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学习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历史书下册教学设计(汇编2篇)

教学设计是保证七年级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初中历史教学社会热点运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的意义

一是融入社会热点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热点本身就是学生较为关注的内容,他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这些热点,而将其纳入教学设计之中,摆上桌面进行探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将更为浓厚。

二是融入社会热点有助于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社会热点来源于生活,与历史知识相比更具生活气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实现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拓展。

三是融入社会热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

社会热点往往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将这样的信息融入历史教学中,在分析探究和理解把握环节学生会感到更加亲切,能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

四是融入社会热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历史学习中,可以将当前一些社会热点与历史教学内容相比较相结合,以极具震撼力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的尝试

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尝试选取与教材相关的社会热点融入教学设计中,在教学组织环节加以灵活运用,效果非常明显。

一是在古今对比之中运用社会热点明晰道理。

古今往往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而提高学生思维辨析能力,可以借助于一些现代社会的热点并将其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晰道理。例如在教学《商鞅变法》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商鞅变法中的“徒木立信”和当前政治改革中的“一诺千金”相对比。在讲述商鞅变法惩治贪官污吏举措时,还可以结合当前巡视制度、纪检制度改革,纪委体系调整等诸多热点,让学生对当前廉政建设和国家改革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是在思想教育之中运用社会热点升华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教育,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升华学生的情感。例如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当前我国南海纷争、东海纷争,让学生对比分析为什么在南海、东海纷争中周边一些国家不敢蠢蠢欲动,并告诉学生那是因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有了显著的增强,中华民族不再是一头熟睡的雄狮,而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巨人。这样的社会热点对比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中国近代史的血泪之中受到深刻的民族责任感教育,并立志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再比如在《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热点内容,无论是航天飞船上天,还是蛟龙号深潜海底,都是当今科技发展最前沿最尖端的成果,通过对比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油然而生。从古代科技的发展到现代科技的领先,学生感悟到了中华儿女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伟大。

三是在深刻分析之中运用社会热点拓展思维。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角度与空间,达到加深理解的效果。比如在《人民军队的建立》一课教学中,笔者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延伸到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队,再到当前较为热点的军队反腐,一方面让学生从这些社会热点中感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在整治军队腐败、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所采取的英明举措,另一方面也客观分析了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问题,如军队腐败、用人不当、实战能力不强等,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合社会热点的思考

将社会热点与初中历史教学结合起来,是活跃历史课堂、提高教育效果的一项创新。教师在将二者有效结合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要保证思想引领性,所选取的社会热点要适合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好以史为鉴、以古论今的作用。第二个是要保证素材的生动性,选取的社会热点最好能够有影音资料、图像、数据和文字等,这样的形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把握。三是要保证思维拓展性。所运用的热点要具有代表性,要广为人知,要对学生起到激发兴趣、提高思维分析能力的作用,使其成为历史教学的有效补充。

作者:张威 单位:江苏徐州市睢宁县梁集中学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辉煌的隋唐文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赵州桥、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书法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唐朝乐舞。

通过与其他其他类型桥梁进行对比,分析赵州桥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尤其是诗歌、书法以及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

【教材分析】

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有辉煌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望。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政治、经济上达到鼎盛时期,文化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隋唐在建筑业取得的成就。

一、兴盛的建筑业

出示《赵州桥图》,学生回答桥的名称、设计者、修建的时间。

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xiao)河上,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出示圆拱桥和多孔桥图)

学生对比三幅图,讲讲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①修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交通,多孔桥不利于船只通行。赵州桥采用平拱桥的形式,既方便船只通行,又方便车马、行人在桥上行走。

②赵州桥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既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自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小拱还可起泄洪的作用,这样就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们的祖先从盖章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由学生来描述雕版印刷术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块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了正字了。(通过图片说明)

在隋唐时期,一些流通较大的书籍,如佛经、日历、诗集,已经雕刻出版。

(出示《金刚经》图片)

这本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金刚经》的卷首是一幅如来向他的弟子传教的图画,画面精美、清晰。从这幅图可以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已经很成熟了。在《金刚经》末页,标有确切的日期“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元868年5月11日。《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并且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时熟练的工匠,一天可印两千张。这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诗人?

介绍唐诗的三个代表性人物。

1、李白

简介李白并概括诗歌的特点:(可由学生介绍)李白,字太白。少年时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青年时代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四十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政府文件的起草工作。后因政治黑暗,李白愤而离开朝廷,继续游历各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李白一生爱酒,许多优秀的诗篇都是李白在酒席上写成的,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的诗有的歌唱祖国山川的壮丽,有的抒写目睹国家浩劫的痛苦和恢复河山的壮志,有的表达他对人民命运的关心和同情。

从学生列举的李白的诗歌中,总结李白诗歌的特点: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2、杜甫

简介杜甫并概括诗歌的特点:杜甫,字子美。7岁开始写诗,15岁时他的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20岁时,杜甫进行了10年的游历生活,扩展了视野,丰富了见识。公元736年,杜甫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李林甫当权,政治腐败,杜甫不幸落榜。安史之乱时,杜甫全家走在难民的行列里,饱尝战乱之苦。杜甫存诗1400多首,他的诗记载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反映了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历史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

从学生列举的杜甫的诗歌中,总结杜甫诗歌的特点:反映社会现实。

3、白居易

简介白居易并概括诗歌的特点:字乐天,五六开始作诗,他刻苦读书,以致口舌生疮。白居易年轻时,家里贫困,又逢战乱,他长期流浪,对人民的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的诗,通俗易懂。据说他写诗,常常先念给老婆婆听,修改到老婆婆听懂为止。

从学生列举的白居易的诗歌中,总结白居易诗歌的特点:通俗时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略讲)

1、书法

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峰。

回忆“书圣”——王羲之。

列举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

顔体 顔真卿 《多宝塔碑》

柳体 柳宗元 《玄秘塔碑》

通过《唐代书法》的录像让学生了解唐代书法取得的成就。

四、绘画(略讲)

隋唐时期,绘画大放光彩。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画家有哪两位,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

阎立本 《步辇图》

画圣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的画,神情生动,衣带飘飘若飞,人称“吴带当风”,由于吴道子在绘画上成就,被誉为“画圣”。

通过《唐代绘画》的录像让学生了解唐代绘画取得的成就。

五、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有了很大发展。代表性的是敦煌莫高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通过观看《莫高窟》的录像和相关的图片了解莫高窟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介绍《霓裳羽衣曲》

总结: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总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热点

【七年级历史】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