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知识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坏天气成为健康新杀手(通用九篇)

怎样快速减肥不反弹?饮食决定减肥成败,想减肥的你如果不能科学安排自己的减肥饮食,就算每天有再大的运动量,也不可能让你瘦下来。下面就为大家一款一周快速减肥食谱吧,让你在这个夏季重新找回完美身形!

篇1:老年焦虑症已成为老年健康的一大杀手

老年人晚年的时候会表现焦虑症,老年焦虑症已成为老年健康的一大杀手了,老年人的焦虑症有一定的疾病变现形式,经常会烦躁不安,恐惧紧张,老年人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内心,不能过于慌张。那么,你对老年焦虑症已成为老年健康的一大杀手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或认为问题复杂,无法解决等,即使多方劝解亦不能消除其焦虑情绪。可见到患者面容紧绷,愁眉紧锁,坐立不安,搓手顿足,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常有刻板重复的、无意义的小动作。有焦虑症的老人常伴有心悸、出汗、发抖、口干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及忧郁或疑病症状,此外还多有睡眠不良,难以入睡,多恶梦或夜惊等表现。。

那么如何防治老年焦虑症?

1.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当初这也不该,那也不该。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过去留下的脚印,而注重开拓现实的道路。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企图让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其三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2.自我疏导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方法。

3.自我放松

如果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另外还可以运用视觉放松法来消除焦虑,如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创造一个优美恬静的环境,想象在大海岸边,波涛阵阵,鱼儿不断跃出水面,海鸥在天空飞翔,你光着脚丫,走在凉丝丝的海滩上,海风轻轻地拂着你的面颊……

4.药物治疗

如果焦虑过于严重时,还可以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如利眠宁、多虑平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心理调节。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他人的开导,以尽快恢复。如果患了比较严重的焦虑症,则应向心理学专家或有关医生进行咨询,弄清病因、病理机制,然后通过心理治疗,逐渐消除引起焦虑的内心矛盾和可能有关的因素,解除对焦虑发作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和精神负担。

5.物理治疗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是一种与传统药物治疗、催眠治疗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焦虑、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它以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目前深受医院的医生的推荐使用,在患者中口碑极佳。

如果你对老年焦虑症不治可以吗?如何应对老年焦虑症?老年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防治老年焦虑症?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焦虑症安全常识栏目。

篇2:雾霾天气是孩子健康“杀手”,五大提醒得牢记

对于环境问题,雾霾仿佛就像洪水猛兽一样,让人恐慌不已。关于雾霾,想必不用再多做解释,光是打开气象APP软件看到PM2.5数值变化就会影响着一整天的心情。而雾霾天气是孩子健康“杀手”,五大提醒得牢记。

提醒1

回家时先在门外拍打外衣

骑车、跑步或者快走时,肺活量增大,人体需氧量也增大,在污染严重的户外,吸入大量尾气必定不利于身体健康。那么,“戴着口罩锻炼”可行吗?专家说,即使戴着口罩,也不能隔离所有污染物,而且戴上口罩会呼吸不畅,锻炼时会影响氧气输送导致身体不适。因此,空气污染严重时,可在室内进行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从外面回到家,洗手洗脸是去除皮肤上附着的污染粒子的有效办法,此外外衣、鞋子也最好在家门外脱下并拍打除去灰尘后再带回家,特别是如果家里有孩子时,尤其要注意。

提醒2

如果开窗可挂湿毛巾过滤污染物

污染天气下是否要开窗呢,开窗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大家在外出回家后,都会携带许多微生物和细菌,如果不开窗通风,屋内的微生物和细菌含量将逐渐累加,甚至多于室外空气。即使不开窗,室外的粉尘等颗粒还是会进入到屋内。

市民开窗换气最好避开室外污染浓度较高时,如早晚交通高峰期不宜开窗,风力较大引起扬尘时也不宜开窗。在静风条件下,每天开窗两次,每次开窗20分钟左右即可。在连续污染天若要通风换气,可在纱窗附近挂一条湿毛巾,可起到一定过滤作用。

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建议,在家里尽量多摆放绿植,可以帮助家里制造更多氧气,并吸附二氧化碳,特别是芦荟、吊兰等绿植,能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

提醒3

窗帘最好半年洗一次

家庭里,窗帘靠近窗口,外界的灰尘最先到达窗帘。雾霾天气,窗帘上容易附着大量PM2.5以及灰尘,此外,室内吸烟、做饭等产生的PM2.5也都会附着到窗帘上。在家中,窗帘普遍面积较大,因此窗帘成为居家室内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为了降低PM2.5、甲醛对室内造成的污染,窗帘应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定期清洗。窗帘最好半年彻底清洗一次,隔一两周就应该用干净的湿布擦去窗帘上的灰尘,尤其是有孩子或养宠物的家庭,要坚持半年彻底清洁一次窗帘。

提醒4

路况好时开车窗换气

车内的装饰物品、油路、发动机等以及汽车长时间使用积累的粉尘等,都可能产生PM2.5。本报记者今年9月曾做过实验,在不开窗、不开空调的情况下,行驶车辆内的PM2.5的浓度比车外高,因此,可选择性的在道路通行状况好、不堵车;或者空气流通快的情况下,开启车窗迅速通风换气。

提醒5

雾霾天可多吃萝卜和梨

国家二级营养师朱女士给大家支了几招,教大家如何在雾霾天进行自我保养。朱女士说,“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所以要格外注意养肺。平时多吃一些消炎、化痰的食物。”

1.要多吃富含维E的食物,提高自身免疫力。

2.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山药、百合、梨、萝卜、海带等。以萝卜和梨的滋润效果最好。要多喝水,多喝水可以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3.合理的饮食加上适量的运动。运动一般为有氧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充足的睡眠。睡眠时间最好在晚11:00-早7:00。

面对如此可怕的雾霾,作为父母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这些事项一定要记得哦!如果你对儿童特殊天气出行该注意什么等有关儿童出行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特殊天气出行安全常识栏目。

篇3:一日三餐必须避开的八大误区 别让食物成为你健康的杀手

一日三餐必不可少,说到吃饭,可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了,现在很多朋友在饮食方面都不太注意,从而导致各种肠胃疾病找上自己。专家指出,吃饭也是有很多需要讲究的地方的,如果你在饮食方面不讲究,就很容易陷入到相关的误区当中,很有可能让食物成为你健康的杀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饮食中的常见误区吧!

吃饭必须避开的误区

误区一:饱餐后马上吃水果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吃饱晚饭,洗个苹果,边看电视边吃。饱餐后马上吃水果,会造成血糖浓度迅速升高,同时会阻碍消化,增加肠胃负担。餐后吃水果,也易增加热量和糖分,造成肥胖。

误区二:请客吃饭,不吃主食

在家或是请客吃饭,对主食总不屑一顾,待主食上桌,人已酒足菜饱,草草吃几口了事。不吃主食,一餐能量来源只能依赖脂肪和蛋白质,天长日久,血脂升高在所难免。此外,饭店主食大多不够健康,如油炸馒头等,油盐往往超标。

误区三:吃完饭,来碗汤

“吃完饭,来碗汤,冲一冲,好舒服”,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习惯,其实不健康。饱食后喝汤,喝下的汤会把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阻碍消化,尤其是一些带有脂肪的肉汤、骨汤,还会增加额外的热量,导致肥胖。

误区四:进餐时大量喝浓茶

“边吃饭边喝茶,既解油腻又健康”,这样的想法,你是不是也有呢?其实,它也是错误的。茶有解除疲劳、消食解腻等作用。但如在进餐时喝浓茶,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也会影响微量元素(如铁、锌)的吸收。

误区五:喝汤去“渣”

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说,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误区六:喜欢喝刚煲好的热汤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误区七:喝矿泉水绝对可以放心

很多人说矿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更有益。

但是矿泉水也会受到土地中有害物质(如汞和镉)的污染。发现矿泉水更容易受到危险微生物和细菌的污染,其中蕴含的致病微生物要比想象中的多得多。尽管这些细菌可能并不会对健康人的身体造成太大的威胁,但对那些免疫力较弱的人来说,瓶装矿泉水中的细菌可能会造成相当大的危险。

误区八:喝咖啡有损人体健康

咖啡容易导致体内的钙质流失,但是只要在咖啡中加入牛奶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了。事实上,咖啡对人体是有益处的,它能促使脑细胞兴奋,具有提神的功效。早上起床后如果觉得尚未睡醒,头脑昏沉沉的,那就喝一杯咖啡吧,头脑会立即清醒过来。喝咖啡只要不过度、不上隐,并加入牛奶再喝,并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中医告诉你常见的饮食误区

餐前先喝甜饮料

碳酸饮料不仅营养价值极低,还会妨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相比之下,纯果汁、菜汁是不错的选择,纯酸奶则对饮酒者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一些餐馆自制水果汁、蔬菜汁等,口味新鲜,非常值得品尝。

海鲜满桌不嫌多

水产品尽管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却是污染的“重灾区”。水产品的特性就是富集重金属,如果一桌当中海鲜和鱼类菜肴比例过高,总摄入量必然较大,污染物质更有超标风险。这不仅会加重身体的解毒负担,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中毒。

烹调油多调味重

许多人喜欢味道浓重的菜肴,然而菜肴中总要有咸有淡,才不至于令味蕾过分疲惫。此外,浓味烹调往往会遮盖食物原料的不新鲜气味和较为低劣的质感,因此餐馆往往会热情地鼓励食客点这类菜肴。

一日三餐必须要避开相关的误区,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在三餐方面马虎应对,其实这是很不对的。健康饮食是保持好身体的第一步,因此广大朋友必须要远离这些饮食误区,一定要保持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篇4:健康知识:别让“懒惰”成为健康杀手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健康知识:别让“懒惰”成为健康杀手》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但是我们也变得越发“懒惰”。“懒惰生活病”正如同瘟疫一般危害着我们的健康——懒得动脑让我们的记忆力下降,懒得走路引发各种慢性病,懒得上厕所导致各种泌尿疾病……为此,编辑提醒,千万别让“懒”成为健康的杀手!

因为生活型态的不够勤快,会引发各种轻重疾病的「懒惰生活病」,正如瘟疫般在全球蔓延!调查发现,全世界每年约有200多万人死于懒惰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疾病。都市丛林下的民众,越来越懒惰,每10人中,就有6人会死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肾脏病和癌症等疾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人常见的「懒得动脑、懒得走路、懒得活动、懒得上厕所」所引发的健康问题,并如何及早改善,避免招病上身。

“懒得动脑”VS 记忆力下降、老年失智症

现象

科技发达让现代人越来越不需要用脑了,许多家电都是自动化,按下钮就完成;电话也不必背了,输入手机中就好。用脑机会少,让现代人脑部退化得快,记忆力变差,引发老年失智症的机率逐年升高。

为什么“懒得动脑”容易引发记忆力下降、老年失智症?

身体的机能会随着岁月而逐渐衰退老化,而脑部却是身体机能中越用越灵光的器官。不过如果不动脑,脑部的机能和其他器官组织一样,过了20岁便逐渐下降。反之,经常动脑可以刺激脑部细胞的活力,到了70岁,思维仍能维持在壮年或中年时期那样灵敏。因此,懒得动脑的人小心脑部退化的比别人快,容易健忘、记忆力差,甚至发生老年失智症的机率高,且年龄也比别人早。

改善「懒的动脑」的健康促进方法

每天看书读报、写作等,对大脑有极大好处。阅读文字时,作唸出声音的「出声阅读」训练,可以达到大脑机能活化的效果。

不要依赖计算机,尽量用脑部计算,可以活化脑部。每天花5分钟做计算训练,可以让小学生提高2成记忆力,失智症的人改善脑部机能。

对于新的事物要有好奇感及学习心,越是新的挑战,越能储备脑力,有助延缓脑力退化。

尝试经常做沟通及练习记忆;思考逻辑、语言能力等动脑训练。

经常做有利脑部训练的娱乐,例如猜谜、下棋、打麻将、电动游戏等。

“懒得走路” VS 慢性病

现象

出门有车代步让人类少掉走路机会,甚至懒得走路。长期下来,身体的活动量渐渐不足,很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病。

为什么「懒得走路」容易引发慢性病?

走路是最简便且有健康功效的运动,如果懒得走路,容易让身体失去保护机制,进而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医学证实,步入中年后,荷尔蒙的变化会促使血压上升,走路可以减少荷尔蒙分泌,因而可减少血压上升。而一天轻快走路1小时,有预防50%第二型糖尿病的效果,因为走路可以消耗葡萄糖,降低血糖值。并且持续20分钟以上的走路,有助分解燃烧体内的中性脂肪,增加好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中速或快速的走路有助于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的预防与治疗。此外,走路还可以预防乳癌、大肠癌。

改善「懒得走路」的健康促进方法

给自己走路机会,上下班或上学途中,走一段路再搭车。就算在室内,也要起身多走路。

上楼时尽量不搭乘电梯,改走楼梯。

每天最好走路持续30分钟以上,走路时,抬头、挺胸、大步走。

“懒得活动”VS 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

现象

不管中老年、青壮年或青少年人,多数回到家或周休假日,几乎都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上网,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维持同样的姿势动也不动,长期下来让健康受损。研究指出,全球1/3成人活动量不足,每年约500万人死于「沙发马铃薯」的生活型态。

为什么「懒得活动」容易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

研究发现,约有6%冠状动脉心脏病、7%第二型糖尿病及10%乳癌与大肠癌,是活动量不足导致肥胖造成的。增加活动量可降低以上疾病的发生及死亡。

改善「懒得活动」的健康促进

身体活动不足会随年龄增长而恶化,女性比例高于男性,所以从小就要防止有懒得活动的坏习惯。

所谓「身体活动不足」是指未能达到每周3次每次20分钟的强度运动,或是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中度运动,尽量在生活中达到上述的活动量。

尽量给自己起身活动机会,例如利用电视广告时起身活动或边看电视边踩脚踏车或跑步机;上班时,起身走至同事面前洽谈公事,取代用电话或网络连络;或是利用倒茶水机会,起身活动一下。

尽量给自己外出活动机会,例如不要只看电视购物或上网购物,建议至卖场或百货公司逛逛。

“懒得上厕所” VS 泌尿道疾病、肾脏病、癌症

忙碌的现代人,不管是上班族、劳工族、学生族或电子新贵等人,一坐在桌前或工作台前就是几小时或大半天,经常忙碌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憋尿、憋便的情形相当普遍。其实,尿液及粪便是人体不要的废物、毒素,应及时排出体外。短暂的憋尿、憋便并不会对身体造成立即性伤害,往往被人忽视,但若习惯懒得上厕所,长时间的憋尿、憋便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容易引发轻重疾病,不可轻忽!

为什么「懒得上厕所」容易引发泌尿道疾病、肾脏病、癌症?

当尿液过多,超过膀胱的储量,首先会损伤膀胱的括约肌,变得松弛,容易出现频尿、尿失禁的困扰。更常见的是,如果含有毒物质的尿液未能及时排出,很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道疾病;严重感染还会诱发肾炎,长期下来可能导致严重的尿毒症、膀胱癌。美国研究发现,习惯憋尿增加3~5倍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并且男性也容易诱发摄护腺癌。

改善「懒得上厕所」的健康促进

不憋尿、憋便。

每2~3小时排一次尿,一次约排250cc。

多喝水,使一天的排尿量在2000cc左右。

每天排便1~2次,排便顺畅不须费力,粪便成形不干燥。

篇5:如何健康戴耳机?别让耳机成为健康的杀手!

现在走在大街上,亦或是地铁、公交车里,甚至是菜市场里面,那些戴着耳机的人越来越多,除了那些高中生大学生们之外,小学生亦或是走步的大爷大妈们,也都纷纷戴上了耳机,看起来个性十足的样子。戴着耳机或许是一种时尚,或许是个人喜好,只是佩戴耳机会招惹疾病上身你知道吗?千万别小看戴耳机这件事,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各种耳病,以及头晕头疼等神经系统的疾病。只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戒不了”戴耳机这件事,那么,你就要学会健康戴耳机了,赶紧记住以下这几点,千万别让耳机成为你的健康杀手哦!

操作方法

1

夜晚摘下耳机

晚上戴上耳机看综艺节目,或者听音乐,想必这是很多人喜欢做的一件事吧?只是你要小心了,突发性耳聋可能就会因为你晚上戴耳机而找上门来。今年六月份,福建福州的大二女生晚上戴着耳机看综艺节目,早上起来耳朵完全失聪,经过医生诊断为突发性耳聋。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所以说,在夜晚的时候,给你的耳朵一点安静,千万不要戴上耳机了。

2

耳机音量切勿超过六十分贝

当音量超过八十五分贝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莫名的听觉疲劳感,而这只是现实中不带耳机所听到的音量,这种音量已经被空气给过滤掉一部分了,那么耳机的音量达到八十五分贝的时候,会直接导致听力受损严重的。那么在佩戴耳机的时候,音量不要超过六十分贝,这样能够避免音量对于耳朵的直接刺激,也能够减少患上耳病的几率。

3

环境嘈杂时摘下耳机

这也是很多戴耳机的人的初衷,不喜欢嘈杂的环境,于是戴上耳机将外边的声音隔断,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是当外在环境过于嘈杂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将耳机的声音调高,这样一来,外边世界的嘈杂,加上耳机的震动,这对你的耳朵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外在环境嘈杂的时候,请摘下耳机,不要为了所谓的清净而伤害到你的耳朵。

4

严禁带着耳机睡觉

我记得有一年我迷恋上一个声音,每天晚上下班后,不管加班到多晚,我都会戴上耳机听听那个声音,有时候会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直到天亮的时候醒来,耳朵里还是那个声音,没多久,就算不带耳机,我的耳朵里也会传来嗡嗡的声音,还会伴有耳鸣,不用耳机很长一段时间才见好。所以说,千万不要戴着耳机睡觉,在睡觉之前,把耳机摘下来,戴耳机的时候耳朵会被压在枕头上,那么会直接损伤到耳廓,更会直接损伤到我们的耳膜。

5

一小时后摘下耳机

佩戴耳机的时间千万不要过长,每次佩戴耳机一个小时的时候,立刻把耳机摘下来。英国针对耳机对听力的影响左幅哦一项研究,研究表明,长时间佩戴耳机,会导致耳聋提早三十年到来,想一想,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说,戴耳机超过一个小时后,请把耳机摘下来,还耳朵一个休息的时间。

6

选择健康耳机

大家戴耳机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戴一阵子之后,感觉耳朵里面胀鼓鼓的非常疼痛,需要摘下耳机揉揉耳朵,这才好一些。除了因为你戴耳机时间长的缘故之外,还和你的耳机质量有关。选择耳机的时候,要选择那种硅胶的,这种材质的耳机对耳朵伤害会小一些,耳朵会感觉到舒服一些。

7

宁可选头戴耳机也不要选择耳塞耳机

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做不到,没见过几个人头戴这样的头戴耳机就出门的,总觉得那样子傻傻的憨憨的。那么你可以这样选择,买一副耳塞耳机,买一副头戴式耳机,出门的时候选择耳塞式耳机,但是室内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头戴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对于耳朵的损伤是比较轻的,耳塞式耳机里面的声音会直接传进耳朵里,耳朵鼓膜会将这些声音全部接受,这样对听力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

8

不与任何人随便使用同一个耳机

这一点我一定是要唠叨几句的,你一定要把自己的耳机当成绝对隐私的物品,就像是女生的卫生巾一样守护着,尤其是那种耳塞式耳机,这种耳机直接贴近你的耳朵,一旦你的耳机被别人用了,那么别人的汗水或者是耳朵分泌物会沾到你的耳机上,这样一来,是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的。所以说,自己的耳机自己佩戴,不借与别人,更不借别人的。

篇6:肿瘤已成为我们孩子健康的杀手

肿瘤已成为我们孩子健康的杀手,目前儿童易发病的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目前导致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恶性肿瘤。它已变成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第二杀手了!

据了解分析得出的结论,儿童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与遗传、基因有着密切相关。这里的遗传并不是单单指父母遗传个孩子的某些基因,还是要包括在胚胎发育和形成的时候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而在出生以后由于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基因可能再次发生二次突变,最终形成的肿瘤。根据医生临床经验来说,引起小儿肿瘤的原因可能会有妊娠期的保健、环境方面的污染等原因有关。

所以在怀孕的时候应该远离污染,例如化工厂,放射区。不过不要太害怕,只要做好早期的治疗,儿童肿瘤会有很高的治愈率。

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是到达中晚期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现在对做体检都不是很在意,就算父母都很大岁数也是不太注意这方面,何况是小孩子。所以现在,我们家长都要有防危杜燃的觉悟,在孩子熟睡的时候,定期的抚摸孩子额腹部,看有没有硬块,孩子的四肢也要抚摸观察。只有我们家长的信心照顾,孩子才会健康的成长。

如果小孩突然出现生长变慢、不爱吃东西、不哭不闹等情况,我们都要提高警惕了。而且最好每年带孩子去做做体检,这样也是为了我们家长自己着想。

篇7:专家认为“疲劳教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杀手”

“为什么他当选班长而我没选上?为什么同学最近好像对我不大友好?……”以上问题出现在厦门师范一附小的《星星·月亮》谈心本上。

为什么小学生有这么多心理压力?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某小学2至6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现在的家长每天最关心的问题是“作业做完了吗?”,每周最关心的问题是“单元考试考几分?”甚至课余时间,家长仍不忘为子女请家教、送培训班。

有关专家认为,长期的“疲劳教育”,将导致有的学生出现紧张、焦虑、自卑、恐惧等心理,有的还会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及逃避、说谎、破坏等不良行为。同时,学校里的不公平现象也有可能加重了学生的嫉妒心理和不平衡心理。

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两年前,厦门师范一附小开始在校内开展心理教育。学校以“一月中队长”轮换制代替班干部“终身制”,有效地消除了学生中的嫉妒、不平衡心理;“悄悄话谈心亭”、“知心信箱”让学生有了讲心里话的地方;“快乐人生三句话”给孩子健康的心理暗示。同时学校选取了一个智力、性格都相对低于其他班的班级进行“成功心理”的教学实验,两年后,这个班考进英语中学的学生占年级考进英中学生的45%。

近日,厦门市教委初教处、厦门市教科所在厦门师范一附小举办“厦门市首届小学生心理教育活动观摩研讨会”。厦门市教委初教处主任助理赖菡认为,应该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给学生良性的心理暗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矫正起来会越来越难。厦门市教科所所长潭南周说,心理教育符合厦门市课程改革方向,它将把课改实验工作引向更高层次。有关专家呼吁,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家长、老师的心理素质。

篇8:坏天气成为健康新杀手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然而环境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惩罚即天气的变化无常。那您知道坏天气成为健康新杀手吗?今天本网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坏天气的危害,感兴趣的你还等什么呢?赶快来一起看看吧。

坏天气成为健康新杀手

环境给人类带来了糟糕的天气,已经不已是停留在影响生活的层面上了,现在已经开始危机人类的健康了。

近日,美国《国际生物气象学》杂志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称,坏天气不但会令人沮丧、抑郁,甚至还可能直接导致人死亡,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新杀手。

“气压、气温、湿度、光照等天气指标,以及空气中的含氧量、负离子、颗粒物等,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来自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经过研究发现问题,并且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现在天气一不好,我们的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这中现象在医疗气象上被称作“气象综合征”。

约有10%的人属于对环境变化反应明显的易感人群,且以老人、孩子、病人、体质差的人和残障人士居多。除人人皆知的雾霾伤身外,高温、寒冷等天气也是健康“杀手”。

高温心衰增1倍

“高温在我国各地有不同的特点,可分为干热、闷热、湿热3种,带来的健康隐患也不同。”湖北省中医院风湿内科主任、湖北省气象医学会主任委员杨德才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比如在北方烈日炎炎的“干热”下,身体水分大量丢失,易导致中暑、晕厥。而常出现在湖北、湖南等地区的南方“湿热”,会导致人体不能正常排汗,还会缺氧,大脑缺氧会导致头晕,心脏缺氧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缺血。

相关人士研究得出的数据显示,在高温湿热的天气下,会使人们心衰的发生率增加1倍,而且人们患有心脏病的死亡率也会增加1.5倍。

美国伯克利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暴力犯罪与高温天气存在一定关系。

德国犯罪学家也表示,气温增高,人们的情绪更易烦躁、激动,导致犯罪尤其是性犯罪大幅增加。

杨德才建议,夏季北方干热,可以穿凉爽的丝绸衣服;南方湿度大,最好穿较薄的纯棉衣物,或添加了排汗、速干纤维的衣服。浅色系最好,建议选择领部宽松的半袖、七分袖。

高温天外出,随时带好两件宝:太阳伞、水。深色太阳伞更防晒,每半小时最好喝次水。

雷电哮喘易高发

眼下,正处雷电高发季。据气象研究资料显示,每年5~9月是雷电天气的高发季节,除雷击会直接导致人死亡外,雷电天的气压一般较低,可能诱发心绞痛、心梗、心衰。

此外,哮喘在雷雨天也更易高发。研究发现,夏季雷雨天气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真菌、霉菌等过敏原的繁殖和生长,加上气压较低,空气中漂浮的过敏原浓度就会明显升高,从而容易诱发哮喘病。

专家建议,大家在打雷刮闪电时,一定要减少外出、慎用手机、别洗澡,避免被雷击。

心脑血管病患者平时则应注意适当锻炼、科学饮食、勤量血压,雷电来临时,要保持平静心态,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要带在身上;哮喘患者雷雨前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下雨时别紧闭门窗,而应保持通风,让自然风带走或冲淡室内的过敏原。

雨天风湿病加重

南方绵长的阴雨天会让多种疾病加重。杨德才说,中医讲“湿性黏着,湿邪困着,缠绵难愈”,阴雨天空气湿度大,会加重风湿病人病情,还会对原本患有骨关节炎症、软组织损伤,或缺钙、疲劳过度的人,造成不良影响。

而大雨过后,湿疹、脚癣等皮肤疾病也会增多。另外,潮湿闷热的天气会让部分人变得更易烦躁、紧张,影响睡眠。

杨德才提醒,对阴雨天引发的关节系统疾病,预防第一,尽量别让自己着凉;呼吸道疾病、风湿病患者应多开窗,让空气对流。

值得提醒的是,阴雨天一般会降温,平时脾胃不好的人容易胃部受凉,也应注意保暖,同时避免食用寒凉、辛辣及生的食物。

干燥秋燥干出很多病

秋风虽然将夏天的热气吹走,但也把空气中的水分带走了,很多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鼻子出血、心烦、便秘等,即使喝一大杯白开水,仍然难以解渴。

杨德才说,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秋燥”,是这段时间的“气候病”。还有一些人一时难以适应,脾气会也显得暴躁,情绪波动大。

另外,北方持续干燥的天气会使空气中的湿度降低,灰尘增多,容易导致干燥性鼻炎、咽炎以及季节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发。

对付这种“气候病”,建议大家多休息,健康饮食,适当疏导自己的情绪,并及时补充水分。

鲜藕、荸荠、胡萝卜、板栗、豆腐、蜂蜜等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不妨多吃;多喝温开水、菜汤、豆浆、牛奶等,而生葱、生蒜、胡椒、烈酒等燥烈食品应少食。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购买有净化功能的加湿器。

雾霾伤心又伤肺

雾霾对身体的伤害,大家一点都不陌生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灰霾中混杂着有害物质,会对健康产生直接危害,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破坏。其中,雾霾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

钟南山还说,雾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容易使得空气中病菌的活性增强,细颗粒物会“带着”细菌、病毒,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

不仅如此,雾霾天还非常“伤心”。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太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病死率会提高10%~27%。

专家提醒,除了在雾霾严重时减少户外活动外,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可以在中午室外污染物较低时开会儿窗。

同时,要注意别在室内吸烟,减少高油烟的烹饪,安装净化效果好的油烟机。此外,养些绿植、使用质量有保证的空气净化器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寒冷呼吸道爱受伤

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周荣斌告诉记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在寒冷的冬天都会有所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天气干燥,空气质量差,病菌趁机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导致感冒、发烧等。”杨德才则补充道,冬季的干燥还会增加皮肤病风险,尤其是皮下脂肪较薄的部位,或小腿等容易受风的部位。

而对老人来说,冬季更加难熬,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中风发病率会增加;

二是容易诱发风湿病。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季节性情绪失调症多发于冬季。主要原因是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使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导致很多人抑郁、悲伤,无精打采。

面对寒冷侵袭,不应仅仅是被动的防御。首先,一定要保暖,最好加穿棉背心,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驱寒;其次,多晒太阳。尤其是清晨,能让人心情好很多;再次,不妨在家里做做体操

杨德才还提醒,外出回来后,一碗红糖姜水可以帮助抵御严寒。将姜切片后和红糖一起煮,水开十分钟后便可饮用。

雾霾的危害

1.伤血管

雾霾天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

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高,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时,汗液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而且,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

另外,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

2.伤皮肤

皮肤也有呼吸功能,在干净的空气里,皮肤会很舒适、滋润,但如果在一个很脏的环境里,皮肤会很不舒服。

3.伤脑

雾霾不仅伤害器官,更在无形之中影响着神经系统。钟南山曾介绍,美国第65届老年医学会年会有个结论,空气中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人的脑功能就会衰老3年。

4.伤生殖泌尿系统

雾霾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后期。雾霾中的可吸入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会逐渐堆积在人体各个器官,包括精液工厂的阴囊。

此外,由于生殖泌尿系统是人体代谢最快的组织,当由外界吸入的颗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时首先要受影响的就是生殖泌尿系统,会引起一些列生殖泌尿系统病变,比如肾衰竭、尿毒症、少精、精子畸形、前列腺增生等。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应该已经知道哪些坏天气成为健康新杀手了吧,您也应该知道雾霾的危害有哪些了吧,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呢?那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

篇9:看不见的臭氧,已经成为PM2.5之后又一个“健康杀手”

与一直萦绕在我们耳畔的PM2.5相比,臭氧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公众关注,因为它不像前者那样“免冠”,而是静静地潜伏在晴朗的天空中,被称为“透明杀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监测和预防臭氧呢?最近,《美国科学院学报》发表了一篇来自哈佛大学的论文,称研究人员首次开发了一个基于季节性数据的统计模型,预测美国东部夏季月份臭氧浓度提前四分之一。

37年监测数据“支持”预测模型

"自1980年以来,美国一直在监测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哈佛大学应用工程与科学学院博士生陆深在接受《中国科学新闻》采访时表示。

美国对臭氧的关注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当时洛杉矶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当地的夏季,本应是晴朗的天空,但城市空气中的能见度非常低。后来,许多洛杉矶居民出现了诸如眼睛发红、喉咙痛、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症状。

后来,科学家们证实,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臭氧,这是阳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的产物,如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所谓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常来自汽车尾气、石化工厂尾气和森林植被排放。高温和强辐射会加速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臭氧。除了氮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之外,这种有害的混合烟雾主要含有臭氧、醛类和其他物质,以及对人体呼吸系统有直接影响的微粒。

尽管这一事件与洛杉矶的地形密切相关,但汽车尾气和阳光也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元凶。

然而,这只是光化学污染的开始。1943年后,烟雾变得更加猖獗,导致距离城市100公里的2000米高的山上的大松林枯萎,减少柑橘产量。1955年,超过400名65岁以上的人死于呼吸衰竭。1970年,许多市民患了红眼病。

为了应对可怕的光化学污染,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对露天焚烧垃圾和工厂排放的烟雾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包括处理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化学溶剂、垃圾填埋场的有毒气体、热电厂的氮氧化物,以及处理动物工厂的排放物。

不仅如此,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也一直是治理的重点。空气质量经理首先确定了管理部门,负责尾气监测和污染治理设施的认证,并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在洛杉矶,政府还要求汽车安装催化转化器,这已经实现了显著的减排。

“除健康因素外,臭氧浓度还会影响自然植被的形成和作物产量,因此美国一直关注臭氧浓度,而这些观测也是促进大气化学机制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陆深告诉记者。

基于37年的监测数据,陆深和他的导师洛丽塔·密奎利斯分析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气象模型,发现美国东部夏季臭氧的高浓度与春季温暖的热带大西洋、寒冷的东北太平洋的表面温度以及夏威夷、大西洋和北美的海平面气压异常有关。

根据这些关系,他们开发了一个统计模型,可以预测1980年至2013年中期夏季臭氧浓度的45%的年际变化。臭氧浓度不仅与当地天气密切相关,还受半球大气环流和海水温度的影响陆深解释道。

监测数据足够PM2.5或可预测。

既然臭氧是可以预测的,那么PM2.5能以同样的方式模拟它的浓度变化吗?对此,陆深认为应该有可能提前一个季度预测PM2.5,但目前没有相关研究。

事实上,在空气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只是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之一。“每个国家对空气污染物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污染水平以及其他社会和环境问题。然而,总的来说,PM2.5对健康的威胁比臭氧大得多。”陆深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忽视了臭氧污染。在北京新闻节目播出后的空气质量监测节目中,臭氧并没有离开公众的视线。

然而,仅凭陆深目前的统计模型也很难预测中国的臭氧污染。与美国37年的监测时间相比,“中国的臭氧观测时间序列仍然很短,所以我们暂时不能用我们的模型做出直接预测,我们需要找到其他方法。此外,影响中国空气质量的大尺度环流不同于影响美国的大尺度环流,因此这种模式不能直接使用。

臭氧控制势在必行

2017年初,深圳、郑州等地提出臭氧已成为继PM2.5之后的又一重要污染物。河南省郑州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6年郑州市从好天气到污染天数为52天,比2015年增加了43天,原因是臭氧超标。这一数据表明,臭氧已成为影响郑州晴天数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不是一个例子。根据环境保护部去年9月16日发布的数据,在该年8月份全国重点区域的74个城市中,臭氧是最常见的污染物,其次是常见的PM2.5。这是自去年5月以来,臭氧连续第四个月取代PM2.5成为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

“总的来说,臭氧浓度在发达国家正在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却在上升。此外,在整个世界的背景下,臭氧浓度的总体趋势正在上升。”陆深说。

尽管人们将臭氧理解为平流层中保护人们免受紫外线威胁的“屏障”,但近地表臭氧是一种有害气体。当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气候变化很可能会导致更多夏季热浪,这将导致美国部分地区臭氧事件增加70%~100%。由于现阶段中国污染严重,中国可能面临气候变暖带来的更严峻的挑战。通过科学减排控制空气质量尤为重要。”陆深说。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中国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增加了年均PM2.5浓度限值、日平均浓度限值和8小时臭氧浓度限值,并收紧了PM10和氮氧化物的浓度限值。

欧盟有关国家早在1979年就签署了《远距离空气污染公约》,以解决酸雨和近地表臭氧等空气污染物的越境转移问题。1997年,欧盟还通过了一项防止酸雨的战略,旨在同时解决欧盟内部的酸沉降、富营养化和近地表臭氧问题。2001年,欧洲委员会通过了《国家最高排放限值公约》,该公约规定了三类二次污染问题的前体排放,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解决与臭氧有关的问题。

“提前知道臭氧浓度可以增加这个季节的减排强度。同时,敏感人群应注意观察短期空气质量预报,安排户外活动,农业部门可提前采取相应措施。”陆深还说,在温度和降水的季节预测方面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空气污染的季节预测才刚刚开始,相信经过今后的改进,会取得更好的预测结果。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百科知识】热点

【百科知识】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