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语文 > 国学知识 > 哲学

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论文(3篇)

哲学本身并不完美,它也需要发展、前进、补充和完善,甚至推翻,但哲学的美丽之处在于它的世界观是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发现世界的本质规律,探寻无穷尽的真理;以下是百文网小编整理的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论文篇1

【摘要】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它讲的是一位将近九十岁的老人愚公,因太行、王屋二山使自己出入不便,而下决心要移走这两座大山的故事。这个流传数千年的故事,从古至今,对愚公是真愚还是假愚,人们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我用哲学的眼光来看“愚公移山”,道出其真谛。

【关键词】哲学 愚公移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55-01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它讲的是一位将近九十岁的老人愚公,因太行、王屋二山使自己出入不便,而下决心要移走这两座大山的故事。这个流传数千年的故事,从古至今,对愚公是真愚还是假愚,人们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下面我用哲学的眼光来看“愚公移山”,道出其真谛。

愚公之智一: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移山的人又少,且老的老,小的小。“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当时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不然发现,两座大山好比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面对山的态度就是面对困难的态度,愚公意识到了移山存在诸多困难,如山太高,人太少,路途遥远,工具简陋等,但愚公没有退却,能够正视移山中的困难,对移山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不躲避,敢于克服困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哲学眼光来看,愚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并积极去解决矛盾。

愚公之智二:

智叟劝阻愚公说:年事已高,移山是不聪明的做法,靠你的力量是移不走这两座大山的。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移山过程中是存在重重困难,但愚公相信靠他的子子孙孙一定能成功,愚公这种勇往直前,敢于挑战,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蕴含着愚公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又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地克服移山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挑战。愚公又认为,山不会再高,一点一滴地移,再大的山也能够移掉,告知子子孙孙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会实现质的飞跃。愚公胸怀大志,不被困难所吓倒,敢想敢说敢做,终于把两座大山搬走了,从敢想到敢说到敢做都折射出愚公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无论怎样艰险,只要具有坚韧不拔的决心,充满必胜信心,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和愿望。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愚公之智三:

愚公,在世人心中是一个勤劳、朴素、明智的智者。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坚持移山这是想前人不敢想之事,干别人不敢干之事,敢为天下先,这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愚公带领家族成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畏艰难险阻,敢于付出的精神也一直被世人所传颂。愚公移山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改造自然的一个缩影,太行、王屋两座山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但人在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愚公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和不屈不饶的意志揭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愚公之智四:

愚公意识到正是这两座山阻挡了与外界的交流,决定移山,通过移山来改变交通不便的现状,加强与外界信息、物质上的交流。于是,愚公率子孙万代挖石运土,移山填海,在一定程度上愚公能把山里与山外、山与海联系起来,能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愚公所表现出来的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所以愚公是个智者!但是愚公也有真愚的一面。

愚公之愚一:

为了给自己家开路,竟然要把两座大山搬走。这当然是得不偿失!任何一个稍有常识、稍有理智的人都会说这是可笑的,极端不值得的。搬个家容易,还是移山容易?即使经过子子孙孙的无数代努力真把山移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而搬个家或者修一条公路要比那轻松无数倍!所以,才叫他“愚公”!真愚也!愚公移山虽有顽强的精神,但愚公不知变通,不灵活,不敢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花上子孙后代几代人的功夫去移山实不可取。

愚公之愚二:

山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愚公的愚就在于无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让世世代代都去移山,去掉两座山去填一个海,原始的自然环境被毁灭,破坏了山与海的自然生态平衡。山里人靠山吃山,把山移走了,失去了生活资料的来源,照此下去,不是坐吃山空吗?山挡路可以迁居,还可以凿掘隧道通行。像九宫山,沉睡千年,一朝被开放利用,引无数中外游客纷沓而来,日进斗金,可视为金山银山。人是自然界中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顺应自然,服从自然。从这角度考虑,移山之举不可取。

愚公之愚三:

愚公之愚还在于不自量力,太行、王屋二山如此之高大,而愚公认为靠自己家族的力量能够把山移掉,愚公精神固然可嘉。试想,山就这么移下去,至少需要多少代人,而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难道应该用来移山吗?这样做值吗?愚公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去分析移山的条件、时空的不利因素,盲目作出移山之举,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移山上,愚公真愚,但让子孙后代也跟着愚,这是可悲之处。

昔日愚公移山,留给后人很多思考的空间。今天,我们应该更多的从哲学层面去学他的“智”,同时,也要从哲学的层面来摈弃他的“愚”,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愚公移山的精髓。

看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论文”的人还看了:

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论文篇2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有一幅画叫《雅典学院》,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经典之作。画面中央便是那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柏拉图手指直指上天,代表他创立的客观唯心主义;站在他旁边的年轻的亚里士多德手指指向前方,代表唯物主义。风华正茂的亚里士多德超越了他白发苍苍的老师柏拉图,而当他自己也变成一个老人的时候,他创立的哲学体系已经成了一代经典,统治了人们的思想几百年。直至几百年后,苹果树下的那位睿智青年牛顿,站在他的肩膀上,推翻了他的力学体系,成为新的科学巨人。在拉斐尔的故乡,又有一位年轻人,他提着一大一小两个铁球,踌躇满志地登上了比萨斜塔,用“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新的真理,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他的名字叫伽利略。直到20世纪,“相对论”的题目出现了,另一个伟大的名字――爱因斯坦,他已站在牛顿的肩膀上,他看得更高、更远。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故事:在一个装满砂粒的瓶中不断地注入水,水却可以不外溢,这是因为充满流动性和渗透力的水多次发现了砂粒间的空隙而不断地填入其中。这在人文学科中如此,在自然科学中亦如此。于是,世界不断地进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一代代的哲人不断地向前发展,或是补充,或是推翻前人的结论,因为他们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眼睛寻找真理。

哲学本身并不完美,它也需要发展、前进、补充和完善,甚至推翻,但哲学的美丽之处在于它的世界观是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发现世界的本质规律,探寻无穷尽的真理;它的方法论是要用发展且辩证的观点指导思想,用美丽的逻辑思维去进行寻找过程中的感性把握与理性分析。

苏格拉底对他的门徒说:“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正是这种对真理“不知道”的哲学态度,使哲学家的眼睛可以看到更广远、更无穷尽的境界,从而去开创一个新的地平线。正是这个新的哲学地平线,使得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

“让真理与你为友”培育了哈佛学子虔诚的学术品质,正如那正襟危坐的哈佛坐像下镌刻的文字:理性、前卫、真理。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寻求真理的方法和一双哲学的眼睛,这一点,哈佛做到了。

为了真理,我要寻找一双哲学的眼睛。

这也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虽然没有完整的论证过程,但作者所要证明的“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眼睛寻找真理”这一议论目的达到了。在材料运用上,作者由“推荐素材”中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拓展思维,引入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作补充;同时合理引用了顾城的诗句、苏格拉底的箴言及“让真理与你为友”的哈佛校训,读来有理有据,贴切翔实。

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很重视表达,第二段作为议论的背景资料,行文上用了描写,人物形象鲜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而三、四段围绕研究真理问题上的承继关系展开论述,由于前面铺垫得好,论述起来要言不烦。无论是叙还是议,本文的语言表达都很老到,流畅自然。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论文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哲学】热点

【哲学】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