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学习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历史

高二必修二历史工业革命与材料题解答(汇总2篇)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物理学习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材料解答题题型分析

1.提炼要点类

2002年广东卷第32题要求概括提炼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的特点,就是这一类。严格地说,这类设问并无很大难度,它考查的主要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简洁的表达能力。对这类设问感到困难的主要是归纳概括能力比较薄弱的考生。

突破这一难点的办法,主要是用科学的方读懂材料。即在细审题问、明确题问要求的基础上,依据题问去细读有关材料。细读时,不仅要掌握材料的核心内容,还要理清材料的层次结构;对于符合题问要求的字、词、句应作出标记;最后在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再作出归纳。要记住:①这种提炼要点的设问,其答案内容全部包含在所供材料中,在组织答案时,根本不用去牵涉材料之外的内容。②这种提炼要点的设问,要求的是用考生自己的语言对材料要点作出简洁明了的概括,切忌不要去摘抄原文。

⒉得出结论类

例如2002年广东卷第32题要求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意义,就是依据指定材料内容作出结论的设问。这种设问不同于“提炼要点”的设问。“提炼要点”只是对指定材料内容的浓缩,考查的是阅读概括能力;“得出结论”则是对指定材料内容所隐含的实质进行揭示,考查的是分析论证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就是指定材料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

对这类“得出结论”的设问,许多考生感到困难的是在认识上很难有深度,要么停留在就事论事的低水平上,要么就唱出与材料内容不合拍的高调,出现史论不符的情况。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弄清材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其实,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就是只给论据不给论点,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论据去寻觅相应的论点。因此,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指定材料的内容究竟能证明什么?还是以上引试题为例,通过对三则材料的比较,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上与清初和民国初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可以充分说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的要求,但仍未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范畴,仍然没有革除封建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这种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其结论和材料,或论点与论据是统一的。它可用逆证法得到证明,即得到的结论又可以用指定的材料作为论据来印证。如果结论与材料不统一,那么这个结论就是不可*的。

⒊谈论认识类

2002年广东卷第31题,要求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还有2001年全国卷第33题,要求对热月党人政治主张作出评价,就是对指定材料谈论自己的认识的设问。对指定材料谈认识和依据材料作结论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前所述,后者要求考生的只是依据材料去寻觅相应的论点,由于该论点实际是指定材料内容的实质所在,因而往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共识。而对指定材料谈论自己的认识则不一样了,它要求考生的是针对指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鉴别并作出评价,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命题意图来说,这种谈认识的设问,主要是想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让考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让考生敢于以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从通过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者在设计这种谈认识的问题时,所引史料大多从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之处着眼,答案要求往往纠正教科书的偏颇之见落笔。像以前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过的对“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努力”的评价、对清末“新政”的评价等等,都反映这种意图。从这些问题的“参考答案”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辩证思维的光芒。

因此,突破这种谈论认识的难点的关键,在于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指定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给予一个辩证的评价。实际上,设问中的“如何认识”,就是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因此,解答时必须在“评”字上下功夫。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坚持两点论并注意分清主次。例如对热月党人政治主张的评价,从一个角度看有它的进步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有其局限性,但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前者。

因此,如果解决了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应试对策问题,那么就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解决了高考历史中最棘手的问题。当然,要学生掌握上述的解题思路与应试对策,是必须建立在学生掌握较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就无从谈什么解题方法,再好的方法也是等于零的。此正所谓“巧好难为无米之炊”。

高二必修二历史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①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④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2.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首先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

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开始的标志)

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

(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6.世界一体化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热点

【高二历史】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