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学习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初中化学题型归纳总结(汇总3篇)

化学是初三才开始接触的,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比较难学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化学,以下是百文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化学题型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

一、坚持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课前把要讲的内容先通读一遍,阅读时,对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复阅读,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对关键字、词、句应认真钻研,确实弄懂所读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分清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哪些通过自己看课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边记上记号,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有张有弛,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取得较好效果。

二、重视课堂学习

上课是学习的主阵地,是决定这节课能否取胜的关键,听课不仅要用耳,还要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用“眼”去观察老师讲课的一举一动,实验操作及现象;用“耳”去听;对于重点、难点、关键点一定要仔细听,对老师讲到自己通过预习经掌握的内容可稍放松一点,对老师多次强调的内容,还要动“手”记下来,当然要记要点,提纲式,不能全记而妨碍听课;还要用“脑”去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随老师的思路去分析,去理解,只有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三、及时搞好复习

记忆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结果,根据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遗忘之前及时复习,而不是忘了后再重新记忆。”复习分课后复习、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课后复习要认真阅读当天的内容,对重要内容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力求全面掌握,把课本上的知识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联系实际加以应用,再此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仔细思考后再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章节复习和综合复习是选用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把独立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网,这样便于理解、记忆及应用。

四、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概念、定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离开实验就没有化学,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实验,对常用仪器要记住名称,会画图形,了解构造,掌握使用方法,对教材上85个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对22个学生实验中10个必做实验,必须亲自动手做,对选做实验及家庭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开拓知识,启发智力,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好教材,要用课余时间积极想办法完成。

五、注意记忆,准备“两本”

化学有其“特殊的语言系统,”对化学用语及其它知识点,好学易忘,我们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韵语记忆、谐音记忆、歌诀记忆等方法把要求记住的内容,轻松记住,如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歌诀帮助记忆:

先铺黑粉氧化铜,固定试管稍下倾;再通氢气半分钟,然后点燃酒精灯;

粉末变红停加热,试管冷却再停氢;若先点灯易爆炸,若先停氢易氧化。

这样既记住了实验步骤,又指出了易错点。

再者在学习化学之前准备好两个笔记本,一个“错题本”专记自己在练习、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记下正确和好的解法。另一个“妙题集锦”对于一些好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规律记下来,在考前看一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阅读课外读物,开阔视野

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内知识,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我们学习化学是很有帮助的,例如《中学生理化报》,它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大有益处,并且它和教学同步,对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凝点能及时指导排忧解难,是初三学生的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的解题技巧

1、基本技能题

此类题考查的是有关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方面的知识。

【高频考点】**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过滤、实验安全及处置方法。

【解题技巧】常用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是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联系在一起的,如气体制备(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选择)、加热、过滤、蒸发、洗涤等,只要熟悉各种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类问题。

2、实验观察题

此类题通过对仪器装置、操作方法、现象和实质等方面的观察和比较,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描述实现现象时的常见错误】实验现象描述中夹带生成物名称;“烟”、“雾”不分;“发光”与“火焰”混用;顾此失彼,现象描述不全面;用词不当、不准确。

3、实验顺序题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连接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性质实验或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的能力。

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是: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气体流经洗气瓶时,一般要求“深进浅出”。

(1)气体净化与检验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握气体的性质决定了净化与检验的方法,所以通过归纳气体的性质理解实验的装置和原理。

CO2的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与碱的反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常考检验方法与现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有毒。

常考检验方法与现象:燃烧火焰呈蓝色、放热;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H2O的常考检验方法与现象:将气体通过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变蓝;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装置,其质量增加。

(2)物质的提纯

解决物质的提纯问题,首先要掌握三种基本的提纯方法,了解其适用的范围。

过滤: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或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的分离提纯,如粗盐的提纯。

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的分离提纯。结晶分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两种方法。

蒸馏:适用于沸点不同的物质的分离。

4.实验推断题

此类题不仅要求考生对元素及其他合物的转化关系要相当熟悉,而且还要善于抓住题干的要求和提供的关键信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寻求解题的途径。

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或其混合成分的确定;多种混合气体,如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混合气体成分的确定等。

表达形式包括叙述型、图表类、密码型、反应方程式型。

【解题技巧】

(1)审题:弄清文意或图意,理出所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找题眼: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找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5、探究性实验题

此类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一般取材于课外,但考查的化学原理却是学生熟知的,这样使所有的考生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提高了试题的信度,有较好的测试功能。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再回想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许多探究实验题的答案不唯一,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给考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

(2)对照性原则:要设计一个对照性实验,使之能说明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方面的实验。

(3)等量性原则:设计实验中的平行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

(4)单因子变量原则:一个实验有很多影响因素,应人为控制条件,使单因子为变量,其他因子保持不变。

二、2011年一模考实验填空题高频考点

1、仪器名称

考查分布:普陀区51题、长宁区51题、卢湾51题、松江区51题、虹口区51题、闸北51题徐汇36题、静安区27题、闵行区27题、嘉定区52题、浦东新区25题、宝山区52题、金山区37题、青浦区51题、崇明县52题、奉贤区52题、杨浦区33题。

2、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实验室制备氧气、二氧化碳)

考查分布:普陀区51题、长宁区51题、松江区51题、虹口区51题、闸北51题、徐汇36题、静安区27题、闵行区27题、嘉定区52题、浦东新区25题、宝山区52题、金山区37题、青浦区51题、崇明县52题、奉贤区52题、杨浦区33题。

3、一氧化碳、焦炭、氢气还原氧化铜

考查分布:卢湾区54题、松江区52题、闸北52题、徐汇37题、静安区25题、闵行区29和30题、宝山区53题、金山区39题、青浦区52题、奉贤区53题、杨浦区33题。

4、混合气体的检验

考查分布:长宁区52题、卢湾区52题、虹口区54题、静安区28题、嘉定区50题、杨浦区32题。

5、探究燃烧的条件

考查分布:普陀区52题、闵行区28题、浦东新区26题、崇明县53题。

6、粗盐的提纯

初中化学题型归纳

1.直选型选择题

例1 过氧化氢(H2O2,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是常有的消毒剂,在实验室里可用它来制取氧气:2H2O2 MnO22H2O+O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的

D.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审题与思路:由题给信息2H2O2MnO22H2O+O2↑可知,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的化合物,它的最小独立存在的粒子是分子,即它是由大量的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故A、B、C是错误的说法。

总结:紧扣题目的已知条件(或信息)直接推论或计算出答案,从而做出选择。真正做到平时总结,用时直接。

2.筛选型选择题

例2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HCl、KCl

B.K2SO4、BaCl2、HCl

C.Na2SO4、KCl、Na2CO3

D.FeCl3、KOH、NaCl

审题思路:此题根据筛选方法求解,思路较清楚,根据“无色”这一条可筛掉A。因为含有Cu2+的溶液是蓝色;根据“透明溶液”这一条件可筛掉B和D,因为B中的K2SO4和BaCl2反应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D中FeCl3和K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即只有C符合题意。 解答:选C

总结: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题目中给出的选项逐个进行甄别,可以做到去伪存真,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3.推断型选择题

例3 在等臂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图所示),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是( )

A.铁球一定是空的

B.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

C.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N移动

D.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M移动

审题与思路:此题为跨学科综合性分析推断题。

解答题,先根据题给条件(信息)运用物理有关①物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②杠杆原理等推算出铁球必为空气,因为铁的密度比铝大,既然两球同质量、同体积,且悬挂杠杆两端又平衡,则说明两球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一样,故铁球必为空心球。继续根据题给信息,运用化学有关①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原理、②定量计算的巧妙应用推断出:消耗等质量的H2SO4需要的铁比铝多,从而进一步依据题给信息得知去掉烧杯之后,因铝球重支点必须向N端移动,故得出正确答案A、C。 解答:选A、C

总结:抓住题目中提供的前提设置和提出的问题,扣准题眼,运用规律,寻找突破口,对选项逐个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4.分析比较选择题

例4 向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稀硫酸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固体物质,使其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Mg

B.MgO

C.Mg(OH)2

D.MgCO3

审题与思路:此题是一道典型对比分析选择题材。由题干给定信息可知:四个反应中H2SO4的量相等,且恰好完全反应,则说明四种的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溶质)的质量也相等,所以判断得到的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关键是:确定反应中生成水的多不。生成水越多,所得溶质量分数越小。由化学方程式: Mg+H2SO4 === MgSO4+H2↑ MgO+H2SO4 ===MgSO4+H2O Mg(OH)2+H2SO4 === MgSO4+2H2OMgCO3+H2SO4 === MgSO4+H2O+CO2↑不难看出,只有Mg(OH)2与此同时H2SO4反应生成的水最多。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100%,反应前,由于硫酸溶液的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 是相同的,且四个选项中的物质与水都不反应,所以,原硫酸溶液中的水都成为反应后所是溶液中的水,质量也相等(不变)。因此,本题求解简捷的思路是:只要比较各种的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和生成水的质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硫酸的质量相同,且与各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故生成的硫酸镁质量相同,通过反应方程式分析,显然Mg(OH)2与H2SO4作用生成的水最多,故C项符合题意。 解答:选C

总结:根据题意,联系和运用已学过的、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对题目进行全面而周密的分析;将题中列出的几种答案相互对比,从而快速选择和确定正确答案。

5.淘汰型选择题

例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审题与思路:本题可用淘汰法解答,解题步聚为:①审题:明确题目要知道怎样条件下的两种粒子才可能是同种元素;②淘汰:先根据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可不一定相同。可淘汰D,因为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总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均可不一定相同。同时知道C应为题中答案。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其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反过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果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原子,那么,它们是同种元素,但由于粒子可能是离子、原子、分子等,故可淘汰B。同理可淘汰A,因为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两种粒子,若一为原子,一为离子,那么它们一定不是同种元素。 解答:选C

总结: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和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直接淘汰不合理的选项;或通过分析,确定某一选项,进而采用对比取舍手段,根据这一确定(选项)否定其他选项。做到明辨是否,去假存真。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复习方法】热点

【复习方法】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