目迎合。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需求自当做设身处地的认真考量,却绝不可一味迎合。由此我想起我的导师张鸣先生回忆他当年在北大求学时听林庚先生讲词:“我还记得先生讲到‘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讲‘风满袖’的意蕴,先生平静地、引经据典地讲着,当他停顿不讲的片刻,静静地站在写满优美板书的黑板前,静静地看着我们,教室里所有人也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先生。我突然感到了先生绸衫的袖子似乎在飘飘浮动,其实当时教室里并没有风。这个富于诗意的幻象是如此的神秘,那无言的瞬间是如此的意味深长,我想当时所有的人一定都感受到了诗的魅力,一定都感受到了那静默之中的召唤。”(张鸣《那难忘的岁月,仿佛是无言之美》)身着整洁飘逸的中式绸衫,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偶尔举起左手看看手中的卡片,或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优美的板书。这就是当年的北大学子对于讲台上的林先生的共同记忆。他只是用他的诗意的语言和文字便引领学生进入到 了诗意的境界,使听课的学生都受到深刻的诗的洗礼,并豁然领悟到学问的高境界。这样简单、纯粹而诗意的教学方式,自然只有大师才能为之,且不可复现。但我辈后学至少能心向往之,至少不要在相反的路上越走越远。

四、注重交流互动

文学史由于内容多、课时少,不得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但如果从头到尾“满堂灌”,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合理地组织交流、互动与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老师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的经验是分为课上穿插讨论、集中讨论和课下利用网络交流互动。每次课都有穿插讨论,上课伊始先以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讨论上次课留的思考题,课中则随讲授内容随时提问、讨论。集中讨论是在整个学期的文学史学习当中安排一至两次。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抽一道题,各自准备,分工合作,集中展示。等到上讨论课时,本来规定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发言,但学生往往积极性很高,有的整个小组都要跑上台去,有说的,有唱的,有演示PPT的,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效果也不错。课下的网络交流互动则主要利用郭英德教授主持开发的“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分派学生完成若干个专题的资料搜集,传到网上,资源共享,而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文学史的延伸学习和学术训练的过程。另外还可利用电邮、博客等网络交流方式随时进行互动和沟通,这样就大大弥补了课上不便交流、课间没有时间交流的不足,同时也为一些较为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提供了不见面的交流方式。我在教育部网培中心进行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时,主讲教师、复旦大学的骆玉明教授曾经介绍了他利用博客进行文学史教学的经验,要求每位同学都必须在他的博客上发言、跟帖,并视发言、跟帖的数量和质量给分,计入平时成绩,这样就将本来只是自由、随意的课下交流方式并入到考核范围,督促学生随时学习和思考,并打破了只凭一两次考试定高下的考核方式,很值得参考和借鉴。但实施起来也有难度,最大的问题在于必将极大地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尤其是在学生人数动辄上百的情况下。因此,像这类新型而有益的教学方式的实行,有时候还需要学校和院系的支持,例如配备助教等。

综览学生对我的古代文学史教学的评估意见,说得最多的是“有学术性”,“有自己的学术观点”,“找到了新的学习方法”,“在如何读书如何看待学术方面有很大启发”,另外的一些意见则有:“条理清晰、知识广博”,“互动展示环节不错”,“善用教学辅助资源,注重交流”,“可适当增加视频、图片资料的播放”,等等。可见学生对于我的注重培养学术能力和问题意识、注重交流和互动的教学理念还是颇为认同的。至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何为“适当”,这是我在将来的文学史教学中还须继续摸索和实践的课题。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古代文学史方向论文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史学】热点

【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