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历史 > 历史故事大全 > 其他历史故事

中华传统的美德故事(3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你知道中华传统的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百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华传统的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传统的美德故事:吉翂拒举

【吉翂拒举】

梁有吉翂。孝行纯笃。因父求名。引为耻辱。

【原文】

梁吉翂、字彦霄。冯翊人。天监初。父为奸吏所诬。罪当死。翂年十五。挝登闻鼓乞代。武帝释之。丹阳令王志欲举翂纯孝。翂曰。是何量翂之薄也。父辱子死。道固当然。若翂当此举。是因父求名。何辱如之。固拒而止。

李文耕谓痛父之冤。而挝鼓求代。则得代固甘之。即不得代而与俱死。亦甘之。其心固不知天地间有生死祸福矣。况名誉乎。读翂父辱子死之言。乃真见仁人孝子之心。光明磊落。不杂一毫私意。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梁朝有个吉翂。表字叫做彦霄。是冯翊地方的人。在天监初年间的时候。他的父亲被奸臣诬陷了。罪名应当论死。这时候、吉翂的年纪才十五岁。他就去敲着朝堂上伸冤的鼓。要求代替他父亲的死罪。武帝就把他的父亲释放了。丹阳地方的县官。姓王名志的。要把吉翂当作纯孝的人。荐举到朝廷里去。吉翂说道。你为什么这样的小看我呢。父亲有了耻辱。做儿子的代替去死。这是在道理上应该当的。倘若翂应了这个选举。那就是因了父亲去求名誉。天底下是没有像这样重大的耻辱了。吉翂固意的拒绝。王志才把荐举的事停止了。

中华传统的美德故事:刘宽多恕

【刘宽多恕】

刘宽示辱。仅以蒲鞭。失牛误认。徒步归焉。

【原文】

汉刘宽、温仁多恕。有失牛者。就宽车认之。宽下驾步归。有顷。失牛者得牛送还。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典历三郡。吏民有过。但以蒲鞭示辱。

逯乡侯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自责。见父老慰以农田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夫人欲试宽、令恚。使婢奉肉羹。污其朝衣。宽曰。羹烂汝手乎。人感德兴。日有所化。余取其以耻德化人者。

【白话解释】

东汉朝时候有个刘宽。他的为人温和仁厚。又很宽恕。有个人遗失了一只牛。就把刘宽驾车的牛、认做了他的牛。刘宽就下了车。一步一步的走回到家里。过了一回儿。失牛的人、把自己的牛寻着了。就把刘宽的牛仍旧送回来、还给刘宽。并且谢着罪说道。我很惭愧。对不住你长者。随你办什么罪好了。刘宽说道。东西或者有相像的。事情或者有错误的。既然你很辛苦地来送还了我。何必还要谢罪呢。那地方上的人。很佩服刘宽的不计较。后来刘宽历任做了三郡的太守官。每逢下属们和百姓们有了过失。只用了蒲草做的鞭儿打他们。表示一种羞辱。

猜你感兴趣:

中华传统的美德故事:程门立雪

北宋,洛陽。

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创立的理学真是个令读书人痴迷的学问,他们的学生杨时和游酢(zuo)为了一个问题竟从清晨争论到午时。由于没有结果,胸臆不畅,情绪也无法平静,只好去求教老师程颐了。

匆匆地赶路,谁也没想到进餐,甚至没有想到这正是洛陽城炊烟满空的时候,老师也要吃午饭。

性情中的杨时其实已是四十岁的人了,他从小好学,经十年寒窗中了进士,做了官,却又悔恨作官不能研修学问,竟然辞官跑到洛陽城拜程颢为师,求教理学。程颢过世,他又拜程颐为师,继续学业。他立志不学到理学真谛,誓不作休。

赶到程颐家时,杨时和游酢才觉察到自己行为的莽撞。他们踮着脚到窗下窥探屋中老师的动静。

程颐早用过了午饭,此时已恬适地斜倚在椅背上睡着了。

“怎么办?”游酢悄声地问。

“还能回去吗?”

“我们的争论还要老师评判,怎么能回去。”

“那就不要打扰老师休息,在门前等老师醒来。”

他们垂肩肃立在门前。

陰云堆上来了,朔风吹起来了,霎时间洛陽城下起了鹅毛大雪

雪花落在程颐门前两个学子的身上,白了他们的头发,白了他们的眉毛,白了他们的衣衫。程颐门前分明多了两个雪塑的人。可他们的眼睛在动,或怒或喜,或急或静。他们在用眼睛继续着上午的争论。

门终于开了。程颐被眼前的两个雪人惊住。

“你们……你们怎么站在雪里?”

两个雪人露出笑黡,向程颐恭敬地作揖。

“你们……你们快进来。”

两个雪人躬身进了屋,门外留下了两双一尺深的雪窝。

“你们……你们……”

程颐没再说下去,望着深深的雪窝笑了。

尊师是做学生的美德,有这种美德的学生一定会成长为令人尊重的人。杨时“程门立雪”最终学到理学真谛,成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其他历史故事】热点

【其他历史故事】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