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历史 > 历史资讯 > 历史资料

北京烧饼历史资料

说“老北京人爱吃烧饼夹肉”,这应该是过时的老话儿啦!如今,那些上了年岁的老北京老人,就是想吃过去那种“烧饼夹肉”,也根本不可能了;就是那些正宗的老北京人的后裔,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北京人,也和全国的年轻人一样,手里拿的、嘴里吃的,已经不是昔日的烧饼夹肉,而是那“巨无霸”、“汉堡包”等洋餐啦。和其他一些老北京传统食品的不断消逝一样,烧饼夹肉恐怕也要逐渐自生自灭了。以下是百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北京烧饼的历史资料,欢迎大家参阅。

北京烧饼资料

凡事儿都要两说着,看不见多少人还吃烧饼夹肉,也不能完全怪群众。如今那烧饼夹肉确实使人不好“恭维”。除了在一些所谓的老字号小吃店里,能看到摆在磁盘儿里的、早已夹了肉的干烧饼,已经没有过去那种烧饼夹肉的经营形式和品位啦。我曾“咬咬牙”买了一个烧饼夹肉,那烧饼嚼起来的感觉和“皮筋儿”差不多,那肉大概也不是刚出锅的鲜嫩的肉,吃几口那烧饼夹肉可就不知如何处理啦!所以,一些老字号也好、传统食品也好,“庙”、“神儿”基本都走样了。好在现在都是“一窝蜂”的吃主儿,吃不出好坏或是否正宗的味道,稀里糊涂地吞下肚子,倒也使各个饭馆或小吃店的外观罩着个“红火”的光圈儿!要是那些吃过见过的老北京老人,大概不会往那地方凑!

谈一种老北京传统食品,就不得不事先把事儿掰开揉碎地说个“明白”,要不写着没劲儿,听的、看的,也觉得枯燥无味,好似“八哥学舌”。所以希望大家千万理解、谅解!

烧饼夹肉的烧饼,指的是昔日刚出炉的热芝麻烧饼;“肉”,那可就多样儿化啦,什么熟猪头肉、酱牛肉、酱羊肉、肘子肉等。待会儿回忆起那做法和吃法儿,我恐怕会垂涎三尺,有些老北京老人您也忍住馋瘾!烧饼夹肉若说是老北京人饮食的“专利”,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但是若说是老北京人喜爱的食品,进而说成是老北京传统食品,大概没人提出异议。其实烧饼夹肉早就在老北京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说有多少文人为其“涂脂抹粉”,就是那带点儿平民百姓文化色彩的顺口溜、俗语中,也没少提到烧饼夹肉。如“烧饼夹肉,吃起没够”、“烧饼果子夹羊肉,你要吃,管你够”及昔日在老北京一些庙会上流传的“庙里庙外逛个够,饿了就吃烧饼夹肉”,等等。总之,烧饼夹肉这种平民百姓普通吃食,在那时候就算是“美食”。

我们旗人大概不少人爱吃烧饼夹肉,反正我家亲戚都爱吃,大部分人爱吃热烧饼夹清酱肉和猪头肉。写到这里,慷慨地暴露一点儿“家丑”。即我的一个表姑从小就特别贪玩儿,到了上学的年龄,挺聪明的女孩就是有些稀里糊涂。报考小学时,家长怕分不清左右手的她到时候犯晕,就买了一套她爱吃的烧饼夹肉,在她右手拿着吃时,家长告诉她:“老师要是问你哪只是右手,记住,那拿着烧饼夹肉的手就是右手!”待进了考试场地,家长万万没想到,这位“小姑奶奶”把烧饼夹肉“转移”到左手啦,所以当老师问及“右手”时,小姑奶奶倒是没忘记是拿着烧饼夹肉那只手,于是举起了左手,这下子可“砸”啦!事后才知道,这位爱干净的小姑娘因为右手沾了肉油,所以把烧饼夹肉换到左手拿着吃。可见一个小小的孩子,光顾得吃烧饼夹肉,把考学就没当回事儿,从而也看到那时候烧饼夹肉对大人和孩子的吸引力。

截至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城里卖芝麻烧饼的铺子还不少,还有不少街头卖芝麻烧饼的小贩。卖烧饼的铺子里,一边都备有夹烧饼的猪头肉或酱羊肉、酱牛肉。考虑到不同民族饮食风俗问题,一般卖有猪头肉的,就不备牛羊肉,反之,亦如此。可见商家考虑多么周到。那些摆摊儿的小贩,也都把摊位设在距离卖熟肉食的铺子近的位置,以方便那些买了热烧饼的客人可就近买熟肉夹烧饼。就拿我家所住胡同的附近地面儿看,既有街头摆摊儿卖烧饼的,也有烧饼铺子。记得街头有个秃顶的中年卖烧饼的小贩,他推着车子到了每天摆摊儿的地方后,就开始一边做烧饼一边卖。我记得他烙烧饼的火炉,好像是固定在那两轮的木头车上,炉口周围有一铁圈儿,大概隔开火炉和木头接触吧,具体情况我当时没太注意。我有时候爱看他揉面、擀面、抹油、撒芝麻、把烧饼放在火炉上的饼铛里等各种动作。因为我经常买他的烧饼,买回家或夹肉,或夹油炸薄脆吃,我母亲爱吃热烧饼夹薄脆。我最爱听的,就是烧饼即将出炉时,那小贩用擀面杖在案板上激打的有节奏的、悦耳动听的“花点儿”。小贩以此告诉大家“烧饼熟了”,周围人听了觉得这是悦耳的“音乐”。有一次,我在母亲擀烙饼时,拿起擀面杖激打案板,想学那小贩“打花点儿”。结果,“花点儿”没打成,倒是把家里养的猫吓跑了,真是有趣。

我们胡同东口北边那家烧饼铺,烙的烧饼真是外焦里嫩,表面的芝麻也多。我每次买回烧饼后,都要把撒落在包装纸上的芝麻粒舔干净,因为我爱吃芝麻,从这点看,我堪称“节约模范”。我5岁时,就有了“助人为乐”的行为,邻居的几位老奶奶,就爱吃烧饼夹猪头肉,每当她们买来猪头肉后,就让我帮她们到胡同口旁边的烧饼铺买烧饼。我小小年纪特别热心,买了刚出炉的热芝麻烧饼后,总是跑回那些老奶奶住处,为的就是让那些老奶奶趁热吃烧饼夹肉。

要说老北京商家的经营具有人情味儿,我真是从小就有切身感受。如,我所说的那家烧饼铺在炎热的夏天,总是备有适口的绿豆汤,是免费供应那些吃烧饼夹肉的、干体力活儿的蹬三轮车工人或赶大车的农民等。谈不上人家是做“顺水人情”,还是“沽名钓誉”,反正就从人家一直坚持供应,且分文不取这一点看,你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商德和爱心!大热天熬绿豆汤,肯定是个苦差事儿;跑路饿了、热天口渴,肯定吃饭时要喝口温汤或水最舒服。铺子里的伙计辛苦,可是那些汗流浃背的劳动人们吃喝舒服,你说他们能不感谢铺子里的人想得周到、做得体贴吗!这些人不仅以后是“回头客”,而且经他们的嘴到处一说,那铺子里的客人可就越来越多了。更令我这个小孩子感动的,是有些没有在铺子里买烧饼的干体力活儿的人,听说有免费的绿豆汤,有些口渴难耐者,也向铺子里要一碗绿豆汤解渴,那铺子里的人从来是来者不拒。当然,过去来往客人再多,也无非是增加有数的客人,因为那时候人口少,多个十几个或几十个客人,对一般店铺不是负担,何况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这真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如今,你要是想吃口热芝麻烧饼夹肉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芝麻烧饼基本没有现烙现卖的啦。在一些农贸市场里,也有经营五花八门烧饼的摊贩,附近也有卖熟肉的,但是大概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真没有几个人敢买敢吃,尤其是老北京人!敢吃的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蜂拥而来的人们,还真没有几个知道如何享受“这一口”的!年轻人又基本不吃。所以在文章一开头,我就提到:说不定这老北京的食品烧饼夹肉,也快自生自灭啦!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历史资料】热点

【历史资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