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职场 > 创业 > 管理 > 企业战略

企业人才战略是什么深入理解【热门2篇】

人才是现在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企业人才战略是什么呢?企业为人才战略一般有哪些内容?企业人才战略的相关知识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战略

来源:总裁网

一、赏与罚

正如高起、王陵所言,刘邦的确有些流氓习气,但这个流氓皇帝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本领,就是赏罚的分寸把握得非常准确。其实,激励员工的士气,说一千到一万,就是“赏”与“罚”。然而,这两个字的分寸把握,是一门深奥的,可欲而不可求的学问,甚至一生都难以掌握。

当年,刘邦在沛县起事,在攻打县城时,沛县令发动百姓抵抗,刘邦便令人书信在城中宣传,秦政不仁,若是城破,众百姓必受涂炭,望百姓合力除掉沛县令。结果老百姓响应号召,群起而攻之,沛县不攻自破。这种奖赏的手段与火候的把握,是非常了得的。

韩信攻下齐地,有人向韩信进言,若韩信投靠项羽,则项羽必赢;若依旧依附刘邦,则刘邦必胜;若自立为王,先三足鼎立,而后分胜负。韩信认为刘邦对自己不薄,便派人跟刘邦讲,自己如果没有封号,很难统治齐地旧民,希望刘邦能给封个“假齐王”。韩信竟然要挟要官!刘邦听罢,勃然大怒,大骂道,“这个狗屁韩信,……”军师张良暗中踢了刘邦一脚,刘邦顿时醒悟,立即改口,“这个狗屁韩信,要什么假齐王,要封就封个真齐王。”于是,韩信死心塌为刘邦打下了大汉江山。

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使用好自己的“赏罚”之权,把握赏罚的火候。如笔者在《跟着农民学管理》中所讲的四季——春天,多赏不罚;夏天,多赏少罚;秋天,少赏多罚;冬天,不赏多罚。

刘邦在起兵建国之初,正是事业之春天,仅仅由于韩信要个“假齐王”便枉开杀戮,必定会让韩信倒戈于项羽,而使大汉江山功败垂成,这个火候不是哪本管理图书能讲明白,而是靠当事人的天赋领悟与实践开拓能力。

这是刘邦借高起、王陵之口认可的第一种人才!

二、运筹帷幄

起于禅宗南派慧能与北派神秀的“顿悟”、“渐悟”之争已有千年,那么,什么是“开悟”呢?一讲到佛学,很多人就将其跟神仙联系到一起,变得玄乎起来了,其实,无论是一下子开悟(顿悟),还是慢慢一点一点地开悟(渐悟),“开悟”没什么神秘的。

“开悟”就是人具有了将感性事物抽象化(理性化),归纳出规律、原理,再把这些原理、规律运用到感性世界的能力。比如说,钱学森研究明白了原子变化的规律,并利用这种规律研制成功了**,就可以说他在原子能方面“开悟”了。其实,我们许多人都已在某个领域开悟了!

张良就是一个在谋略方面开了悟的人。

张良在大后方,分析收集到的韩信、项羽前线打仗的细节情报,他会把这些情报,以《太公兵法》为提纲进行梳理,最终分析出问题之关键,然后,制订出战略措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只有武侠小说才会把《武穆遗书》、《太公兵法》讲得神乎其神。这个“谋略开悟”的本事,毛泽东同样具备,他完全可以在延安指挥林彪攻打锦州,并且获得最终的战略胜利。

无论我们学习了多少知识,也无论我们获得了多少成功,我们有没有把这种感性的业绩归纳成规律、原理呢?我们有没有用这些原理来指导日常业务呢?如果我们没有作到,那就代表我们在企业管理方面还没有开悟,许多观点往往涉及不到根本,尽管自己感觉理由充分,但它离客观真实还差得远。

当然,“术业有专攻”,在谋略方面没有开悟,不代表在其它方面不精进,只能说当事人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罢了。

这是刘邦认同的第二种人才!

三、统领法度

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首相),和平时期要统领群臣、治理国家,战时要向军队提供钱粮军需,这些都是首相的职责。

伦理,就是一种等级秩序。在古代伦理社会中,任何两人走到一起,都存在高低、尊卑、贵贱。比如说,张三30岁,李四35岁,即使他们的一切地位都相同,仅就年龄一项,张三就得喊李四哥哥,而在英国无论兄弟之长幼都只喊“brother”。

尽管大家都是臣子,但依然会排个名次,萧何是首相,是百官之长,他就像是家中的长子,他讲的话必须是有分量的,他办的事必须讲究礼法的,他的治国必须是有法度、条理的。在企业中,我们看到N个部长,那么,N个部长的地位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在私底下,他们依然会排个次序出来,由于企业中没有“首相”的职务,所以,这个“老大”不像萧何那么名正言顺。

由此可见,萧何是个倚重自己的德高望重、法度严明、治国有章、老成稳重、成事有余而自然成为皇帝认同的百官之长。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吗?

这是刘邦认同的第三种人才!

四、勇冠三军

企业的扩张战略需要英勇的生产、销售人才,他们就是企业中的将军。

在20岁时,人们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到了30岁,对一些不公道的事,还有一种伸张正义的冲动;到了40岁,很多事都感觉无所谓了;到了50岁,再想想20岁时的作为,有些后悔;到了60岁,想想20岁时的莽撞,会有些后怕。难道真是“人老奸,马老滑”?

一个勇冠三军的人,必定是元气充足的人,他有胆有识,不会有害怕的感觉,会不断领导队伍冲锋陷阵,他的一番讲话往往极具煽动性;一个小心谨慎的人,一定元气暗弱,凡事总是瞻前顾后,并不是个理想的将军。

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是个优柔寡断、唉声叹气的文人书生,那他是不适合的,做生产、销售的人员必须有魄力。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有谋一域的谋略。他们不必像张良那样谋全局,但必须可以谋划好自己一域。

这是刘邦认同的第四种人才!

五、人才战略

把握赏罚分寸的能力(刘邦)、谋划全局的能力(张良)、统驭全局的能力(萧何)、执行全局的能力(韩信),拥有这四种能力的人,应该算是全才了。

事实上,没几个人能是全才。有些企业,拥有为数众多的生产、销售类的将军,企业总是希望将军们能够文武双全,可独自策划、统领、完成整个过程。现实中,将军们经常把握不住赏罚的分寸,导致民怨不绝于耳;他们常常进行武装割据,使企业帮派林立;他们的策略更多着眼于眼前,只能由企业为丧失的长远利益埋单。

一个有扩张意愿的企业,也应该积极建立这四种人才的培养、招募机制,在这个机制的基础上,再去探讨,他们到底是做财务、人力,还是生产、销售的工作。比如说,李四具有赏罚严明之能力,那么,可以按照他的水平之高代,放到某个专业领域,任某课、部、本部、子公司作为这方面的首领,再给其配备相应的人才以组建团队。

无论是工资、福利、培训、专业分配等等,这些事项都必须围绕企业战略项下的人才战略开展。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经营战略,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战略,什么样的人才战略,就需要什么样的福利、工资、培训的配套策略。

比如说,企业要实行区域扩张战略,那么,在委派人员时就要看看缺少哪种人才,如果是缺少“萧何式”的人才,那就把工资、福利、培训等偏向于这类人才,以培养、招募到更优秀的人才来支持区域扩张战略的实施,依次例推。

企业管理是门活学问,一种启发不能代表永恒不变,一种思路不能成为金科玉律,我们只是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来探索一种更为恰当的人才战略,我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尽管这种视角、层面的人才战略可能也是千疮百孔!

猜你感兴趣:

5步构建企业人才战略

来源:创业

如何理解招聘与员工关系、培训与发展、薪酬与福利、绩效管理这些传统的HR职能与公司业务战略之间的关系?如何将HR职能有机地嵌入到总体战略之中,继而形成系统的人才战略,为公司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人员和组织保障?这些不仅是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是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职责所在。对于人才战略的规划,跳出本部门、本职能的视角局限转而树立大局观念,理解系统框架并掌握整合工具,就显得格外重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拜耳领导力教授忻榕博士在其新著《人才发展五星模型》中提出,通过企业文化、团队建设、知识共享、绩效管理和组织发展等五个维度,来系统构建人才战略。

第一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才战略的导向,为人才发展奠定了一个正向的基调,它是企业的价值观和员工的行为规范,是组织能产生什么样的氛围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员工和企业使用资源的标准。忻榕认为,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它对内要形成凝聚力,保证各个机制、流程和制度的稳定性;对外要产生适应性,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好的企业文化有四个作用: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对市场充分适应、使员工参与度提高和产生杠杆作用。

忻榕强调,企业应该用自己的文化去吸引人才,并雇用认同自己文化的人才。员工入职后,企业还要进一步强化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使员工有归属感,从而赢得他们的忠诚。企业可以运用故事、惯例、实物象征、语言等手段,通过招聘选拔、培训发展、绩效管理、领导表率等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员工。

第二步:团队建设

忻榕指出,团队建设是人才战略的关键,因为它直接作用于人才战略的核心要素——人。团队建设包括人才的规划、挑选和培育三个方面。人才的规划首先要着眼于企业的目标: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需要他们创造怎样的业绩?因此,对人才进行评估是首要任务。

在招聘之前,企业要建立岗位模型,而且不同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不过,总体而言,岗位模型应该包括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管理知识和核心能力、价值观、行为特质等要素。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管理知识和核心能力,都是相对容易观察和测评的。而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特质则是看不见的,在招聘和甄选员工时,可以用结构化行为面试和其他工具加以测评。对于人才测评中最难测度的人员潜力,要注意从三方面加以考量:学习能力、进取心和能力的容量。

第三步: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人才战略的助推器,它不仅将员工的个体知识汇集成组织知识,并沉淀为组织能力提升的基础;而且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员工的个人绩效。忻榕认为,知识共享需要考虑知识源泉、信息系统、分享渠道这三个环节。由此展开一系列的知识共享活动:收集各类显性知识,寻求可传播的知识载体;挖掘员工中的隐性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其显性化,形成显性知识;通过各种平台和途径,实现以上各类显性知识在员工之间的共享。

企业只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才能保护知识拥有者的合理利益,激发他们分享知识的愿望,最终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共享。首先,企业可以结合绩效管理,建立知识贡献率考评指标,使知识共享者获得应得的利益;作为补充,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员工进行知识共享,使每个人都体会到知识共享对工作提升的效果和价值。

第四步:绩效管理

当一个企业资源有限的时候,应该如何把握人才战略的重点?忻榕给出的建议是,不妨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招聘任用和绩效激励方面。说到绩效管理,其考评体系至少应包括业绩目标、员工的核心胜任力、专业能力和潜力等四个层面。

通过对员工不同层面的考评,组织可以决定要给予员工什么帮助,如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培训发展机会和平台。当然,考评结果同时也成为员工激励的重要依据。不过,在员工激励机制上,组织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的是,不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想要给员工什么,而是应该思考员工的需求是什么,组织怎样满足员工的需求。

第五步:组织发展

忻榕建议,在考虑企业组织发展时,首先对组织进行一个诊断,考察组织的架构是否和战略相匹配;其次,企业要确保在这样的组织架构当中,员工的协调、合作如何是有效的;最后,企业应密切关注领导力的发展和提升,每年进行高层主管的领导力的盘点,从而更好的培养他们,让他们为企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对于领导力的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做好继任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企业可以分出准备就绪、一两年就绪和两年以上有待考察的人。关键岗位最起码要有一个准备就绪的继任者。所以,人才储备同资金、设备和技术的储备一样重要。在对员工,尤其是核心和高潜力员工进行分类之后,企业要建立人才发展计划和人才档案。短期来看,人才档案可以作为继任和发展计划的工具,使领导者可以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和人才发展规划,做组织盘点和人才校准。长远来看,人才档案将成为企业的内部简历库。这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企业战略】热点

【企业战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