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职场 > 创业 > 管理 > 企业运营

创业公司如何分辨好坏热门两篇

我们也是需要分辨一家创业公司好坏的,这好坏是怎么分辨的呢?有什么分辨的方法吗?小编为你带来了“创业公司如何分辨好坏”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创业者如何判断投资人好坏

一、3个创业者的反面教材

1.创业者A

专注业务的20多岁年轻CEO,亲手缔造了一个未来有很大希望的创业公司,然后公司实际上是A轮时,接受了某大公司高管不到百万的天使投资,后来,这个大高管用了1年时间,空手套白狼,逐渐股份越来越多,最后成了这个现在估值大几千万美元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可叹这一年中,这个年轻CEO一直向着这个高管,为他说话,抵抗所有来自外界VC的友善建议,对这些逆耳忠言置若罔闻。这叫做:“被人卖了还在替人家数钱啊”。

2.创业者B

30多岁的手游公司CEO,团队执行力好,但游戏题材和玩法有点陈旧。遇到某手游行业著名大佬,以为有声誉和资源,就信了这个大佬的巧舌如簧,商定:“做得好,就是投资;否则就算给团队借钱”。结果呢,游戏次日43%,但题材和玩法没人敢大推,投资的钱现在还要给大佬还回去,利息10%。这样牛的投资真是包赚,只是可怜了创业者。

3.创业者C

迷信某个人天使大佬。签了合同后千等万等钱总是不来,去要了好几次,跟挤牙膏一样挤出来一两个月的工资钱。结果,天使投资款花了还没30%,产品表现已经很牛了,A轮termsheet来了,大佬一看,马上把剩下的70%多都打了过来。这叫做“不见兔子不撒鹰”,高人啊。

二、这样的悲剧见太多了,给大家提几个建议

1.不要看重投资人的名气,不要看重投资人在那时那刻对你的热情。

许多投资人做商务出身的,搞定你是小菜一碟,看条款,看实际给钱速度,看服务水平。后面两条你不好判断,可以随机选两三个投资人过去投过的项目,去找CEO,和他见见,深入聊聊。相信我,创业者都会向着创业者的,他们是真正了解这个投资人的人。

2.看投资人对行业的理解

好的投资人如果想投一个行业,他一定会对这个行业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正是因为他真心实意想投,所以他才会用心来看这个行业,所以他才敢果断放钱,因为他是真心想赌。

3.看投资人给你的资源

这些资源最好写下来,要让他给你落到实处。好的投资人是真的会帮你介绍许多牛人,帮你解决麻烦的。这里特别提示:那种动不动就说“你说那XXX啊,和我太熟了,让他拉你一把”的投资人,你要分辨:

如果他说的“XXX”是大佬:那么这个投资人大体是在利用大佬来抬高自己,真实情况可能是他不自信,他觉得自己没有真才实学,所以需要狐假虎威

如果他说的“XXX”是下面办事的:而且他能说出很多个,那这个投资人可能真的为他的公司做了很多实际的事情,这样的人你一定要珍惜。

另外有一些虚的东西,但其实也是很重要的

1、可达成共识的价值观

2、对彼此人生态度的相互欣赏如果没有和你的投资人谈过人生、死亡、爱情、理想,那么你们的关系还差得远呢。

3、在任何问题上都可沟通,可争论。

如果以上都不成问题,能够达到相互信任,基本就是不错的投资人了。

来源:投融界

衡量创业公司好坏的几个指标

1. 签单金额与收入

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签单金额(bookings)与收入(revenue)混为一谈,但其实它们是不同的。

签单金额指的是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合同金额,它反映了客户应付给公司的金额(实际尚未入账)。

收入指的是在订购合同期间,这项服务实际已完整提供或按比例提供给客户,那么(这笔钱)可以被计入收入。这个收入产生的方式以及准确的时间则遵循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定义。

合作意向书以及口头协议均不在上述的两种范畴之内。

2. 经常性收入与总收入

投资人更愿意给收入大头来自于产品而不是服务的公司更高的估值。为什么呢?因为服务性的收入不是再生性的,而且利润率较低,较难规模化。而前者收入来自于软件销售与产品本身。

年度经常性收入(ARR):一项衡量自然发生的经常性收入的指标。它应该减掉所有一次性(非经常性)的费用以及专业服务费用。

客均年度经常性收入(ARR per customer):你的这项指标是平缓或增长?如果你正采用“追加销售”或“交叉销售”的策略,那么这项指标应该是增长的,对公司业务来说,这是健康积极的体现。

月度经常性收入(MRR):通常,人们把一个月的签单金额乘以12得到AAR。这样做犯了两个常见错误:一是将非经常性费用给算了进去,其中包括硬件、设置、安装、专业服务、咨询协议等等内容;二是错误地将签单金额等同于收入。(参见第一条)

3. 毛利

签单金额的增长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投资人更想了解这股收入流能有多大的盈利能力。毛利就是用来衡量这个指标的。

不同的公司毛利包含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所有与生产、物流、产品支持/服务有关的成本都应该计入其中。

所以,你应该对毛利里面包含什么不包含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4. 合同总价值(TCV)与年度合同价值(ACV)

合同总价值(Total Contract Value),即合同的总金额,它的账期可长可短。请确保TCV里面包括了一次性收费、专业服务费、经常性收费所产生的收益。

年度合同价值(Annual Contract Value),衡量合同在12个月期间的价值。关于ACV还有一些问题如下:

规模如何?你是能每个月赚几百刀还是能谈成一笔大单子?当然,这取决于你的目标市场是怎么样的(中小企业亦或是大客户)。

你的ACV是在增长还是减少?

如果在增长的话,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花在你的产品上的平均开销越来越大。这要么意味着你的产品有了显著的改进(比如添加了特性及功能)来支撑增长,要么是你创造并传递了比其他人更多的价值(一直在引领,从未被超越),只有这样用户们才愿意付更多的钱。

5. 用户终生价值(Life Time Value)

用户终生价值(LTV)指的是用户在整个产品使用周期里,(未来所有时间)产生价值的净现值。LTV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衡量用户的长期价值,以及计算在扣除获客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之后用户的价值。

提醒一下,以下是LTV的计算方法:

每个客户所带来的收入(每月)= 平均订单价值 × 订单数量。

每个客户的贡献利润率(每月)= 客户所带来的收入 – 与客户有关的可变成本。可变成本包括了销售、行政管理、以及其他一些服务于客户的运营成本。

LTV还等于(单个客户利润贡献率)乘以(客户在享受产品的平均时间)。

请注意:如果你只有几个月的数据,那么最谨慎的衡量LTV的方式就是按照截止到目前的历史数据来进行计算。与其你在那儿瞎猜客户使用产品的平均时间以及客户留存率的曲线到底是什么样子,更加科学的办法是直接采纳12个月或24个月的LTV值。

更重要的的是,通过LTV你能推算的出用户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是多少,进一步你就能够给自己获取用户成本上面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预算上限。

LTV利润贡献率/客户获取成本(CAC)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比率,它能够帮你判定“客户获取成本”的投资回收期,并且有针对性地管理你的广告与市场开支。

6. 商品交易总额(GMV)与收入

在市场交易中,人们往往将这两个概念彼此替代使用。但是GMV并不等同于收入。

GMV是市场环境中所有商品在某段时间内的总销售额。它直观描述了市场上的买方一共花了多少钱,所以自然最先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同样也能够反映出来目前这个市场的规模有多大,也可以通过最近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数据推算年度市场规模。

收入是企业的GMV中由销售创造的那一部分。计算收入时要把各种各样的费用——市场因为提供服务而收取的费用剔除掉。这里的典型例子便是基于总销售额的交易费。但是广告收入、赞助商收入等等可以算进收入里。这些费用通常是总销售额的一部分。

7. 未实现收益(预收账款)以及开票额

在SaaS领域,这是一笔还没有实现的真实收入,是收入真实到账前的阶段。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那样,SaaS公司只有在服务彻底完成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把自己的收入做进帐里,哪怕合同里包含一大笔预付头款。

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入账”就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借债部分里增加延递收入。(因为资产负债表必须做平,因此如果客户为服务付一笔预付款,那就会出现在资产部分的“现金”里。若公司预计未来才会收到钱,则这项计入“应收帐款”。)

当公司从软件服务上开始获取收入的时候,借债部分的延递收入下降,总收入提升。如果是一次长达24个月的合作项目,那么每个月递延收入会下降1/24,而收入会上升1/24。

评判SaaS公司的成长性到底怎么样,真正有效的办法就是去看它的开票额,它是指当下一个季度的收入再加上“递延收入”从上个季度到当下季度的变化值。如果SaaS公司的预订量在增长,整个开票额也将增长。

开票额是一个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指标,它能够比收入更加准确地分析出SaaS公司的健康程度。因为收入往往低估了客户所带来的真正价值,而且很容易给人带来误导性。

这里面的微妙之处在于“经常性收入”这个特殊概念的存在。一个SaaS公司的收入可以稳定很长时间,只需要不断地消化积压的订单就可以了。如果单从收入这个指标来评判的话,它会显得比真实情况更加健康一些,其实不然。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企业运营】热点

【企业运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