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历史 > 历史人物 > 古代历史人物 > 战国四公子

《信陵君列传》人物分析(精选四篇)

信陵君列传》,主要通过“窃符救赵”这一典型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战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和斗争风云的画卷。关于《信陵君列传》中人物又有怎样的特点?下面由百文网小编为大家分析人物形象,希望能帮到你。

(二)见义勇为,救人急难。

在秦国“进兵围邯郸”的严重时刻,作品形象地描绘了平原君、魏王、信陵君的不同反映:平原君是“数遣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表现了他的焦急和无能;魏王则是“恐”和“畏”,表现了他的自私和懦弱;只有信陵君,“数请魏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在这鲜明的对比中,突出地表现了信陵君见义勇为,舍生相救的高贵品格。在情节上,为他求教侯嬴做了铺垫。在救赵途中,他不忘战友,求教寒士:“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他明察自省,引咎自责:“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他谦恭谨慎,不耻下问:“公子再拜,因问”;他虚怀若谷,采纳善言:“公子从其计”。从而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信陵君从谏如流,纳入善言的性格特征。在信陵君救赵的刀光剑影中,虽然记叙较为简练,但却突出了他见义勇为,救人急难的高尚品德,形象地写出了他是个有勇有谋的治国人才:他“矫魏王令”,他“将晋鄙军”,他“勒兵,下令军中”,他“进兵击秦军”,终于胜利完成“救邯郸,存赵”的历史使命。这样,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信陵君见义勇为,救人急难的品德,所以才完成了窃符救赵的大任。侯嬴,这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另一重要人物。他虽然有着和信陵君绝然不同的社会地位,但是作者仍把他的理想,倾注在这位“夷门抱关者”身上,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寒士”形象。

(三)地位低贱,品行高洁。

作品首先介绍了侯嬴低下的社会地位:“年七士,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又老又穷的“夷门抱关者”,却有着贫贱不能移的铮铮硬骨,对公子的“厚遗”“不肯受”,他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这掷地有声的豪迈语言,突出表现了这位老“寒士”品行的高洁。出于阶级的本能,在贵族公子的热情礼遇下,他不得不对其真伪做一番认真的考察,于是他“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于是他“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表现了他的沉稳老练。但当地发现信陵君不仅态度谦恭,而且心地真诚之后,他便也以诚相待,并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他才有意识地让“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他才为其推荐了另一位贤士──屠者朱亥,使其在伐秦救赵的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作用。作品采用对比的手法,在表现社会地位高贵的信陵君不居傲,“不敢以其富贵骄士”的可贵精神同时,突出表现了社会地位极为低贱的侯嬴,“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的高尚品德

(四)忠于知己,死而无怨。

由于侯嬴亲身受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精神感召,所以在国家、知己有难之时,他便挺身而出,真诚举谏,并决心以死相报。他对信陵君说:“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果真,当魏公子至晋鄙军时,“侯生果北乡自刭”。通过侯嬴感人的语言,悲壮的行动,作家完成了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拼力死命的有功之士”的形象塑造,由衷地赞美了他为国捐躯,为知己而死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司马迁“忠于知己”、“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

(一)仁而下士,谦而礼交。

作品首先用简洁、洗炼的语言,概括地介绍了信陵君的身世地位:“魏昭王少子”、“魏安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从而对信陵君作了必要的、初步的交待。然后,突出强调信陵君的性格特征──“仁而下士”、“谦而礼交”。正因为他能够“士无贤不肖,皆能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所以在当时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深远的政治影响。这些是对信陵君概括的介绍和评价。

其次通过“公子与魏王傅”的典型事件(课文删去此节),首先写出“士”在国家安危中的重要作用。在“公子与魏王博”的轻松气氛中,突然传来“赵寇至”的紧迫消息。魏王的反映是:“释博”、“心不在博”;而公子的反映却是:“止王”、“复博如故”。在这鲜明的对比中,突出发表现了信陵君胸有成竹、遇乱不慌的镇静态度。但这并不因为他聪颖过人、料敌如神,而是由于“客有能探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这样,便用确切的事实,强调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重要意义。然后,再通过“自迎侯生”的典型事例,形象地写出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具体情况。当信陵君听说魏有隐士侯嬴后,并不因为他是一个又老又穷的“夷门监者”而厌恶和嫌弃,恰恰相反,他立即“往请,欲厚遗之”,并且“置酒”以待;然后“从车骑”、“虚左”、“自迎”、“执辔愈恭”;入市之后,则“颜色愈和”、“色终不变”;至家之后,马上“引侯生坐上坐”、“为寿侯生前”。一个魏国的贵公子,居然能够去拜访、亲迎一位看守城门的小人物,并表现出如此异常尊敬和谦恭,实在难能可贵。它强烈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美德,闪烁出深邃的思想光彩。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战国四公子】热点

【战国四公子】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