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学习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汇总两篇)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主要是只指在教案本、教科书、纸张、课件中,通过外显的文字方式呈现的具体教案,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考分析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是理论的源泉。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同样来源于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历史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与历史有关的生活问题。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把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一般对平时的生活比较熟悉,把生活搬到课堂,更够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所以,创新历史教学应该让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例如教师讲授《新中国成立》时,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比如说说身边看到的革命文物等,比如听长辈讲革命史,并在课堂分享等,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把生活融入教学,创设一定的生活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教学以学生为核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知识中学习经验,从历史知识中借鉴教训。同时把历史知识运用于现实社会,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语言表达对历史学习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更多语言表达机会。例如老师讲授《甲午中日战争》,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本节课的主旨进行了解,然后学生进行分组,围绕课文展开广泛讨论,讨论的问题有清政府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等,学生都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学生可以共同学习知识,共同进步。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写一篇短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创新初中历史教学离不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整合教学资源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非常多,知识点也非常多,而且比较零乱和琐碎,课本上的内容多是成条分块的,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要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完全理解这些知识点,完全学会这些知识点,具有很大难度。历史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是学着后面忘着前面,要记住众多知识点存在很大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一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网,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学习近代史内容时,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后,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第一个层次以外国对我国的侵略为主线,包括**战争、甲午战争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被侵略史,西方列强对我国进行疯狂的掠夺和压迫。第二个层次以国内阶级斗争为主线,包括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让学生了解我国人们顽强的抗击外来侵略,为推翻封建社会不懈努力。学习这些内容,老师要对教材合理取舍,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

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过多注重理论教学,在不断的理论学习中,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同时初中生有好动的特点,长时间地静坐听课,厌学情绪很容易产生。加上历史学科本身与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生活中学习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学习抗日战争时,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当地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或带领学生拜访一些抗战老兵,听听他们的亲身经历,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了深入了解,了解了日本对我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及我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者:杨丽萍 单位:迭部县初级中学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 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讨论: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作业:课后作业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热点

【七年级历史】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