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历史 > 历史人物 > 古代历史人物 > 唐宋八大家

有关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故事(精选三篇)

苏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那么关于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百文网小编为你搜集关于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洵散文介绍

《送石昌言使北引》在艺术和思想的层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写给即将分手的朋友的赠别,称为“赠序”,这篇文章又不同于普通的赠序,通过回忆描写了与友人的情义,在如述家常的文字中表现出了两人真挚的情谊。再通过二人的成长轨迹,即表现了苏洵本人对人生的看法,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这篇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的“赠序”,成为当时的一大杰作,也是苏洵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木假山记》是苏洵的另一力作。虽然题目是“木假山记”,但这篇文章绝不是局限于描写木假山的制作过程,也没有刻意得去赞美雕刻艺术。苏洵通过木假山,抒发了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情怀。苏洵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对知识分子抱有崇高的敬意,但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并不高,有的人甚至被无端毁掉。苏洵借树木的遭遇,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但又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立品格,不卑不亢、刚正不阿,这正是苏洵对自己品德的写照。

苏洵散文还有很多,从以上的两篇简介中,可以看出苏洵是一个独特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在古文界独树一帜,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关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故事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培育出了大文豪苏轼,苏辙,三人合称“三苏”,并入“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关于苏洵教子的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苏洵多次的谆谆教诲对他们起不了作用,于是苏洵就用了新的教育方法。每每孩子玩耍时候,他就故意躲在孩子可以见到地方开始偷偷地看书,等孩子走近了,他就故意把书藏起来。他这一做法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两个孩子就趁着父亲不在家,就把父亲藏起来的书偷出来认真阅读,正是用这种方法激发了他们对读书的兴趣,最后成为一代文豪。

苏洵本人终成一位名垂千古的大文学家之路也很是艰辛。苏洵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努力学习,自认为在学习上长进了不少便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是并没有高中,他很受挫,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重新审视自己,把自己以前写得书稿拿出来看了一遍,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看完后他发现有些书稿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他把那些书稿整理出来放在院子里一把火都烧了。烧完后,他重头开始,闭门苦读,或是寻师访友,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终成了一代大文学家。

苏洵,北宋文学家,与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三人并入了“唐宋八大家”之列,文学成就斐然。从他教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见他不失为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他循循善诱的方式诱导孩子,开启了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他自己更是有坚韧的毅力,最后成为了一代文豪。

苏洵名二子说介绍

苏洵《名二子说》是苏洵写给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的文章,教育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文章篇幅不长,寄寓了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期盼,也给他们提出了一些意见。

苏洵《名二子说》分为两段,第一段分别借两个儿子的名字对他们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巧妙地将车子和儿子的名字结合在一起。苏洵认为大儿子苏轼生性旷达,有什么事情都会说出来,因此苏洵给大儿子区明年为轼,希望他可以放低自己的身段,不要因为性格去无意得罪别人。小儿子苏辙沉静内敛,性格平和,苏洵给小儿子取名为辙是希望他可以更加自由洒脱,不要太多的担心祸福。

苏洵《名二子说》不单单是写给儿子们看的,也抒发了他自己对人生艰难、仕途多磨难的感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苏洵三十七岁,当时他正处于屡次考试都不中的低谷中,深受打击,心情也很郁结,借着这篇文章,他将自己心中的感慨跃然纸上,结合他一生的遭遇和他独特的性情,这篇文章也更加意味深长。

都说“知子莫如父”,虽然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苏轼和苏辙的年纪都不大,但苏洵已经从他们平日的表现中看出了儿子们的性格,帮助他们去改正缺点,少走弯路,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纵观苏轼《名二子说》全文,虽不足百字,但字字精炼,读起来隽永有味,让人情丝婉转,真是别具一格。

猜你喜欢: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唐宋八大家】热点

【唐宋八大家】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