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实用3篇

从大范围上说“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中国古典哲学对待生态的最有力的总结,是从古至今哲学的基本观念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以下是百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智慧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篇1

刚柔相济:中国模式的深层哲学智慧

[摘要[刚柔相济,执两用中,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蕴含的深层哲学智慧之一。中国模式从总体来看,就是集古今之智慧,汇中外之优长;不走极端,而取中和;灵活多变,不失其刚。

[关键词]刚柔相济中国模式和谐社会

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

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懂得了“刚柔相济”的道理。在他们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刚性和弹性,而且正因二者不可分离,相互作用,才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即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在这里,“刚柔相济”既是对事物的客观规律性的揭示,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手段,是一种方法论。“一张一弛”,既是治国理政的原则,也是做好日常工作乃至修身养性的方法。

其实,一切事物都是刚柔一体的。我国古代兵器中,弓箭具有最典型的刚柔一体特性。“张”字从“弓”从“长”,由此便可大体知道张力的意思。张力的存在表明,事物的结构可以改变,但要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事物就会被破坏。正是在事物结构的有限变化中,即一张一弛运动中,事物方显示出它的功能来。拉弓射箭就是这样。

刚性是事物结构的稳定性,弹性则是事物结构的可变性。没有稳定性,一个事物就不成其为自身;没有可变性,事物会失去灵活性甚至失去生机与活力。但就一个社会来讲,其刚性和弹性又是相对的。比如,经济结构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系统中比较具有刚性的东西,它基本上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政治结构相对来说具有弹性,文化系统的弹性就更大一些。但即使是在文化系统中,也有刚性与弹性的区别。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面,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它大致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性质,具有刚性;而佛教、道教具有补充儒家思想之不足的性质,具有弹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儒佛道互补”。这种刚柔相济的文化体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努力做到刚柔相济,正确利用事物的刚性和弹性,是我们分析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也应当是我们观察和分析中国模式并积极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推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刚柔相济是中国模式成功之奥秘

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乃至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道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模式中蕴含着刚柔相济、执两用中的哲学智慧。

中国模式形成的30年,就是其经济社会结构不断调整并不断增强弹性的30年,但在这个过程中,又始终没有失去其刚性。这个刚性就是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始终坚持,没有动摇。在坚持刚性的同时,又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其弹性或灵活性,这就是对基本路线的内容不断进行调整。比如,我们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进一步完善,把原来的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调整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指标;把“四项基本原则”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标准由原来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调整为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具有刚性,又有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和灵活性,具有弹性。

就中国的经济模式来说,它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较好结合,是刚柔相济的典范。资本主义主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推动经济,但由于市场机制过于灵活,因而很难避免经济危机。传统社会主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病,取消了市场经济,只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推动经济,但由于计划经济管得太死,很难使经济富有活力。实践证明,走两个极端都是不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超越了资本主义,又扬弃了传统社会主义;既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又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使“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同时发挥作用。

就中国的政治模式而言,也具有刚柔相济的性质。资本主义普遍实行多党制,这种制度比较灵活,但却常常影响政治稳定,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引起动荡。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行一党制,这在短期内比较稳定,但由于缺乏民主,最终会导致严重动荡甚至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则既吸取了二者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较苏联共产党的一党制更具政治弹性和政治包容度;既保持了政治秩序的稳定,又体现了广泛的民主,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不仅提供了宽松的执政环境,也积累了丰厚的政治和社会资源。

就中国的文化模式而言,它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同时允许和鼓励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也是相吻合的。中华文化之所以数千年来没有中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很少被动摇。同时,各种文化、各种宗教共同发展,和谐共存。中国现代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只有坚持其主导地位,才能保持社会思想文化的稳定发展;同时,又要大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才能保证全社会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仍需以刚柔相济原则完善中国模式

尽管中国模式已经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性,但它仍然在发展中,有很多问题还有待探索,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充分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发展自己,更是应当努力思考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在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其中既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包括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建设方面,很多问题还是未知数。而恰恰是在这个方面,矛盾比较突出。比如,有的地方贫富差距过大,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一句话,社会关系绷得太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建构和谐的社会关系,仍然需要按照刚柔相济的原则来进行。

要按照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尽快建立消除贫富差距的社会机制。这类机制有很多方面,包括实行高额累进税制度、征收遗产税,乃至最终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废除继承权等;尽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广大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使得人们敢于消费,能够过一种人人享有的体面生活;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公益事业,使得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总之,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大本大源,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必须具备刚性。

此外,还应当建立解除社会压力的长效机制。一是应当建立“释放压力”机制,加大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力度。目前正在开展的“大信访”就是一种很好的举措,但不能当作权宜之计,而应当建立长效机制,使得人民群众有意见能够尽量尽快表达,使得社会压力能够逐步释放。二是应当建立“分解压力”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分级管理,使得矛盾层层分解,层层解决。目前在很多问题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表面看来是对问题很重视,实际上效果不好,常常造成职责不明,或上级太紧张,下级太松解;或有的忙死,有的闲死。三是应当建立“压力预警”机制,加强对社会压力的研究,形成分析报告,提出多种可能性对策,使得各级政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把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社会震荡。

同时,还必须有实现社会和谐的弹性措施。比如,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目前我们国家的财力物力还很有限,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一个过程,只能首先解决最困难群众的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人民群众了解国情,理解政策,体谅政府,还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以人为本精神,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作者为中共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

改革开放的大智慧:“刚柔相济”

“刚”、“柔”是我国古代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对概念,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哲学思想。千百年来,其丰富的内涵被广泛地运用到政治、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世哲学乃至治国方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也充分体现。

第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刚性”原则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本身,也在不断改革、不断调整、不断转型、不断完善,以不断适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客观需要,比如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自我调整。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刚性”原则也是刚中有柔的。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这是“刚性”,但我们从来不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根据中国的国情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个“刚性”目标。但在改革过程中怎么改,还在不断探索。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柔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作为“四项基本原则”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乃至整个工作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刚性”原则。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与时俱进”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柔性”。(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邹东涛著作《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看了“中国哲学智慧论文”的人还看了: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篇2

中国哲学视阈下的生态智慧

当今全球都被生态破坏这一问题所困扰,相应的更多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如何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生态问题上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生态的问题在态度和解决方式上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对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也在加剧,对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哲学学者对此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的古代哲人就已经对生态问题有过认识,所以无论是如今的法律构建还是哲学思考都应当重新审视古典哲学对生态的观点,继而引领现代走向未来,为我们的生态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古典哲学对生态的表达

我国的古典哲学以儒家、道家最具有代表性,两家都对生态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理念,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对此笔者做如下介绍: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生态最为有影响力也是最能表达儒家思想的观念,从大范围上说“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中国古典哲学对待生态的最有力的总结,是从古至今哲学的基本观念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笔者在此对“天人合一”思想作如下理解:

人是“天”的一部分,“天”是人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生态的认识,即对天的认识与西方的上帝观点大为不同,生态是指自然界的所有,是真实存在的,而其形而上的才是超乎现实存在的天道、天德,这两方面在传统的儒家看来是统一不可分的。儒家对人的认识是与自然紧紧相连的,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依靠自然而生存,也即为天人合一的主张所在,人是“天”的一部分,“天”是人的一部分。北宋哲学家提出:“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无与也。”乾坤是天地的代称,天地是万物和人的父母,人世间所有认识和知识的来源都是自然,天、地、人三者混合。

而汉代的董仲舒认为人在生理上与自然也是统一的,这种学说在如今看来似有不科学之处,但是从人来源于自然,与自然同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这样的理论有其合理之处,可能在未来这一观点会得到相应的验证。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有过“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表达,是说世间万物都是人生存发展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身体的一部分。首先人的生活物质来源离不开自然界,人的衣食住行依靠从自然界中所获得;其次人的思想意识也是由对自然界的认识发展而来;再次,“天道”“天德”思想体系也是对自然生态的体悟。人对天的认识实际上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只有人在认识行动上与自然的发展规律相适应,才能够从自然中得到物质支持,才能发展人类自身,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所以说中国古代儒家认为的“天人合一”明确体现了人与生态相依相存的特点,儒家的先哲们也从中总结出了天即自然生态是人内心思想的源泉,只有人心与自然生态相伴发展、互为体现时才能进步,只有人善待生态才能在自然界不断的繁衍发展。

(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道家与儒家在生态观点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存在着哲学上的认识差异,传统道家认为宇宙是由太极发展而来,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组合而成,《老子》中最经典的表述是这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所说的“一”代表了生态的整体性观点,“二”“三”则体现的是人的动态发展及与自然发展的和谐性,万物是我们在发展中所产生的、遇到的各种新层次的事物,体现了生态的多样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最为有价值的,也是现今所提倡的和谐理念。

道家哲学思想对生态的观点重在“以天和人”,认为生态在其演化发展中对人具有包容性,而这一观点的弊端也正在于此,对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认识不到位,相对于儒家哲学思想对人的重视存有不足。但是关于人与生态的地位认识上道家哲学思想却有其先进性,道家认为人与生态万物都是平等的。

从道家哲学总体上看,强调生态的价值多于儒家,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上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和谐的关系要不断维护,人的发展要放到整个自然生态大环境之下,尊重生态的发展规律。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的哲学都是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共生发展的,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都是一种生成论的世界观,是不可分的整体,但是两家在观点理念上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总而言之对生态的关注要注重和谐,要善待我们的源泉,要走双赢的发展道路。

二、生态哲学中的宗教问题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在有形的物质世界的自然生态视野之外,还存在着形而上观点的“天道”“天德”思想体系,这是我国古典哲学与西方哲学最为明显的区别所在。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并不是超乎现实的空想理论,而是与生态自然统一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新体现,它来源于自然,也为自然的发展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功能。“天道”“天德”对人而言强调的是自然的主宰作用,在整个自然界孕育生命的大背景下,“天道”“天德”是依附于自然界而存在的,但是在功能作用上又是有主宰作用的,从而使人们对自然界,对“天道”“天德”有了敬畏之心,即儒家“敬畏天命”的宗教精神。这一哲学精神对生态的意义非同凡响,从中可以领悟自然生态并不是单纯的认识领域,自然界与人的关系也不是以人的主观意识来构建的,是需要人们认真、理性的去对待的,敬畏天命就是要求人们在与自然相处时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才能继续的生存发展下去。相反,如果肆意破坏自然生态,上天会对人有所惩罚,从现今来看我们人类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了自然对我们的惩罚。过去在工业化发展建设中对生态的破坏已经超乎了必要的限度,对生态毫无克制的掠夺和污染、破坏,使现在的生态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本身。

中国 哲学的宗教精神,除了上述“敬畏天命”,还体现在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回馈这一方面,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的先哲,都认为天地是人的父母,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要对自然生态报答恩德,要有仁爱之心和敬爱之情,这是度人的内心宗教情感的反映,这种积极的宗教情感对人们保护自然生态 环境是有益的,对今天的哲学和生态 发展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三、传统哲学思想对当代生态问题的启示以及局限性

以儒家典型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例,其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一的思想,对我们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生态问题,重新使生态回归良性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万物中比较人并不比其他物种在价值上更高,人高于其他物种的只是在德行方面,儒家称这种德行为“仁”,在生态上的体现就是要求与生态和谐相处,这种认识观念值得我们今天来弘扬,因为过去对生态的破坏急需我们来修复这段不和谐的关系,审视我们自身的德行,到底该如何发展。对比现今的主流生态价值观,儒家哲学早就对此做出了指导,所以对我们今天和未来的生态发展是有很深刻的价值可借鉴的,是对待生态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 社会发展至今,原来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 经济结构也由原来的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完成过渡,并逐步向着信息社会发展,“天人合一”的基础土壤也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态环境受到的也是深层次的破坏,传统的观念已经不能根本改变这一现状,所以对传统的哲学生态观应当取其精华,不断丰富发展其内涵,与现代科学和哲学价值观相结合来解决现今全球性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才能奏效。

第一,儒家哲学对伦理秩序的维护重在人际关系方面,而忽视对自然生态的规范和调节,对整体以及深层次的生态缺乏深刻的认识,时代发展至今,需要我们对传统思想继承、弘扬和发展创新,对儒家的哲学生态观结合当今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新的发展观念加以改造,解决自然生态与人在发展上的矛盾,克服传统哲学思想的片面性。

第二,对人的 教育感化以人自身参悟为主,使思想的指导作用局限于道德层面,而对 实践中践行和谐发展观没有重视,所以在解决问题方面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推动和解决实际的生态问题还没有系统科学的论证。所以我们对此要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结合科学,运用于调节人与生态关系上。

第三,仁的思想给生态观冠以了神学色彩,儒家“天人合一”是以仁作为理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对自然生态也赋予了仁的色彩,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使得神学的色彩更加浓厚。我们对此在理解时应当从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角度来看清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用这样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看待生态的态度,树立和谐共生的发展观。

总而言之,用古典哲学的生态观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严重的生态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思想理念进行批判的吸收,取其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与时代的特点紧密结合,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相处的美好愿景。

产生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人们价值观念的问题,也有制度内容的缺陷等等,环境变化体现着价值观念的变化,也正因为此,法律生态化是对生态哲学的一种反映,是传统的哲学生态观逐渐发展为制度保证的一种趋势,是指导价值观念树立的一种国家活动,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四、结语

自然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也是所有财富、意识、价值的来源和动力,人是生态中的人,这早已被我国古典哲学的先人所意识,也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价值理论观念。传统的生态价值观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也有不可忽视的不足与缺陷,对于我们今天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并不断发展创新,结合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指导新的和谐生态观念的树立,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释放力量,力求实现人与生态自然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中国哲学智慧论文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