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 范文

记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精彩12篇】

社区服务不只是一些社会自发性和志愿性的服务活动,而是有指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服务体系。参加社会服务的可以是学校学生、社会群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记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希望你喜欢。

篇1: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我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筹备之初就得到了我院领导老师的重视。根据我院专业知识技能优势和当地实际状况,决定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将围绕“‘留’住温暖‘守’护花朵”的活动主题,学习和宣传,围绕和服务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我院的实际状况和专业特色,动员青年团员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基层农村服务,为留守儿童实现梦想,为推动当地农村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做出卓有实效的贡献。

二、活动时间

20--.7.11――20--.7.22

三、活动对象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在校大学生

四、活动地点

河南省商水县大武乡众信校园

五、活动背景

随着当即经济的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近年来,商水县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惊人成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为商水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得商水县的经济连年增长。大事部分偏远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面临着学习资源、师资条件严重不足的困境。个性是艺术教育方面。同时,由于客观条件,目前小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上那些单一的基本知识外,很少接触到其他人文知识。而培养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理想追求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团委特组织此次文化下乡活动。充分利用家乡优秀大学生资源,为农村孩子带给一个学习知识、了解艺术,开阔视野、提高素质的平台和机遇。关注留守儿童也是我们今年支教的重点,号召全社会的爱心人士来帮忙完成儿童的心愿。

六、活动目的及好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广泛动员组织大中专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好处;对于引导青年学生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对于用心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具有重要好处。根据我院专业特色,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以期望留守儿童在无父母的陪伴下,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期;同时展现我院学生风采,实现课堂学习知识与课外实践锻炼相结合,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大学生三下乡的活动正好体现了“三下乡”活动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我院队伍的服务宗旨也体现了这一特色,与中央礼貌办对大学生三下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虚心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期望不谋而合。我们用心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号召,踊跃投身“三下乡”活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发出夺目的光彩,用智慧和汗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特开展此次于河南省周口市大武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透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预期将到达以下成果:

1、使大学生们发挥志愿者精神,服务社会,把“科学、卫生、文化”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带到有需要的地方,带动当地文化的发展。利用大学生具有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较高的优势,向农村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拓宽村民眼界,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

2、义务支教是我院青协的品牌活动和主要活动形式。我们总结经验、创新思想、做出品牌,一方面向贫困地区学生们传递现代社会的信息,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则是把艺术学院的美术和音乐优势很好地运用到其中,切实地提高当地学生的审美水平。为乡村募捐图书和文具,改善农村子弟学习条件,培养现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透过丰富多彩的义务支教活动和跟当地老师的教学探讨,带给该地区的孩子和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寻求提高当地教与学质量的途径。

3、为留守儿童定制一套专属于他们的活动方案,并组织人,员与他们交朋友,尽自己的努力了解他们的梦想,收集梦想与需求信息,与“河南青年之声”合作,透过平台上的爱心帮忙,社会爱心人士认领儿童梦想,帮忙他们实现梦想。

4、为社会奉献爱心与关怀的同时,让每一位队员在活动中增长见识,煅炼潜力,培养对社会的职责感和对他人的关爱,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做到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很好的结合。发挥我们所有特长,展示我院秀丽艺术人的风采。

七、活动形式及资料

(一)义务支教

义务支教作为小分队的重点活动,我们将力求做出义务支教的品牌,取得新的突破,开展新的形式,使其发展与继承下去。

1、义务支教目的:本次大学生志愿者下乡义务支教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补课式的加强学生课本知识,也不是为了下乡体验农村的生活艰苦,而是从思想及行动上与学生进行心与心之间的沟通。队员向农村学生们传递现代社会的信息,当代文化内涵,开拓他们的视野,透过言传身教,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培养他们考上大学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职责感。另外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并在必须程度上提高当地学生审美及学习水平。

2、义务支教的好处:旨在弘扬扶贫助困的良好风气,给队员们带给锻炼机会,使其在实践中学习为人师表的技巧和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使贫困学生也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他们来说有重要好处。

3、义务支教对象:

当地留守儿童(以小学生为主)

4、义务支教主要资料:

绘画:素描、书法、国画、艺术欣赏;

音乐:声乐,舞蹈,音乐知识讲解;

普通话:口头表达潜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二课堂:兴趣爱好。包括必须的体育潜力(跑步、接力赛、四人五足、乒乓球篮球等)朗诵、戏曲、小品还有动手潜力的培训以及科普教育宣传。

心理辅导: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一向是社会各个阶层所关心的问题,本次支教活动除了对当地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素质拓展之外,我们将利用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透过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沟通交心,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了解他们心中的愿望,透过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帮忙他们完成愿望。

感恩教育:培养当地学生一颗感恩的心,懂得体会老师与家长的辛苦工作,力图改善当地的师生关系与两代关系,让和谐成为彼此之间关系的主旋律。

卫生常识教育:向学生解释学习卫生知识的重要性;讲授卫生知识,逻辑上按一天生活,即由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中所应注意的卫生问题,最后讲青少年期的饮食注意事项。梦想论谈会:让大家谈论自己的梦想,畅所欲言。以便队员收集梦想与愿望。

5、义务支教日程安排:

(略)

6、义务支教资料:

教学辅导书或资料:小组各成员根据自己负责的资料在下乡前透过查阅各方资料的方式得到,资料自行选取。一般需配备所教资料的课本参考书、教案以及各种教具和辅助材料,所教资料需健康向上。

(二)、了解儿童的愿望完成孩子的愿望

让大家谈论自己的梦想,畅所欲言,并引导他们说出近期的可实现的梦想收集并发布到网上,让社会爱心人士能够认领梦想,我们的同学能够与留守儿童构成一对一的“梦想帮忙”队,能够构成一个长期的帮扶组织。

八、具体行程计划

一、前期准备:

1、六月中旬成立策划小组。

2、与服务地负责人做好联系工作,沟通和协调具体相关事宜,了解当地校园学生的需要,以便接下来筹划收集物资或寻求物资赞助的工作。

3、联系好指导老师,并持续与老师的紧密联系,汇报活动的进展状况和就相关问题和老师探讨并得到老师的指导。

4、六月下旬根据活动资料和队员考核标准有针对性地招募队员,进行面试。之后队员进行分组,组织培训,各施其职,分工合作,做好义务支教、文艺表演、调研等的准备工作以及物资、经费准备。

5、宣传组寻求商家赞助,主要的方向是药品或文具的产商,能够在互利的条件下带给实物跟资金的赞助,前提是遵循校园的相关规定和确保三下乡的纯洁度和非赢利性。

6、考试结束后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并开始联系实践活动地,进行物品采购,资金准备等工作。

二、活动日程安排:

队员分为三组,一组负责支教、调研,第二组组负责考察、宣传,第三组负责材料整理。三组工作交替进行。

7月11日集合出发。到达下乡地点,与村里、校园领导碰面交谈,实际地了解当地状况,并安排好食宿。召开全体队员大会,部署好接下来的工作,强调注意事项。写日志、新闻稿的撰写。取得当地学生的详细资料,包括姓名、详细住址、家长联系方式。

7月12日师生见面会

7月13日―7月21日三组分别进行支教、宣传等活动

7月22日准备联谊晚会、总结

7月22日活动结束返程到校

(具体实施状况可能会根据天气当地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队员作息与工作时间:06:30起床06:35-07:50盥洗、做早饭、共进早餐08:30―11:00工作时间11:30―12:30做午饭、吃饭12:30―14:30午休15:00―17:00工作时间17:30―18:00全体队员共进晚餐18:30―19:00全体队员开例会20:00―21:00队员们按顺序冲凉、洗衣服21:00―23:00总结当天工作和安排下一天工作,写日志,新闻稿的撰写,并做好次日的活动准备,资料整理,备课。23:00全体队员休息

九:总结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着“立足当地,就近就便,突出重点,双向受益,注重实效”原则,坚持结合学生自身、结合学生所在地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紧紧围绕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开展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对社会的认识,不断增强服务人民的意识,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实践中熟悉基层、了解国情、磨练意志、砥励品格、奉献社会、拓展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用心贡献。

篇2:社会实践活动论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接触社会、检验真知,从而重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2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研究社会实践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实践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社会实践在概念上突出了实践的社会性,说明实践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有一定的社会性,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突出社会的参与性,强调“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参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1]。其次,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并列提及,说明二者是不同的。因此,文中所指的社会实践,均指走出校门,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活动,不包含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及外在环境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实际活动中,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各相迥异,社会环境还未逐步成熟,不论是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还是社会环境的外在动力都还有待加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致使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虽有部分学生认识比较到位,但存在困惑和矛盾者也不少,而且经常可见。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否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认为社会实践无用,不如学好各门文化知识;(2)形式主义严重,认为社会实践是“面子工程”,必须做但可以应付了事;(3)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存在困惑和怀疑,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及创造性;(4)功利性强,强制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5)眼高手低,在现实实践中遇到困难立即放弃;(6)过于墨守成规,在实践中存在“呆板”和“教条”的现象;(7)持双重参与标准,突出表现在强调“实惠”,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则采取利己主义的标准。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主动性、参与主体意识淡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动机不纯、定位不切实际、参与角色尚未转变等,这些主观根源性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育人功能。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将依然难以脱离“形式化”问题。

2.社会实践环境的外在问题。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比较成熟的社会环境相支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外部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脱离。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学校受教育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成长。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持困惑和迷茫的态度,甚至抵抗排斥参与社会活动,这都需学校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另外,部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脱离,使得实践缺乏科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结果打消了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借鉴典型人物、事例,结合专业学习,介入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纠正世界观、价值观,解决思想根源性问题。

(2)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细致的专业指导。

社会实践是和校内课堂学习不同的另外一种方式,学生接触的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性活动和工作,面临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和沟通,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除了需要思想上的指导外,更需要具体实践的指导及创新思想的鼓励和引导,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主题,如何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目前多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在专业实践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在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会逐渐降低。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政策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社会实践过程缺乏监督、监控不力、制度(奖励)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问题,当前高校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功利化倾向明显,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

(4)社会实践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

(5)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极力支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政策实施文件,对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要求不予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划拨不足等,这些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从激励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中的场动力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方向≮azuowen.comn.cn≯决定于内部系统的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的相互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除了考虑高校、社会等客观因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一主观因素。根据激励机制的内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提取诱导因素集合,引发实践主体积极参与的行为。

诱导因素集合是激励机制的首要构成部分。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的激励因素。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主要为:(1)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一较低层次上,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目标和计划,思想自由散漫,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2)处于社会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认可参与活动的片面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遇到挫折容易放弃;(3)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寻求自身长远发展,遇到挫折不易放弃。根据这几种不同的需要,诱导因素应分别从以下方面考虑:(1)针对较低层次的需要,应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2)针对中级层次需要,应重点进行内在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通过满足其社会需求而调动积极性;(3)针对较高层次需要,则重点进行内在激励,可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2.抓住激励因素,建立行为导向制度。

行为导向制度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安排,事先做好计划、协调工作,科学分工,各部门通力配合,保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团队工作关系,满足“保健因素”,及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同时,抓住“激励因素”,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尽量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辅以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成就感,得到老师和社会的认可,真正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保持长久的工作动力。

3.合理设置目标,建立行为幅度制度。

行为幅度制度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在社会实践工作中,首先,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效价大的激励手段,比如学生所关注的就业推荐或荣誉奖励、实习经历等;其次,在工作目标的设置上,要注意目标应具体化,阐明目标的社会价值并和个人利益相联系,目标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要让学生一起参与目标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需要对实现目标的进程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对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即时的掌握和调控。总之,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和效价的提高,行为幅度制度可以将个人的努力水平调整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一定的激励因素对学生的激励效率的快速下降。

4.规范奖酬制度,建立行为时空制度。

行为时空制度指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包括特定的外在性奖酬和特定的绩效相关联的时间限制,员工与一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间限制,以及有效行为的空间范围。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合理设置、细化奖酬制度,将学生所得的特定外在性奖酬与学生特定的绩效相关联,依照制度进行奖励;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行责任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点完成一定的工作方可得到有效的奖酬,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奖酬的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值,只有相对公平的奖酬才可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出现不公平现象,就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防止负面效应产生。时空制度可以防止个体的短期行为和地理无限性,从而使所期望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和空间范围内发生。

5.正确发挥正负强化作用,建立行为归化制度。

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将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充分发挥正负强化的作用。首先,对于首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建立他们对于实践团队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施以合理的惩罚措施,避免同样行为错误的再次出现。通过正负强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符合实践团队风格和习惯的合格成员,达到组织同化,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及时按照处罚制度施以负强化,但要在事前让其知晓相关制度规定。如若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行为实际发生,则在给予适当处罚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当事人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行为能力,进行再一次的组织同化。最后,强化中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社会实践的成果奖励还需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和政府的政策、财力支持。

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通过高校、社会、政府的各方支持和配合,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完善外在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发挥更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革。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2]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摘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分析了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和社会实践的外在环境问题,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接触社会、检验真知,从而重新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005年2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界定

研究社会实践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社会实践这一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社会实践在概念上突出了实践的社会性,说明实践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有一定的社会性,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突出社会的参与性,强调“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参与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1]。其次,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并列提及,说明二者是不同的。因此,文中所指的社会实践,均指走出校门,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活动,不包含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及外在环境问题分析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实际活动中,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各相迥异,社会环境还未逐步成熟,不论是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还是社会环境的外在动力都还有待加强,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1.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

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致使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虽有部分学生认识比较到位,但存在困惑和矛盾者也不少,而且经常可见。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否定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认为社会实践无用,不如学好各门文化知识;(2)形式主义严重,认为社会实践是“面子工程”,必须做但可以应付了事;(3)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存在困惑和怀疑,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缺乏主动性及创造性;(4)功利性强,强制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5)眼高手低,在现实实践中遇到困难立即放弃;(6)过于墨守成规,在实践中存在“呆板”和“教条”的现象;(7)持双重参与标准,突出表现在强调“实惠”,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则采取利己主义的标准。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主动性、参与主体意识淡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动机不纯、定位不切实际、参与角色尚未转变等,这些主观根源性问题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育人功能。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将依然难以脱离“形式化”问题。

2.社会实践环境的外在问题。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比较成熟的社会环境相支持。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外部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脱离。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学校受教育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成长。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持困惑和迷茫的态度,甚至抵抗排斥参与社会活动,这都需学校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另外,部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脱离,使得实践缺乏科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结果打消了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借鉴典型人物、事例,结合专业学习,介入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纠正世界观、价值观,解决思想根源性问题。

(2)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细致的专业指导。

社会实践是和校内课堂学习不同的另外一种方式,学生接触的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性活动和工作,面临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处和沟通,以及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除了需要思想上的指导外,更需要具体实践的指导及创新思想的鼓励和引导,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主题,如何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目前多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在专业实践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学校并没有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在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会逐渐降低。

(3)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政策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社会实践过程缺乏监督、监控不力、制度(奖励)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问题,当前高校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成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功利化倾向明显,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

(4)社会实践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

(5)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极力支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政策实施文件,对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要求不予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划拨不足等,这些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从激励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较有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中的场动力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方向决定于内部系统的需要的强度与外部引线的相互关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除了考虑高校、社会等客观因素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一主观因素。根据激励机制的内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提取诱导因素集合,引发实践主体积极参与的行为。

诱导因素集合是激励机制的首要构成部分。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的激励因素。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主要为:(1)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一较低层次上,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目标和计划,思想自由散漫,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2)处于社会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认可参与活动的片面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遇到挫折容易放弃;(3)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寻求自身长远发展,遇到挫折不易放弃。根据这几种不同的需要,诱导因素应分别从以下方面考虑:(1)针对较低层次的需要,应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2)针对中级层次需要,应重点进行内在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通过满足其社会需求而调动积极性;(3)针对较高层次需要,则重点进行内在激励,可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持续参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提升自身能力,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2.抓住激励因素,建立行为导向制度。

行为导向制度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安排,事先做好计划、协调工作,科学分工,各部门通力配合,保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团队工作关系,满足“保健因素”,及时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同时,抓住“激励因素”,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尽量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辅以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成就感,得到老师和社会的认可,真正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保持长久的工作动力。

3.合理设置目标,建立行为幅度制度。

行为幅度制度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在社会实践工作中,首先,在激励手段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效价大的激励手段,比如学生所关注的就业推荐或荣誉奖励、实习经历等;其次,在工作目标的设置上,要注意目标应具体化,阐明目标的社会价值并和个人利益相联系,目标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要让学生一起参与目标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同时需要对实现目标的进程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对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即时的掌握和调控。总之,通过目标的合理设置和效价的提高,行为幅度制度可以将个人的努力水平调整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一定的激励因素对学生的激励效率的快速下降。

4.规范奖酬制度,建立行为时空制度。

行为时空制度指奖酬制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规定,包括特定的外在性奖酬和特定的绩效相关联的时间限制,员工与一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间限制,以及有效行为的空间范围。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合理设置、细化奖酬制度,将学生所得的特定外在性奖酬与学生特定的绩效相关联,依照制度进行奖励;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行责任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一定的地点完成一定的工作方可得到有效的奖酬,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奖酬的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值,只有相对公平的奖酬才可产生激励作用。如果出现不公平现象,就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防止负面效应产生。时空制度可以防止个体的短期行为和地理无限性,从而使所期望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和空间范围内发生。

5.正确发挥正负强化作用,建立行为归化制度。

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将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充分发挥正负强化的作用。首先,对于首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奖励政策,建立他们对于实践团队的认可和信任,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施以合理的惩罚措施,避免同样行为错误的再次出现。通过正负强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成为符合实践团队风格和习惯的合格成员,达到组织同化,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其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要及时按照处罚制度施以负强化,但要在事前让其知晓相关制度规定。如若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行为实际发生,则在给予适当处罚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当事人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行为能力,进行再一次的组织同化。最后,强化中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社会实践的成果奖励还需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和政府的政策、财力支持。

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通过高校、社会、政府的各方支持和配合,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完善外在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发挥更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篇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10-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广泛开展、青年大学生自觉参与的一项具有生命力的活动。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的新模式,已成为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认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教育活动。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育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而高等教育则是教育活动的较高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我国高等教育目标出发,立足于完善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机制,力求达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通过深入实际、深入社会,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知识,深化自己的认识,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品质,端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好途径,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触人民群众,把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依托、以社会为舞台的系统工程,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需要党政领导部门、高等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才能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发挥和顺利发展。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义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化教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并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2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内涵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是指根据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对已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观念、内容、开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修正、改进、突破或创立推行一种新的观念、内容、开展模式或运行机制等,最终促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发生进步性结果的活动或过程。其实质就是对原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完善、推进和超越。

3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要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应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规律和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按照受教育与长才千相统一,人才、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科学确立,精心设计,使其具有计划性、规范性和可预见性。

3.1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符合具体的政治环境和时代要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不能偏离特定的政治方向,要适应具体的政治环境和时代要求,紧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密切结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突出时代主题,与上级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求遥相呼应。同时,政府和教育系统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改革和创新的宏观管理和指导,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长盛不衰。

3.2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在创新的同时要学会继承和借鉴

继承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不是凭空的创造,而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并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人们也在逐步掌握和不断揭示着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发展的运行规律,即科学性。我们必须遵守和寻求这种科学性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继承、超越、再继承、再超越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

3.3 紧紧抓住“育人”宗旨,使社会实践惠及到全体高校学生

在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形式和手段,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广泛性,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既要“点”上集中,又要“面”上结合,在考虑学生骨干和教师队伍典型性的同时,又要满足广大同学都参与的普遍性。要充分调动大学生个体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照顾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励普通学生主动寻找适宜自己的实践方式,要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力求全体参与,坚持全员性、全程性,走“大众”实践之路,避免“精英”实践模式。

4 大学社会实践创新模式的思考

4.1 突出专业特点,开展贴近学生专业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具有科技优势,大学生们拥有专业知识,这使得高校可以把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重点放在突出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上。各高校根据本校专业特点 ,分别组成专业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既使学生担负起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服务责任,又使学校把教与学、学与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最优的社会效益。以材料专业为例,高校学生可以根据材料的研发开展社会实践,用于新材料的研发和制备,从而带动个人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将科技文化服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 ,突出发挥专业特点,无疑是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校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出了贡献。

4.2 发挥地方优势,结合具体事情,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可以根据“扎根地方 ,服务基层”的办学思想 ,紧密与地方领导配合,齐抓共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设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纷纷要求高校到该地建立实践基地 ,定期让大学生开展高新科技知识培训、 支援山区教育等活动 ,为当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3 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有导向地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应将以往管理者的角色转化为服务者的角色,树立新的工作理念,适时把握大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和关注焦点,在社会实践组织和安排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全方位地服务于学生。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作用和意义的认识,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加速自身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要激发、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变社会实践是负担的思想转变为社会实践是培养人才资源的观念,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应付思想为主动参与、完善自我的观念。要让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志趣、意志等对社会实践主体影响较大的因素应有较清醒的认识和估价,并让大学生依据自身的长处、社会需要、个人爱好有选择、有侧重地参与实践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完善智能结构,培养社会需要的多方面能力。同时,高校应加大对社会实践相关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培训、考核,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确保社会实践创新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4.4 完善体系,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

青年学生成长的社会化过程 ,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暑期的社会实践仅仅是这一过程的一个部份 ,所以靠单纯的阶段性实践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要根据教育规律 ,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社区援助活动、义工、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Z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快了青年社会化的过程,为青年真正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可以结合地方优势,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这样就可以建立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机制,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

5 结 语

时展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自身,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是是高校教育的必要环节。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新形势,开拓新路子,探寻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不断探索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潘玫杏,初世红,沈一桥。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11-12.

2 吴晓晴。浅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3-14.

3 姜志兵,张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1):195-196.

4 孟鹏涛。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2(3):80-81.

篇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

(1)社会实践具有认识社会功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在校园内进行,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导致他们认知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不足。社会实践则是大学生快速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的有效途径,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社会实践具有素质拓展功能。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和平台,可以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决策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升。(3)社会实践具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大量社会工作在要求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综合认识、社会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理论教学不同,它具备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补充,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专业理论到实践经验的知识内化,使大学生将来毕业快速融入社会工作。

2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实践内容单一,形式缺乏创新

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已经近20年,多年来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方式,其中“三下乡”、“四进社区”、“公益劳动”等形式已经发展成熟,但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却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在实践内容、实践多样性、实践创新性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脱节”。部分高校只有暑期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往往很匆忙,没能给大学生足够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机会,部分学生为了应付差事,到某风景区转一转就叫文化研究,摆两张桌子发几份传单就叫合理用药研究,唱几首歌就叫文化下乡,听听戏、吃吃小吃就叫做非文化物质遗产研究,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脱离实际。

2.2大学生的“五性”发挥不够充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参与实践的主动性、探索实践的创造性、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联系群众的密切性、认识实践的深刻性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大学生才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受益。目前,大多数学生没有对社会实践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些学生甚至把社会实践当作政治任务,开展实践之前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对社会实践的内涵和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这样,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实践的预期目的就很难达到。

2.3社会实践缺乏稳定和高质量的实践基地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稳定性和教育性,基地管理混乱,结构单一。首先,基地与学校双方没有从观念上达成一致,学校没有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实践的不同需求,基地没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实践机会与实践岗位,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难以深入开展;其次,基地不固定,实践内容经常变化,没有积累与沉淀,难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深刻影响;最后,很多学生自己找实践单位,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临时性,致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正常有效进行。

3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篇5:社会实践活动论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唐文利(1968-),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馆员。(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项目编号:11BKS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8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课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笔者认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逐步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从而获得广泛社会认同、形成普遍社会共识的过程。[1]具体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使人民大众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2]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所谓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课题研究、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具体形式,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具有实践性和时效性特点。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基本的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生命之源,脱离实践,理论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注重课堂讲授,注重单纯的概念化、理论化的政治传授,强调灌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注重实践性,通过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感悟生活,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从而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是以时代需要为终极目标。[4]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尤其讲求时效性,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代性,要反映现实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使大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教学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极大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三、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1.集中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集中实践活动指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时间、地点和经费,每年寒暑假由学工部和团委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参与面广,活动集中。小组活动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特点,结合学生自身专业,以5-7人为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按照教学场地的不同,可采取课内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采用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形式。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活动设计的形式有:

(1)开展人物专访活动。要求学生拟定访谈专题,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专访。如著名企业家、文化名流、政府要员、劳动模范、英雄人物、部队军人、平凡百姓、博士、教授、校长、学校书记、检察官等。

(2)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如访问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并为他们做一些具体的实事;参加扶贫帮困“手拉手”、“一助一”活动;参加环保植树绿化环境或维持社会公共交通秩序或修缮社区公共设施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3)参观考察。如法庭观摩活动,参观庭审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民情,真正体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魅力。可采用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带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考察改革开放成功的基地,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展社会调研等。如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考察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桂林漓泉啤酒厂、桂林高新开发区、恭城生态农业、“印象刘三姐”表演村等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注重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对某一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课题调研等。

2.开题指导和全程指导相结合

开题指导指开学初要求每个教师对实践性教学都要提供详细的计划,做到科学安排。首先组织学生制订实践性学习方案。开学第一周,任课教师就要求学习小组(以4~5人为宜)围绕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研究兴趣,确定本学期实践的选题。实践活动的选题要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选题要紧扣时代主题,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组织学生做好开题报告。学生选好论文题目后,要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才能进入写作阶段。全程指导指在整个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全程跟踪,包括活动前要帮助学生制定实践活动计划及开题的指导,活动中要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活动后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在指导过程中,可通过面谈、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5]

3.点评交流与总结表彰相结合

交流点评是实践性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点评交流一般在课程结束前的1-2周进行,可以在班级由教师进行综合总结评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汇报,每个实践小组简要陈述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收获,教师对每个实践小组给予相应的点评,及时总结实践活动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加深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问题解决。通过点评交流,不仅让学生分享到不同的实践成果,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真正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魅力,达到真知、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如广西师范大学在课程结束前两周,进行实践性性学习成果汇报、提问和点评。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班上进行汇报展示,接受教师的提问和答辩,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和打分。学生汇报实践成果的形式灵活多样,有的实践小组派1名代表上讲台陈述成果;有的实践小组利用课件进行成果展示;有的实践小组采取表演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有的小组利用手绘漫画形式进行成果展示等。总结表彰一般由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组织,实践活动结束后在全校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通报表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4.教学计划与教学考评相结合

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依据,要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时应遵循整体性、目标性、针对性、系统性、可行性原则,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能够有序、有效进行。制度化的实践教学考评是监督和改进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调动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因素。要将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要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实践成果的质量综合评价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中,占总评成绩的30%~40%为宜。如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5%。

参考文献:

[1]吴学东,余茂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1):95.

[2]吕卓超。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切入点[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2):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篇6: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佚名 点击量: “深入实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华,近日,山东理工大学校团委下发通知,对XX年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今年寒假,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以“信念 信心 就业 创业”为主题,在继续实行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分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调研等活动。其中“五个一”是指“一种经历、一个访谈、一次参观考察、一项调研、一份报告”。

一种经历就是要求学生有一种基层生产劳动的工作经历,一个访谈就是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类别的社会基层人士开展一次对话与交流,一次参观考察就是要求学生到农村社区、厂矿企业、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一次实地考察活动,一项调研就是要求学生针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举措和效果以及其他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等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份报告就是要求学生在深刻思考自己的实践经历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撰写一份实践报告。

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方面将按照分类分层实施的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关注就业创业,深入了解专业前景、社会需求和有关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针对毕业班学生,组织学生开展“走百县、访千企”毕业生就业实践活动;针对非毕业班学生,结合学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着重开展创业方面的实践活动。

篇7: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

暑期社会实践交流与成果展示

二、活动背景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走出去。20__暑期社会实践已经结束,对于实践本身,我们也需要深入学习和了解,我们需要认真体悟实践的意义,抓住实践的要领才能真正开展好实践,才能发挥实践的作用。

本着团结小班同学,增强班级凝聚力,丰富课余生活,增进同班同学间沟通交流,倡导同学们劳逸结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本次活动将紧贴团日活动主题,鼓励同学们通过分享总结暑期社会实践,为日后学习和工作积累经验。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目的:

1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实践,明白实践的意义。

2交流实践成果,促进小班同学的交流与发展,促进友谊。

3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供实践、交流、学习的平台。

意义: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交流活动,不仅能够增加本班同学的交流,还能相互学习实践中的经验。再者,进入大学已经一年了班上同学的感情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还需深化。通过这次近距离的接触,能够促进同学们的交流,培养默契,增强班级凝聚力,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加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四、活动形式与对象

活动形式:大家聚在一起,以各种形式分享社会实践成果

活动对象:农经(1)班成员及邀请嘉宾1人共计26人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活动时间:20__年9月20日19:00-21:00

活动地点:4-C408

六、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班(团)委员围绕活动主题,商量讨论策划方案,并做好活动安排

(2)各支部积极准备实践成果PPT展示及优秀个人发言等资料

(3)各支部分工合作,准备好相应的物品等

(二)活动当天事宜

(1)场地布置(班委共同完成);

(2)主持人宣布交流会开始,放音乐,齐唱团歌;

(3)对此次活动做简要说明;

(4)开始进行各自的实践风采展示,以PPT或视频为主;

(5)互动环节,优秀个人发言,交流及提问;

(6)放音乐,齐唱团歌。

(三)后期工作

(1)了解同学们对此次出行的满意程度,以及征集一些意见与建议

(2)整理并收集好此次活动的照片

(3)做好此次活动心得体会,总结的书写

七、活动组办方:农经20__01(班)团委员

活动协办方:农经20__01全体团员

八、活动经费的预算

资料打印30元

买材料10元

共计40元

九、活动预期效果

此次团日活动是在开学第一月,刚好可以借同学们实践热潮还未退之前开展班级实践成果交流,一方面是对实践本身的宣传及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对班级成员感情交流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促进多个团体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增强友谊,共同进步。

十、应急预案

(1)活动前各负责人要明确自己负责的活动,并做好工作安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活动过程中,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要注意爱护公共设施,避免损坏

(4)注意重点环节的拍照,摄影工作

(5)展示时间要计划好,内容尽量充实,尽量创新。

篇8:社会实践活动论文

在新形势下,到底采取何种有效的手段,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笔者认为:开展“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较好地提高其实效。

1.从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的角度出发,开展“知识验证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及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们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例如有的高一学生认为:“‘先富’帮‘后进’,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是幌子.实际上是利用‘帮助’在后进地区乘机捞一把。”针对这一实际思想认识,我们组织学生调查访问了省扶贫先进单应—一宁波慈兴集团。该企业近几年中,分别以资金、技术、产品业务和管理人员、工人业务培训等形式,先后扶持了6个“老少边”贫困地区的工厂,其中一个还成为丽水地区十大明星企业。学生在活动后说:“现在我们懂了.人间不尽是金钱关系。‘先富’帮‘后进’,实现共同富裕,我们信!”

2.从结合教学改革实际的角度出发,开展“兴趣爱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执行新的教学计划,实施“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三板块”操作方法,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善形象,吸引学生,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说教式为实践式”,成了我们教师的最新观念和工作方式。为此,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我们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开设了“焦点与热点”、“新闻采编”等选修课和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活动小组。前者主要采取课堂集中讲解,课后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分散实践;后者则在教师的直接带领下,集中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上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走访市公安局,了解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状况、原因及预防,组织参观“万亩渔塘”,了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选修课、活动课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从结合教材行为锻炼要求的角度出发,开展“实践锻炼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实践锻炼”,是按照一定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没有实践锻炼,学生可能懂得许多“大道理”,如为什么要讲奉献,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但却不一定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自觉的劳动习惯和节俭行为,甚至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我们根据教材行为要求,结合“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双学”奉献活动,以社会公益劳动、学农等专业生产劳动为主的操作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行为。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涉及面广、难度大,一般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向学生提出建议,并参与、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实施。

总之,“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

篇9: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

目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思想认识、项目策划、组织实施中凸显许多弊端,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践内容、形式和载体;注重专业指导、因地制宜设计实践项目、合理策划、注重成效、建立长效机制,把“三下乡”做成“常下乡”,才能实现双赢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

0引言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下到农村。2004年8月,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活情况、农村精神风貌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的青年人流动性增大,常驻青年人突减,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增多,部分农村基本覆盖信息化,日常文化生活匮乏等新现象凸显。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不对传统的“三下乡”形式加以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就无法真正成为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载体。

1目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凸显出的问题

1997年5月、中央文明办、国家教委、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至今已逾15年。经过15年的探索与发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国家科教文卫等职能部门服务广大农民、服务基层的重要品牌[2]。目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按专业特长分类,可以分为科技宣教类、文化文艺类、卫生保健类。近年来,还有一类综合卫生与文化的人文关怀类,比如关爱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就属于这一类。按实践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宣传调查型、设计维护型、帮助生产型、表演展出型、支教授课型。按实践时间分类,最少的有3天,最长的有1个多月。按实践人数分类,一般至少5人为一队,人数也可达到50人以上。通过以上的分类,就构成了现在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尽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也作出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不足,正视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对国情的了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的高校还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给予相应的学分,然而这种重视提高不了大学生对其正确认识。暑期“三下乡”的参与面不广,个别院系在选拔实践队员的时候缺少足够的思想教育,选拔过程简单宽松,有个别服务意识不强,个人素质不高,觉得社会实践新鲜好玩。还有的参加动机不纯,为了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有的实践队大学生,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任务,为了“下乡”而“下乡”。在集市摆几张桌子,横幅一拉,向来往的群众发宣传单,对前来咨询的群众泛泛而谈,摆摊时间1小时左右就打道回府。领略乡镇美景美食,购买特产反倒成为实践队员们的主要“工作”。这样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实践队,不仅影响到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还会损害到高校的名誉,受到当地政府或单位的排斥。

1.2项目策划有误区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践活动主题、形式的确定、组队,对组员进行思想动员,作初步计划等。尽管每个实践队在出发前都会制定相应的计划,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很多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调研,教师对于前期的方案指导不足,学生筹备时也没有深入了解实践地的实际需要。很多的实践队存在一个误区,想方设法筹备更多的实践项目,这些项目有些华而不实,没考虑到是否适合实践对象,实践对象是否又需要这些项目,最终造成实践成效不佳,大学生成就感低下。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许多高校都是派辅导员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造成在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带队老师力不从心。个别老师责任心不强,难以给学生很好的指导,影响了实践效果。特别是有些带队老师经验不足,造成实践活动不顺利。

1.3实践经费难筹措

高校团委每年都有专门的学生社会实践经费预算,每个高校划拨的经费相差很大,“三下乡”社会实践经费与学术研究、技能提升等经费相比比例还是偏小,申请额外划拨经费难上加难。有些高校这部分经费十分紧张,具体承担实践组织工作的院系部门,在制定实践队的活动时间、参与人数、实践项目时往往受到实践经费的限制,导致实践效果打折。

1.4实践效果短期化

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每年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并没有连续地选择社会实践基地,流动性比较大。部分高校院系领导遵循的是哪里方便,就去哪里的原则,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使得社会实践基地成为空牌,浪费人力、物力。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稳定性与长效性机制,也使得实践活动无法制定长期目标,浮于形式。

2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思路

2.1端正认识,注重专业指导

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发动者,作为具体承办实践活动的院系,必须积极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让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明确社会实践并不是一次单纯的体验生活,一趟旅游。应该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特长,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锻炼自己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围绕实践主题为当地群众服务。让学生在出发前有使命感,参与时有光荣感,归来时有成就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成员名额有限,基本从各级学生会、社团、班委中选出。只有突破身份、专业、年级等因素的限制,组建自愿为主,或返乡大学生群体的实践队,才能够大大地提高实践主动性。各院系要组织好实践队员的培训工作。围绕实践队的主题和活动项目要求,可以聘请多名专业老师集中指导,也可聘请校外专家指导。规模较小的院系可以形成联合实践队,加强院系之间、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开展更丰富的实践活动。要紧紧抓住实践地政府当年的主要工作,将实践项目贴近地方发展,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拓宽思路,涉及到例如环保、水利、法律、农业、电力等行政部门,可以寻求他们的指导或申请组成联合实践队,通过地方、企业出资协办的方式筹集实践经费,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赞助,推动社会实践更好开展。

2.2因地制宜,服务与实践并重

不同实践队各有特色,实践项目与时间也各有不同。实践队在设计实践项目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特长,结合当地特点开展实践活动。例如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与信息系联合实践队发挥专业特长,深入乡镇村开展义务维修,并为文化氛围浓厚的尤溪县管前镇九曲村献上文艺晚会;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实践队深入尤溪县西城镇凤元村、秀村、七尺村、文峰村等地,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水渠、排洪沟、河堤等农田水利设施,开展了测量河道落差,河道防洪排洪功能检验等活动;福州大学实践队深入乡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福建省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尤溪县八字桥乡,调研全县重点中药实验基地发展状况。这些实践队开展的实践项目因地制宜,需求与供给相适应,使实践活动具有很好的成效,得到当地政府积极的支持。

2.3合理筹划,花“小钱”做“大事”

实践时间的制定,依赖高校划拨的实践经费,当地政府或单位对实践队的支持情况而定,时间过短,学生实践效果不佳,对当地的服务不够。进行合理的经费、时间预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最短保证在一周左右为宜。实践队住宿一般是安排在学校宿舍或者政府宿舍,当当地无法承担时,就要居住宾馆,这对许多实践队来说,是费用最高的一项。社会实践最大的花费无非是在住宿费与日常饮食上,经费不多的实践队,要尽可能与当地沟通,得到支持。也可以采取自己买菜煮饭的方式,这种自食其力的方式不仅增进了大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4精选实践基地,制定长效机制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接地气、察民情。高校在选定社会实践基地时,要根据学校专业特色以及能够开展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签订责任书。实行双赢原则、就近原则,把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结合,与专业学习结合,精心组织。实践基地要能承担大学生相关专业社会实践的需求,融合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为一体。在向实践基地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积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化,让大学生受到更好的锻炼,地方与单位取得更好的效益。加强校地联系,制定长效性的保障机制让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应是临时性的实践活动,要保证活动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将“三下乡”变为“常下乡”。

2.5设计实践成效考核制度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成员的表现情况,要纳入日常的教学安排并给与相应成绩,纳入评先评优的考核指标,作为入党的考核依据。实践队指导教师的指导成效,也将作为职务(称)晋升、年终考核的重要条件;同时加强对学院的考核力度,把社会实践开展情况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3]。将“订单”式的社会实践引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去,形成高校出学生,基层单位出岗位的模式,服务基层,服务三农。提前给与大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单位或企业运行模式,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道路。

3结束语

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了大学生更强的实践能力,为大学生今后走入社会做好了铺垫。作为实践教育的组织者,我们要紧密跟随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结合高校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使实践活动具有长效性与稳定性,发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最大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倩。浅谈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建设[J].科教文汇,2007(09):20-21.

[2]王锐琴,刘芳芳,苏建国。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J].中国产业,2011(2):65-66.

篇10: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科学发展,走进华庭;红色共建,畅想未来

二、活动主题:共建生态礼貌梦,星光闪耀新华庭

三、活动背景:20--年,深化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按照上级党建工作部署和要求,弘扬践行北京精神,发扬学习雷锋精神。作为新时期青年学生,我们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用心投身到首都大学生城市发展服务计划当中,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青春使命。

宣传部分

工具:桌子,从物业那里搬。大约5米左右长。当天视状况而定需要搬多少桌子。

负责人:王庚。徐菁华,彭玉林,陈鹏协助。

一、小知识宣传单:负责人:徐爽

1、空调的健康使用和日常维护宣传单

2、社区保健小知识宣传单

3、养生保健小知识宣传单

二、展板、横幅:负责人:李双双、孟子言

1、展板资料:室内空气参数测量简介

1)、室内TVOC的产生与危害及对策文字介绍+测量仪器的图片)

2)、PM2.5的产生与危害及对策文字介绍+测量仪器的图片)

3)、甲醛对身体的危害文字介绍+测量仪器的图片)

4)、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文字介绍+测量仪器的图片)

5)、室内光照强度对人体的影响文字介绍+测量仪器的图片)

2、横幅资料:共建生态礼貌梦,星光闪耀新华庭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学生党支部

三、调查问卷:负责人:王金婕

活动当天,要调查居民对此刻室内环境的评价,以及居民在应用空调时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被测量对象的调查问卷着重分析。负责分发和回收调查问卷并记录居民所遇到的有关空调的问题。

四、互动问答题:负责人:牛爱林

互动问答题是关于空调节能、空调保养、室内污染物的危害等方面的小问题,活动当天与居民互动,答对后可发放小礼品一份。

五、联大红星卡:负责人:孟子言

为了能够向社区居民带给便捷的服务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忙,在社区发放有联大红星姓名、联系电话以及服务资料的星光服务卡。

我支部准备联系当地一些家电修理、管道维修、医疗、政策咨询等机构,建立便民信息库,搭建一个便民服务平台,以便更好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社区群众排难解困。

星光服务卡主题:我的梦中国梦室内健康梦

六、宣传组当天室外活动流程策划:

1、参加活动小游戏

2、填写调查问卷

3、发放小知识宣传单

4、观看展板资料

5、入户测量报名

七、各组所需物品都由每组组长负责找人携带,并做好设备清单。

博客部分

一、基本信息:

博客名:携手联大生化,共建红色华庭

活动特色:除了星光服务卡,添加建环专业介绍,期望主创带给今年的活动特色。

联大红星活动:加入建环专业介绍

相册管理:对已有照片进行修改,修改,分类,并更新此次共建活动的照片。

红色知识:添加新党章,,两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党员事迹等资料。

红色文化:每一天将国内、国际发生的大事进行实时更新,这样既能提高博客的访问量,又能够让人们实时了解国内及国际形势。

空调小知识:将名称改为生活常识。放一些有关空调的养护,维修的常识,环境的知识:空气质量(雾霭、沙尘的防护)、环境保护的一些资料。

养生保健小知识:

1、将名称为养生保健小妙招

里面可添加一些关于养生保健知识(其中可包括:长寿歌、简易养生法、养脑长寿十字法、蔬菜搭配禁忌等)

2、将其分成几个篇章展示:

养生四原则;养生之饮食篇;养生之睡眠篇;

养生之运动篇;养生之疾病篇。

活动进行时:按发展进度更新此次活动的资料,要求各个模块负责人活动后及时上交活动资料的书面宣传材料。

篇1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体验性;主体性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步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实践是具有意识性、目的性、社会性的物质感性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基础。马克思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别强调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物质的、感性的活动”[1],其认识论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是教育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当代西方实践教育理论家约翰•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干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等实践教育观点。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教育与实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均离不开社会实践。从本质上看,社会实践就是一种体验,是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体验生活的有效方式。体验是对客观世界的实地经历,并在主观世界领会,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并对未来有所预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升、品格的磨练,以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成长。但这种体验与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所谓实效性,即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效果。[2]只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大学生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并会促成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特指暑期“三下乡”活动,但本文所描述的现象与论述的内容,既涉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又包含其他实践活动或比赛(例如“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新创意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创业大赛等等)。本文涉及的内容是根据笔者从业以来所指导的创业类实践和学术创新类实践的“体验”,结合相关的经验性材料和文献性资料,阐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的思考。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参与缺乏主动性

此处“参与”是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与社会实践的覆盖面有一定的区别,不少学校追求社会实践的数量,将实践活动覆盖到整个学生群体,全员参与,但忽视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有的学校或学院在经费或人员的短缺,将主要精力和财物集中在个别的“重点实践团队”,聚焦于“精品实践项目”。对于自主性实践或分散性实践的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部分学生仅仅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而去参与社会实践,分散式或自主式的社会实践常流于形式,部分学生甚至放弃社会实践,通过家庭或社会关系在所谓的实践单位盖章以证明参与了实践。低质量的社会实践参与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消解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很多学生被动参与,敷衍了事,无法按照自身的兴趣去实践,自然也就失去了体验性。造成这种低质量的参与度,可以总结为“四无”,一是无意识,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消极、被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对实践的有效认知。二是无考核,其实并非不考核,而是考核不严格,仅仅提交一张盖章的实践表或实践报告即可。三是无指导,缺乏严格、有效的专业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实践时间短、实践流于形式等。四是无经费,不仅部分班级、院级社会实践团队没有实践经费,有些校级实践也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基于以上原因,导致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较低,主体性不强,体验性差。

(二)考核缺乏科学性

考核是检验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很多院校实践考核以实践申报材料和实践结果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但无论是实践申报材料,成果资料、抑或是现场的汇报,都忽视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知识运用以及实践创新能力,难以体现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甚至有文章指出,部分社会实践将媒体报道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导致社会实践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功利性和短期性成为诸多实践活动共同的弊病[3]。虽然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实践的过程性,但在实际考核设计中,很难进行“过程性”监督考核,既然如此,就要对实践的前置性考核审查和实践结果的反馈性考核,严格把关,确保公正性、公平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践考核的科学性。但事实上科学性、公平性的考核并非易事。从经验性资料来看,在实践活动的申报与遴选中,学生根据各种前置性条件,自愿组队申报参加各类实践比赛或实践活动,有时动员效果好,参与的人数和团队较多,需要学院或学校进行遴选项目入围下一轮的角逐,在一般意义上,会根据实践创新活动的具体主题或内容进行遴选,但某些时候,可能会根据团队指导教师的职称或职务遴选项目,而且某些部分指导教师仅是挂名指导,故易导致不公平的现象。从实践结果的考核评比来看,评比考核存在“均衡化”现象,在各个学院和实践团队中进行平衡,兼顾各个学院“榜上有名”,进而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挫伤个别实践或创新效果好的团队或学院,例如在“挑战杯”校内评选方面,个别学院有2-3个团队实践或创新效果较好,但由于“摊大饼”机制,考虑到“利益均沾”,将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列入“榜上”,学校层面是这样,学院内部亦是如此———要考虑到专业或班级平衡。二是由于存在获奖单位“均衡化”潜规则,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形成恶性循环,不能正确审视自身实践创新的实效性问题,很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三)指导缺乏专业性

从社会实践的属性来看,它是高校育人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大学生若不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此看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须有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教育指导。大学生群体虽然绝大部分已经成年,但在思想上、能力上尚未成熟,很难全面地处理相应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亟需组织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给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性指导,目前部分高校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以辅导员或二级学院的共青团干部为主,并为每个社会实践团队配备相应的思想政治课指导教师,以保证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提升,但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专业性指导缺位,导致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课堂”脱节,同时由于专业性不强,缺乏针对性,实践起来盲目随意,形式大于内容,也存在供需脱节的情况,失去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本意[4]。当下专业性指导的缺位,也有其相应的原因,一是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是想到自己的辅导员或团委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二是作为专任教师,其精力有限,科研、教学任务重,无法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实践;三是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四是学校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与激励措施,在专业教师考核指标中,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并非必要条件或既定任务,且考核评价很难量化,另外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带队并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进而导致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当然并非所有专业教师都没有指导的积极性,例如师范类、社会调查类、应用类等学科的教师会根据要求积极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学术创新实践等。

三、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思考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要大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开拓精神及创新意识、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努力提升其质量。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专业性

高校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场域,各个学科专业都有自身的专业属性。强化社会实践的专业性,有助于实现“学以致用”、“理实交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须立足自身的专业特征以及实践目的,组织和开展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主题,既可以检验知识的实践性,又可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专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体验中验证其文本经验的正确性与否,并在社会体验中升华对文本的理解,以达到文本与经验的有机“接合”。在这里我们借用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对实践的阐述,来说明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布迪厄强调实践是客观世界的社会结构与实践者的心态结构在同步双向互动的基础上不断重建与更新,即实践者在一定的实践场域内,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资本),在特定的(专业的)指导下,为提高在实践场域中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所开展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实践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专业化才能提高实效性:一是专业化的实践平台与实践内容;二是专业化的实践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在专业化的实践平台(场域)得到验证与提升,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促使专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在动态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挑战杯和创新创业训练为例,教师要以本专业教学与科研为基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从自己的教学内容、科研项目中寻找创新实践的主题,与学生共同探讨,拓展相关内容,以专业的视角来指导社会创新实践活动。

(二)提升创新性

当下社会、教育处于万众创新的时代,数字媒介、信息技术不断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活动。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常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调研时强调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保持对新事物→azuowen.comn.cn←的敏锐。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创新实践内容,要切实关照实践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而非粗放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根据专业属性和专业特点,引导大学生从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常规主题转向结合专业,发挥文化、科技智力资源优势,打造精品化实践活动,形成专属的创新的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力求常态化与过程化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一种连续的发展过程”。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实现现有知识的有用性转化,实现阶段性价值目标。自我实现是在日常积累中完成的———常态化;另一方面自我实现是一个未完成状态,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过程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就是将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科研结合起来,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不能狭隘地理解“社会”,也不能仅把它看作暑期“三下乡”或者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或活动,要实现社会实践的日常化、常态化,将三个“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更贴近大学生的日常专业学习与生活,更有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过程化考核与管理。让社会实践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相对于创新创业结果,更关注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创业实践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关键要看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其中学习了什么,积累了什么,历练了什么,事实证明,无论创新创业结果如何,在该过程中的锻炼都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四)重视主体性与体验性

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实践需求,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与其参与的体验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关系的启蒙、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源。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学生志愿参与,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交往性,进而形成独特的体验性。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对话”,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对话———理性思考,“我”与“他”的交往与对话———自由选择、平等对话、相互理解,通过“对话”与交往,形成学生独特的“主体性”。主体性成为大学生个性化的规定性,即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在思维、意识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自为性等,具有差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等特征[4]。“主体性”的存在,就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实践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而且由于“主体性”差异,导致每个参与者在实践中的体验效果与感悟是不同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干中学”,这个过程会形成体验与感悟———知识的转化,有了体验与感悟才能上升为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即“实践—体验—感悟—成长”。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直接组织者,需要尊重大学生实践的“三个特性”———时代特性、专业特性、个体特性。当下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经济、技术和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与时俱进;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专业,不断创新实践形式———由大众化的志愿服务、支教环保等形式转向专业化实践;社会实践要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体特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践需求,提高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相应改进,通过实践促使学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完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工作,还需要政府、社会、市场(企业)、家庭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实践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剑杰.论社会实践的它批判和自批判[J].江海学刊,2005,(2)

[2]于晓萍,等.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

[3]刘吕高.地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4)

篇12: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红色记忆,缅怀先烈

活动地点:

马鞍山

活动时间:

5月20日

参加人员:

八年级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八年级全体师生整装待发。一声号令,彩旗飘扬,歌声震天,大家向着心中的革命圣地―马鞍山进发。

孩子们像一匹匹脱缰的小马,蹦蹦跳跳,说着笑着,行进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一路的自然景色,是那么迷人,是那么鲜绿。

到达马鞍山后,在年级老师的指导下,开始陆续进入红军纪念馆参观。一张张古老的照片,一尊尊鲜活的雕塑,让我们走进了那个难忘的革命战争年代,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冲锋杀敌的身影和徐总指挥的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认真看着照片下的解说,认真倾听工作人员的解说,我们热血沸腾,对英雄的敬慕之感油然而生。

革命老人们给孩子们讲那战争年代的故事,看到孩子们天真纯朴的眼神、老师们严肃的表情、工作人员热情的笑脸都无声的装点并振奋着大山的每一个角落,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相关热搜

相关文章

【范文】热点

【范文】最新