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历史 > 历史故事大全 > 文化传说

西樵山的历史传说(通用三篇)

西樵山是广东的名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近被批准建设国家地质公园。那你知道西樵山的历史传说有哪些吗?下面是百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西樵山的历史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西樵山的历史传说:“西樵和白云”的传说

自古名山多胜境。

古时候,珠江三角洲上有两条龙:一条是金龙,自西奔腾而来,金光耀眼;一条是银龙,自北飞舞而来,银光刺目。这两条龙在现在三水区那个地方遇上了,金龙要银龙让路,银龙不肯;银龙要金龙避开,金龙不依。两条龙于是张牙舞爪打起来,打得天翻地覆,树倒崖崩,山神土地出来劝阻也止不住。

在两条龙相斗的附近,有条村庄。村里有户人家,住着一男一女。男的叫大樵,女的叫云姐,夫妇俩靠打柴过活。大樵是村里有名的大力士,臂举全牛,脸不变色。村里人看见两条龙相斗,大祸将要降到村里来,便请大樵前往劝阻。云姐放心不下,跟随大樵前去。

大樵来到两龙相斗的地方,大喝一声:“且住!”只见两条龙死死缠着,各不相让。大樵上前说:“你俩乃天上神龙,理应严守天规,造福大众,何以这般恶斗,成了人间的祸害!”

金龙停住,道:“来人听着:我是奉东海龙王之命,到西天去朝拜王母的。如今回东海复命,不料给这银龙挡住去路,不肯让开,我非跟它拚个死活不可!”

银龙也停住,道:“来人听着:我是奉南海龙王之命到北山去朝拜元始天尊的。如今回南海复命,不料给这金龙挡住去路,不肯让开,我非跟它拚个死活不可!”

大樵接着说:“东海和南海都是老龙王的领属,水域相通,你们虽各为其主,何不互让一步,绕道归海吗?”

金龙说:“不行!”

银龙说:“没商量!”

两条龙又斗将起来,角对着角,爪搔着爪,金龙喷出金液,银龙吐出银浆,闹得天上乌云翻滚,地下洪水横流。大樵见劝说不住,也火冒三丈,马上勒紧衣带,跨出虎步,一纵身,扑上前去,左手握住金龙角,右手捏紧银龙腰,硬把两条龙分擘开来。金龙和银龙只管向前冲,左右摆,摆不脱大樵的手。大樵趁势用力一推,把两条龙推了出去。两条龙又猛冲过来,角和腰又给大樵握住。就这样,一擒一纵,从早上斗到日午,从日午斗到黄昏,足足斗了七七四十九个回合,斗得两条龙鳞甲脱了,前爪折了,胡须秃了,牙齿崩了,气也喘了,眼也蒙了。最后,大樵奋起全力把金龙往左一推,金龙摇摇晃晃,往西南方向去了;大樵再使出最后一把力把银龙往右一推,银龙踉踉跄跄,往东南方向去了。金龙和银龙各喘着气,分途潜入了南海。

这金龙走过的地方,陷成一条深深的沟,以后做便成为黄浪滚滚的西江。

这银龙走过的地方,也陷成一条深深的沟,以后便成为银波闪闪的北江。

眼看一场灾害平息了,大樵哈哈大笑,张开两手,倒在地上,他的气力已经透支,身体化成了樵山一座最高的山峰。

云姐扑到大樵的身上,也化成冉冉白云,缭绕着美丽的西樵山。朝夕不离,终年不散。

自此以后,樵山白云,朝夕依恋,坚贞不渝,永不分离了。

这个传说,歌颂了大樵的勇敢和云姐的坚贞,这是西樵人最可宝贵的性格。

猜你感兴趣:

西樵山的历史传说:“僧道守云门”的传说

云门,是西樵山的山门,从官山墟前往白云洞的主要入口通道。道路两边,左有天镇峰,右有吉水峰,形成双峰夹峙的一道门。樵山白云,从此门而入,故有“云门”的美誉。

明代著名学者湛若水,清代著名学者陈白沙和西樵本地文人李宗简,都分别题写过“云门”的石刻。湛若水题写的“云门”,原刻在“金鼠朗”云谷的仰眠石侧,字高1.5米,草书,因湛若水别号金泉,故落款“泉翁”。“云门”两字用著名的“茅龙笔”作书,“云”字自上而下,“门”字从左至右,每字均是用一笔写就,确实有铁划银钩之功,一气呵成,兼且势若龙蛇,妙趣横生,十分潇洒。

“云门”原有牌坊,过去有晚清学者陈白沙手书“云门”的门楼。原物日久失修,现在已经改建为三个间的高大牌坊,正面“西樵山”匾额是原人大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于1962 年游西樵时所题。背面的门匾“云门”就是湛若水手书的拓印,篆刻在山门牌坊之上。两位名士,相隔五个世纪,鸿爪留痕,足为西樵增光增色,而永垂千秋万代。

从云门远望:天镇峰一髻高耸,形似一位道长;吉水峰牛山濯濯,酷似一位僧人,于是人们便将此地命名为 “僧道守云门”。

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一僧一道,驾着祥云,来到西樵山的上空。

两人往下望,只见西樵山上峰峦叠叠,云影重重,林木青葱,清泉飞泻,奇幻不可名状。

僧人说:“佛法无边,这里正是如来佛首开清静界。看,气似蛟龙会,山如宝莲开。难得,难得。”

道人说:“大兄说差了,这个多瓣莲峰,是当年瀛海群仙聚会之后,从蓬莱岛移来的。你不见那青山上下就是仙丹么?”

僧道二人正在云头里争吵,恰巧天帝乘着飙车经过,便问他们为何争吵不休。

他们把原因说了,天帝也莫衷一是,便说道:“罢,罢,罢。我现在打发你两人下到凡间,各守山口,听听世人是怎么说的。芸芸众生,自有分晓。”

天帝于是往僧、道脸上各吹一口气,说声“去”,僧人飘落在西樵山吉水峰的半山,道人飘落在天镇峰的半山,各自化为巨石。两峰对峙如门,形成山的出入口。东边是道人像,顶结云髻,腮飘长髯,身穿道袍,斜对山口;西边是僧人像,秃顶无须,双肩微耸,袈裟贴身,斜对山口。两峰之间是一道狭长的谷地,过去建有砖门楼,题名“云门”。现在建起了一座高大的牌坊,成为游人进出的大门。

西樵山的历史传说:龙母的故事

龙母庙在蟠龙洞,现为南海博物馆一部分。

龙母庙建于民国年间,砖木结构,琉璃瓦,硬山顶,之后经过博物馆维修,焕然一新。进入蟠龙洞以后,向左面拾级而登,龙母庙就坐落在平台上,可休息和眺望。中有鱼池,游鱼可数。庙前有香亭,供上香朝拜,庙旁建有潜龙阁,是四层塔型建筑,飞檐拥翠,博物馆辟为陈列室。庙后是峭壁连云,其中有数石叠放,状似莲台,名叫莲花石,乃西樵一景。

据说龙母本身性温,战国末年(公元前220年)人,居住在西江边。传说西江是金龙下凡,桀骜难驯,所以黄浪滚滚,常生水患。于是,温氏修河道,筑堤坝,使西江服服贴贴,她治河有方,等于是抚养了金龙,造福两岸百姓。所以后人奉她为龙母,立庙纪念,春秋祭祀。龙母庙门联“龙性真诚威灵四海,母恩广大德披群黎”,用鹤顶格嵌“龙母”两字。是1938 年西樵“允意堂”所献。

如今西江一带,龙母庙甚多。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文化传说】热点

【文化传说】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