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范文 > 导游词大全 > 广东导游词

精选5篇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1)

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篮 也是国民革命的圣地。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皇家军事学院、俄国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 历经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漫长的革命旅途中 黄埔军校的毕业生走着不同的两条道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中就有五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徐向前和林彪;解放军首批授衔的十位大将中也有三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未授衔的著名将领有周总理、陶铸、刘志丹和左权等。而在国民党中,黄埔军校毕业的著名将领有李济深、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宋希濂和陈诚等。有人说,中国现代战争是黄埔军校师生自己打自己,这虽然是简单了些,但从国共双方的主要将领看,也不无道理。这些历史使军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近年来到军校参观研究的人除青少年外,还有不少海内外人士。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1924年6月16日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提出了“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的办校宗旨。军校有三位最高的领导人,他们是校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党代表廖仲恺。军校在长洲岛一共办了7期,1930年迁往南京 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军校大门上写着的 “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大字,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也曾几次改名,但是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的门匾。只是因为最开始的校址选在都在黄埔长洲岛上,所以人们通称它为“黄埔军校”。

孙中山革命二十多年来 一直都没有一支忠于革命的,致使革命屡遭失败。尤其在1922年亲信陈炯明的叛变,让他感到十分悲痛。沉思中他认识到: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创建一支革命,办一所军官学校。大家请看门上的门匾。“陆军军官学校”这六个苍劲大字 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所写的。这里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校门内外都张贴有各种标语对联。其中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横批是“革命者来”。大家再看看墙上的这幅对联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这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训。大门后是校本部。它原来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清末陆军小学,叶挺和邓演达青年时曾在此就读。黄埔军校创办后,总理、校长和各部的办公室、学生课堂、宿舍、饭堂都设在这里。可惜的是,1938年在日机的轰炸下荡然无存。1998年5月初 广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校本部。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耗资2000多万元,奋战98天,于同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落成,重现昔日风貌。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参观校本部。

这座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以前是清末陆军小学的大门。它和刚刚参观过的欧陆式大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其面积有1.06万平方米。我们现在站的大花厅是当时师生集会的主要场所,前面的荷花池便于同学们课余之时观赏谈情。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参观政治部。大家都知道,周总理当年是黄埔第一期的第三位政治部主任。前两位是戴季陶和邵元冲。聂荣臻元帅当年也曾在政治部担任秘书和教官工作。对面的职员宿舍,是教官们休息的地方。 校长室是蒋介石办公和休息的地方 里面的摆设都是按原貌恢复的。墙上贴着的是第一期学生的名单,其中评语一栏由蒋校长亲自填写。每天中午,蒋校长都会找几位学生谈话,将了解到的情况,写在评语上。大家看陈赓的评语栏:“此人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可见他对于学生是十分用心的。隔壁是校长的中英文秘书室,当年的中文秘书叫张家瑞,英文秘书叫王登云。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参观校长办公厅。

这里也是是党代表廖仲恺的办公室,廖仲恺身兼数职,并不是每天都在校工作,他到军校的时候就在这里办公和休息。作为国民党元老和辛亥革命有功之臣,廖仲恺为军校的建设可以说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时经费十分困难,廖仲恺经曲求全到军阀杨希闵家中求取经费。他常常说 “:大家放心,经费由我负责,你们只要把学生训练好就行了”。因此,他在军校中声望很高,被誉称为“党军慈母”。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参观校长会客厅。“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送给蒋介石的。这幅对联不仅表达了军校师生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蒋介石的钟爱。 这里也是书报阅览室,是学生常常在此看书读报,有时也会进行政治活动。穿过中轴线 这两个房间原来是学生宿舍,后来改成了展览室。步入庭院大家看到的那棵白兰树也叫“冠军树“。这棵树长得很有意思,粗壮的树干象征国共合作,中间两枝象征着两党分道扬镳,上面纵横交错,又像一位位老人握手言和。

这座中西结合的洋房,原来是清末的海关楼,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的字样。1952年维修时,把木楼梯从西侧改到室内。楼内有展览《小楼昨日》和《孙梅轶史》,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的了解到军校昔日的风采,以及孙中山和他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的故事。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参观孙总理纪念碑。 孙总理纪念碑建于1928年,1930年落成。纪念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利用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以及铜像,构成一个“文“字,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着”亲爱精诚“四个大字。碑座底下有7级,上层有5级,中间用较长的平级将其分开。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啊,7级代表军校在黄埔办了7期, 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屡战屡胜。

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是胡汉民的笔迹;东面刻着孙中山弥留之际的七字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背面刻有总理像赞 ,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西面刻有总理赞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好像他生前站在讲台上讲述“三民主义”。铜像是孙中山生前的好友梅屋庄吉出资请牧田祥哉建的,他原想铸造七尊铜像,分放在日本和中国,后来由于经营不善,经费不足,只铸成四尊运来中国。一尊在这里,其余三尊分别放在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四尊铜像都是一模一样的,均高2.9米,重约1吨。

中国的纪念碑一般是坐北朝南的,但这座纪念碑却是坐南朝北,隐含了孙中山想要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军校俱乐部建于1926年,是用来举行师生集合、演讲、文艺演出的地方。当年苏联顾问巴普洛夫来到东江视察前线时,不幸落水牺牲。军校深感不习水性将会影响战斗力,于是修建泳池,叫同学们学习游泳以适应南方水网作战的需要。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参观东征烈士墓园。

东征烈士墓园门牌上有蒋介石题写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 它的造型跟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非常相似,所以也有“小黄花岗”之称。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战役中牺牲的516名烈士。其中刘尧晨烈士在第二次东征时,率领40多名烈士冲锋陷阵,不幸身亡。为了表彰他的功勋,追赠为陆军中将,发一等抚恤金5000元,并埋于墓中央。西边的十六将校墓是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落款张仁杰。张仁杰即张静江,他是蒋介石的老师和军师,国民党三大书法家之一。东边是独一无二的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蔡光举是贵州省遵义人,军校第一期学员。他作战勇敢,牺牲于淡水,据说他是牺牲的人中职位较高的,故为他单独造墓,独享殊荣。

北伐纪念碑是1929年为纪念北伐牺牲的烈士而建的,高7米多,碑架三面刻宇。正面刻着:“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念碑”,东面刻着“捐躯救国”,西面刻着“为民牺牲”。碑座的东、西、北三面均刻有在北伐中牺牲的353位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名。在300多位烈士英名中,有许多北伐时的骁将,在攻打武昌战役中牺牲的一期学生、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烈士;黄埔第三期高材生、连长吴通烈士;还有朝鲜人杨宁烈士等。平岗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记于无穷。北伐烈士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鼓舞着后人前进。

精选5篇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2)

广州黄埔军校校门两旁柱子上贴过一副对联,曰“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事实上,几乎所有影响中国**的大人物都曾在这道大门出入往来——孙中山、蒋介石、汪精卫、何应钦、周恩来、叶剑英、陈赓、林彪……想当初,在蒋介石、廖仲恺率领下,身穿苏式黄军服、在校门口争睹孙中山夫妇风采的汹涌人潮中,该有多少被时代铭记的鲜活面容?出席开学典礼、聆听孙中山“创造**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演讲的人员花名册之中,又该有多少举世震惊的姓名?弹指一挥间,兴亡凭谁定,盛衰岂无凭。

孙中山逝世后,“**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大门东西两壁墙上。孙中山视察军校时居住过的原粤海关黄埔分关后来被称作“中山故居”。1930年,孙中山纪念碑在军校后面的八卦山顶落成。从山下往上望去,登山的台阶相互交叉,与观景平台及纪念碑构成一个“文”字,暗含悼念孙文之意。

寻访当天,我们偶遇一位来自四川成都的84岁黄埔老人,他站在纪念碑前轻轻吟颂其上的《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彼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此刻三月春逝,一城风絮,满腹沉默。黄埔军校分校众多,在长洲岛上的校舍被称作校本部,以示区分。校舍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分为左中右三路,上下两层,各层回廊相通;深四进,每进以天井相隔,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森严王国。

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是蒋介石一生政治军事生涯的里程碑。在走马楼二楼西向的一个角落里,我们见到了蒋的校长办公室。室内清一色满洲窗格,木门木地板,地板上的织花地毯和风琴形办公桌颇具美感。史料显示,建校初期的蒋介石励精图治,每日清晨起床号一响,就开始巡视全校寝室。他亲自教唱校歌,狠抓军纪,为军校题“亲爱精诚”校训,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和不怕牺牲,平日视《三民主义》、《曾国藩家书》、《俾斯麦传》三本书为至宝。蒋介石很重视考察学生,校长办公室的墙上贴着第一期学生名录,“常胜将军”陈赓的评语栏上写着:“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带兵。”可正是这个校长眼中“外形文弱”的学生,在第二次东征时,背着兵败被围、绝望之余欲“杀身成仁”的蒋介石逃出险境,救了他一命。

精选5篇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3)

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篮,国民革命的圣地。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皇家军事学院,俄国伏龙芝军事学院(日本士官党校)。堪称世界四大著名军。

说起黄埔军校可了不得,我们国家多少著名将领都是出自黄埔军校。比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就有五位出自黄埔军校,徐向前,许光达,刘志丹,毛泽覃,林彪,陈庚等等,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另外例如大家非常熟知的周恩来同志,叶剑英,陶铸造,等等,他们有的在这儿工作过,有的在这儿学习过,都是后来了不起的大人物~。

在国民党的将领中,像胡宗南,邓演达等都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

有人说,中国整个现代战争都是黄埔军校的师生们在打仗,自己打自己。这虽然是简单了点一些,但从战争双方共产党和国民党主要将领看,也不是全无道理的,这些历史事实使军校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近年来黄埔参观研究的人除青少年学生之外,海内外各界人士都有不少,每天到这里来的旅游团也络绎不绝。

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国家而奋斗。他革命二十年来,都没有一支忠于革命的,致使革命屡遭失败,尤其是在1992年,被他视作亲信的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想置他于死地。他十分悲痛,沉思中他开始认识到到,一切所谓的民主,离开了强有力的武力的支持老师是空谈,军阀不会给中国民主,帝国外强不会给中国民主,只有自己的武力,才有自己的政权。革命要成功,必须创建一支革命队,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于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帮助下创办黄埔军校一所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

1924年6年16日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在开学演讲中提出“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作为办校宗旨,军校有三位最高的领导人,他们是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军样在长洲岛上共办了七期,1930年迁往成都和台湾。

[军校大门]大门门匾上写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军校曾几次易名,其实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的门匾。只因多次改名,校址不变都在黄埔长洲岛上,所以人们通称它为“黄埔军校”。

大门上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谭延闿是清末进士,曾任清末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成功后,曾任湖南省省长、第二军军长、国民政府代理主席等职务。他能文能武,又擅长书法,与于右任、张静江被誉为国民党“三大书法家”。1923年,

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亲自拜访了他,希望他能协助孙中山创办军校,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因而军校校名由谭延闿题字是再恰当不过的。

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

军校充满了浓烈的革命气氛,校门内外张贴有各种标语和对联。其中一副对联的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从这副对联就可以看出军样的革命气氛是多么浓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副对联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是他逝世后写上去的。数十年后,校友们回到母校,触景生情,并根据此联的精神,由衷地道出他们的共同心声:“祖国尚未统一,同学仍须努力”,激励大家为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伟大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大门后的建筑,称为校本部。它原是清末广东陆军小学堂,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叶挺和邓演达青年时曾在此就读。黄埔军校创办后,总理、校长和各部的办公室、学生课堂、宿舍、饭堂都设在这里。很可惜,这些建筑在1938年遭到日机的轰炸,荡然无存。1996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校本部。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奋战98天,耗资二千多万元,于同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落成,重现昔日风貌。

军校的二门,原是清末陆军小学的大门,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它和大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建造风格。

进入校门是一座三进两层,左右回廊四通八达的校舍,所有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全用回廊连在一起,使学员在里面风雨无阻。我们把这种建筑称之为走马楼。楼上有校长室,政治部,军需部等等,

好,首先我们参观校长办公室,大家都知道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蒋介石在这儿当校长,办公室完全是按当年的照片复原的,连桌上的一瓶花都恢复得一模一样,蒋介石当年当校长的时候还是非常尽心尽责的。你看墙上贴着每一期学生的名录,姓名,籍贯、年龄、还有评语都是由蒋校长亲自填写。每天中午,蒋校长都找几位学生问话、谈心,将了解到的情况,写到评语上。他在陈赓的评语栏写上这样的评语:“此人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后来,陈庚成为了著名的大将军。可见他能细致观察学生的性格、能力和特点。

旁边就是政治部,一提政治部,我们大家就会想起敬爱的周总理,他当年就担任政治部主任。其实他是第三任政治部主任,前两个一个是戴季陶,一个是邵元冲。因为他们没有把工作做好,所以国民党代表度廖仲恺就邀

请周恩来担任这项工作,从此,军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好,旁边这个是办公厅,是当时的党代廖仲恺的办公室。廖仲恺身兼数职为军校建设呕心沥血,那时军校经费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没有隔天的粮食廖仲恺千方百计为军校筹款,军校遇到经费困难时,廖仲恺总是说:“大家放心,经费由我负责,你们只要把学生训练好就行了”。他还经常到学生宿舍问寒问暖,与同学们谈心,问们想不想家,冷不冷等,人们称他为“黄埔慈母”。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官长饭厅,全体教官进入饭堂一律标准军人坐姿,值星官一声令下大家才能动筷,吃饭时不准出声响,规定吃十分钟,时间一到,值星官又是一声令下,大家立即放下筷子,起身立正,目送校长出门,然后全体退出。这样吃饭可真辛苦,但为了的纪律,军官们都要要保持这样的操守。

校本部中的校长会客厅有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的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介石的。这幅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军校师生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蒋介石的钟爱。

军校设有书报阅览室,是学生课余看书读报的地方,有时也在这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军校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宿舍条件较差,设施简单,学员每天5时起床,晚9时半关灯睡觉。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和训练,十分紧张,宿舍里也非常简朴,这里的一床一被都保持着当年的原貌。宿舍内务要求很严,如果内务做得不好,就要受到“禁足”的处罚。所谓禁足,就是星期日不准进城。军校对学生要求严格,同时也很关心学生的生活与成长。廖党代表经常到学生宿舍问寒问暖,并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和同学们谈心,问他们想不想家,能否习惯等。

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军校一至四期的毕业生共4981名, 以军校学生为主组成的革命军,参加了统一广东的战役与北代战争。1930年军校迁往南京,参加了统一广东的战役与北伐战争。1930年军校迁往南就,旧址主要建筑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所以现在大家听见都是近年按国家文物局“原位,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复原重建而成的。

大家在走廊上看见这几个大桶一定会奇怪,原来这就是当年军校的人们饮水用的。当年可不像现在家家有自来水,那时的军校师生都是喝的黄埔江水,每天四五十个挑夫,一清早从珠江边把水挑到这,倒在这些大桶里储起来,既可饮用,又可消防,人们称为“太平桶”。

孙总理纪念碑

此碑建于1928年,1930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构思非常奇巧,它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耸立天穹。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碑上的“文”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细看铜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点,两边的阶梯交叉而上,构成“文”字的一撇一捺。大家看,像不像/碑座正面刻有“亲爱精诚”四个大字。“亲爱精诚”是军校的校训,其意思是,大家要互相互爱,真诚合作。纪念碑四面都刻有碑文

大家请看碑座,底下七级,上层五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这是什么意思呢,对了,这七级代表军校在此地办了七期,而五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同参加了五次战役,且屡战屡胜。

请抬头望这座铜像,孙中山先生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生前站在讲台上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他与孙中山三十年交谊不渝,得知孙中山去世后本来想写些什么来纪念孙中山先生,但当时中国文盲多,很多人看不懂,所以他才决雉定铸造铜像来纪念。为了筹集,经费,他抱病四处募集连女儿的嫁妆的钱都挪用了,最后终于铸成四尊,分别放在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澳门中山纪念馆,四尊铜像都是一模一样,均2。6米,重约一千公斤。

请看碑身四周:碑身正面雕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是胡汉民的笔迹。

东面雕刻着:“和平,奋斗,救中国。”请看碑身背面雕刻的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劂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它是孙中山革命一生的写照,也是师生继承孙中山遗志的誓言。西面雕刻的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总理训词”便成为中华民国国歌。上年纪的老人对我们讲,以前每逢星期一举行总理纪念周时,都要唱这道歌,还要背诵总理的遗嘱。

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的,但这座纪念碑却坐南朝北,据说,其中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这不是一座平常的岛,这里酝酿了后来中国五十年的战争,这里里酝酿了后来中国的光明出路,这里的每一粒泥土,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砖瓦砾都记载了厚重的历史~

精选5篇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4)

哈喽亲爱的,我是可爱的驴迹。驴迹听到一个特别好听的笑话,第一时间就得要告诉亲爱的啊:听说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监测仪,在每年的九月份监测到中国各地突然都出现了一大批,可是过了一个月后就神奇消失不见了,这可让其他国家领导人害怕了“怎么回事啊,这中国难道要暴动了吗,不对啊,最近我才送了一瓶好酒一起分享呢”,其他国家领导人越想越不对劲,就马上进行了调查,后面才发现,原来这是中国新生入学的军训哩。

亲爱的,“军训”对驴迹来说可是噩梦来的,天气热就算了,还有那么凶的教官,一点都没有都敏俊的温柔。话说,这都敏俊是来自外星球的,这教官他是从哪个地方来的呢,哦,对,军校。所以啊,今天驴迹就要带亲爱的前往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去体验下教官们的生活。

宝贝,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篮,也是国民革命的圣地。它可是很牛逼的哦,和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皇家军事学院、俄国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亲爱的,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但是为什么要成立这所学校呢,因为孙中山革命二十多年来,一直都没有一支忠于革命的,导致革命一直失败。在1922年,被他视为亲信的陈炯明居然叛变了,这让孙中山十分的痛心:“我待你如此之好,你怎么忍得下心离我而去呢。”

但是亲爱的,孙中山是谁,他可是我们的伟大领袖,背叛失败啥的有什么了不起,从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所以就拍板决定要创建一支革命,办一所军官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在长洲岛的黄埔军校啦,可是为嘛要建在交通那么不方便的长洲岛呢,因为啊,长洲岛不仅省钱省力,环境清静、易守难攻,最重要的是方便学习和练武。

宝贝,1924年6月16日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提出了“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的办校宗旨和“亲爱精诚”为校训宣布军校开始营业了。军校在长洲岛一共办了7期,1930年迁往南京。不过,校本部在1938年被日机炸毁,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广州市政府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复建校本部。噔噔瞪,所以,宝贝们我们要感谢领导小组重新修建才让我们今天可以一起去见证历史~

精选5篇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5)

亲爱的,驴迹关心你~在观赏风景的同时,记得保护好自己的背包物品,帅帅气气漂漂亮亮的~祝你每天都有好心情~

以下为部分分支景点具体叙述讲解

【大门】

伙伴们,看,这里就是军校的大门。大门上写着 “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大字,是不是觉得特别的威武呢~这可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也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校名也改了几次但是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的门匾。

伙伴们,肯定也会觉得奇怪,都没有这名字那咋地要称它为“黄埔军校”呢。哇哈哈,聪明的驴迹和你说,因为最开始的校址是选在黄埔长洲岛上,所以人们就统称它为“黄埔军校”了。

伙伴们,这校门是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的。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驴迹猜啊,这里每天肯定有“敬礼、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

伙伴们,看着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介石手写的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来是挂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就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哇塞,就凭这气势,不得不说一句:中国雄起,欧耶~

【校本部】

伙伴们,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这里是哪里呢,驴迹不会告诉伙伴们这里是校本部的。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的建筑,两层砖木结构,有三条主要通道,四排的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而且啊,它的房舍排列还特别的一致对称。伙伴们,不只这样哦,四排房子还有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那楼底层当时的大花厅可是师生集会的主要场所,前面的荷花池还方便同学们课余之时谈情说爱呢。

伙伴们,孙中山把学校建在这里是能够省钱省力,咋个省钱呢,原来啊,这里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清末陆军小学,叶挺和邓演达青年时还是在这里读的书呢,有了这小学,当然荷包就少拿出点啦。黄埔军校创办后,总理、校长和各部的办公室、学生课堂、宿舍、饭堂都设在这里。就是可惜啊,可惜,1938年在日机的轰炸下荡然无存。好在呢,我们中国恢复技术很不错,1996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校本部,在同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130周年那天落成,重现了昔日的风貌。

伙伴们,驴迹读书的时候啊,一个学校就有好多个部门,个个都是官老爷~这黄埔军校的校本部呢,也有政治、教授、训练等六个部门,其中政治部掌管的是全校的政治教育、党务和宣传,伙伴们知道当年黄埔第一期的第三位政治部主任是谁吗,居然是我们的周总理啊~校长室和总理室设在楼上,校长室是蒋介石办公和休息的地方,里面的摆设是按原貌恢复的。教授部与政治部一样是重要的部门,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和成绩考核,当年主任是王柏龄,副主任是叶剑英,当然,军校怎么能少的了吃喝睡的地方,所以相应的也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广东导游词】热点

【广东导游词】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